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數學家笛卡爾
生前給愛人克裡斯汀寄出的最後一封信上,
只有這個公式,
—— r=a(1-sin θ )
這是一個心形函數式。
自3月11日吹響「大幹120天勞動競賽」的號角,今天已經是第71天。時間過半,在「520表白日」,山橋人正在爭分奪秒的用愛的熱情、愛的汗水完成一次對中國橋梁及世界橋梁的「笛卡爾式的表白」。
各工區、班組打破八小時工作制,按照日計劃是否完成為標準,加班連點搶進度。其中組裝、焊接等多道工序12小時工作制已成為常態化。
為避開天車最繁忙的時間段,一工區壓型班員工經常迎著第一縷朝陽趕到單位,穿戴好勞保用品六點準時開工,因為產品形式多樣,每加工一項產品就要更換一種胎具,加之更換胎具都需要手推肩抗,一會功夫大家臉上熱汗流淌,他們辛勤付出為組焊工區的正常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減少設備間斷時間,程切班職工每天中午只有半小時休息時間,大家匆匆吃口飯,顧不上休息,每當中午12點20分藍色的火焰就會再次點燃;為全力配合生產班組多出活,天車司機儘量少喝水,減少下車次數,以實際行動做好輔助工作。
針對桁梁橋鑽孔數量龐大、鑽孔工序人員短缺問題,橋梁公司成立電修班、機修班鑽孔突擊隊,在工長、共產黨員趙繼軍的帶領下,從早到晚上10點,僅用兩天的時間,將五臺搖臂鑽床、軌道和工作平臺鋪設好,具備生產作業條件。突擊隊在完成日常設備維修的同時,白班連二班搶制鑽孔任務,有效地緩解了延崇橋、鄭濟橋桁梁杆件的鑽孔瓶頸。
為確保帕德瑪大橋每天塗裝最少八根杆件的打砂塗裝目標,修磨人員每天凌晨兩三點中打砂結束就進入打砂房進行工作,憑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憑藉一支手電筒就能在昏暗的環境下發現細小的缺陷,狹小的空間內他們練就了閃轉騰挪的功夫,直到杆件報驗合格後,他們才感覺到腿疼腰酸。
71個日日夜夜的奮戰,我們已完成四個競賽節點主要目標(一共六個競賽節點),延崇橋、德國橋、瑞典橋、帕德瑪橋、黑河橋、鄭濟橋等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
當汗水流下,抬頭望去,
車間LED屏幕上醒目的寫著
——「堅定信心,攻堅克難,迅速掀起『大幹120天、奮鬥2019』勞動競賽熱潮」。
●全乾貨!10句話讀懂「道岔產品質量怎麼幹」
●中鐵山橋成功「牽手」京東、蘇寧易購,助力企業管理升級
●商合杭鐵路蕪湖長江公鐵大橋成功合龍
●向勞模致敬!勞動者勇立潮頭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5月1日上映,"山橋故事"登上大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