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表面活性劑行業將由千億市場規模 龍頭崛起可期

2020-12-0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公司

表面活性劑是一種用量小但不可或缺的「工業味精」,其下遊幾乎覆蓋所有精細化工領域。按品種來分,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是主流品種。從表面活性劑行業來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千萬噸級、超千億元的市場;行業目前處於分散程度高、小企業眾多的狀態,我們認為在環保趨嚴的大背景下,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是必然趨勢。

表面活性劑行業:市場空間廣闊的精細化工產業  

表面活性劑俗稱「工業味精」,少量使用即可明顯降低液體表面張力。表面活性劑屬於精細化工行業,位於化工產業鏈中末端,上遊是以石油衍生物和天然油脂衍生物為原料,下遊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的精細化工領域。

根據CNKI資料,按極性基團的解離性質可將表面活性劑分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其中陰離子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佔據主流市場。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性能優越,具有良好的洗滌、增溶、勻染、防腐蝕等特點。相比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其具有更高的乳化能力和耐硬水能力,且與人體和環境相容性好,迎合未來綠色化發展趨勢。

圖表: 表面活性劑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皇馬科技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研究部

需求:表面活性劑市場體量大

2020年全球表面活性劑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40億美元,消費量超1700萬噸。據CNKI數據,2016年全球表面活性劑市場規模約為425億美元,預計2020年增長至540億美元,複合增速約為5.5%。據IHS Markit統計,2018年全球表面活性劑消費量為1680萬噸;未來五年行業整體的年平均複合增速預計達到2.6%,2023年總需求預計達到1900萬噸。我們據此測算,2020年全球表面活性劑消費量約為1768萬噸。

圖表:全球表面活性劑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CNKI,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全球表面活性劑消費量

資料來源:IHS Markit,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國已是表面活性劑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2020年約324萬噸),樂觀預計仍有2倍以上成長空間。根據CNKI數據,2016年中國市場在全球消費佔比已經達到17.5%,位列全球第一,我們預計2020年國內市場消費量約為324萬噸(不含出口)。然而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及地區相比,中國人均消費量較低僅為3.04kg/人·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民消費水平提高,國內市場規模有望實現2倍以上增長。考慮到中國經濟仍處於中高速增長期,我們判斷需求未來三年增速有望維持在6%以上。

圖表:中國表面活性劑供需平衡表

資料來源:中國洗協表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2018年數據口徑調整導致數據變化較大)

圖表: 2016年全球主要地區表面活性劑市場比重統計

資料來源:CNKI,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16年全球主要地區表面活性市場消耗比重統計

資料來源:CNKI,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中國表面活性劑終端需求佔比

資料來源:智研諮詢,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中國表面活性劑需求增速預估

資料來源:智研諮詢,中金公司研究部

表面活性劑第一大品種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全球市場相比,我國表面活性劑的消費中非離子佔比更高,據中國洗協表委會統計2019年非離子消費佔比約為56%,其次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佔比約為37%。我們預計2020年國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消費量約為170萬噸,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消費量約為110萬噸。

終端覆蓋面廣,與宏觀經濟有較高關聯性。表面活性劑終端應用廣泛,下遊涵蓋洗滌劑(51%)、化妝品(11%)、紡織(8%)、食品(6%)等。據智研資訊,非離子表活下遊需求涵蓋地產基建(65%)、洗滌用品行業(21%)、農藥乳化劑(7%)、紡織印染(3%)、皮革工業(2%)等。

圖表: 2019年表面活性劑各產品銷量佔比

資料來源:CNKI,中國洗協表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下遊需求佔比

資料來源:智研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供給:國外集中於化工龍頭,國內集中度有待提升

海外表面活性劑的生產企業主要是化工巨頭。國外主流表面活性劑生產企業有陶氏、巴斯夫、寶潔、英國禾大、斯泰潘和蘭凱等。巴斯夫和陶氏作為全球布局的化工巨頭,表活銷售體量最大。其中巴斯夫上遊布局了乙烯和環氧乙烷,具備一體化產業鏈優勢。斯泰潘專注非離子表活領域,2019年在全球非離子表活業務市佔率達到11%。

圖表: 國外表面活性劑主要生產企業

資料來源:中國洗協表委會,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國內生產企業眾多,集中度有待提升。我國4000家企業從事表面活性劑生產,小企業眾多,規模以上表面活性劑生產企業40餘家,產銷量過萬噸的企業不足20家,單一企業對行業影響力較小。根據中國洗協表委會對行業40餘家規模以上表面活性劑產品生產企業的統計,行業2019年實現總產量340.8萬噸,其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產量125.7萬噸,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含聚醚及減水劑大單體)產量189.9萬噸,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產量10.2萬噸,兩性及其他類表面活性劑產品產量為14.9萬噸。

