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冠抗體五個月內降至較低水平 但不意味著失去保護

2020-12-19 財新健康

導讀

最新研究發現,新冠抗體在感染1個月左右達峰值,5個月後降至較低水平,但抗體水平下降不一定意味著所有免疫喪失。研究引用部分新冠二次感染報告稱,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時致病力相較初次感染可能會更溫和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5日,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新冠肺炎患者在羅斯蘭社區醫院接受治療。圖/人民視覺

文丨實習記者 舒暢 記者 馬丹萌

新冠抗體在人體內可存續多久?免疫反應的不同特徵與患者的臨床結局有何關係?上述問題研究最近又有新進展。一項囊括254例患者的研究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和門診患者的抗體在1個月左右達到峰值,5個月後降至較低水平接近消失;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的早期體液免疫反應或有助於控制病情。

該研究題為《新冠抗體的特點和存續時間及其與病情嚴重程度及臨床結局的關係》(Defining the features and duration of antibody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severity and outcome),於近期發表於《科學免疫學》(Science Immunology),第一作者為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Katharina Röltgen、Abigail E. Powell、Oliver F. Wirz、Bryan A. Stevens,通訊作者為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Scott D. Boyd。

該研究納入的254例患者中,無症狀感染者及門診患者共175例,其中1例死亡;未進入重症監護室(ICU)的住院患者共42例,其中7例死亡;ICU患者共37例,其中17例死亡。人口學及臨床特徵顯示,隨著病情嚴重程度增加,男性患者比例、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患者比例增加;與病情較重的患者相比,無症狀感染者和門診患者年齡更小,肥胖率最低。

此外,研究還納入了一個由14例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組成的獨立驗證隊列,連續4個月採集血漿樣本。

研究顯示,絕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體內會產生抗體,其通過識別病毒表面蛋白並阻止其與人體細胞結合,從而阻止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相當於對病毒產生「中和」作用。

冠狀病毒編碼4種起支撐病毒結構作用的結構蛋白:刺突蛋白(S蛋白)、小囊膜蛋白(E蛋白)、基質膜蛋白(M蛋白)、核衣殼蛋白(N蛋白),其中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在病毒進入人體細胞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為中和抗體、疫苗研發的關注重點,S蛋白可與人體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結合,從而入侵人體。S蛋白又包含S1和S2兩個亞基,其中S1上的受體結合域(RBD)是與ACE2結合的部分。(參見財新網:《中和抗體解病毒 新冠抗疫能否突破瓶頸》《新冠傳染性為何超強?科學家給答案》)

另外,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體內會產生S蛋白和N蛋白的抗體,因此S蛋白和N蛋白常被用於臨床血清試驗。

……

(本文來自新聞原創付費網站「財新網」,點擊文末閱讀全文,關注財新網服務號即可閱讀全篇文章,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可直接訂閱。)

解藥|2021年至少1億新冠mRNA疫苗可供中國 首批來自德國工廠[2020-12-17]

12月16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196.SH ,02196.HK,下稱復星醫藥)和BioNTech SE(NASDAQ:BNTX)共同宣布,雙方就mRNA新冠核酸疫苗於中國大陸供應和生產事項達成協議,一旦BNT162b2 mRNA新冠核酸疫苗獲得中國大陸上市批准,BioNTech預計將於2021年向中國大陸供應至少1億劑BNT162b2 mRNA新冠核酸疫苗,可供5千萬人接種。首批疫苗將由BioNTech在德國的生產工廠供應。

受此消息影響,復星醫藥股價上漲。到發稿時,A股報56.78元/股,漲3.73%;港股報39港元/股,漲8.03%。

12月上中旬,BNT162b2 疫苗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陸續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BioNTech和其全球合作商輝瑞公司(PFE.US)預計,2020年可為全球提供5千萬支疫苗,2021年可提供13億支。

疫苗股波動加劇 國藥股份連續跌停後開板 [2020-12-15]

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疫苗研發、上市進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刺激資本市場的敏感神經。近期,國內外疫苗股受消息面影響,波動均有所加大。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在12月13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已經籤署了免疫諮詢委員會的建議,推薦適合16歲及以上美國人使用輝瑞-BioNTech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聲明中稱,12月12日,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ACIP)以11票對0票的投票結果,通過了這一建議。

聲明發出後,12月14日美股市場上,輝瑞(NYSE:PFE)受利好出盡等影響,高開後一路走低,收跌4.64%,報39.21美元/股。近四個交易日,輝瑞股價在衝高后呈現回落之勢。

數地現零星本土新冠病例 冬季疫情怎麼防?[2020-12-15]

