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雪,今年33歲,從小到大,我都和身邊的同齡人有一點「不一樣」。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卻有著一雙藍眼睛,從小被叫做 「藍眼寶寶」,雖然虹膜是天藍色,但我的視力完全不受影響,聽力上卻有些障礙。我的額前還有一小撮白髮,但我既不是混血,也不是少年白。
這些異於常人之處,是我的基因在作怪,原來,我是瓦登伯革症患者,基因檢測PAX3基因c.283_284insGGCT雜合突變。
禍不單行,8年前,我和老公結婚後生下一個女兒,她被診斷為肝腫大及肝功能異常,基因檢測發現是G6PC基因c.248G>A 和c.648G>T複合雜合變異,2個位點均為已報導的致病突變,分別遺傳自老公和我。
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糖原累積病,我們夫妻倆都是糖原累積病1a型的攜帶者。
糖原累積病1a型G6PC基因複合雜合變異
合併瓦登伯格症候群PAX3基因雜合變異
也就是說,我和老公如果自然生育
生下不攜帶這2種遺傳病基因的
機率只有1/8……
生健康寶寶對我們來說,像是碰運氣
為什麼倒黴的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
科普微課堂
糖原累積病 ,是一類由於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謝障礙疾病,由於這些酶缺陷所造成的臨床疾病有12型,發病率約為1/2.5萬~1/2萬。
出生即可發病,患兒可能有肝臟腫大、低血糖、生長發育遲緩甚至酮症酸中毒等症狀。 瓦登伯革氏症候群 (Waardenburg Syndrome,簡稱瓦氏症候群),發生率約為1/4萬~1/2萬,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每胎均有1/2機率遺傳到此症。一般可能患有聽力障礙、長期便秘或先天性巨結腸症。
5年後,我又懷孕了,羊水穿刺結果顯示:G6PC基因複合雜合變異,如果生下來,這個寶寶將和我的女兒一樣,受到糖原累積病的折磨,無奈之下我只得選擇引產……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我身心俱疲,在朋友的推薦下,我想藉助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健康的寶寶。經過遺傳諮詢,我有望通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選擇不攜帶我們夫妻倆致病基因的胚胎進行移植。
在我的醫生的治療下,我順利取得了11枚卵子,配成了4枚胚胎。醫生採用核型定位方法對我的胚胎進行G6PC基因及PAX3基因連鎖分析,同時對23對染色體進行非整倍體篩查,結果讓我既慶幸又擔憂,4枚胚胎中,有且只有一枚既不攜帶G6PC突變,也不攜帶PAX3突變的胚胎。
我的心裡仿佛有2個聲音在吵架,
好在有一枚完全正常的胚胎,努力沒有白費!
如果這唯一一枚胚胎移植失敗了,不就意味著前功盡棄,我又要重頭開始嗎?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選擇相信,試一試,才有希望!
好運終於降臨,我一次成功!這僅有的一枚珍貴的胚胎順利瓜熟蒂落,孕38周時我生下了一個重2900克的女寶寶,一個既沒有糖原累積病,也沒有瓦登伯格症候群的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