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感器將更好勾勒海洋圖景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Argo浮標 圖片來源:ARGO

  海洋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新的傳感器,他們計劃將其部署在一個全球監測系統中,以便更好地觀察全球海洋發生的變化。

  德國亥姆霍茲市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的Karen Wiltshire表示:「在某些方面,我們對於海洋的了解還不如對火星的了解多,儘管前者支配著從區域氣候到經濟的一切事物。」

  作為全球海洋觀測夥伴關係(POGO)主席,1月25日,Wiltshire在於日本東京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測方案。之後POGO將召開年會,屆時將有全球40家海洋機構參會。其目標是在2030年建成一套新的全球海洋監測系統。

  自1999年成立以來,POGO已經協調了約2萬個自動探測器——被稱為Argo浮標——的全球部署,該浮標能夠收集溫度、鹽度和流速數據。其中的10%還攜帶了氧傳感器。

  這些探測器隨著水層在2000米的深度範圍內起起落落,並且在處於水面時通過上行鏈路傳輸數據。公眾在24小時之內便能夠獲得相關數據。該探測器大約能夠使用兩年,目前有4000個探測器依然很活躍。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Argo已然改變了海洋觀測,但他們有迫切的需求獲得更多且更好的數據。

  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執行董事Ed Hill表示:「全球海洋觀測系統已經變得停滯不前;在這種速度下是實現不了想要的進展的。」他強調,除了添加生物地球化學傳感容量之外,科學家還需要監測深度大於2000米的海洋中的碳儲存以及可能的溫度升高情況。

  東京市日本海洋—地球科學與技術機構研究執行主任Yoshihisa Shirayama表示:「例如,測量葉綠素會向你提供有多少生物活性正在發生的信息,並最終了解海洋和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更多信息。」

  為了收集這些信息,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傳感器以測量海水中的碳含量、酸度、營養物質濃度,例如硝酸鹽和磷,甚至收集基因組數據。

  新一代的傳感器可以適用於多種平臺,包括沿海系泊設備、當前的浮標、海底網絡電纜、石油鑽機和船舶。光學傳感器可以安裝在船舶上,例如能夠確定海水顏色,從而反映處於食物鏈底部的微藻活性;而檢查彩色衛星的觀測結果,則能夠支持在一個特定海洋區域發生了什麼的推斷。

  Wiltshire說:「你用一個小裝置測量的距離越遠,你需要校準衛星數據的信息就越多。」

  其中一些傳感器已經在運行並正在逐步投入使用。其他一些傳感器,例如酸度傳感器如今還只是在實驗室中進行操作。「利用這些技術,科學家不必再採集一桶桶的海水。」Hill說。

  「我們的目標不只是現實,它是必需的。」Wiltshire說,「這對於我們這顆行星是絕對必要的。」

  Argo計劃又稱「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是由美國等國家的大氣、海洋科學家於1998年推出的一個全球海洋觀測試驗項目,構想用3年至4年時間(2000年至2003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裡布放一個衛星跟蹤浮標,總計為3000個,組成一個龐大的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旨在快速、準確、大範圍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層的海水溫度、鹽度剖面資料,以提高氣候預報的精度,有效防禦全球日益嚴重的氣候災害給人類造成的威脅,被譽為「海洋觀測手段的一場革命」。

