中國第一悍匪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越看越像B級片

2020-12-02 皮皮電影

搶劫一家商場最快需要多長時間?

上世紀90年代,一座南方小城,犯罪團夥「老鷹幫」來到一家麵館,點了幾碗面,然後對服務員說:「妹妹,我們出去辦點事情,等一下有幾個警察叔叔會過來吃。告訴他們,我請客。」

短短3分鐘後商場被洗劫一空,警方火速趕到現場時,「老鷹幫」已經回到麵館愜意地吃著面,透過窗戶將警方的行動盡收眼底。

等警察再找到麵館時,「老鷹幫」已經逃之夭夭。

這是電影《除暴》中的一個片段。

像這樣正面描寫犯罪分子囂張、兇殘行徑的故事在過往內地電影中是極為罕見的,令人驚訝的是,類似的「寫實」《除暴》中遠不止這一處。

而皮哥看完整部影片後,更是忍不住感嘆:這部2020年唯一一部警匪片,越看越像一部B級片。

一、對真實犯罪的不遮掩

《除暴》的劇情很大膽。

上世紀90年代,一個叫常普的地方,張隼(吳彥祖飾)為首的悍匪集團「老鷹幫」多次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槍搶劫,卻總能逃出生天。

這邊刑警鐘誠(王千源飾)臨危受命誓要捉拿悍匪,張隼也在作案時多次對鍾誠進行挑釁,雙方在幾年時間內形成了互為對峙的局面。

從友誼商店搶劫案,到街頭運鈔車案,再到普城銀行殺人搶劫案,連續上演的暴行讓社會民眾膽戰心驚。

為了儘快破案,鍾誠帶領小分隊發揚「咬死不放」的精神,與惡勢力鬥爭到底。

幾年時間,雙方各有損失,這邊警方傷亡慘重,鍾誠的很多戰友在槍戰中犧牲,他的得力同事也失去了一隻手臂。

在一次次警匪槍戰過後,鍾誠與張隼終於在一家浴場赤裸相見,開始了殊死搏鬥。

一般的警匪電影,無外乎是正邪較量、簡單粗暴、無腦開打、拳拳到肉。

而《除暴》絕對是一部反套路的,經得起推敲和回味的警匪影片。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治安狀況不容樂觀,那時候沒有太多監控設備,槍枝管理不嚴,滋生出了白寶山、張子強、張君等一批悍匪,引起當時社會極大恐慌。

看完正片後,皮哥感覺影片拍的很像是「中國第一悍匪」張君的故事,他曾經縱橫數省,作案十多起,造成死傷50餘人,手下的團夥個個持槍且訓練有素,囂張氣焰之盛幾乎無人能及,臨死前還不忘叫囂自己是中國素質最高的匪徒。

雖然從來沒有官方消息正面揭露反派原型,但結合現實中及片中張君、張隼姓名的發音,再對照二者在上世紀90年代的犯案軌跡,尤其是片中同名上演的友誼商店搶劫案,這些高相似度的編排都讓影片有了份直戳現實的力量。

影片對於年代環境、細節的打磨,也讓影片增添了一份真實的質感。

比如影片中出現了大量警察逮捕悍匪的鏡頭,影像風格很像《中國西部刑偵大案紀實》,給人一種紀錄片的真實感。

尤其在影片最後,張隼在武警的押解下進入刑場,背後是荒涼山地,他跪在地上,武警一開槍,張隼頓時一命嗚呼。整個畫面一鏡到底,酣暢淋漓,真實感爆棚。

比如百貨大樓,這是上世紀90年代最時髦的地方,而錄像廳也是那個年代年輕人聚集的場所,錄像廳的海報上貼著《芙蓉鎮》、《英雄本色》等電影可以看作是一種情懷的寄託。

而影片中市民們購物的場景和皮哥小時候經歷的一模一樣。其中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友誼商店裡有一隻玩偶熊貓,這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

