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X科技遞交赴美招股書:2019年淨利潤4774.8萬元

2021-01-14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中國電子產品公司RLX Technology Inc.(RLX科技)已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股票代碼RLX,擬在紐交所上市,花旗集團及華興資本為承銷商。此次招股書所列融資額為1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2019年,RLX科技收入15.5億人民幣。在盈利表現方面,RLX科技在成立第一年的2018年虧損28.7萬人民幣,2019年的淨利潤為4774.8萬人民幣。

以下為招股書摘要:

公司概述

RLX科技是中國第一品牌電子菸公司。根據CIC Report,按閉式電子菸產品的零售額計算,2019年和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前九個月,我們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8.0%和62.6%。我們專注於電子菸行業的重要活動,從科學研究、技術和產品開發、供應鏈管理到線下分銷等等。根據CIC在2020年9月進行的調查,我們的品牌知名度市場第一,在中國電子菸產品用戶中的佔有率達到67.6%。

我們利用強大的內部技術和產品能力以及對成年吸菸者需求的深入了解,以開發出卓越的電子菸產品。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已經推出五大系列具有多種增值功能的閉式可充電電子菸產品。為全面改善成年吸菸者使用我們產品的體驗,我們採用了一個多層開發框架。在此框架下,我們開發了多個行業領先技術,以增強我們產品品質和性能。

我們開創了針對中國電子菸市場的線下分銷和「品牌專賣店」相結合的零售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我們確定並利用各種分銷與零售渠道,讓我們的產品以更有效的方式覆蓋成人吸菸者。截至2020年9月30日,我們已與110個授權分銷商合作,向覆蓋全國250多個城市的5000多個RELX品牌合作夥伴和其他100000多個零售商店提供產品。

我們致力於通過堅持和實踐我們的道德原則來建立和增強我們的品牌聲譽。通過我們的「監護人計劃」,我們與分銷商、零售商和其他合作夥伴共同努力,通過多項關鍵舉措,積極防止未成年人使用我們的產品。

財務數據

我們經歷了實質性增長。2018年1月2日(成立之日)至2018年12月31日這段時間內——即2018年度,我們的淨營收為1.326億元人民幣;到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19年度,我們的淨營收增長至15.494億元(約2.282億美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這9個月,我們的淨營收為22.013億元(約3.242億美元),高於2019年同期的11.389億元。2018年度,我們淨虧損30萬元人民幣,2019年度淨利潤4770萬元(約700萬美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這9個月,我們的淨利潤1.086億元(約1600萬美元),高於2019年同期的9800萬元。2018年度和2019年度的非GAAP調整後淨利潤分別為650萬元和1.005億元(約1480萬美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這9個月,非GAAP調整後淨利潤為3.817億元(約5620萬美元),2019年同期為1.415億元。

市場機遇

根據CIC Report,按零售額計算,2019年中國電子菸市場規模達到了15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13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5.9%。中國電子菸市場目前以閉式電子菸產品為主。2019年,閉式電子菸產品的零售額佔整個電子菸市場的74.1%。到2023年,閉式電子菸產品的零售額預計將佔整個電子菸市場的97.1%。2019年,中國約有2.867億成年可燃菸草產品用戶,意味著中國將是電子菸產品的最大潛在市場。

我們的優勢:

我們相信以下優勢將有助於我們取得成功,並幫助我們獲得競爭優勢:

中國是最大電子菸潛在市場,而我們是中國市場上排名第一的品牌電子菸公司;

以行業領先的品質保證和控制、技術與產品開發為基礎的優勢產品;

開創性的線下分銷與「品牌專賣店」整合的零售模式;

有遠見和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

我們的戰略:

我們計劃通過以下戰略來實現我們的使命:

投資科學研究;

加強技術和產品開發;

加強分銷和零售網絡;

加強供應鏈和生產能力;

擴展全球市場。

IPO收益用途:

