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總是雨紛紛?歷史氣象數據告訴你真相

2021-01-10 環球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代詩人杜牧的著名詩作

已經不僅僅是詩人的感懷

跨越千年流傳至今

還能成為天氣趨勢的指引

能不能說

你才是真正的雨神

雨紛紛的天氣背景

清明前後,夏季風漸漸復甦,並攜帶暖溼氣流北上,而此時北方的冷空氣還有一定的殘餘勢力,隨著冷空氣的下,與暖溼氣流發生交匯產生降水。

但是由於因暖溼氣流還沒有達到強盛期,雨帶中即便出現的強對流天氣系統也沒有夏季那麼強烈,所以雨區中的暴雨中心相對少,短時間的雨量不很集中,多以連續性的濛濛細雨為主,持續時間較長。

河南的清明都是雨紛紛嗎?

真相

河南氣象查閱了2014-2016年河南清明節天氣:

2014年4月5日,全省晴天間多雲。

2015年4月5日,全省陰雨,黃河以南以小雨為主,其中信陽地區有中雨。

2016年4月4日夜裡到5日白天,全省陰天,西部和南部地區有小雨。

更多真相

中國天氣網「數據帝」為我們檢索了歷史氣象數據

根據1961-2016年期間

南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在清明節氣期間的降雨數據

來看看南北方在清明節氣期間的雨日概率

從1961年到2016年,鄭州在清明期間「雨日」的概率,僅為21.1%。

結論是——

南方雨紛紛的概率更大一些

北方地區清明期間的雨並不多

「春雨貴如油」更貼切

南方不是「雨紛紛」

而是「雨譁譁」

在南方這個期間的雨天裡,小雨和中雨又佔了大多數,雨勢不強,很符合古詩中描述的「雨紛紛」之景。

但是有些地方偶爾也會下大雨或暴雨,雨勢較強,像南昌、長沙、廣州等地大雨或暴雨佔比達15%左右。清明期間也正是華南前汛期開始的時候,華南前汛期的平均開始時間為4月6日,恰逢清明。

北方主要是「雨歇歇」

甚至還有「清明時節暖洋洋」

就圖片也可以看出,對於北方大部地區來說,幾乎是「清明時節雨歇歇」,這與北方在這個季節晴暖乾燥的氣候狀況相吻合。比如,對於北京來說,這個時候雨並不多,但此時有可能開始出現雷雨。

當然,對於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更加偏北的地區,還有可能在這個時節遇上四月飛雪,也就是「清明時節雪紛紛」了。

清明期間北方雖然「雨歇歇」,但氣溫的回升往往很快,甚至是很多地方一年中氣溫上升最快的時段,如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東部、黃淮、江淮和江南等地,可謂是「清明時節暖洋洋」。

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如果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就叫「潑火雨」,也就是「清明雨」。唐朝詩人杜牧寫下《清明》的時候,應該就是這樣的日子。

結語:

說了這麼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南方還蠻準的,尤其是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偶爾還會碰上「雨譁譁」。至於北方,基本上是「清明時節雨歇歇」,天乾物燥還需要特別防範火災。

未來三天河南氣象

今天白天,全省陰天,大部分地區有小雨,其 中濮陽、開封、商丘、許昌、漯河、周口、駐馬店、 信陽八地區和新鄉、鄭州、南陽三地區東部及蘭考、 固始、新蔡、永城、鹿邑部分地區有中雨。

夜裡,商丘、周口兩地區東部和永城、鹿邑小 雨停止轉陰天;南陽、信陽兩地區和固始陰天有小 雨;其它地區陰天間多雲。 全省偏東風2到3級。

最高溫度:西部、南部16到18度;其它地區13 到15度。

最低溫度:南部11到13度;其它地區9到11度。

5日白天,南部陰天有小雨;其它地區陰天間多 雲。

5日夜裡到6日,南部、東南部陰天有小到中雨, 局部大到暴雨;其它地區陰天間多雲。

鄭州市:

今天白天,陰天有小到中雨;

