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聞經常看到白領在電腦前猝死、動漫作者在夜間猝死、業務員在工作途中猝死......等等這些案例,看著這些年輕鮮活的生命匆匆離別人世,讓人扼腕嘆息的同時也不僅在思考為什麼會出現猝死,難到在猝死發生前真的毫無徵兆嗎?
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疾病「猝死」的知識。
首選要了解什麼是猝死,百度百科中解釋說「猝死是指人因不明疾病導致的突然死亡"。患者平常身體比較健康,沒有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的病史,但是會在突然之間病發後倒地身亡,或者短暫眩暈後繼發死亡。
「猝死」無法預測,毫無徵兆的就奪走了患者的生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疾病之一。其實在猝死發生前,身體是會給予示警的,只是很多時候都被忽略了,一起來看看猝死前的2個前兆吧。
1、眩暈,一過性的眼前發黑。如果在通宵熬夜或者長時間加班後出現眩暈、眼前發黑的狀況,一定要注意了,這可能是體力透支後身體發出的警報,因為眼前發黑,眩暈都是由於腦部短暫出現供血不足導致的,所以這個時候最好是靜臥休息補充體力並且及時送醫,以免出現更嚴重的後果。
2、胸悶、心慌、心率不齊。如果沒有心臟病史的人突然感到胸悶、心慌、噁心時一定要注意,因為這可能是是突發性心肌缺血的前兆,突發性心肌缺血會導致心臟出現快速搏動,也就是臨床上經常說的心率失常。
病情進一步發展,心臟搏動過速時則會形成「室顫」,當機體發生「室顫」時心臟泵血功能喪失,血液在血管中不再流動,身體內的組織器官因為缺血喪失機能,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對患者進行搶救,一旦發生腦組織缺血,等待患者的只能是死亡。
另外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更容易產生猝死,因為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的血液粘稠度高,血液流速慢,血管彈性差,最終會誘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會隨時引發心肌缺血,所以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隨時會有猝死的可能。
目前醫學並不能解釋猝死的病因究竟是什麼,所以想要預防猝死的發生,只能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減少熬夜,並尋找適當的減壓方法,學會自我紓解。
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要積極治療原發病,雖然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但是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自己一定能戰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