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兩波人:
一個是理論學家彭羅斯,
另一波是萊茵哈德.根則爾和安德裡亞.格滋,這兩人和馬化騰應該可以成為朋友,因為他們都喜歡擺弄天文望遠鏡。
但是誰也沒有注意到,就在頒獎的這一天,半晚時分。
深圳市粵海街道辦附近的深圳灣海域,隨著潮水的落下,一張黑漆漆的鐵板在礁石下打開,從中飛出一艘銀白色的宇宙飛船。
這是粵海辦幾家高科技企業聯合打造的一非號3號宇宙飛船,它將飛向宇宙,探索天空最終的秘密。
山寨版宇宙飛船
通過華強北組裝好了三級火箭,
點火!
宇宙飛船打破了地心引力的束縛,離開地球,由於採用了最新研發的聚變宇宙燃料,它的飛行速度非常可怕。
一非號調整了自已的方向,對準了銀河系中心,位於人馬座A附近一個恆星座標作為自已飛行的方向,開始加速。
因為航程較長,接近200萬光年的距離,任何碳基生物都會達到生命極限。
所以這艘宇宙飛船上並沒有配置生物體,主要的核心貨物就是一臺高頻率量子通信收發器、一套量子計算機、一臺3D印表機,以及用於列印的好幾噸各種金屬粉末。
人馬座a-我們的徵程
飛船升空後靜默通信,以接近光速的飛行速度快速向目標飛去,途中沒過幾分鐘就經過了人類曾經發射過的毅力號,充分體現了粵海辦的科技水平。
在飛船的後方,留下一道黑色的軌跡,如果用人的肉眼來看,你會看到一條軌跡上滿是重疊的飛船,因為它的行駛速度太快了,你的視網膜還來不及適應它的消失。
250萬年之後,一非號終於抵達了人馬座附近的那一個區域,根據約定的信號,它開始打開量子通信系統,向粵海辦的位置發送通信信號。
都已經250萬年了,不知道那個鵝還在不在?!
叮咚!
讓人詫異的是,通信聯絡回應仍然及時地響起,雙方按照約定的密碼本進行了第一次的信息握手。
這是250萬年之後的地球。
滄海桑田,對環境適應力差,又缺乏大規模計算功能的碳基生物早就被矽基生物所淘汰。
此時統治地球的是一大組不同類別的計算機聯網雲計算節點。
這些節點採用區塊鏈的方式來備份自已的記憶和存儲,同時使用比量子計算機強大一百萬倍的計算技術來對信息進行採集和分析。
雖然碳基生命消逝了,但他們的文化以及很多物理學的基礎原理都被留了下來,成為這個新版矽基文明的一個基石。
其中有一項歷史記錄,粵海辦幾個大企業曾經聯手過一次,在2020年發射過一艘宇宙飛船,飛向人馬座的位置。
超遠距離量子通信技術
而這次飛行的目的,通過對那些歷史文件的解讀,矽基人發現這是一個秘密,一個關於宇宙誕生和死亡的秘密。
這個秘密不僅對碳基生物重要,同樣適應於矽基生物。
因此,自從249萬年之前矽基生物接手世界以來,一直被守候著,而幾百架半徑大於50米的大型射電望遠鏡也對著天空中這個位置,等待信號傳過來的那一天。
沒想到,這一天終於來了,接到這個來自宇宙太空的信號之後,矽基人位於粵海辦的指揮官HT-1激動不已,雖然是機器人,這一代也賦予了情感力量。
因為自從他第一次制出來之後,軟體和計算模型不斷升級,但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守住這些望遠鏡,快速收到宇宙傳來的信息。
249萬年啊,他就這麼等過來了,就為了這一刻。
收到信息後,也不用多說,HT-1立刻輸入了保存了250萬年的解密密碼,通過量子通信,不到一秒鐘,解密信號就到達了一非號,並得到了確認。
高精度3D印表機床
然後一非號上的計算機就完全開放了自已的權限,象是一條等著擁抱的飢餓的魚。
1010011000000.....