相關焦點

  • 新傳感器將更好勾勒海洋圖景—新聞—科學網
  • 2035:海洋工程科技發展圖景
    2035年,探索、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已成為全球發展的新熱點,海洋立體觀測及預警預報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為海上活動全球到達和權益保障提供精準信息服務海洋衛星呈體系化發展,實現全球海洋環境的長期連續觀測,認知海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和反饋機制;實現海洋時空無縫監測,有效應對各種海上災害和突發事件的實時監測需求。海面、海洋內部、海底觀測呈網絡化發展,傳感器及探測裝備趨向小型化和智能化,觀測信息互聯互通並覆蓋全球。
  • 華為所勾勒的未來會帶來哪些新產業
    華為所勾勒的未來會帶來哪些新產業八月九號,華為開發者大會在東莞松山湖召開,其中華為消費者業務CEO、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餘承東進行主題演講並發布鴻蒙作業系統。華為又一次賺足了眼球,在被全世界關注的同時,華為也在勾勒一個通過技術所要實現的未來,而這些新的技術又會帶來哪些新產業的繁榮。5G提到5G很多人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快。作為新一代的通訊技術,5G當然意味著速度要更快,但5G不僅僅意味著快,更重要的是5G技術會帶來上萬億美元的產業發展。
  • 專家談德國表現主義詩歌:借鑑了圖景拼貼方法
    另一位詩人蓋歐爾格·海姆則志於用文字勾勒推翻舊秩序的戰爭場景以及世界重生後的狂歡景象,「一處/屋頂裂開,冒出紅色的火焰。……魔鬼們變得無比巨大。/凸起的額角將天空撕成紅色。/在他們腳邊,地震的轟隆聲穿透城市的腑臟,/那裡,烈火熊熊燃燒」(《城市的魔鬼》)。「晚霞使巴爾神的腹部發出紅光,/巨大的城市圍繞著他頂禮膜拜。/教堂的鐘聲從黑色尖塔的海洋/一波波向他不斷地傳送」(《城市之神》)。
  • 金山雲與連江縣達成戰略合作 共繪海洋經濟新圖景
    雙方將以「科技+信息+創新」模式,圍繞「連江縣智慧海漁」建設這一趨勢與核心,通過打造金山雲海上數字生態鏈聯盟總部項目,促進「海洋生態產業園區」的興起和產業群落地,促進縣域海洋生態經濟綜合建設,「以數字建設」推動「海洋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從而推動「全生態海洋經濟建設」,以「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的建設落地推動「海洋經濟科學管理體系」的建立,大力促進連江縣的縣域智慧城市快速發展,合力讓連江縣這艘巨輪開足馬力前行
  • 新型光纖同位素傳感器,可檢測海洋溫室氣體及石油管道洩漏
    Rand Ismaeel博士進行水質檢測據麥姆斯諮詢報導,檢測海洋甲烷和碳氫化合物水平是新一代低成本光纖同位素探測器的目標除了獲得甲烷分布圖外,該研究項目還將設計光學傳感器,為石油管道故障提供有效的早期預警系統,減輕災難和嚴重的環境影響。Ismaeel博士評論說:「這項研究項目改變了笨重、可靠性低且昂貴的海洋碳氫化合物檢測技術現狀,帶來了適用於低成本海洋勘測的新一代海洋光子傳感器。
  • 危中尋機:透視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新圖景
    根據多維尺度,具體表現分布及內容關聯度,最終將這40個行為表現聚合為7組不同消費需求與心理指向的核心趨勢。附圖4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趨勢圖景7組趨勢共同勾勒出後疫情時代人類從生存到發展、從傳統到煥新的全方位消費需求趨勢圖景。
  • 海洋科研新勢能,給你更好的護膚選擇
    珀萊雅品牌起源於」海洋」,近幾年來愈加專注於深耕海洋科研新勢能領域,致力於加速品牌海洋基因的建設。同時,珀萊雅將在2019年深化與法國科研機構的合作內容。嘗試從無汙染海域的海藻中提取抗皺原料,以及針對不同護膚功效點合作生產多種核心成分原料。並與聯合國合作夥伴分享科研成果。在跨國研發和全方位資源支持上,珀萊雅已開始實施其在科研層面的戰略布局。現在「理性護膚」、「科學護膚」、「成分黨」等意識已經日漸深入人心,美妝行業和新科技結合也會愈加緊密。
  • 在地球最高處勾畫的大氣圖景,究竟長什麼樣?
    回顧數年「摘星之路」,為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青藏高原大氣圖景?此外,項目組還建立起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基本資料服務專題網站,將試驗觀測數據慷慨共享,造福更多中國科研工作者。新發現過去,科學家對於高原陸面及地-氣交換時空變化特徵有不同的推測,而該項目發現,過去可能高估了高原感熱強度,高原西部與中部的差異大於中部區域網內不同站之間的差異。據悉,更深入的研究將在高原試驗第二階段繼續推進。
  • 廈門:彩紅楊百畝苗木產業園 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沿著村裡環村步道一路前行,放眼望去,皆是紅色的海洋,穿梭彩紅楊樹下仿佛置身花海中,遊客與村落民居相映成趣,一幅優美的鄉村春景圖映入眼帘。褒美村地處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汀溪鎮西北部,下轄褒美、西坑等18個自然村,共有1900多戶居民5800多人口。村裡有山地1100多畝、農田2900多畝。
  • 艾輝旺團隊發明將綠色螢光蛋白傳感器轉化為紅色螢光傳感器新技術
    因此,開發功能上更好的紅色螢光傳感器成為螢光顯影學界的研究重點。相比傳統的定向進化手段,遺傳密碼子擴展技術是將蛋白質定向進化的一種有效工具。該技術能夠將非天然胺基酸定點插入到目標蛋白中,繼而改變目標蛋白原有的理化性質。
  • 氣壓傳感器的應用領域_氣壓傳感器的作用
    航空航天:NASA為檢測製造太空梭的材料是否達到使用壽命,需要經常檢測運載火箭的艙內設施以及各個關鍵部件結構的的健康狀況,因此在艙身各部分安裝氣壓傳感器接收器,在接收到中央氣壓傳感器發射的電磁波,將其轉換為實時數據並傳輸到計算機中,計算機利用自身的一套算法處理該數據並實現信息反饋,提供了一種結構健康監測的實現方法。
