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孩子,只有1個正常|胚胎|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瓦登伯格

2021-01-18 騰訊網

我是小雪,今年33歲,從小到大,我都和身邊的同齡人有一點「不一樣」。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卻有著一雙藍眼睛,從小被叫做「藍眼寶寶」,雖然虹膜是天藍色,但我的視力完全不受影響,聽力上卻有些障礙。我的額前還有一小撮白髮,但我既不是混血,也不是少年白。

這些異於常人之處,是我的基因在作怪,原來,我是瓦登伯革症患者,基因檢測PAX3基因c.283_284insGGCT雜合突變。

禍不單行,8年前,我和老公結婚後生下一個女兒,她被診斷為肝腫大及肝功能異常,基因檢測發現是G6PC基因c.248G>A 和c.648G>T複合雜合變異,2個位點均為已報導的致病突變,分別遺傳自老公和我。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糖原累積病,我們夫妻倆都是糖原累積病1a型的攜帶者。

糖原累積病1a型G6PC基因複合雜合變異

合併瓦登伯格症候群PAX3基因雜合變異

也就是說,我和老公如果自然生育

生下不攜帶這2種遺傳病基因的

機率只有1/8……

生健康寶寶對我們來說,像是碰運氣

為什麼倒黴的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

科普微課堂

糖原累積病,是一類由於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謝障礙疾病,由於這些酶缺陷所造成的臨床疾病有12型,發病率約為1/2.5萬~1/2萬。出生即可發病,患兒可能有肝臟腫大、低血糖、生長發育遲緩甚至酮症酸中毒等症狀。

瓦登伯革氏症候群(Waardenburg Syndrome,簡稱瓦氏症候群),發生率約為1/4萬~1/2萬,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每胎均有1/2機率遺傳到此症。一般可能患有聽力障礙、長期便秘或先天性巨結腸症。

5年後,我又懷孕了,羊水穿刺結果顯示:G6PC基因複合雜合變異,如果生下來,這個寶寶將和我的女兒一樣,受到糖原累積病的折磨,無奈之下我只得選擇引產……

點擊播放 GIF 0.0M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我身心俱疲,在朋友的推薦下,我來到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就診,想藉助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健康的寶寶。經過遺傳諮詢,我有望通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選擇不攜帶我們夫妻倆致病基因的胚胎進行移植。

在我的主診醫生彭獻東的治療下,我順利取得了11枚卵子,配成了4枚胚胎。醫生採用核型定位方法對我的胚胎進行G6PC基因及PAX3基因連鎖分析,同時對23對染色體進行非整倍體篩查,結果讓我既慶幸又擔憂,4枚胚胎中,有且只有一枚既不攜帶G6PC突變,也不攜帶PAX3突變的胚胎。

我的心裡仿佛有2個聲音在吵架:

好在有一枚完全正常的胚胎,努力沒有白費!

如果這唯一一枚胚胎移植失敗了,不就意味著前功盡棄,我又要重頭開始嗎?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選擇相信,試一試,才有希望!

好運終於降臨,我一次成功!這僅有的一枚珍貴的胚胎順利瓜熟蒂落,孕38周時我生下了一個重2900克的女寶寶,一個既沒有糖原累積病,也沒有瓦登伯格症候群的健康的孩子

點擊播放 GIF 0.0M

助力優生優育

集愛在行動

近年來,集愛積極對標《「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助力優生優育。目前,集愛已能夠進行包括進行性肌營養不良、β地中海貧血、血友病、遺傳性耳聾在內的100餘種單基因遺傳性罕見病的輔助生殖治療,診治病種數居華東地區前列

集愛所使用的Combined PGT方法,可以同時檢測胚胎的多種單基因遺傳性罕見病。此外,集愛已開展的隱性遺傳病攜帶者篩查項目,可以早期篩查出夫婦雙方有害的基因變異,通過幹預可以有效預防遺傳病患兒的出生。

雷彩霞 副主任醫師

雷彩霞,副主任醫師,任職於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從事生殖遺傳、遺傳諮詢、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研究,上海醫學會生殖醫學專科分會青年委員,上海醫學會分子診斷專科分會遺傳學組青年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超聲醫學分會圍產學與婦產超聲醫學培訓部成員。作為主要研究者主持或者參加多項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科研項目等項目。主要研究領域為生殖相關疾病、復發性流產及遺傳檢測。發表SCI文章及國家級論文10餘篇。

門診信息:

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

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周二、周四(黃浦院區)

集愛遺傳科成立於1997年,具備22年遺傳診斷工作經驗(遺傳諮詢總量約90000餘例, PGD諮詢及治療周期3000餘例),現遺傳諮詢門診量達13000餘人次/年,近2年PGD周期均逾1000,為上海市PGD周期數之首。團隊包含生殖遺傳方向高級職稱醫師3名、分子遺傳團隊初中級職稱技師4名、細胞遺傳團隊初中級職稱技師4名、生物信息技術員、分析員2名。已連續舉辦2屆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婦產科領域遺傳性疾病的診斷與諮詢論壇」。

