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Biol:特殊蛋白質如何殺滅癌細胞

2020-12-05 生物谷

2015年2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可食用的平菇往往有著神奇的一面,它們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蛋白「吃掉」蜘蛛和線蟲;然而我們機體的免疫系統也有特殊的一面,通過破壞感染性細胞、癌細胞及細菌來保護機體不受侵害。近日,一篇發表於國際雜誌PLoS Biology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澳洲莫納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免疫細胞保護機體不為人知的一面。

利用同步加速器和低溫電子顯微檢查技術,研究者對名為側耳溶血素(pleurotolysin)的蛋白質的功能進行了研究,從而為開發新型靶向藥物及工具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分子快照技術,研究者就可以將側耳溶血素的活動過程轉化成為視頻影像來展現其特殊的打孔蛋白,這種打孔蛋白可以在靶向細胞上打孔進而有效殺滅細胞,同時也為其它殺傷性細胞提供了一個作用通道。

研究者Michelle Dunstone說道,我曾經並不認為可以觀察到這種特殊蛋白的作用方式,但在新型技術的幫助下我們如今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這種打孔蛋白的作用過程了;通過分子成像,結合生物物理學及計算機相關模擬試驗,研究小組闡明了側耳溶血素蛋白的運動方式,以及其如何伸展及重摺疊從而在靶向細胞上打孔,與此同時研究者也發現了這種蛋白的要害部位,這樣研究者就可以觀察如何阻斷打孔的機制,或者是將側耳溶血素蛋白引入到可以發揮更大用途的位置。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選取從平菇中提取的蛋白來將其同自然界中的相同蛋白進行對比,當然研究者尤其感興趣於研究人類機體中的蛋白家族,尤其是穿孔素,其被認為同上述蛋白質的作用方式相同。這些蛋白在醫藥研究領域均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比如抑制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反應或阻斷李斯特菌從免疫細胞中逃逸等。

最後研究者Helen Saibil說道,目前我們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後期我們將對側耳溶血素的更多功能進行研究,希望其早日可以應用於臨床中幫助治療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謝謝!

 

Conformational Changes during Pore Formation by the Perforin-Related Protein Pleurotolysin

Lukoyanova N, Kondos SC, Farabella I, Law RHP, Reboul CF, et al.

 

Membrane attack complex/perforin-like (MACPF) proteins comprise the largest superfamily of pore-forming proteins, playing crucial roles in immunity and pathogenesis. Soluble monomers assemble into large transmembrane pores via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s that remain to be structurally and mechanistically characterised. Here we present an 11 Å resolution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two-part, fungal toxin Pleurotolysin (Ply), together with crystal structures of both components (the lipid binding PlyA protein and the pore-forming MACPF component PlyB). These data reveal a 13-fold pore 80 Å in diameter and 100 Å in height, with each subunit comprised of a PlyB molecule atop a membrane bound dimer of PlyA. The resolution of the EM map, together with biophysical and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allowed confident assignment of subdomains in a MACPF pore assembly. The major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PlyB are a ~70° opening of the bent and distorted central β-sheet of the MACPF domain, accompanied by extrusion and refolding of two α-helical regions into transmembrane β-hairpins (TMH1 and TMH2). We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s of three different disulphide bond-trapped prepore intermediates. Analysis of these data by molecular modelling and flexible fitting allows us to generate a potential trajectory of β-sheet unbend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ACPF conformational change is triggered through disrup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conserved helix-turn-helix motif and the top of TMH2. Following their release we propose that the transmembrane regions assemble into β-hairpins via top down zippering of backbone hydrogen bonds to form the membrane-inserted β-barrel. The intermediate structures of the MACPF domain during refolding into the β-barrel pore establish a structural paradigm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soluble monomer to pore, which may be conserved across the whole superfamily. The TMH2 region is critical for the release of both TMH clusters, suggesting why this region is targeted by endogenous inhibitors of MACPF function.