圖表: 中國表面活性劑歷史產銷量數據

資料來源:中國洗協表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表面活性劑產品產量佔比

資料來源:中國洗協表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第一大品種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目前,我國在減水劑應用板塊等大品種表面活性劑產品領域技術成熟、供應穩定,但是在有機矽應用板塊、高端潤滑油板塊、節能環保塗料應用板塊等小品種產品及特種表面活性劑領域新品種不足,缺乏創新能力。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30家,行業集中度較低。據卓創資訊,浙江皇馬以28.7萬噸產能居首,行業佔比 13.0%,其次是三江化工、聖德華星、佳化化學等,2019年CR4產能佔比39.8%。

圖表: 2019年國內主要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產量佔比

資料來源:中國洗協表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國內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主要生產企業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的第二大品種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日化領域應用最多。2019年,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19家,集中度較高,其中AES和LAS CR5產量佔比達到92.8%和89.3%。

供給方面,國內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近幾年產能穩定,2019年產能171.5萬噸,2015-2019 CAGR +1.8%。產量2019年達到歷史新高,為100.6萬噸,YoY+17.4%,2015-2019 CAGR +10.6%。然而陰離子表活行業開工率偏低,在2015年達到歷史低位42%後開始逐漸反彈,2019年開工率58.7%。需求方面,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性能優異,用途廣泛,主要用作發泡劑、乳化劑、洗滌機和溼潤劑。下遊需求領域涵蓋個人清潔用品(62%)、家用/日常用品(33%)和工業級公共設施用品(5%)。

圖表: 2019年國內主要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產量佔比

資料來源:中國洗協表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19年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下遊需求佔比

資料來源:中國洗協表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國內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主要生產企業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國內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產能產量開工率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洗協表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進出口:出口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高端依賴進口

我國表面活性劑出口增速高於進口量增速。我國表面活性劑出口量高於進口量,且差距逐漸加大。2019年出口量224.2萬噸,YoY+11.2%,2015-2019年CAGR+12.4%;進口量增長速度相對較低,2019年為129.9萬噸,YoY+0.2%,2015-2019 CAGR+5.3%。

在非離子表活方面,進口量高於出口量,但出口增速明顯。2019年出口量15.8萬噸,YoY+30.3%,2015-2019 CAGR+14.2%;2019年進口量19.3萬噸,YoY-0.4%,2015-2019 CAGR+3.4%。在陰離子表活方面,我國出口增長明顯。2019年出口28.6萬噸,YoY+28.9%,2015-2019年CAGR+11.8%;進口量同樣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相對緩慢,2019年進口量為8.9萬噸,YoY+16.4%,2015-2019年CAGR+10.1%。

圖表: 我國表面活性劑進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諮詢,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我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進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我國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進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國表面活性劑出口主要由低端產品構成,高端產品則更依賴進口。從價格來看,陰離子和非離子表活平均進口價格均高於平均出口價格。陰離子表活進口單價約高於出口單價1000美元/噸左右,非離子表活進出口單價價差在500美元/噸左右波動。以非離子表活為例,聚醚型表活是非離子類主流表活主要品種,其中高端產品(特種品類)主要依賴進口。2019年聚醚型表活進口總量為22.2萬噸,其中特種與普通佔比為13%/87%;進口總額33.2億元人民幣,特種與普通佔比分別為31%/69%,特種產品價格遠高於普通產品。主要原因系我國傳統非離子表活NP系列、私盤系列、吐溫系列等常規產品產能過剩,但高端特種表活產能不足,在核心技術、行業規模上與國際水平存在差距。

圖表: 陰離子型有機表面活性劑進出口單價對比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非離子型有機表面活性劑進出口單價對比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聚醚型特種與普通表活進口總量佔比

資料來源:表面活性劑行業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聚醚型特種與普通表活進口總額佔比

資料來源:表面活性劑行業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上遊原料價格低位,行業毛利率有望繼續擴張