12月以來,黑龍江、新疆等多地通報本土新冠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多個城市再現「封城」及全員檢測,相關溯源工作仍在進行。12月15日,黑龍江省衛健委通報,12月14日0—24時該省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例,為綏芬河市本土病例。黑龍江省現有確診病例達到11例,其中8例在綏芬河,另有2例在東寧市,1例境外輸入病例位於塔河縣。另外,綏芬河市還有2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本輪零散疫情始於12月10日,黑龍江東寧市及綏芬河市當日各通報1例本土新冠確診病例,有綏芬河居民告訴財新記者,城市於10日一早即已「封城」,人員不能隨意進出城市,小區也實行封閉式管理。兩市隨後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又確診多個本土病例,東寧市也於12月13日開始「封城」,人員車輛不準離開當地。

綏芬河市與東寧市分別為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直管和代管縣級市,兩座城市相距50公裡,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且均與俄羅斯接壤,最近每天的氣溫都在零下20度左右。今年3、4月份,國內第一波新冠疫情漸平,俄羅斯疫情抬頭時,曾有大量在俄華商通過綏芬河陸路口岸入境,一度讓這座邊境小城承壓,口岸於4月8日關閉。

責編|任波

版面|劉登輝 王伯文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denghuiliu@caixin.com

恰詢:caixinhealth@caixin.com

相關焦點

  • 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病毒後,抗體水平會「迅速降低」
    新冠病毒抗體在(患者)感染後下降,引發對「群體免疫」論的質疑 截圖:CNBC美國消費者與商業新聞(CNBC)27日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實時追蹤社區傳播」項目發布了尚未經同行審議的研究結果。從6月20日到9月28日,調查人員通過3輪檢測,搜集並追蹤了英國全國約36.5萬成年人的新冠病毒抗體變化情況。結果顯示,6月份尚有6%的參與者檢測到攜帶抗體。而在英國放鬆防疫措施、出現第二波疫情後,9月份檢測時只剩下4.4%的參與者有抗體。3個月內的3次檢測中,攜帶抗體的人數平均下降了約26.5%。
  • 英國最新研究: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會逐漸降低,疫苗可能會無效
    【南方+10月27日訊】據英國最新研究表明,人體對於新冠病毒的免疫可能只持續一個月的時間,這可能會阻礙新冠疫苗的推廣,因為即便找到了新冠疫苗也必須每年注射兩次。這項研究發現,人群中的新冠抗體水平在三個月內下降了四分之一以上。據報導,6月,在第一波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有6%的人產生了新冠抗體。然而,3個月後,該研究顯示,這一比例已降至4.4%——其中大部分下降僅僅發生在6周內。最嚴重的下降發生在那些最需要保護的人群中,在6月到9月之間,75歲以上人群的新冠抗體水平下降了近40%。而在18至24歲的年輕人群中,抗體水平僅下降了15%。
  • 《科學》稱新冠抗體持續5個月,其他研究說會快速減弱,聽誰的
    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可至少持續五個月,可能會更長。就在幾天前,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份研究稱,患者的抗體會逐漸減少,有26%的人在4個月後抗體轉陰,相當於失去免疫力。7月,《柳葉刀》一份西班牙研究稱,僅有5%的人產生了抗體反應。6月重慶大學在《自然醫學》發文稱2—3個月後抗體反應就會出現下降,甚至檢測不到。
  • 《科學》發文稱新冠抗體可持續5個月,其他研究為何說會快速減弱
    ,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可至少持續五個月,可能會更長。就在幾天前,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份研究稱,患者的抗體會逐漸減少,有26%的人在4個月後抗體轉陰,相當於失去免疫力。7月,《柳葉刀》一份西班牙研究稱,僅有5%的人產生了抗體反應。6月重慶大學在《自然醫學》發文稱2—3個月後抗體反應就會出現下降,甚至檢測不到。
  • 抗體沒了,記憶細胞還在!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新冠病毒|免疫...
    但興奮之餘也引發了不少擔憂,因為之前有一些研究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推移以較快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很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那這是否意味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也會很快消失?
  • 研究:新冠康復患者兩周內持續產生抗體,但免疫反應大不相同
    研究:新冠康復患者兩周內持續產生抗體,但免疫反應大不相同  Evelyn Zhang • 2020-05-06 15:06:18 來源:前瞻網 E2191G0
  • 研究:人體內新冠抗體隨時間消退 群體免疫無法實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倫敦消息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體內新冠病毒抗體會迅速消退,這意味著無法維持穩定的群體免疫。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對英國36.5萬多人的研究,新冠病毒抗體反應隨時間而減弱。
  • 抗體沒了,記憶細胞還在!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
    但興奮之餘也引發了不少擔憂,因為之前有一些研究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推移以較快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很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那這是否意味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也會很快消失?
  • 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幾個月就消退」群體免疫幻想或破滅
    在英國,體內具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群比例今夏大幅度降低,或宣告群體免疫幻想的破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項針對36.5萬名成年人的大規模研究顯示,今年6月20日至9月28日,英國樣本人群中攜帶抗體人數由6%降至4.4%,下降了四分之一。這進一步證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自然免疫可能是短暫的,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
