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霍金的一生,沒有他的貢獻,科學界對黑洞的認識只算皮毛

2020-12-05 三體使者

對於宇宙的認識,在大約1世紀以前,天文學家們認為宇宙只不過是比我們現在所處的銀河星系略大,而且宇宙是穩定的,從它誕生以來,從未變過。但是在最後的幾年裡,這一觀點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挑戰。

第一次的挑戰是太空望遠鏡帶來的,通過它我們發現,其實宇宙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銀河系之外還有星系。同時,還發現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因此,宇宙並不是不變的。第二次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誕生,這些新觀念對科學領域帶來了很狠的衝擊,從而又誕生了一些新理論,比如,宇宙膨脹論,這個觀點使得一直堅持宇宙不變的愛因斯坦也大吃一驚。

之後宇宙爆炸輪開始吸引科學家們的眼球,併集中精力去計算它,與此同時還有黑洞理論。關於黑洞理論,有不少的爭議,由於沒有人親眼見過它的誕生,因此很難有令人信服的理論解釋。在關於黑洞理論的研究中,相對論和宇宙大爆炸學說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量子力學似乎一直是「事不關己」。

但是,一位科學巨匠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他就是史蒂芬.霍金,他用超人的智慧將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融合在一起,為我們描繪了一場關於宇宙中能量互相作用的過程。在天文學上,對於宇宙的探究中他雖身殘志堅,但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史蒂芬.霍金,聞名於世,不僅僅因為他的宇宙理論,更因為他的疾病。在霍金22歲,正處於風華正茂的年紀,患上了一種疾病使他全身不能動,處於癱瘓的狀態。在開始他就醫的時候,醫生診斷他在世上的時日不多了,然而,霍金在病魔的折磨下驚人的活了下來,並且在天文學上還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身體殘疾,生活難以自理的情況下,霍金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不懈鬥爭,還因為一個姑娘的出現,她就是簡.王爾德。霍金在18歲那年遇見了她,一見鍾情,最後結為夫妻。當霍金在患病仍舊決心要完成自己的科研事業時,她的妻子支持著他,支持他的生存,支持他的奮鬥。

在霍金的成就上,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黑洞理論,他研究黑洞,從而探索了宇宙的起源以及歸宿,解決了人類一直以來不得解決的問題。他的一生中,最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他提出黑洞不僅可以被探測,而且可能最終會爆炸。但是由於這個觀點超前,因此一直受到反對。除此之外,他還出版了一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雖然難以讀懂,但是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本書的最後,還有霍金自己關於神的思考。

然而在2018年3月14日,76歲的霍金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這一天剛好是愛因斯坦的誕辰。這位偉大的科學巨匠,坐著輪椅,去了他渴望的宇宙,也許,他想更深的了解宇宙,而不甘於在地球眺望那片天空吧。