石油基表面活性劑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及其衍生品,而天然油脂基表面活性劑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油脂及其衍生物(引自CNKI)。由於特種表面活性劑成本構成中原材料佔比較高,因此特種表面活性劑價格的波動與原材料價格的波動關係密切。以皇馬科技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產品為例,原材料佔總成本比例89.8%,其中環氧乙烷(EO)、環氧丙烷(PO)佔比分別為55.4%/10.6%。由於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具有沸點較低、爆炸極限較寬的特點,對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的儲存及生產操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往往需要相關的操作經驗以及高標準的安全自控系統投入以及相關的操作經驗。同時,現在國家對化工行業的安全程度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進一步提高了企業使用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生產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準入門檻,小企業進入該行業的難度越來越大。

成本加成定價模式,原料低位、毛利率上行。受油價下行及原材料行業擴產(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等)影響,我們判斷2020年行業主要原料價格中樞同比下行。由於表面活性劑行業定價模式主要採用成本加成,加工費相對平穩,我們預計行業毛利率將繼續上行。

圖表:表面活性劑成本分析(選取皇馬科技2019年數據)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行業毛利率與環氧乙烷價格負相關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行業單噸產品加工費用變化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環氧乙烷

環氧乙烷(EO)是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主要原材料,是乙烯第二大下遊產品,處於產業鏈中遊,價格與石油價格及行業競爭格局高度關聯。目前主流工藝路線是乙烯直接氧化法(油頭工藝)和煤制甲醇法(煤頭工藝),生產技術以陶氏、殼牌等公司進口技術為主。因其易燃、易爆且具有腐蝕性,運輸及存儲環節成本高,下遊工廠一般圍繞EO工廠建廠,形成地域性特點。目前我國環氧乙烷有陸運(近七成)和管道(近三成)兩種運輸方式,陸運成本高於管道運輸,平均運費在每公裡1元/噸,供貨半徑一般在500km以內。

供給方面,國內生產廠家數量少,主要是中石化、中石油及其下屬子公司以及少數大型民營企業,議價能力強,對下遊客戶的計劃性和採購規模要求高。EO整體產能過剩,2019年EO產能479萬噸,YoY+10.2%,2015-2019 CAGR 8.6%。近5年新增產能累計216萬噸,80%為在產企業產能擴張,20%為新裝置投產。根據卓創資訊,未來3年行業擬新增產能133萬噸。近五年EO行業開工率一直維持在65%-80%之間。需求方面,EO下遊消費結構較為集中。聚羧酸減水劑單體佔比60%,主要用於大型基建等混凝土設施領域;其次是非離子表活佔比22%,其應用領域廣泛。

圖表: 2019年環氧乙烷終端需求佔比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環氧乙烷產能產量開工率情況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環氧乙烷主要生產企業及規劃新增產能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環氧丙烷

環氧丙烷(PO)是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第二大原材料,上遊原料主要是丙烯、氯氣和乙苯。目前主流生產路線有氯醇法、乙苯共氧化法、異丁烷共氧化法和直接氧化法。其中氯醇法應用最廣泛,佔到全球環氧丙烷總產量45%左右,其次是乙苯共氧化法,佔比34%左右。PO同EO一樣易燃易爆,難以長途運輸,因而形成地域性特徵。

供給方面,EO和PO廠家高度重合,隨著我國對化工安全和環保要求趨嚴,行業壁壘提高。2019年PO產能331.5萬噸,YoY+3.3%,2015-2019年CAGR+2.3%。產能經歷前期大幅擴張後近幾年處於穩定階段,近5年行業開工率在75%-90%之間。然而我們預計未來PO產能將迎來快速擴張期,根據卓創資訊,未來4年行業擬新增產能524.5萬噸。需求方面,PO下遊需求主要是聚氨酯用多元醇和用於不飽和聚酯用丙二醇。聚醚合計佔比72.9%,其中軟泡和硬泡聚醚佔比為19%/17%,POP佔比15%,高回彈和彈性體佔比12.2%/9.9%。

圖表: 2019年環氧丙烷終端需求佔比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環氧丙烷產能產量開工率情況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環氧丙烷主要生產企業及規劃新增產能(截至2020年7月統計數據)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投資建議:優選成長,次選周期復甦

大賽道孕育大公司。從表面活性劑行業來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千萬噸級、超千億元的廣闊市場,市場體量足夠孕育出大體量的企業。從競爭格局來看,行業是目前處於分散程度高、小企業眾多的狀態,我們認為在環保趨嚴的大背景下,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是必然趨勢。

風險分析

1. 宏觀經濟下行,表面活性劑需求產生負面影響。表面活性劑下遊主要為洗滌劑、化妝品等,經濟下行可能導致需求下。

2. 環保及安全等因素帶來的潛在經營風險。企業可能會因為環保及安全等因素無法連續生產。

3. 原材料價格波動。原油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可能會給相關企業帶來存貨損失等負面影響。