這些環境細節都是影片無聲的語言,主角一登場觀眾立馬能進入情境中,影片也不必再靠著BGM和臺詞強行拉觀眾進場了。

二、內地電影裡,這樣的反派第一次見

除了以高還原度呈現故事外,影片中正反派主角的塑造也和以往有極大不同,幾個主演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王千源過去飾演的警察比較耿直,甚至有點「一根筋」,這也是過往大銀幕警匪題材中最為常見的形象,但《除暴》裡的警察相比以往更多了一份睿智和克制,無論是識破對手作案用的小詭計,還是抓捕犯罪團夥時的大局觀,都可以用足智多謀來形容了。

王千源用自己老練的演技撐起了這一形象轉變,比如老鷹幫「先點面後搶劫」那場戲裡,警方趕往商場撲了一個空,鏡頭給到王千源,他的眼神一瞥立馬窺探到了對面二樓麵館的玄機。

再比如「單繩撬保險柜」那場戲裡,他一到現場立馬識破了劫匪的作案手法。他用一根鞋帶、幾根鉛筆還原了犯罪的作案手法,這種見招拆招的橋段看著很過癮。

比如「廣告牌砸運鈔車」的戲份裡,警察在攔截匪徒時,先是將自行車扔到匪徒的輪胎下阻攔前行,最後一塊廣告招牌墜下砸中匪徒車窗,王千源飾演的警察在背後導演了這一齣戲,整個設計一氣呵成。

而最後的浴場搏鬥戲裡,王千源人狠話不多,上來就幹,那凌厲的身手、瀟灑的動作都讓人驚嘆不已。

老實說,皮哥最開始看到《除暴》的主創陣容時,最擔心的是吳彥祖

他飾演的張隼是上世紀90年代內地第一悍匪,是那種亡命天涯的狠角色,而吳彥祖長著一張帥臉,會不會讓人出戲?

要知道一部警匪片裡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反派大boss,他是否能擺脫臉譜化,能給觀眾多少壓迫感,直接決定了這部影片的成敗。

可實際看完影片,我感覺吳彥祖的反派角色足夠讓人信服。

拍攝《除暴》時,吳彥祖已經46歲,他飾演的悍匪頭目和其以往反派角色相比多了一絲內斂,少了些癲狂,人物的舉止言談淡定自若,最讓我驚喜的是吳彥祖的口音完全不讓人出戲,他一出場也完全是上世紀90年代內地人的感覺。

不管是外在形象,還是實行搶劫時的表情、言行,吳彥祖做到了將自己和真實罪犯原型合二為一,用一句話概括吳彥祖在片中的表現就是「一碗麵、一根繩、一個笑話和一個蘋果」

「一碗麵」就是搶劫前「請警察吃麵」,展現的是張隼飛揚跋扈的性格。

「一根繩」就是「單繩撬保險柜」,展現的是張隼過硬的搶劫能力。

「一個笑話」講的是張隼每次殺人前都會對被害者說一句:「講個笑話,好笑的話,留你一條命。」 這句臺詞借鑑了《電鋸驚魂》中面具boss的經典臺詞「I want to play a game」,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戲劇衝突,也讓人物的變態、惡狠心理呈現得更為豐滿。

「一個蘋果」是指影片結尾張隼在浴場泡澡時,他手拿水果刀削著蘋果吃,看似是個講究人,可是下一秒水果刀就成了搏鬥時的兇器,這展現的是張隼雙面的人格。

這次王千源和吳彥祖上演的正邪碰撞,採用的也是典型的「雙雄模式」,片中他倆隔空同框進行射擊練習,在同一家麵館吃麵,同時光顧一家錄像廳,這種剪輯上的對稱設計將雙雄對壘的緊張感、宿命感烘託得淋漓盡致。

相比較過去的角色,這一次二人都做了全面的升級,一個有了腦力buff,一個加入了大局觀,兩者PK,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影片的女主演是春夏,24歲就拿了金像獎影后,在本片中她飾演的角色是老鷹幫頭目張隼的女人,這個女人是張隼的一根軟肋。

在片中的幾次出鏡裡,春夏很好地詮釋了一個純情弱女子的形象。比如在天台戲份裡,她飾演的女子想要跳樓自殺,張隼趕來挽救了她,兩人一個是窮兇極惡的匪徒,一個是走投無路的少女,彼此言語交流、眼神切磋間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金像獎影后春夏對角色的演繹不著痕跡,也讓這部男性力量爆棚的荷爾蒙電影多了一絲女性的柔情。