夜裡,陰天間多雲。

偏東風2到3級。

最高溫度:15到16度;最低溫度:10到11度。

相關焦點

  • 全國清明節天氣圖出爐!廣東廣西等地將遭「暴力」降雨
    4月4日將迎來清明節,今年清明節期間全國天氣如何?到底哪裡會雨紛紛?為何每年到了清明時節就多陰雨?中國天氣網奉上最新出爐的清明天氣服務提示。江南繼續上演「雨紛紛」華南等地「雨譁譁」今年清明節期間(4月4日-6日),我國各地是否會上演「雨紛紛」的場景?
  • 清明節天氣太嚇人了…|最武漢
    看到這個氣溫,別說小哥給跪了,老天也被自己嚇尿了:明起冷空氣殺到,湖北有明顯降溫降雨,清明節的天氣更可怕:冰雹+雷雨+大風,最低溫只有6℃據湖北氣象消息,受新一輪冷空氣南下影響,從明天(3日)晚上起,南部地區將有小到中雨
  • 《清明節》_《清明節》是什麼意思-天氣網常見自然現象
    《清明節》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 2020年清明節發朋友圈的祝福句子,最新清明節簡訊祝福
    2020年清明節發朋友圈的祝福句子, 清明節簡訊祝福時間:2020-04-04 10: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清明節發朋友圈的祝福句子, 清明節簡訊祝福 1芳草青青碧連天,清明時節蕩鞦韆。浮雲飄飄遊子意,蝴蝶風箏飛滿天。
  • 中央氣象臺連續41天發布暴雨預警 大數據告訴你雨都去哪兒了
    「終於等到你了,陽光!」20日一大早,安徽迎來了久違的太陽。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本輪強降雨已進入減弱階段。縱覽過去三天的降雨量,河南、安徽、江蘇等部分地區累計超過100毫米,最大點雨量在安徽六安的裕安區,單站降雨量達到642毫米。據安徽省氣象臺監測顯示,18日7點~ 19日7點,六安裕安區獅子崗單日降雨量達到了435.6毫米,屬於特大暴雨。
  • 如何查詢歷史氣象數據?
    如何查詢歷史氣象數據? 發布時間:2014年09月24日09:21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答覆:
  • 這些歷史細節告訴你真相!
    這些歷史細節告訴你真相。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也在於節日文化給人的影響,小年準確起於哪一年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不過北宋的時候,倒是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因為灶王爺是天神,小年這一天祭祀了灶王爺後,諸神也紛紛上天述職,年前做事也百無禁忌,民間嫁娶之事多了起來,特別熱鬧。新中國成立後,這些傳統民俗節日依舊傳承了下來,成為每年春節前的重要日子之一。
  •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句子 2020清明節掃墓思念親人朋友圈文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習俗,大家會帶上祭品掃墓,寄託對逝者的哀思。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  清明的微風,攜帶無限的哀思吹過你長眠的山谷;清明的細雨,飽含深情的緬懷潤澤你腳下的土壤;清明的鮮花,承載無聲的祭奠,祈願你在天國安心長眠!  清明時節雨紛紛墓前親人念故人清明時節天晴亮簡訊亦可悼故人  清明裡總有一些花開,這些意象世界裡清醇而多愁的花兒,一睜開眼睛和關閉視野都要流淚;也許這雨正是我無盡的傷悲的一場宣洩,宣洩後,一切都好。
  • 分享幾個下載歷史氣象數據的網站
    可是,我們在分析的時候,往往會發現咱們的歷史氣象數據很難找。我自己總結了一下網上的一些公開的氣象數據資源。發給大家,如果有用的話就不用到處找了。我也是相當於自己存個檔。1、全國溫室數據系統 (http://data.sheshiyuanyi.com/WeatherData/)2、歷史天氣 (https://rp5.ru/)
  • 近百年數據告訴你真相
    近百年數據告訴你真相金羊網  作者:鄭少玲  2020-05-12 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2次7級以上)。市民可在微信搜索「城市地震安全信息服務」小程序,或者在「城市服務」功能中的「氣象環保」子菜單找到「地震」信息服務入口。系統主要包括震情速報、區劃查詢、科普宣教以及異常上報等四大模塊,其中震情速報將實時向用戶發布全球中強震快報及省內中小震緊急速報,將基於用戶位置實時推送地震三要素信息、震中距及預估烈度,用戶也可根據自身感受反饋震感情況,以供後臺系統的統一分析處理。
