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保護牙齒的健康,定期檢查和洗牙必不可少,但是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天天刷牙,根本用不著洗牙,有這種想法的朋友,你的牙齒可能已經很「危險」了。
1
牙結石堆積
牙結石又稱牙石,通常存在於牙齒表面,牙齒的頸部是最容易堆積的地方。
牙結石形成的速度很快,一般來說新生牙結石只需12-15小時,很難靠刷牙完全預防,隨著時間的推移,牙結石會越積越多,導致牙齦萎縮,出現牙齒黑三角的情況,洗牙可以將其有效清除。
2
有蛀牙
牙齒發黃、有黑點。如果這些發黃、有黑點的地方,能夠被擦掉、通過刷牙能夠變淺,就只是單純的色素殘留;但如果怎麼擦都擦不掉,刷牙也沒用的話,就可能是齲齒的先兆。
出現蛀牙,證明你的口腔細菌滋生嚴重,經常有食物殘渣殘留,牙齒清潔不夠徹底,此時除了要洗牙,還要補牙才能修復牙齒。
3
牙齒色澤不正常
非牙源性的色素沉著,即只是牙齒表面染上了煙潰、茶潰、咖啡漬等情況,但是刷牙很難刷掉,此時可通過潔牙去除,露出牙齒原本的色澤。
除此以外的牙齒變色,如四環素牙、氟斑牙等需要通過牙齒美白的方式解決哦。
4
刷牙出血
—刷牙就出血,你的牙齦很可能生病了。牙齦出血包括輕微刺激下出血、自發性出血兩類,最常見於牙齦病和牙周病的情況。
如局部菌斑、牙石刺激導致牙齦炎症,牙齦緣長期處於紅腫、出血狀態,甚
至在輕微刺激或不刺激的情況下,出現自發性出血。
這種情況,除了洗牙還得做牙周刮治,進行齦下菌斑、結石清理,必要進行 牙周手術。避免不及時處理出血加重、牙槽骨吸收,最終牙齒變長、鬆動,牙周溢膿,甚至牙齒脫落,影響咀皭功能。
如果你的牙齒有以上任意一種情況出現,都該洗牙了,同時還需做其他的牙齒檢查和相關治療。
洗牙會對牙齒造成傷害嗎?
洗牙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工作,在口腔醫院裡,醫務人員採用手動器械洗牙,需三個小時左右,如果是採用超聲波潔牙機洗牙,也需一個小時左右。
目前常用的是超聲波洗牙。
超聲波洗牙時所用器械的工作頭本身並沒有任何切削功能,它是靠超聲波的高頻振動來擊碎牙石,且醫生操作時要不斷移動工作頭,也沒有加壓,只是輕輕接觸牙石,這樣是不會損傷牙齒的。
但如果操作不當,如加壓或在牙面上停留時間過久,會在牙面上留下細小劃痕,一般在顯微鏡下可見細微的粗糙面,這種劃痕可通過拋光來彌補。
為什麼洗牙後會感覺牙縫變寬?
洗牙之前,長期積累的牙結石會壓迫牙齦和牙槽骨,使得它們發生萎縮或「骨吸收」,牙縫會變寬,牙齒甚至會鬆動。
但因為此時牙石會取而代之地填補間隙,厚厚的牙石還會像夾板一樣把牙齒暫時固定住,所以很難讓人感覺到牙齒鬆動。
洗牙後牙縫變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個:
01 牙結石消失
在洗牙後覺得自己牙縫變大的小夥伴,一般是牙結石比較多的人,洗掉牙結石,只是將本就鬆動和被損壞的牙齒解放出來而已,這也是洗牙後感覺牙縫變寬和牙齒鬆動的真相之一。
但是不用擔心,洗牙後口腔情況得到改善,慢牙齦慢就會再次包裹回來,牙縫也會隨之慢慢恢復正常。
02 牙齦紅腫消退
很多人在洗牙之前牙齦是發炎紅腫的,那麼原本的牙縫被紅腫的牙齦填滿,而洗牙過後,口腔衛生狀況改善,牙齦不腫了,原本的牙縫就顯露了出來,讓人感覺上是洗牙造成的牙縫變大。
如果洗牙後你覺得牙縫變大,說明本身就有牙周病,洗牙洗晚了,牙齦不健康,萎縮了,而且牙結石本身就可能會造成牙齒鬆動,若果儘早採取措施,幹掉牙結石,消除炎症,牙齒才會越來越健康。
如不及時除去牙石,牙齦會進一步萎縮,反而會導致牙齒鬆動脫落。
洗完牙後也不可太放飛自我,注意事項需牢記:
在洗牙後一至兩周內,不宜食冷、熱、酸、甜等食物,出現牙體過敏,屬正常現象,不宜抽菸,不宜飲濃茶、咖啡、紅酒、可樂等深色飲品。
洗牙結束當日刷牙出血屬正常現象,牙齦紅腫嚴重者可服用抗生素以及甲硝唑類藥物三日。
牙齒潔護間隔時間應在半年至一年一次,保證牙齒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