三、這部國產電影越看越像B級片

步入21世紀後,內地犯罪電影趨向於「冷靜」,考慮到社會影響,聚焦的主要是正面人物的刻畫,反派角色的暴力行為大多點到為止。

在這部《除暴》中,不管是敘事節奏的乾淨利落,亦或是反派人物狠毒一面的寫實塑造,還是直接描寫犯罪現場大尺度畫面帶來的視覺刺激,都極具B級片的獨特氣質。

比如影片一開場就是警察被劫持的鏡頭,吳彥祖醋缽大的拳頭砸向王千源,畫面簡單粗暴,而吳彥祖的極盡張狂,也在一開始就直觀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比如影片中張隼要殺一個無辜市民,他按照慣例要求受害者講一個笑話,受害者剛開口,張隼就開槍爆頭;比如在最後一次搶劫中,張隼在鬧市區給了一個小男孩一枚手雷,讓他隨意玩耍,那種真實的恐懼感瞬間透過銀幕直達觀眾內心,張隼一臉偽善下的獰笑更讓人不寒而慄。

這樣的行為描寫讓皮哥下意識想起了國外B級片裡的反派,比如《蝙蝠俠:黑暗騎士》裡的小丑,對人性的殘暴不加一絲遮掩,不過這在內地主流電影中極少出現,《除暴》能把反派拍得如此「到位」,確實讓人頗為意外。

而在畫面上,影片中的色調搭配渲染了故事情節的張力,也營造出B級片特有的視覺衝擊力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片尾的浴場肉搏戲。

在畫面上,影片用一種昏黃的色調、極度對稱的構圖營造出一種高手對壘的儀式感。王千源和吳彥祖赤膊對壘,步步驚心,拳拳到肉。

看這段的時候,我看到旁邊的觀眾咬牙切齒,兩人對打的力度之大、細節還原之到位,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暴力美學,那些動作直擊要害,我看了覺得渾身疼痛。

最後一幕同樣也讓皮哥印象深刻,鏡頭從天空俯拍,王千源對吳彥祖猛地一記勾拳,將其砸進水中,浴池瞬間被血水染紅,空氣中瀰漫著男性荷爾蒙的氣息,一種極致的美感油然而生。

總之,《除暴》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電影,它也讓我看到了國產電影在風格探索上的更多可能,它是皮哥心中的近年最好的警匪片,大家不妨去影院一探究竟。

