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焦點
[東方新聞]南極:打破原則!紀錄片攝製組救下瀕死企鵝
2020-12-06 央視網
[東方新聞]南極:打破原則!紀錄片攝製組救下瀕死企鵝 南極:打破原則!紀錄片攝製組救下瀕死企鵝。
channelId 1 1 2 e46f3d08311f44858edca7bef574162a
相關焦點
打破不幹涉原則!紀錄片攝製組救下南極洲瀕死的企鵝
其實不幹涉其它動物的生活,這是人類拍攝動物紀錄片的基本原則。不過最近播出的BBC紀錄片裡,攝製組卻打破了這個「不幹涉」原則,他們出手解救了一群企鵝南極的冰天雪地裡,一群帝企鵝和它們剛出生的孩子遭遇了風暴的襲擊,它們掉落冰谷,在零下幾十度的氣溫下命懸一線。這是最近英國廣播公司播出的紀錄片裡讓人揪心的片段,為了活下去,悲劇正在這群企鵝中上演...
BBC紀錄片攝製組在拍片時救了企鵝
這種做法違反了業界儘量不幹涉野生動物命運的原則,不過另一邊也有業內一線的製片人和攝影師發聲支持,認為做的沒錯。 傳統來說,大家都默認紀錄片拍攝期間不可插手自然事件,事怎樣開展就怎樣拍,這才是「紀錄」。但攝製《皇朝》的工作人員這次光明正大地沒有嚴守這規則。
央視巨製紀錄片將赴南極拍攝
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這股「舌尖」熱潮仍在繼續,此前已有消息稱央視紀錄片頻道將於新年春節遠赴遙遠的南極。為13年的新片取景拍攝。這是一部關於中國人關於中國式生意的影片,目前這部紀錄片暫定名為《去遠方》,春節期間攝製組將隨極之美南極探險隊奔赴遙遠的南極半島進行實地採風拍攝。
BBC愚人節紀錄片:會飛的企鵝[組圖]
BBC紀錄片愚人節展示南極會飛的企鵝BBC紀錄片愚人節展示南極會飛的企鵝BBC紀錄片愚人節展示南極會飛的企鵝昨天正值西方的「愚人節」,英國一家著名網站當天爆出的一條新聞也頗為應景。報導說,在BBC(英國廣播公司)4月1日播出的最新一輯自然歷史紀錄片《進化的奇蹟》中,竟然可以看到會飛的企鵝!南極會飛的企鵝報導說,該紀錄片攝製組在南極喬治王島進行拍攝時,意外拍到了一群南極企鵝飛行遷徙的壯觀場面。
紀錄片《冰凍星球》:記錄,就在極地永久改變之前
紀錄片還講述了一些有趣的冒險經歷,以及一些如何在極端寒冷和無法預知的惡劣的氣候下生存的技巧,極具知識性和趣味性。 特殊攝影機拍攝精彩畫面 為捕捉極度嚴寒下的極地景象,該片攝製組採用了可以在低溫下工作的特殊攝影機進行拍攝。片中,大量的鏡頭展示了大自然神秘奇幻的一面。
紀錄片正進入黃金時代 衛視視頻網站力推好作品
新的一季耗時4年拍攝,採用了6K高清攝像技術,攝製組共經歷125次探險,訪問39個國家,執行125次探險,攝製組的水下拍攝時長6000多個小時,足跡幾乎踏遍了世界各地的大陸和海洋,甚至包括南極冰蓋下1000米深的海底,最終剪輯出大約7個小時的成片。 記者了解到,2018年,騰訊視頻仍會大力推出備受關注的紀錄片項目。
紀錄片拍到25萬巨型蜘蛛蟹海下「行軍」(組圖)
艾登堡打造的令觀眾激動不已的系列紀錄片《生命》(Life)的下一部,於11月30日晚上9點在英國廣播公司1頻道播出。眾多動物明星在紀錄片中亮相,巨型蜘蛛蟹便是其中之一。《深海生物》將目光聚焦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擁有非凡的多樣性,數量是魚類動物的10倍。無脊椎動物家族包括一些最為原始以及最聰明的海洋動物。
這部紀錄片今晚開播!
,太多讓人心潮澎湃的高光時刻,將在紀錄片中成為一幕幕輝煌景象,真實再現天津在新中國屹立世界東方之初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津沽大地上處處湧動的澎湃激情。攝製組從上千份的資料檔案、老照片中,層層遴選,深入挖掘,尋找最打動人心的線索,展開故事講述。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這次,攝製組要潛入南極1000米深的海底,人們對於那裡的了解甚至不如火星多。這不是BBC第一次探索海洋了。2001年,BBC曾推出《藍色星球1》,從海岸線到深海、極地到赤道,呈現了前所未見的海洋。這部紀錄片獲得包括艾美獎、英國電影和電視學院獎在內的多項大獎。
《藍色星球2》大火 BBC口碑紀錄片是怎麼拍的?