  • 海洋如何把熱量從表層傳到海底?海豹攜帶傳感器幫助科學家研究
    海象被標記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一項名為SO-MEMO(觀察系統-哺乳動物海洋環境採樣器)的研究項目的一部分。當海豹上岸繁殖或蛻皮時,標籤——實際上是帶有天線的傳感器——根據既定的道德標準被粘在海豹的頭上。當海豹返回陸地時,研究人員取下標籤來獲取數據。如果它們錯過了一個標籤,它會在下一個蛻皮季節隨著死皮一起脫落。南極繞極洋流環繞南極洲,連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 煙臺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重點抓好六大項目建設———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水母網6月4日訊(YMG記者 徐睿 通訊員 王洪崴)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當前,全市正以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科學構建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產業體系,加速推動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強市轉變。在這一進程中,萊山大有可為。目前,煙臺萊山區正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發展四大海洋產業,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海洋經濟產業體系,為煙臺海洋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建設海洋強市,離不開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 聯合國展示了一個悽涼圖景,全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過去快數十至數百倍
    近日,來自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展示了一個悽涼且不祥的圖景:由於人類活動,地球上的物種正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滅絕。報告發現,在地球上估計有8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大約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其中許多物種將在幾十年內滅絕,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多。據報告,自1900年以來,大多數主要陸地棲息地的本地物種的平均豐度至少下降了20%。超過40%的兩棲類物種、近33%的造礁珊瑚和超過三分之一的海洋哺乳動物受到威脅。
  • 簡單高效,將綠色螢光蛋白傳感器轉化為紅色螢光傳感器
    基於螢光蛋白的生物傳感器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儘管近些年科學家陸續進化出個別基於紅色螢光蛋白的生物傳感器,但大多數現有螢光蛋白生物傳感器的發射波長都落在綠色或黃色光譜區域中。它們的光譜重疊會阻礙,很難實現雙通道螢光監測。此外,紅色螢光蛋白生物傳感器有望減少光毒性和自發螢光,並增加光子滲透和成像深度。
  • 滲透性微孔彈性體矽膠,或是可穿戴皮膚電子傳感器的更好材料選擇
    靜電紡絲滲透性微孔彈性體矽膠,或是可穿戴皮膚電子傳感器的更好材料選擇可穿戴在人體皮膚上或在體內安全使用的生物傳感器在醫療應用和日常健康監測中越來越普遍。尋找合適的材料將傳感器綁定在一起並將其粘附到表面上,這也是使這項技術變得更好的重要組成部分。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的最新研究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對於皮膚應用。馬修·布朗(Matthew S.
  • 專利顯示蘋果新AirPods將集成生物傳感器
    來源:IT之家近日一份蘋果向美國專利局提交的專利遭曝光,局專利文件顯示蘋果似乎有意在未來的AirPods中集成生物傳感器。據悉,這組新傳感器的加入將幫助監測佩戴者的血液變化。蘋果在專利文件中表示:「這是一種生物傳感器,可用來記錄用戶的生物參數。內置有光電脈搏圖(PPG)傳感器,它通過測量光從皮膚上的反射來測量具體的生物參數。反射率的變化可以用來代表血液通過用戶血管的豐富程度。不過用戶需要將PPG傳感器沿著耳塞表面靠近耳塞揚聲器的一端。通過這種方式,當揚聲器與耳道對齊時,PPG傳感器可以更緊密地接觸到耳道的內部皮膚表面。」
  • 想要製造更好的傳感器?加點噪音
    將「隨機共振」效應應用於傳感器,可以檢測微弱信號。對傳感器而言,噪聲往往是一個需要被抑制的因素。但通過添加噪音來增強微弱信號,是動物世界中常見的感知現象之一。然而,這在人造傳感器中並不多見。《自然通訊》雜誌於當地時間9月2日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材料二硫化鉬開發了光線傳感器,通過加入適量背景噪音,增強了暗光源下、普通傳感器無法感知的微弱信號,使其達到可檢測的程度。
  • 初心始發地 創造新奇蹟——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勾勒「人民...
    新華社上海1月12日電題:初心始發地 創造新奇蹟——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勾勒「人民城市」新圖景   新華社記者姜微、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