相關焦點

  • 《除暴》與「香港悍匪電影宇宙」
    犀牛君認為,《除暴》「雜糅式拍法」暴露的問題很多,但之所以徵服相當一批受眾,是其在精神內核上繼承了「香港悍匪電影」的優良傳統,而它也是當下已經被很多人遺忘的電影類型。片中,吳彥祖扮演的張隼,原型是號稱「中國第一悍匪」的張君,真實故事改編令這位大反派的風頭完全蓋過了男一警察。
  • 吳彥祖演中國第一悍匪,原型5個情婦,極兇殘
    這樣的悍匪形象,一細品,你就會發現,這部電影,真的不一般。《除暴》,並非虛設的故事和時間背景,而是完全取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生在內地的大案要案,內容涉及窮兇極惡的真實悍匪:他們非法買賣槍枝,持槍暴力搶劫金店銀行,殺人行兇,橫衝直撞,多地流竄,犯下一案又一案。
  • 吳彥祖演湖南悍匪,不倫不類!《除暴》,大失所望!
    因此,當《除暴》曝光首支預告後,很多影迷立即會想起16年前的《新警察故事》。吳彥祖在此片中扮演的大反派阿祖,又帥又痞,演技炸裂,一舉獲得了第4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不得不說:賞心悅目的吳彥祖演變態悍匪,真的太有看頭。
  • 盤點四大經典動作片,第二《突襲》,第一越看越上癮!
    盤點四大經典動作片,第二《突襲》,第一越看越上癮!1.《敢死隊》敢死隊是一部由西爾維斯特·史泰龍自編、自導、自演的美國動作片。電影是向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動作電影致敬,也因此匯聚了大批動作片巨星,包括史泰龍、施瓦辛格、傑森·斯坦森、李連杰等。影片講述了美國政府想僱人深入南美某國推翻當地的獨裁統治,但是卻沒人敢接受這樣的任務,最終這個任務落到史泰龍率領的一支特別行動小組身上。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想看《三體》拍成電影
    而在首映式前,詹姆斯·卡梅隆即開始了繁忙工作,先是與「大劉」劉慈欣對話,之後又與導演一起接受了中國記者的圓桌採訪。 2月5日《流浪地球》上映首日,導演郭帆發微博長文,以父親的口吻給《流浪地球》寫了一封信,感謝了對影片有幫助的人。郭帆感謝的第一個人就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他說自己在15歲的時候看了卡梅隆導演的《終結者2》,從此立志要拍科幻片,這才有了後來去拍《流浪地球》的可能。
  • B級片愛好者,看過來
    在妻子海琳尋找的過程中,安德烈也發現自己的思維也變得越來越像蒼蠅了,那隻蒼蠅手臂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左右他的行動。一切都來不及了,他只能選擇自我毀滅。這就是1958年第一部《變蠅人》的情節。雖然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很小,但在當時還是獲得了頗為可觀的票房。裡面的變蠅人形象由於技術的原因,頗像是奧特曼裡面的怪獸。
  • 《流浪地球》都拍成了電影,為什麼當年的《三體》沒拍成?
    而《三體》早在2015年就有報導說要拍成電影了,但現在都到了2019年了,轉眼過去了4年時間,電影《三體》卻仍然無下文。究竟是哪些原因讓電影《三體》夭折了呢?或者說《三體》拍成電影為什麼這麼難?因此,在這樣一個技術、經驗和市場都不成熟的情況下去倉促的把《三體》拍成電影,真還不如不拍,起碼得等到相應的條件成熟後再拍攝也不遲,所以有人認為電影《流浪地球》與其說是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不如說是電影《三體》上映前的試水之作。
  • 如果奧特曼拍成漫威大電影,那麼這4個奧特曼有可能這麼拍
    很多人都說,奧特曼是小孩子看的。但是,真正看過奧特曼之後,就不會這麼說了,因為在奧特曼中,我們學會了很多很多東西,包括親情、友情,以及大古和麗娜的愛情。有很多英雄片,也是體現著這些東西,如果把奧特曼拍成漫威大電影,那麼這4個奧特曼,可能就是這麼拍的。
  • 螞蟻,怎麼越看越像一條另類的蟲子?
    螞蟻集團,自稱是中國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也是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致力於以科技推動包括金融服務業在內的全球現代服務業的數位化升級,攜手合作夥伴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普惠、綠色、可持續的服務,為世界帶來微小而美好的改變。像支付寶、餘額寶、花唄等,都是螞蟻集團著名的載體。
  • 獨家北美影評:史上最強B級片——《磨坊電影》
    很顯然,這個題目很「不藝術」:藝術家們不會像俺這樣成天賊溜溜盯著女人的玉腿看;這個標題甚至很「不科學」:因為《磨坊電影》(Grindhouse)中那位火辣MM安在腿上的,是一支改良版的M16A2(裝有榴彈發射器和……刺刀,瀑布汗~~),在輕兵器分類中屬於攻擊型步槍(Assault Rifle),不屬於機槍(Machine Gun
