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展示了一個悽涼圖景,全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過去快數十至數百倍

2020-11-23 驕陽網

由於人類活動,地球上約八分之一的動植物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近日,來自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展示了一個悽涼且不祥的圖景:由於人類活動,地球上的物種正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滅絕。

聯合國環境署成立的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平臺(IPBES)在周一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物種滅絕的速度「至少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速度快數十至數百倍」。

IPBES主席Robert Watson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 我們和所有其他物種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惡化。人類正在侵蝕全球經濟、生計、糧食安全、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基礎。」

報告發現,在地球上估計有8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大約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其中許多物種將在幾十年內滅絕,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多。

據報告,自1900年以來,大多數主要陸地棲息地的本地物種的平均豐度至少下降了20%。超過40%的兩棲類物種、近33%的造礁珊瑚和超過三分之一的海洋哺乳動物受到威脅。

對於昆蟲物種來說,情況還不太清楚,但現有證據支持一種初步估計,即10%的昆蟲受到了威脅。自16世紀以來,至少有680種脊椎動物瀕臨滅絕,到2016年,用於食品和農業的所有馴養哺乳動物中有9%以上已經滅絕,至少還有1000多個品種受到威脅。

IPBES這份關於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全球評估報告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這份報告由來自50個國家的145位專家作者在過去三年裡彙編而成,另有310位貢獻作者也參與了其中。報告對過去50年的變化進行了評估,提供了經濟發展路徑與其對自然影響之間關係的全面圖景。

人類活動成「罪魁禍首」報告認為,造成生物多樣性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自

1970年以來,人類人口增長了一倍,目前估計達到76億,而全球經濟增長了近4倍,世界貿易增長了10倍,城市地區自1992年來增加了一倍多。

報告對全球生態影響最大的五大因素按程度進行了如下排序: (1)土地和海洋利用的變化;(二)直接利用生物;(3)氣候變化;(4)汙染和(5)外來入侵物種。

IPBES表示,壓力正以幾個相互關聯的方式推動全球自然變化。最重要的是人類通過農業、漁業、伐木和城市化改變了對陸地和海洋的利用,世界三分之一的陸地面積和近四分之三的淡水資源現在被用來生產農作物或牲畜。

報告中強調,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一個特別原因是,由於貿易和人類活動的增加,物種的擴散遠遠超出了它們原來的棲息地。這些外來物種,從入侵的雜草到老鼠,可能會破壞當地物種在他們的新家園,那裡缺乏自然控制和捕食者。

報告顯示,海洋生物特別容易受到人類的影響。自1980年以來,海洋塑料汙染增加了10倍,現在影響到86%的海龜、44%的海鳥和43%的海洋哺乳動物,而33%的魚類資源正在不可持續地被捕撈。

IPBES也指出,要想有所作為,現在還為時不晚。為了遏制生物多樣性的下降,社會各階層都需要作出「革命性的改變」。

但IPBES也承認,變革可能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對,但為了更廣泛的公共利益,這種反對是可以克服的。