相關焦點

  • 霍金的生平事跡介紹 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
    史蒂芬霍金作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宇宙學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大家第一次認識到霍金也是從他身殘志堅的故事開始的。那麼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就讓我們看下霍金的生平事跡吧。
  • 霍金留給我們什麼?——霍金一生重要理論貢獻簡介
    那麼他又留給科學界些什麼呢?霍金在科學上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宇宙學方面,而且跟很多著名科學家一樣,他的主要貢獻基本上都是年輕時做出的。很多人說霍金晚年碌碌無為,我只想說,這不正常嗎?有多少個理論物理學家在晚年還碌碌有為的?好了廢話太多,現在聊正題。在科學上,霍金又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嗯?我們?
  • 紀念霍金|霍金對物理學的貢獻
    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在輪椅上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76歲。霍金的一生極富傳奇性。他以一副病軀,執著於思考宇宙、黑洞、時空等深奧的主題。一般人以這樣的身體條件,大概能對科學泛泛地有所了解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霍金對宇宙的研究,可以說代表了當前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高峰,所以他本人,早已成為人類強大的精神可以戰勝脆弱的肉體的一個象徵。
  • 彭羅斯與霍金對廣義相對論和黑洞研究的貢獻
    霍金(S.W.Hawking)已經去世,諾貝爾獎只發給活人不發給死人,所以霍金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這是霍金的重大損失,也是諾貝爾獎的重大損失。當然,還有一位對黑洞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貝根斯坦(J.Bekenstein),他比霍金去世更早,當然也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 霍金一生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他為啥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當然,霍金的病也給他帶來的格外的聲譽,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不是他的疾病,他的聲譽遠遠沒有現在這樣聲名遠播。霍金的新成就雖然,很多人把霍金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揭開宇宙誕生的奧秘。為此,霍金將量子量子理論應用於解釋黑洞現象,並獲得重大突破。他宣布黑洞以驚人的速度釋放熱量並最終消失,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他關於黑洞輻射熱的理論激起了現代宇宙論中最具激情的辯論之一。
  • 盤點霍金最重要五大貢獻:黑洞如何消失等
    他近日迎來了自己的70歲生日,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位著名物理學家對科學界所做的最重要的五大貢獻:
  • 霍金走了,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霍金是我最敬重的物理學家之一,一生同病魔做鬥爭,到晚年甚至無法發聲,只能藉助臉部肌肉的運動,在計算機的幫助下與人交流。即使如此,霍金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情和好奇,用他睿智的頭腦,為我們揭示宇宙無窮的奧秘;霍金雖然被困輪椅無法動彈,卻對人類文明的未來殫精竭慮,數次提出警告,希望我們善待自己的家園;甚至坐在輪椅上,也要東奔西走,為人類去外星系尋找理想家園啟動了突破攝星計劃。
  • 黑洞的終結,霍金也沒有算明白,究竟存在什麼問題呢
    大部分人都知道,黑洞就像只貔貅,只會一個勁地往裡吃東西,就連光線都會被它吃掉。那大家有沒有想過,黑洞吃完那麼多東西之後,最終會怎麼樣呢,也就是說黑洞最終的歸宿會是什麼呢?黑洞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所有的黑洞最終都會由於霍金輻射而蒸發殆盡。但是,黑洞蒸發過程會非常慢;而且越大的黑洞它蒸發的速度越慢。
  • 霍金與黑洞|悼念霍金
    他說,老師布置一個東西我在做呢,霍金說我幫你算,納裡卡說當然好了。有人幫著算還不好嗎?於是霍金就幫著他算,算來算去,霍金突然發現霍伊爾這個模型大有問題,它方程裡有一個係數是無窮大。霍金證明了這個東西是無窮大。你想,係數必須是有限值,不能是零和無窮大,否則係數就沒用了。他發現了這個大問題,但霍伊爾還不知道。
  • 霍金的真正貢獻
    不過,經常有媒體把他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之類,這就說過頭了。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科學界公認霍金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我的內心是崩潰的,不禁要反問他:「誰跟你說這是科學界公認的?科學界完全沒有這樣認為,好不好!」
  • 借霍金之死搞營銷,算不算可恥?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當眾人都在為之悲痛時,竟然有人借霍金之死做起了營銷,如此行為到底算不算可恥呢?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盧卡斯數學教授、劍橋大學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英國皇家學會學員、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宇宙學家、數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另外獲得的榮譽更是數不勝數,這裡的每一個頭銜都足夠一個人榮耀一生,這裡的每一個頭銜都代表著其對人類進步做出的貢獻
  • 霍金對我說過他對科學的最重要貢獻!此刻,痛悼霍金教授
    吳忠超 | 文今天,非常震驚地得知霍金教授逝世,心情極其悲痛。我於1997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都應他的邀請訪問劍橋,2012年、2017年還兩次應邀參加他的生日慶典。儘管每次見面都能覺察到他身體狀況的變化,但我們還是希望奇蹟能夠在他身上出現,希望他健康長壽。
  • 回顧霍金一生主要成就
    萎縮的肢體與奔放的思維構成了霍金強烈的人生衝突,而《我的簡史》中,霍金對於自己幾乎在輪椅上度過的一生沒有鋪張的描述,仿佛患病這件事對於他而言,只是自己生存的一個形態確診後霍金不僅認識到自己「反正都要死,不妨做一些好事」,即便從此癱瘓了,只能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霍金還硬是挺過來了,還收穫了愛情與婚姻,並一直活到了76歲。霍金23歲就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做研究。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他對於黑洞的研究開始。他考察了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當時黑洞受到輻射慢慢變小,而溫度越來越高,最後以爆炸而告終,這次實驗完全失敗。
  • 霍金與時間簡史不會成為歷史 但他卻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黑洞
    想到霍金,估計很多人都是想起的他在輪椅上的樣子,這位在因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而被輪椅囚禁了55年的物理學家,通過自己的勤奮與不懈努力,為我們的世界開拓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去世是我們全人類的損失!
  • 霍金傳記發售,專家:28萬字寫盡傳奇一生,物理愛好者的必備書籍
    今天要講的是一個科學大腕的相關內容,他就是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對於霍金大家應該不陌生,一個坐在輪椅上鑄就了輝煌的科學成就的人物!最近,關注了關於霍金的相關信息,「霍金傳」出版了!這本「傳記」寫出了霍金「傳奇的一生」,幾乎霍金的所有的事情都被寫了出來,特別是引人注目的「黑洞打賭」輸了的事情。可能大家想不到,這麼科學界的巨星,居然也有這麼尷尬的時候!
  • 現代科學界的泰山北鬥——霍金
    他不僅是現代科學界的 稱泰山北鬥,還是一位永遠戰鬥不息的人生鬥士。身殘志不殘 霍金的傳奇源於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21歲那年霍金被診斷為「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裡演(ALS)」,不久便半身不遂。1985年,43歲的霍金喪失語言表達能力,表達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臺電腦聲音合成器。
  • 霍金點讚影片《星際穿越》:傻子都能讀懂的黑洞概念,讓人敬佩
    探索影視背後的秘密,解讀文化人物的歷程。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豆瓣9.1分的燒腦神作《星際穿越》,這部片如果你看不懂,很正常,因為他是現在當今所有最先進理論的集合,很少有導演本著科普的義務去請諾貝爾科學家來做科學指導,很少有導演為了拍攝真實堅持不用特效,很少有科幻片不為了裝逼格而去講大白話讓所有人都能聽懂!其中這部片最重要的理論:黑洞!霍金可謂最有發言權了!首先讓我們來概括一下這部電影的主要劇情。
  • 細數霍金在物理學領域作出的那些貢獻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1965年,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霍金的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他主要有兩個貢獻:奇點定理(1970)與霍金輻射(1974)。
  • 霍金的成就到底有多大?他的去世對後人的影響如何
    霍金,一代著名物理學家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對於霍金,地球人恐怕沒有幾個不知道的。很多人一說到霍金,第一想到的就是外星人,很多人也是通過對霍金的一些預言而認識他,尤其是霍金對外星人各種言論。
  • 霍金到底是做什麼的?他的預言有沒有可信度?
    霍金到底是做什麼的?在霍金的一生之中,主要的研究領域就是宇宙論和黑洞,同時還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最初不少人對它的黑洞研究存在質疑的態度,但是最終我們還是證實了黑洞的存在,所以這說明它是對的。這個成就也算是歷史性的第一人了。當然他多數是偏向於理論的推動者,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