相關焦點

  • 贊宇科技產銷規模擴大淨利翻倍 受益表面活性劑需求增長景氣度可期
    長江商報記者李順表面活性劑行業經過持續多年的產業整合,市場集中度逐漸提高,行業龍頭贊宇科技(002637.SZ)獲益不菲。3月14日,贊宇科技公布業績快報顯示,去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4.76%。這一淨利水平是上市時1.04億元的3.51倍,創歷史新高。贊宇科技是國內研究和生產表面活性劑、油脂化學品的龍頭企業之一,市場份額約佔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
  • 中國表面活性劑行業概述、市場規模、未來發展趨勢及發展方向分析
    2015-2022年期間,全球表面活性劑銷量增長率為5.4%,銷售額增長率為5.9%;到2020年,全球表面活性劑市場將達到427億美元,市場總量將達到2280.2萬噸。我們近似取聚羧酸減水劑單體和其他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價格為1萬元/噸,並假設聚羧酸減水劑單體的產量和消費量相等,則國內聚羧酸減水劑單體市場規模120億元左右,其他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市場規模114億元左右,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國內總的市場規模約為234億元左右。
  • 贊宇科技:自主表面活性劑的龍頭企業
    撰寫時間:      公司產品定位高端,引領新型綠色環保表面活性劑的發展。
  • 2020年中國表面活性劑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由於可再生原料生產的綠色表面活性劑環保、安全,具有良好的性能,且隨著主要原料棕櫚油供應能力的不斷加強,使得綠色表面活性劑的生產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把環保和安全消費理念引入到實際應用中,要求降低石油基表面活性劑產品在紡織和印染等領域的應用比例。同時,將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劑作為主要發展對象。
  • 皇馬科技:特種表面活性劑龍頭 新增MS樹脂新產品
    1.產品結構優化 毛利率提升公司專注於特種表面活性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科技含量較高的特種表面活性劑生產企業之一,年產能20萬噸以上。2020年H1,公司實現穩增長,主要由於:(1)產品結構優化,高毛利率「小品種」板塊銷量提升。公司上半年「大品種」板塊銷量34883噸,同比-10.72%。而「小品種」板塊銷量40626噸,同比+9.85%;對應營業收入5.22億元,營收佔比64.72%,同比提升3.48個百分點。(2)原材料環氧乙烷、環氧丙烷降價更多,公司綜合毛利率提升。
  • 中金公司:行業周期將至!Mini/Micro或將開啟LED下一個十年!
    中金公司認為,LED行業每十年左右迎來一輪大的技術和應用升級,十年前以大尺寸背光、小間距顯示為代表的應用升級,驅動了2010-2017年LED行業的繁榮,今日在「海茲定律」驅動下,LED技術升級來到新的臨界點,Mini/Micro LED將走向前臺,引領背光、顯示等應用的下一個十年升級趨勢。
  • 表面活性劑行業利潤水平趨勢及發展方向分析(附報告目錄)
    4、產業化技術水平隨著近年表面活性劑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目前已成為表面活性劑生產和消費大國,經過部分優勢企業的不懈努力,表面活性劑產業化技術經歷了由單純引進-引進吸收結合自主研發-以自主研發為主的發展升級過程,並在部分新產品的生產工藝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化工行業2021年度策略:周期重來,龍頭崛起
    分子行業來看,在建工程增量仍集中在 滌綸(大煉化項目)、有機原料、聚氨酯等前期盈利水平較高的子行業,且主要是龍頭企 業進行擴產。由於中國石油(601857 CH)將管道資產出售給國家管網集團(未上市), 截至 2020Q3 末,化工板塊上市公司固定資產總額為 20653 億元,同比降 4.2%。
  • 化工行業2021年度策略:周期重來 龍頭崛起
    從子行業角度的統計,在建工程主要集中於石油開採、煉油、滌綸(民營煉化)、聚氨酯等子行業,佔比分別為38%、21%、12%、6%,其中石油開採以及煉油板塊在建工程主要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家公司貢獻,滌綸板塊在建工程則主要來源於榮盛石化(002493 CH)、恆力石化(600346 CH)等民營煉化龍頭企業,聚氨酯板塊在建工程主要由萬華化學(600309 CH)貢獻。
  • 中金公司: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預計未來光伏隨著成本不斷下降會成為能源供給主力,國內光伏年需求有望達到700GW,累計超過1.4萬GW,增長70倍,如果考慮海外需求則市場空間甚至會達到3000GW/年以上,是目前的25倍。並且國內儲能市場也將達到超過1萬GWh的累計裝機來平衡波動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帶來每年新增需求在700GWh以上。