  • 我國首個新冠疫苗抗體陽轉率99.52%,保護效力79.34%
    (健康時報記者 趙萌萌)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國首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上市。這次上市的,是來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根據公布的 Ⅲ 期臨床試驗期中數據,免疫程序兩針接種後,這個疫苗的保護效力為 79.34%,中和抗體陽轉率為 99.52%。但兩個數據是什麼意思?
  • 我國首個新冠疫苗抗體陽轉率99.52% 保護效力79.34%
    這次上市的,是來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根據公布的 Ⅲ 期臨床試驗期中數據,免疫程序兩針接種後,這個疫苗的保護效力為 79.34%,中和抗體陽轉率為 99.52%。但兩個數據是什麼意思?如果接種後無效,還有補種同款疫苗的必要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病理學和檢驗醫學研究副教授張洪濤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作出解答。   保護效力為79.34%是什麼意思?
  • 《科學》:新冠自然感染後多數患者中和抗體可維持至少5個月!美國團隊分析3萬例患者抗體水平,或提示疫苗良好保護作用 | 科學大發現
    各種在研的新冠疫苗,成為了無數人苦等的救星。但一些新冠康復者體內抗體水平難以長期維持的報告,又讓人難免擔心疫苗的保護作用能否持久。不過近期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讓奇點糕短暫地舒了一口氣。這項對紐約市3萬名新冠肺炎輕症和普通型患者開展的研究顯示,90%患者體內的新冠中和抗體,感染後五個月時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意味著自然感染或接種新冠疫苗,都可能顯著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1]。研究發表在《科學》上。
  • 《科學》:強效抗體組合抑制新冠病毒 動物實驗顯示保護效果
    日前,一項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研究進展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正式發表。由數十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報告了兩種強效中和抗體,並揭示出它們識別和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的具體機理。臨床前研究表明,單獨或混合使用這兩種抗體,均能保護動物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
  • 《科學》:強效抗體組合抑制新冠病毒,動物實驗顯示保護效果
    日前,一項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研究進展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正式發表。由數十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報告了兩種強效中和抗體,並揭示出它們識別和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的具體機理。臨床前研究表明,單獨或混合使用這兩種抗體,均能保護動物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
  • 新冠疫苗保護效力79.34%意味著什麼?
    新冠疫苗保護效力79.34%意味著什麼?  目前,我國正有序推進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這次接種的新冠滅活疫苗,據Ⅲ期臨床試驗期中數據,其保護效力為79.34%,意味著79.34% 的受試者因接種疫苗免於被感染。
  • 英國新冠抗體攜帶人群比例不增反降,群體免疫徹底破滅?
    記者 | 肖恩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4400萬例,即將進入冬季的歐洲再次成為疫情中心。當確診和治癒人數持續滾動,人群中的抗體水平是否也隨之提高?答案是否定的。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截至9月英國有4.4%的人口攜帶新冠抗體,較6月下降了1.6個百分點,降幅達到26%。這意味著,第一波疫情中治癒患者體內的新冠抗體水平很可能在數個月內迅速下降,要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基本不可能。研究表明,人體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反應與流感病毒和其他能引起感冒的冠狀病毒類似,即無法產生永久抗體。
  • 新冠病毒抗體會消失嗎?國際專家表示:無需擔心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免疫學專家斯科特·亨斯利(Scott Hensley)表示,標題黨實在太蠢,感染之後抗體水平的下降其實是「正常的健康免疫系統反應」。他表示,這並不代表這些人不會再產生抗體,也不意味著他們對病毒不再有防禦機制。
  • 新冠混合抗體找到了!
    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22日報導,抗體來自多名新冠肺炎重症住院患者,製藥公司可以大規模生產這些抗體,並且將抗體輸入人的血液,以抵抗病毒或阻止病毒引發疾病。報導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從40名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篩查抗體,從5人體內發現61種可以有效消滅新冠病毒的抗體。其中9種表現出中和病原體的「強烈效力」。
  • 新冠患者康復後,抗體會慢慢消失?疫苗的保護力也會消失嗎?
    但興奮之餘也引發了不少擔憂,因為之前有一些研究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推移以較快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很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那這是否意味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也會很快消失?
  • 新冠抗體兩個月就下降,有沒有可能研發一款保護力更持久的新冠疫苗?
    當下,研發新冠疫苗的方法是從人體的B細胞入手,也就是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近期一項研究發現新冠抗體水平兩個月後只剩50%,而T細胞的免疫力可以持續6個月。這提示:從T細胞入手研發新冠疫苗有望實現一種全新的疫苗接種策略,且基於T細胞的策略可以比迄今為止進行的項目更有效對抗新型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