,一隻玻璃蛙正為保護幼卵大戰黃蜂;當大堡礁的珊瑚礁不斷白化死亡,科隆群島的小海鬣蜥正在數百條遊蛇的追擊下上演一場絕地逃亡,而印度拉賈斯坦邦的猴群們迎來了一名「小間諜」。 《荒野間諜》在20多位科學家和野生動物專家的指導下,製作人員和「間諜們」花了3年時間,從北極到南極,跨越33萬英裡,走遍21個國家的31個地點,拍攝了8000多小時的鏡頭素材,最終從1250小時的鏡頭中精挑細選出成片。
這部上海出品的紀錄片靠什麼不斷...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推出的八集大型系列紀錄片《亞太戰爭審判》於近日收官。節目在東方衛視的首播收視率在全國同時段名列前茅,9月3日紀念日當天更是躍居全國第一。
...大型紀錄片《中國雲南15個獨有少數民族影像志》攝製組走進哀牢...
本網訊(林昌雲)近日,由雲南美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雲南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和雲南色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策劃的,15集大型紀錄片《中國雲南15個獨有少數民族影像志》攝製組到鎮沅苦聰人聚居地者東鎮學堂村,拍攝拉枯族苦聰人的蜘蛛衣製作,以影像志為本體的方式,記錄並封存苦聰人曾經苦難而艱難的歷史。
紀錄片拍到南極企鵝偷竊鄰居築巢石塊(圖)
這隻兩眼放光的阿德利企鵝正在模仿它的銀幕英雄羽毛先生麥格羅這隻扒手企鵝被看到偷了鄰居的一塊石頭(左),並把它帶回自己的石頭堆放下 這隻阿德利企鵝在地上用石頭築巢,用來養育後代,並在南極冰融化後,防止它們被水衝走
海豹伶鼬齊賣萌 紀錄片《冰凍星球》展示罕見極地世界
英國媒體2月25日刊登了英國廣播公司BBC耗時5年製作的紀錄片《冰凍星球》中的精美照片。攝影師用鏡頭真實的展現了正在逐漸消融的極地冰川風貌,以及生活在這裡的各種生物,照片中種種景象讓人嘆為觀止。據紀錄片的解說員、現年85歲的大衛·艾登堡爵士稱,這可能是人類在地球氣候產生劇烈變化前欣賞到這一景象的最後機會了。
這部9.5分的神作紀錄片 告訴你什麼是生存
愛看動物紀錄片的你一定知道《生命脈動》、《地球生靈》、《藍色星球》。2016年上映的《地球脈動2》和2017年上映的《藍色星球2》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9分,貼近自然、直視動物生靈,用最真實的鏡頭剪輯而成的自然紀錄片,讓人們對這個系列紀錄片的印象無比深刻。2018年,BBC聯手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戴維·阿滕伯勒推出了《王朝》,並在騰訊視頻上線。
科學家在南極冰層下3000米捕捉到「神奇生物」
南極洲的科學家們在3000多米深的冰層下捕獲了大量海洋生物,其中包括一種還活著的物種,這讓他們感到吃驚。南極洲考察隊今年早些時候開始了為期50天的南極海域考察之旅,在紐西蘭研究船上,一個國際研究小組使用最先進的技術掃描海底。
美國在南極冰層下發現萬年前的古老裝置?如今還封鎖消息
位於地球底部的宏大陸地傳播出了令人擔心的新聞,一些在灑脫流轉的極光下創造了火線站的科學家們幾乎被嚇癱,慌亂的美國高層正在故鄉查瞅他們經過裁剪的匯報。南極上空一些灑脫流轉的極光冰下2英裡處創造人為興辦物2001年4月,世界最大的神秘之一被揭穿:巡行間諜衛星探測到堅忍的南極冰層數公裡下包裹著一座盤古興辦大概安裝。美國軍方趕快出轉化壓了報導,合流媒介只能衷心底按照。縱然新聞被封鎖,報導依然使緊跟在創造之後發端的神秘掘掘名目浮出水面。一些歐洲國度果然破壞美國軍方的掘掘處事。掘到冰層深處……裡面躺著什麼?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一集—— 一線生路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一集—— 一線生路 2020-11-2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不只是《七個世界,一個地球》,這些高分紀錄片也上線了
從冰雪覆蓋的南極荒野到鬱鬱蔥蔥的南美洲叢林,從非洲荒野到北美洲的廣袤土地再到炙熱難耐的澳大利亞洲。攝製組跋山涉水,在亞洲探尋難得一見的珍稀動物,在歐洲感受人類對世界的改造。其實欣賞BBC自然紀錄片,除了恢弘壯闊的畫面和大氣磅礴的配樂外,不能錯過的還有片尾10分鐘的拍攝花絮。通過拍攝花絮,我們才能知道紀錄片的創作者們是如何捕捉到那些寶貴的畫面。
張國立曾冒死炸冰山 救南極科考船立二等功
榮獲個人二等功 近日,共青團中央公眾號在文章中曝光了1988年張國立救南極救科考船並立下二等功的事跡,並讚揚張國立:「低調的人能成事。」> 張國立在南極冒死立下二等功這事兒,鮮為人知。那一年,國家決定首次在南極圈內建一個科考站——中山站。此次同行的還有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他們要跟隨科考隊拍攝紀錄片《長城向南延伸》。這個紀錄片就是要向世界證明,中國人也有實力在南極圈內建立自己的科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