  • 她是「中國第一悍匪」白寶山的情人,提前出獄後,最後去了哪裡?
    今天要說的這個女人也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她心甘情願做一個手握多條人命的悍匪的情婦,即使差點被他所害還千依百順 老太太的兒子是「中國第一悍匪」白寶山,他從小就是個慣偷,認識謝宗芬這年他剛蹲完15年大獄不久,原因就是搶劫偷盜,白寶山前妻就是因為他坐牢而離開他。白寶山被放出來在石景山地區又做了案,只是他跑回了北京,警察還沒抓住他。
  • 電影《除暴》講述了什麼故事 劇情主要內容是什麼
    電影《除暴》講述了什麼故事電影《除暴》講述了刑警鐘誠對悍匪張bai隼咬死不放,帶領警察小隊破獲驚天劫案的故事。由韓三平監製、劉浩良執導的犯罪動作電影,由王千源、吳彥祖領銜主演,春夏、衛詩雅主演,已於2020年11月2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張杰彬:不敢看恐怖片的我,為什麼這恐怖片越看越興奮?
    原標題:張杰彬:不敢看恐怖片的我,為什麼這恐怖片越看越興奮?  每天寫一篇文章的第6年119天  打造個人品牌找張杰彬  張杰每天寫作目的:幫更多人變得更厲害
  • 古生物學家揭《侏羅紀公園》謬誤 稱越看越假
    隨著《侏羅紀公園》再次成為全球影壇的熱點話題,影片中的很多沉寂了多年的問題也浮出水面,這樣一部大膽幻想的電影卻在科學的部分上出現了許多漏洞。  美國著名雜誌《商業內幕》日前一針見血地指出,《侏羅紀公園》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 《三體》拍成電影,有個難題堪稱無解,關鍵是還繞不過去
    《三體》作為一個大ip,一直以來都有拍成電影的消息佔據了各大娛樂媒體的頭條。不僅是美國好萊塢打算拍《三體》,其實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有公司想要拍攝,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項目就這麼美了。對於很多粉絲來說,對《三體》影視化可謂是既有期待又有恐懼。
  • 為什麼《三體》要拍成電影這麼難?
    以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環境來說,拍攝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關係到影院的排片數量。比如一部時長兩小時的電影,我一個影廳24小時播放,可以排11場(扣除每一場之間的間隔時間),而一部時長三小時的電影,我只能排7場。電影院的運營成本並沒有減少,但是收入卻會減少很多。所以把《三體》拍成類似《魔戒》三部曲的規格是不太現實的。
  • 電影越看不懂越高級?俗人不懂藝術?究竟什麼才是好電影?
    電影越看不懂越高級?極具娛樂性浪漫化的宣傳語,被盛讚的是這個「可以載入史冊的3D長鏡頭」,沒有得到觀眾的觀後心得,卻迎來了無數篇《地球》的深度解析。面對觀眾的差評,畢贛表示:「從此,他們(觀眾)的觀影經驗裡多了一部電影,可能很難理解,就像看一副繪畫,等他們的生命經驗發生改變後,他們肯定不會想起其他的電影,肯定會想起我的電影,因為我的電影是珍貴的電影。」電影不只是讓觀眾在在無聊時的娛樂消遣,它或許是類似於生活中心靈雞湯類的存在,戲劇中得到快樂;悲劇中感悟人生。
  • 精靈寶可夢:寶可夢全進化形態,綠毛蟲破繭成蝶,皮卡丘越變越醜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悄悄長大,可能很多人再也沒有去玩這個遊戲或者去看這部動畫了,對於童年我們的記憶總是深刻美好的,那麼對於精靈寶可夢的進化過程你還記得多少呢? 皮卡丘是這部動畫中最出名的精靈,現在皮卡丘已經非常出名,它的形象不但被製作成了各種各樣的商品玩偶,還是很多畫師最喜愛的角色,同時也被拍成了真人版大電影
  • 中國十大最古老神秘的村莊,越了解越隱隱地感到害怕怎麼……
    相信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是很多人都想要達到的人生理想狀態,而其實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隱藏著很多你不知道的古老神秘村莊,有的聽名字就顯得很厲害的樣子呢!而本文就來為你一一盤點中國十大最古老神秘的村莊,但你會發現,越了解越隱隱地感到害怕,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
  • 把經典動畫《獅子王》 拍成BBC紀錄片會怎樣?
    這只是開始,本周依然有多部影片上映,其中最受關注的應該是新版《獅子王》,經典動畫的翻拍版——和舊版不同,新版的畫面製作和現實的動物、環境幾乎一模一樣,有人說,這簡直是把「獅子王」的故事拍成了BBC的紀錄片!而這部新版《獅子王》也被稱為「真人版」或者「真獅版」——逼真的形象,加上經典情懷,就問你看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