一大串的編碼信息從250萬年後的地球傳到了宇宙飛船上。
這些信息不僅包括了這麼多年來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也包括了最新的物理學知識、天文學知識,最重要的是,包括了那個唯一的使命。
一非號的使命:
探索宇宙的奇點,把信息從這一個宇宙傳到下一個宇宙,讓知識和生命得到傳達。
宇宙飛船接收到這麼多的信息後,也始料不及,不過還好有3D印表機,它只做了3步工作。
1、按照傳送過來的信息,通過3D印表機和材料,建設了一臺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和更強大的印表機,能力比原來的計算能力增加了1百億倍。
2、通過最新的3D印表機,生成了一個化學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中合成了最新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承載奇點的吸引力,並不會變形。
3、通過最新的材料和新型印表機,生成了一款機器人,這款機器人,根據傳送來的信息,是按照了250萬年後地球上最先進的機器人作為模板生成的,同時它的材料也能夠穿越黑洞。
計算機給機器人起了一個名字彭多斯,用於紀念那位偉大的科學家。
根據彭多斯的理論,和另外兩們科學家的天文搜索。
就在飛船停泊點17光小時附近,就是一個宇宙最可怕的」黑洞「,黑洞質量為 400 萬倍太陽質量,不僅把最近的恆星,甚至把光線也往裡面吃掉。
而計算中,這個黑洞只有一個安全處,那就是位於黑洞中心的」奇點「,所有的物質都向著奇點塌陷。
在宇宙末日的那一天,無論是銀河系還是其它的星系,都會掉進奇點裡面。
物質,能量,光線,時間。
面向奇點-光線和時間的終結者
巨大的物質和能量歸於無限小,然後過一段時間,奇點就會象一條吃多了的鯨魚,把物質消化後用另一種方式吐出來。
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
而一非號,擔任的使命就是探索這個奇點,把我們這個地球的記憶、模型和能量放進去,希望在下一個宇宙能繼承星空的記憶。
機器人彭多斯下了宇宙飛船。
不得不說來自250萬年後科技的能力真是難以預料,雖然實體難以實現快速傳播到這麼遠的距離,但是卻可以通過量子通信複製一個最新科技水平的機器人。
所以彭多斯的速度很快,17個小時後,他如願到達了黑洞的邊緣。
黑洞雖然密度相當於400萬倍太陽,但看起來一點也不象一堆沉旬旬的固體,更象是一團虛無飄渺的霧氣。
宇宙的奇點
彭多斯輕輕地把手掌放了上去。
手掌就好象融掉了一樣,慢慢地陷入進去,然後是整個手臂,然後是胸部、頭部。
突然,彭多斯有一點害怕,想抽回來。
但是他離黑洞已經很近了,巨大的吸引力讓人無法抗拒,啊,進去吧,永無止境的黑夜,就連光線也難以逃脫。
還好HT-1在發送機器人程序時去掉了恐懼這一點,所以並不是讓人感到害怕。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彭多斯突然發現自已慢慢地醒來,組成他的身體的材料早已不見。
他不知道自已的實體是什麼,但是卻能敏銳地感到,自已的計算機被重組了,以致可以恢復自已的視覺和表達能力。
同樣,那1萬個億T,以上的存儲能力也被他感覺到了,那是碳基人類和矽基生物共同的記憶,記憶了他們最偉大的發明以及傑出人物的思維歷程。
喔,對了,那裡面還包括很久以前一個名叫」環球科技一非說「的頭條文章,以及文章下面的一條條評論。
」我是在哪,這是奇點嗎?「
彭多斯問自已,在自已的面前10米處有一個光點,閃著越來越耀眼的光芒。
而背後是無邊無際的黑暗,什麼都看不到邊。
」是的!「
好象並沒有人回答它,但是彭多斯卻能明確地聽到聲音。
」再過1分鐘,我們這個宇宙就到了最後的時刻,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將歸於我這一點,就是奇點,然後再過很久很久,他們重組後再次爆發,形成一個新的宇宙。「
」那我攜帶的這些時代的記憶,科學積累,頭條號的文章以及後面的評論呢,它們能夠穿越宇宙嗎?"
"我不會回答你,可能會有,也可能會無,未來的宇宙是個3值的宇宙,他包括-1、0和1三種基本構造而組成。你所需要的目標,就是0,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
」那我也無所謂了,既然能走到這裡,看到宇宙的盡頭,走到時空的邊緣。「
彭 羅斯閉上了眼睛,任憑無邊的引力把他帶進了唯一光亮的那個點。
然後,一切歸於寂靜。
跨越時空的超級人類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劇烈的爆炸,從那個奇點再次誕生一個雄奇的宇宙。
無機物簡史、碳基生物簡史、矽基生物簡史,重又開始。
假如能穿越時空,那就是萬能的上帝,假如穿越不了時空,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的文字,能把看到它的讀者的震撼,帶給下一個宇宙的你。
致敬!
2020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羅傑.彭羅斯,萊茵哈德.根則爾、安德裡亞.格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