相關焦點

  • Nat Struct & Mol Biol:科學家發現能幫助癌細胞存活且惡化的特殊...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細胞分裂周期包含多個階段,其中兩個最重要的階段就是細胞DNA複製的S期,及複製的DNA在兩個子代細胞之間平均分配時的有絲分裂階段,研究人員還需要深入研究識別在人類細胞分裂期間扮演關鍵角色的特殊蛋白
  • Nature:一種靶向殺滅癌細胞且並不會損傷健康細胞的新方法
    Tric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研究者Andrew Holland說道,某些最廣泛使用的癌症藥物如今能夠殺滅快速分裂的癌細胞,然而,其中大部分藥物都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點,包括其會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滅健康細胞,比如快速繁殖的骨髓細胞等。
  • 日本研究者開發「光免疫治療法」精確殺滅癌細胞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日本人研究者開發了依靠光精確殺死癌細胞的「光免疫治療法」,近期開始在三所美國大學開展安全性臨床試驗。研發該療法的是小林久隆主任研究員所帶領的團隊。
  • 中澳科學家揭秘傳統中藥苦參注射液如何殺滅癌細胞?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9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來源於傳統中藥中的複雜植物混合物如何有效地殺滅癌細胞
  • Nat Chem Biol:科學家鑑別出誘導抑癌蛋白產生的特殊分子
    2014年9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肯塔基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名為Arylquin 1的新型分子,其可以作為正常細胞分泌Par-4的誘導子,Par-4是一種抑制腫瘤的蛋白質,在正常細胞未受傷害時其可以有效殺滅癌細胞
  • Nat Commun:DNA保護性蛋白或有望幫助開發靶向殺滅快速生長癌細胞...
    2019年8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在細胞分裂期間發揮保護性角色的必要蛋白或有望幫助開發殺滅快速生長癌細胞的靶向性療法。
  • 納米脂質體攜帶特效藥可靶向殺滅黑色素瘤細胞
    包含藥物的納米顆粒隨後會隨著血流運輸至腫瘤患處,在腫瘤患處不斷積累並且釋放藥物殺滅癌細胞。   近日,來自賓州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納米顆粒,其可以將治療黑色素瘤的藥物直接運輸到癌症患處,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上。
  • 美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能量源自「回收蛋白質」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生長能量源自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的過程。小鼠實驗顯示,阻斷這一過程,腫瘤開始萎縮,癌細胞幾乎不再轉移。這項研究有助開發治癌新藥,關鍵是如何有選擇地抑制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
  • Sci Adv:新型金納米顆粒或有望檢測癌細胞所釋放的特殊信號
    2020年3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昆士蘭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血液檢測手段,其能利用金納米顆粒來檢測癌症,這種新方法能識別癌細胞所釋放的特殊信號,有望幫助進行癌症的早期診斷及療法的開發。
  • 獲得諾貝爾獎的「腫瘤免疫療法」是怎麼殺死癌細胞的
    癌細胞可以劫持人體的免疫控制系統,使免疫系統對癌症不起作用。當人體不需要免疫系統工作時,免疫系統將會被暫時性關閉。其中一個「關閉開關」被是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它是一種在免疫細胞表面上的蛋白質。當PD-L1與T細胞表面上的另一種蛋白質PD-1結合,T細胞會被告知「停止攻擊」。如果癌細胞表面有PD-L1,那麼與該細胞接觸的T細胞會關閉其防禦活性,這使得癌細胞存活下來。
  • 癌細胞有4大特徵,你所不了解的癌細胞很可怕!
    原標題:癌細胞有4大特徵,你所不了解的癌細胞很可怕!   一提到癌細胞人們就惶惶不安,癌症主要是因為自身細胞出現了異常,癌細胞具有很強的複製能力,從而以各種症狀表現出來,必須要了解癌細胞相關的問題。   癌細胞有哪些特徵?
  • NK免疫細胞,殺滅癌細胞的急先鋒,預防癌症新希望
    其中NK細胞與其他150多種免疫細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統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細胞的配合,自己單獨就能識別並清除腫瘤或病毒感染的細胞,實現「通吃」。因此,NK細胞也常被稱為自然殺傷細胞。 因NK細胞的先天優勢,近年來關於NK細胞的抗癌功能也成為了研究熱點。
  • 「PLOS子刊」AI融合基因組學研究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分子標記
    RNA-seq analysis to predict the molecular progress of Alzheimer's disease」β澱粉樣蛋白是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病(AD)的一種蛋白質PLoS Comput Biol 16(7): e100809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cbi.1008099【2】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early-molecular-signatures-ad-convergence.html【3】https://journals.plos.org
  • Nat Cell Biol:研究揭示腫瘤生長的核心——癌細胞的進食機制
    2019年8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由辛辛那提大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廣島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癌細胞的能量產生機制,這種機制推動核仁的生長,並導致腫瘤迅速繁殖。
  • PLoS Comput Biol:繪製癌症社交網絡或為開發新型靶向療法提供思路
    該模型可以分析促進癌症的蛋白質的特殊行為,從而幫助區分正常蛋白質,同時研究者還繪製了新型潛在藥物的分子靶點,這對於開發新型的癌症療法或將帶來一定幫助。來自英國倫敦癌症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者將細胞內部的蛋白質同巨大的社交網絡中的成員進行對比,繪製出了其相互作用的圖譜,或將幫助研究者預測哪些蛋白質可以通過藥物來靶向作用。
  • J Mat Chem B:開發出可攜帶藥物靶向殺滅胰腺癌細胞的碳納米管
    2014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萊斯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特殊定製的短碳納米管,其或可以將藥物運輸之胰腺癌細胞中對癌細胞進行靶向殺滅作用,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上。
  • Mol Can Therap:納米脂質體攜帶特效藥可靶向殺滅黑色素瘤細胞
    將癌症藥物運輸至患處非常困難,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開發新技術來克服藥物的天然局限性,比如如何將藥物裝載至納米顆粒中;研究者Gavin Robertson表示,藥物可以被包裝裝載於脂質球中,這種脂質球明顯小於頭髮的寬度,這就可以使得脂質球溶解於血流中從而抑制副作用的產生。包含藥物的納米顆粒隨後會隨著血流運輸至腫瘤患處,在腫瘤患處不斷積累並且釋放藥物殺滅癌細胞。
  • NK細胞免疫是如何殺傷癌細胞的?
    有的突變細胞進一步變為癌細胞。當我們身體遭遇細菌病毒的入侵時,抗原體呈細胞拿到抗原,然後身體會生成殺傷細胞,去殺滅細菌或者病毒。 但是生成抗原需要時間,有的細菌和病毒會變異,導致抗原無法識別,這就會使殺傷效果大打折扣。
  • 曝光癌細胞的「欺騙」手段!普林斯頓大學成功探測到蛋白質間通訊狀況
    曝光癌細胞的「欺騙」手段!這項突破性技術被命名為μMap,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和默克公司的科學家用光催化劑對蛋白質及其鄰居進行標記,從而使它們在微觀領域中的精確觀測成為可能。該技術可以在10納米的級別上,標識出某個蛋白質及其10-15個相鄰蛋白質。文章通訊作者麥克米倫(David W. C.
  • 癌細胞是怎樣長在人體的?吃什麼能殺掉它?公開癌細胞的秘密
    通過了解發現,癌細胞屬於變異的細胞,出現了癌細胞之後可能會導致癌症產生。而且這些癌細胞跟正常的細胞不同,主要的特點就是容易轉移,可以轉化,而且會無限地增殖,能夠在不斷增殖的過程中,對其他正常的細胞組織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