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是在一零年上映的一部影片,圍繞一個芭蕾舞演員的故事展開。提起芭蕾舞,大家一定會想到四小天鵝,而後就會想到芭蕾舞演員的美麗與純潔,這部影片就為我們揭示了這些演員們背後的努力與辛苦。影片在中國市場的反映也很好,在豆瓣獲得了8.5的高分。
先為大家剖析一下劇情。主角是一個認真、努力的芭蕾舞演員——妮娜,她和退休的芭蕾舞演員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對妮娜的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同時把自己對芭蕾舞的追求施加在自己女兒身上,這讓妮娜感到沉重的壓力。母親平時面帶微笑,像照顧一個小孩子一樣對待女兒,可發現女兒背後的「紅疹」時,臉色大變,強制剪下女兒的指甲。
像往常一樣,妮娜早上去芭蕾舞室練習,可路上卻感覺到有人跟著自己,一路尾隨到芭蕾舞室,她沒多在意,和同事們一起練起了舞蹈。芭蕾舞對演員十分挑剔,只有那些年輕漂亮跳舞又好的人才能在公演中拿到角色。妮娜漂亮、努力練舞,可她快到了芭蕾舞的限制年齡,也就是說,接下來的一場公演是她最後的機會,在臺上實現母親和自己兩個人的夢想。
很快,主管宣布新的一場公演就要開始了,而這次公演出現了主角空缺,扮演天鵝皇后的那個人由於不再適合角色被淘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所有人都想拿下這個角色,來宣告自己芭蕾舞事業的成功。這個公演的主角在演出中需要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一個是清純美麗的白天鵝,一個是狡詐妖豔的黑天鵝,這就需要主角在兩個角色之間切換自如,出了技術要求還有心理要求。上一個天鵝皇后被淘汰的原因就是,她已經只能扮演黑天鵝了,現在的她已經不再有白天鵝那樣的清純與善良。
公演的製作人在海選角色時對妮娜說,現在的她簡直就是白天鵝的最佳人選,她有白天鵝高貴的清純,有白天鵝拘謹的溫柔,可唯獨缺少了黑天鵝的傲慢與狡詐,所以這個角色不一定屬於妮娜,這時妮娜的同事莉莉卻受到了製作人的讚揚。妮娜滿心不服,莉莉芭蕾舞技術跟自己可不能相提並論。回家後的妮娜心情鬱悶卻無處排解,她扔掉了所有陪伴她的玩具,把母親鎖在門外,冥思苦想自己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
終於,在第二天,妮娜主動像製作人要求再次嘗試角色的舞蹈。製作人為了喚起妮娜藏在內心深處的黑天鵝部分,在舞蹈時強吻了她。妮娜下意識地咬了製作人的嘴唇,這讓製作人看到了妮娜身上黑天鵝的希望,妮娜意外拿到了這個角色。可這時的妮娜內心出了喜悅更多的是擔憂和壓力,她回到家後發現母親為她準備了慶祝蛋糕,可母親的那些畫竟像活了般,妮娜異常恐懼將自己鎖在衛生間。
在接下來的排練中,妮娜依然沒辦法展現出黑天鵝致命的吸引力,老師再次提出,妮娜不能只注重舞蹈技巧而是要突出情感表達。妮娜為了探尋自己的黑暗部分,開始注重自己的隱私權,與母親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母親從不會主動給妮娜隱私,仿佛女兒的全部生活母親都要參與。
在一場酒會上,製作人打算將妮娜當選天鵝皇后的消息公之於眾為接下來的公演造勢,可那個被淘汰的主角卻出現在妮娜面前。妮娜看著曾經高高在上的王者如今的狼狽模樣,內心有種說不出的複雜。直到這個曾經的皇后車禍死亡,妮娜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選擇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她開始瘋狂探尋自己的陰暗面,和莉莉混夜店,同時自己的幻聽幻視也越來越嚴重,直到妮娜出現了第二人格——真正的黑天鵝。
妮娜的第二人格一直妄圖和第一人格搶奪角色,她臆想莉莉為了角色和製作人發生了關係,她發現自己的動作和鏡子中的自己不同步,她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終於,公演要到來了。母親為了不讓女兒的病情繼續惡化,把女兒鎖在房間。可妮娜為了公演,衝出了家門。在舞臺上的妮娜在演繹第一章白天鵝時意外失誤,可她不承認自己的失誤,把責任推到了舞伴身上。第二章開始前,妮娜在嫉妒心的唆使下,殺死了她看到的莉莉並處理了屍體。她體內的黑天鵝人格得到激發,在舞臺上完美演繹了黑天鵝角色。在回到化妝間準備第三章時,妮娜收到了來自莉莉的祝賀,驚恐的她發現那個被殺死了莉莉不在自己藏屍的地方。當演繹最後一章時,白天鵝人格回歸卻發現當初黑天鵝想要殺死的竟是白天鵝這個人格。看著自己身上的傷,妮娜和白天鵝皇后一樣從舞臺上跳下去的瞬間得到了釋然和解放,那仿佛才是她生命的歸宿。
這部影片多少是有點恐怖因素的,尤其是背景音樂,有點詭異的《天鵝湖》伴奏,還有整部影片帶來的沉重的壓抑感。很多人會不喜歡裡面的主角人設,從白月光蛻變成了一個心機、小氣甚至為了角色能去殺人的腹黑女,倒更加襯託出女二性格的開朗,但主角演技很在線,芭蕾舞跳的也確實驚豔。整個故事線也符合白天鵝到黑天鵝的蛻變。
從這部影片到底學到多少東西呢?其實也沒有許多,只是覺得像主角那樣有時候太過執著於一份事業並不是一件好事,白天鵝跳不了黑天鵝的誘惑,黑天鵝同樣跳不出白天鵝的純潔,為了一個角色傷害朋友、傷害唯一的親人、傷害自己,那這部絕唱到底值不值得呢?也希廣大的父母群體看到這部影片後也能明白,孩子終將會長大,你不能一直像風箏線那樣把他們固定在自己身邊,也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畢竟家才是你們最終的避風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