  • 可降解塑料市場研究:原材料價格大漲 千億市場規模可期
    03、千億市場規模可期 參考國外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可降解塑料市場依然是靠政策來驅動,每一次禁塑令的推出都會帶來對可降解塑料需求的快速發展。今年1月份,我國推出「禁塑令」,禁止、限制使用對環境負擔較大的塑料,加快推廣塑料的可替代產品,有助於可降解塑料對傳統塑料的替代進程。 實際上,目前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滲透率非常低,2018年我國塑料消費量達1.09億噸,可降解塑料消費需求市場規模約為4.2萬噸,滲透率僅為0.04%左右。從這一數據來看,可降解塑料行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 中金公司:未來3-5年挖掘機行業周期屬性將會弱化 進入成長新周期
    我們認為,受益於人工替代、土方機械結構升級以及海外市場拓展,挖掘機行業有望進入成長的「新周期」,龍頭企業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摘要 我們認為未來3~5年挖掘機行業周期屬性將會弱化,進入成長「新周期」。
  • 皇馬科技淨利連續四年增超30% 深耕表面活性劑業務
    同時,公司稱2020年計劃實現營業總收入20億元至2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20%至40%。連續四年淨利增超30%皇馬科技一直專注於特種表面活性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具有年產20萬噸以上特種表面活性劑生產能力,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科技含量較高的特種表面活性劑生產企業之一。
  • 5G產業進入爆發期!千億龍頭砸出「深坑」,業績最猛的是它
    5G產業進入爆發期!重磅大會開幕在即,華為將亮相!千億龍頭砸出「深坑」,業績最猛的是它5G行業最大盛會將在節後拉開帷幕,哪些概念股最具爆發潛力?據悉,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展)行走於信息通信(ICT)產業最前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是泛ICT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盛會、5G發布的主戰場。因其前沿、領先、前瞻和高效連接,貫通和滿足ICT產業鏈各方利益和需求,PT展也被譽為中國乃至全球「ICT市場的創新基地和風向標」。
  • 中金:2021年建材板塊整體盈利仍然穩中向上,關注水泥、玻璃、玻纖...
    現金牛屬性+資源屬性逐步強化,估值重估空間可期。中長期來看,我們依然看好核心區域的需求,預測其需求下降趨勢將緩於全國。隨著龍頭企業向骨料、混凝土等領域發展,向一帶一路等國家產能擴張,亦將補充其業績增量。同時,我們看好水泥長期格局繼續優化,行業周期屬性弱化,同時疊加優異的財務質量、現金流與分紅率,核心礦山資源屬性逐漸凸顯,龍頭企業價值重估可期。
  • 千億級市場風口 龍頭股猛拉20%!限塑令倒計時 概念股來了
    原標題:千億級市場風口,龍頭股猛拉20%!限塑令倒計時,概念股來了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業內人士透露,相比去年,預計到今年年底可降解塑料市場增長空間達4倍以上。
  • 中金公司航空航天科技2021年展望:十四五「新周期」 供需共振高成長
    復盤整個「十三五」及2020年行業表現,可看到行業的明顯變化,我們將其市場表現概括為四個「五年以來」首次:1)2020年市場活躍度五年來再創新高,日度交易額最高接近600億元;2)自2016年以來首次相對滬深300有超額收益;3)主動型基金持倉3年來首次出現超配;4)業績驅動在2020
  • 皇馬科技2019年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31% 打造世界領先表面活性劑...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期,表面活性劑龍頭企業皇馬科技公布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8.94億元、2.56億元,同比增長10.2%、30.01%,其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為2.28億元,同比增長31.09%。
  • 千億級市場風口 龍頭猛拉20%!最強限令倒計時一個月 概念股來了
    原標題:千億級市場風口,龍頭股猛拉20%!政策全面落地後,僅外賣、快遞、農膜三個領域的需求將達到154.53萬噸,對應可降解塑料市場約270億元,市場增長空間達36倍。業內人士表示,154.53萬噸的市場需求,僅僅是新政執行後,短期內增加的量,這遠未達到可降解塑料的天花板。
  • 中金公司戰略環境分析
    1、中金公司的歷史背景中金公司成立於1995年7月,是一家由國內外金融機構出資成立的投資銀行,至今已有25年的歷史了,在2000年中金公司成為了全球十大保薦承銷機構之一,2009年的保薦承銷量是全球最多的,可以說是我國投資銀行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