在看,祝好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吳淞醫院新增兒科生長發育門診!
    為了給寶山地區兒童及家長提供科學、規範的生長發育指導,發揮兒童身高增長的最大潛能,自11月18日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吳淞醫院開設「兒童生長發育門診」。孩子們生長發育是否正常?作為家長,您關注過嗎?孩子長期坐在班級第1排?孩子每年長高不到5釐米?孩子比同齡人矮半個頭?女孩8歲前乳房發育?
  • 8個孩子,只有1個正常|複合雜合變異|PAX3|染色體|遺傳病|-健康界
    ,2個位點均為已報導的致病突變,分別遺傳自老公和我。糖原累積病1a型G6PC基因複合雜合變異合併瓦登伯格症候群PAX3基因雜合變異也就是說,我和老公如果自然生育生下不攜帶這2種遺傳病基因的機率只有1/8……生健康寶寶對我們來說,像是碰運氣為什麼倒黴的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
  • 打破1歲夭折噩夢!全國首例阻斷重症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出生
    醫院供圖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了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X-linkage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新生兒體重3700克,各項身體指標良好,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檢查孩子免疫功能正常。
  • 2020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補充編內82人公告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系隸屬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全民事業單位,是廈門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建設發展目標是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海峽西岸一流的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負責管理。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掛牌成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
    圖說: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掛牌成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在即將迎來開業五周年之際,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再添發展新機遇:昨天,復旦大學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籤署協議,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掛牌成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
  • Sci Adv | 孫曉溪/張鋒/施惠娟合作發現導致早期胚胎停育的男性...
    ,然而,臨床上有部分患者夫婦,其精子和卵母細胞都看起來「正常」,卻表現為反覆早期胚胎停育。一般來說,臨床醫生將其歸因於女性因素而非男性因素,尤其是精子臨床診斷為正常時。目前,未見男性遺傳因素導致早期胚胎發育失敗的報導。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程...
    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正式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和專科綜合排行榜。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綜合)》第6位,蟬聯華南第一。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連續十一年位居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連續十一年位居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東北地區首位 2020-11-16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溯源》欄目組走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原標題:《溯源》欄目組走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2020年3月14日,《溯源》欄目組走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溯源》欄目組將用鏡頭記錄在抗擊新冠肺炎期間這些可敬可愛的醫護人員為保衛人民健康所作出的卓越貢獻。青浦區是浙江、江蘇進入上海的重要交通入口之一,輸入人員眾多。
  • 【捷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精準腫瘤中心」滿分通過 CAP MTP-A 能力評估
    捷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滿分通過
  • ...乳腺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化療|卡培他濱
    經過8年努力,一項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領銜的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試驗研究成果,在全球腫瘤學頂尖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邵志敏教授與研發團隊)為了證實這個研究猜想,2012年,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牽頭、聯合中國乳腺癌協作組開啟了一項全國多中心、隨機、三期、前瞻性的臨床試驗,旨在尋找這種潛在「配方」可能的有效性。
  • 健康夫妻,也會把「罕見病」傳給孩子
    原創 集愛支部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前段時間,#醫保局回應一針藥賣70萬#衝上了微博熱搜榜首,國外只賣41元,國內一針70萬的「特效救命藥」激起輿論千層浪,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網友稱之為現實版的《我不是藥神》。
  • 第四屆東方婦產科學論壇 內異症分論壇精彩集錦
    徐叢劍:子宮腺肌病不孕的問題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教授作為國內研究子宮內膜異位症疾病的專家易曉芳教授課題組的研究顯示,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E的復發率11/84 (13.2%),平均復發時間14.2月。DIE的復發包括症狀學復發和影像學復發。易曉芳教授簡述了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的可能機制:包括病變殘留、切除方式、醫生經驗、免疫因素等。內異症復發潛在的分子標誌物:ERα基因多態性、COX-2高表達、NF-kB p65 亞單位高表達、PR-B低表達等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復發密切相關。
  • 中國最「抗凍」寶寶誕生 胚胎在「冰庫」中冬眠了18年
    昨天,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獲悉,兩天前,一名健康女嬰降生於江蘇,這是我國冷凍時間最長的胚胎成功孕育。此前,這枚胚胎曾在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安靜地「沉睡」了18年。這名女嬰也因此成為我國最「抗凍」寶寶。  1998年,黃瓊夫婦曾因輸卵管堵塞,於集愛中心接受輔助生殖治療。1次新鮮胚胎移植、2次冷凍胚胎移植失敗後,黃瓊沒了信心,「當時工作繁忙,我們想等等再說吧。」
  • 第四屆東方婦產科學論壇 生殖醫學分論壇精彩紛呈
    8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齊魯醫學院院長,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首席專家,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孫曉溪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數位化X射線全身血管造影系統(DSA)中標公告
    上海東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委託,就「數位化X射線全身血管造影系統(DSA)」項目(項目編號:0811-154DSITC0912)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0811-154DSITC0912
  • 「七色花童書館」出版閱讀基地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成立[圖]
    5月27日,兒科醫院門診大廳候診的孩子在翻閱童書架上的書。當日,「七色花童書館」出版閱讀基地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成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向兒科醫院捐贈了首批50多套(種)兒童圖書,包括科普繪本、童謠、益智圖書等。在門診部、輸液區和病房,設立進行安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閱讀區域,兒童可以免費取閱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