  • 「清明時節雨紛紛」,為何清明總下雨?原來背後有個悽美愛情傳說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這句千百年來流傳的詩中,描寫了清明節時總是細雨紛紛,讓人心情沉重,古人傳言是因為故去的靈魂回到世間所以讓太陽的光芒不再那麼強烈。到如今,許多曾經未知的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俗話說「十年清明八年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清明節的時候,10年有8年會下雨,那麼為什麼清明節總是下雨呢?中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總將許多現象與神話故事相結合,古有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的故事,對於清明時節的雨紛紛,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 上海一個多月來雨量、雨日、日照等多項氣象數據創歷史同期極值
    新華社上海1月10日電(記者李榮)記者10日從上海中心氣象臺獲悉,從2018年12月至今,上海接連出現陰雨天氣,全市雨量、雨日、日照等多項氣象數據創歷史同期極值。最近40天來的氣象數據統計顯示:各郊區氣象站雨量和雨日雙雙創1961年建站以來歷史同期新高。總降水量普遍為常年同期的3倍,雨日約比常年同期多出15天。上海中心城區徐家匯觀測站的雨日為1872年建站以來同期最多,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三高位。全市的日照時數也創歷史同期新低。
  • 深港兩地氣象部門聯手阿里雲全球尋「測雨英雄」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唐歷 魏曉琳報導 5月23日,在2018雲棲大會武漢峰會上,深圳市氣象局攜手香港天文臺,與阿里雲一道舉行天池全球氣象AI挑戰賽,面向全球尋找「測雨英雄」。
  • 2016臺北清明節天氣 臺北清明天氣預報
    全國的天氣在逐漸的升溫,草木吐露著新芽,現已是三月下旬,很快就要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臺灣臺北地區也不例外,那麼2016年臺北清明節天氣怎麼樣呢,需要準備或者注意些什麼呢,天氣網小編來為您提前預報2016年臺北清明節天氣情況。
  • 氣象小編教你觀雲識雨(組圖)
    但是預報員告訴你,夏天什麼時候下雨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特別是前兆雲的特徵非常明顯。   「青島氣象」小編說了,觀雲識雨這件事兒,我第一個佩服老預報員,第二個佩服的就是老農民了。多了解一些前兆雲的知識,你就可以避免半路被淋成「落湯雞」了。
  • 建國前氣象災害歷史資料數據集整理完成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韓瑞報導 近日,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資料服務室承擔的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工程項目「省級及建國前氣象災害歷史資料處理」順利通過了業務驗收,建國前和建國初期(1898~1953年)中國多個氣象觀測資料數據集整理完成。
  • 記者採訪氣象部門 揭開人工增雨的秘密
    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多次進行人工增雨,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氣象臺,對人工增雨進行「揭秘」。記者 吳志明 兩次集中增雨作業 有效緩解氣象旱情 記者從氣象臺了解到,12月4日夜間至12月6日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市氣象局組織5支作業隊伍,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8次,發射火箭彈60枚。此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安溪、南安局部大雨,130個鄉鎮出現10毫米以上降水。
  • 若人類祖先清明節託夢,一定會告訴孕媽這句話
    若人類祖先清明節託夢,一定會告訴孕媽2.海魚類在人類進化中的角色。若人類祖先清明節託夢,一定會告訴孕媽-幫助生成大腦連接。若人類祖先清明節託夢,一定會告訴孕媽5.如何安全吃海魚,每天吃多少?(美好有時會不小心遲到,人總是成長的太慢,假如時光能倒退,我一定會告訴當初那個懷孕的丫頭,Hi,記得多吃魚。可惜時光不倒流,那就把自己沒有做到的叨叨給孕媽們,我是Tina,是一位雙胞胎媽媽,也是一位母嬰講師。)
  • 中國氣象局聯手阿里雲:海量氣象數據變「活數據」
    目前,我國每年新增的氣象數據達到PB量級(1PB=1024TB,1TB=1024GB),較上世紀90年代增長了數千倍,並仍在快速增長中。存儲和處理這些數據,需要海量的計算資源。阿里雲每天可支持上百PB的數據處理,是中國每天新增氣象數據量的數萬倍。採用雲計算服務,中國氣象局可以避免資金巨大、周期漫長的IT系統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