葉楨(封面及內文圖自攝圖網)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全球百萬物種正瀕臨滅絕
    ◆記者鄧玥聯合國近日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報告》顯示,當前,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逾100萬個正瀕臨滅絕。滅絕速度至少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值高出數十到數百倍。科學家認為,事態緊迫,但只要從現在開始、從全球到地方各層面進行「革命性改變」,依然有機會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大自然。
  • 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據每日科學網7日消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日前發布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警告稱:全球物種正在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物種加速滅絕可能對世界各地的人們造成嚴重影響。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份全球自然損失評估報告。
  • 已宣布滅絕物種卻頻頻重現,地球環境或在變好?
    生物永遠遵循著大自然的發展規律,按照優勝劣汰的法則滅絕、演化。恐龍的滅絕為人類的產生提供了條件,而當人類出現之後,這一現象卻發生了變化,地球上很多生物都在人類的幹預下,走向了滅絕的道路。尤其是現在,地球由於人類的活動正經歷第6次物種大滅絕,聯合國環境署曾發布一篇報告「目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至少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速度快數十至數百倍。」
  • 聯合國稱百萬物種瀕臨滅絕,紐西蘭也發布可怕報告,但...
    這份迄今為止,  最全面的全球自然損失評估報告寫道:  這種滅絕的平均速度  「已經數十倍甚至數百倍於千萬年前」  新發布的報告包括1800頁評估及39頁《  先解釋下名詞,  物種大滅絕,準確說,生物集群滅絕,是指在一個相對短暫的地質時段中,在一個以上並且較大的地理區域範圍內,生物數量和種類急劇下降的事件。通常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的生物,在很短時間內徹底消失,或僅有極少數存留。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21世紀地球面臨的重大災難。科學研究證實,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時有一個物種滅絕。按照這個速度,現有的物種中有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這次物種滅絕是人為事故今天的滅絕原因與史前不同,主要是因為有一位明星演員:人類。雖然滅絕確實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目前98%的物種已經不復存在,但滅絕的速度已經大大加快。生態學家估計,在過去的50年裡,成千上萬的物種已經滅絕。他們預測,如果保持這一速度,現存物種的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目前,面臨危險的物種比任何時候都多。
  • 100萬物種瀕臨滅絕,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然而,隨著環境的汙染與破壞等原因,如今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消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聯合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警告說,地球上正有一百萬個物種正瀕臨滅絕。難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將為地球和人類生活帶來嚴重後果,但解決方案的出臺卻遙遙無期。當地時間5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黛麗·阿祖雷(Audrey Azoulay)在巴黎發布了《全球評估研究報告》。
  • 百萬物種瀕臨滅絕,你我都是「兇手」
    此前,聯合國在法國巴黎發布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這份長達1800頁的報告是自2005年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發布以來,對全球自然環境最全面的一次評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再次敲響了警鐘。報告顯示,如今地球上800萬個物種中,約100萬個物種正在面臨滅絕,而棲息地減少、自然資源過度開採、氣候變化和汙染是地球物種損失的主因。種種證據表明,人類行為已給地球造成了「深層傷痕」。
  • 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
    (來源:聯合國官網)新華社巴黎5月6日電(記者陳晨)聯合國6日在巴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約百萬物種面臨滅絕威脅,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不過,只要從地方到全球各個層面開始「革命性改變」,拯救全球生物多樣性仍為時未晚。
  • 綜述: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
    新華社巴黎5月6日電綜述: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新華社記者陳晨聯合國6日在巴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約百萬物種面臨滅絕威脅,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不過,只要從地方到全球各個層面開始「革命性改變」,拯救全球生物多樣性仍為時未晚。這是聯合國框架下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首次發布報告,也是自2005年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發布以來對自然環境最全面的一次分析。
  • 除了穿山甲,還有超過100萬個物種可能在數十年內滅絕
    除了穿山甲,還有超過100萬個物種可能在數十年內滅絕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根據近三年的實地調查研究所得數據,公布了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經「功能性滅絕」這一令人吃驚的消息。所謂「功能性滅絕」,是指某個物種不僅不能夠繼續承擔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功能,其種群數量在自然繁衍的狀態下也很難再次恢復。調查結果顯示,除去中國臺灣地區的1.5萬到2萬隻中華穿山甲外,中國大陸地區僅僅監測到11隻中華穿山甲,且並未獲得野外中華穿山甲種群存在的任何證據。因此,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的生存狀況極其不容樂觀。
  • 全球氣候變異圖景出爐 過去兩千年最嚴重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全球氣候變異圖景出爐 過去兩千年最嚴重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原標題: 圖片來自網絡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張夢然  科學家們繪製了一幅從工業革命前到20世紀的詳細氣候變異圖景。  7月24日,同時公開的3項研究分別發表在英國《自然》及《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科學家們考察了公元元年至今(過去兩千年)的氣溫趨勢,結論顯示,接近20世紀末的全球氣溫變化速度和區域範圍,遠超過去其他時期的氣候波動。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圖片來源:Roger de la Harp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地球現在正處於物種大滅絕的進程中,這是地球歷史上的第六次。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預期要快上百倍千倍。
  • 生物多樣性全球評估報告:百萬物種在幾十年內面臨滅絕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23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現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IPBES多學科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寧介紹,最新評估報告提示,在過去的300年間全球的溼地面積縮小了87%。另外,目前平均約有四分之一的動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約有上百萬物種在幾十年內面臨滅絕。
  • 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聯合國5月6日在巴黎發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顯示,如今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有100萬個正因人類活動而遭受滅絕威脅,全球物種滅絕的平均速度已經大大高於1000萬年前。
  • 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
    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 今天,2020世界動物日。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 Antonio-1983 10-04 20:32 今天,2020世界動物日。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世界自然基金會9月發布報告,自1970至2016年間全球脊椎動物種群數量平均減少68%,土地用途變化、野生動物貿易等都是加劇因素。保護野生動物,已刻不容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別讓人類的存在成為它們的災難!
  • 物種滅絕速度加快1000倍?科學家:人類讓全球進入第二滅絕潮
    有這種想法的人,忽略了一個細節:所有哺乳動物都處於關係網中,互相聯繫,牽一髮而動全身。比如說如果非洲羚羊滅絕了,獅子吃不飽,就會改吃水牛,水牛的消耗量不斷增大,最終突破了繁衍需要的最低數,水牛滅絕了,獅子吃不到水牛,最終也只能滅絕了……所以說,物種滅絕的速度是累積的,只要開始加速,就會越來越快。那麼,為什麼物種滅絕速度加快了呢?科學家表示:這全是人類的鍋。
  • 我們離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哥大全球中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系列 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其重要程度超乎想像。 高強度、高頻率的人類活動使得現在大約100萬種動植物正處在滅絕邊緣,還有很多物種在尚未被人類發現時已經消失。
  • 城市消失、物種滅絕、人類變笨……全球變暖到底有啥影響?
    圖片來源:Sipaphoto 版權作品禁止轉載科學家警告稱,北極圈中的格陵蘭大片冰層的融化速度比預期快許多,在21世紀末之前,恐讓全球數百萬人面臨洪災風險。冰川融化背後,是變暖加速。自20世紀90年代起,北極變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2倍。過去6年,更是北極地區最熱的6年。
  • 關於物種空前絕後的滅絕速度,人類究竟該承擔多少責任?
    關於滅絕,有一件事我們是知道的:西部黑犀牛、塔斯馬尼亞虎和長毛象等動物的數量已經從多到無,不僅如此,由於人類的存在,其他物種滅絕的速度,可能是曾經滅絕速度的1000倍,甚至10000倍。當環境因素或進化問題導致一個物種無法生存時,滅絕就發生了。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會不會出現,影響人類嗎?
    同時《衛報》也指出,全球珊瑚礁、熱帶雨林和其他重要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已將人類社會置於危險之中,這什麼情況?我們似乎在自己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一樣,所以科學家們警告,我們必須要對這些出現的問題採取措施,否則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出現可能會更加的快,這對我們人來的影響可以說是無法進行預估的。生物已經出現了什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