本次IPO的主要目的是RLX科技的A類普通股創造一個公開市場,使所有股東收益,並通過向員工提供股權激勵和獲得額外資本的機會來留住員工。RLX目前計劃將此次發行的淨收益用於產品和技術的開發與科學研究、提高分銷與零售網絡、改善供應鏈能力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高管和股東持股:

創始團隊及員工持股合計佔58.7%;

Deep Technology Linkage Fund L.P.持股10.7%;

紅杉資本持股4.9%。

業務相關的風險因素:

我們的經營歷史有限,我們過去的經營和財務業績不代表未來的業績,這使我們難以預測未來的業務前景和財務表現。

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變化以及與電子菸行業相關的新法律、法規、政策的發布和任何其他進入壁壘已經對我們的業務經營產生了重大不利影響,並可能進一步嚴重不利於我們的業務經營。

若確定或認為使用電子菸產品會構成長期健康風險,則電子菸產品的使用可能會顯著減少,這可能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正處於中國不斷發展的新興市場之中,其發展速度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慢或與預期的不同。

我們或可面臨因我們出售的產品引起的產品責任和用戶投訴,這可能會對我們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若未能維護和提升我們的品牌價值,我們的業務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損害。

我們依靠我們的線下分銷和零售網絡向中國的零售店和用戶提供產品。若他們不能以令人滿意的方式提供我們的產品或未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則我們的品牌、業務、經營結果以及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可能無法繼續開發、創新和利用對我們的成功至關重要的技術。

我們可能無法及時、經濟高效地開發和推出新產品或升級現有產品,這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經營結果和前景產生不利影響。

產品缺陷或其他質量問題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關鍵原料和組件的供應短缺和中斷、交貨時間變長以及價格的波動均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其中任何一種都可能破壞我們的供應鏈,並對我們的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若我們的零售商或客戶代表未能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或未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則我們的品牌、業務、經營結果和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傳染病、自然災害或其他事件的爆發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濫用我們的產品可能會導致潛在的不利健康影響,從而使我們面臨投訴、產品責任索賠和負面宣傳等風險。

我們依靠數量有限的供應商和製造商來供應和生產我們的產品。任何這些業務合作夥伴的損失都會對我們的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獨家生產工廠或我們的第三方製造商和供應商的生產工廠發生任何中斷都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承受與我們產品的倉儲和物流有關的風險。若發生這些風險中的任何一項,則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未能以最佳水平管理庫存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我們在科學研究上的投資可能不會產生預期的結果。

我們面臨電子菸行業參與者的競爭,因此可能無法有效競爭。

我們的母公司Relx Inc.使用我們的品牌並在海外市場許可我們的商標和某些其他專有權,並且可能無法維護我們作為被許可方的品牌形象。

我們可能無法成功實施我們的未來業務計劃和戰略,並且若我們無法有效地執行未來業務計劃和戰略,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結果和增長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的員工、分銷商、零售商、供應商和製造商的不當行為(包括非法行為、欺詐或共謀行為)可能損害我們的品牌和聲譽,並對我們的業務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若我們未能完全遵守中國廣告法及適用於廣告的相關法規、規則及措施,則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我們受政府法規以及與隱私、信息安全和數據保護有關的其他法律約束;任何安全漏洞和我們實際上或被認為未能遵守法律義務,這些情況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品牌和業務。

我們的智慧財產權對於我們的成功至關重要。任何第三方侵犯我們的智慧財產權或我們的智慧財產權遭受損失,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可能會受到第三方智慧財產權侵權索賠,這可能會產生昂貴的辯護費用,並可能破壞我們的業務和經營。

我們自己經營的品牌專賣店的訪客遭受的事故、傷害或其他損害,可能會對我們的聲譽造成不利影響,使我們承擔責任並導致我們承擔大量費用。

我們的成功和有效經營的能力取決於我們的關鍵管理人員。關鍵管理人員的損失或未能吸引和留住必要的人才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已經發現我們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若我們沒有適當地糾正此重大缺陷、或未來遭遇其他重大缺陷、或無法維持有效的內部控制,則我們可能無法準確或及時地報告我們的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或無法遵守適用於上市公司的會計和報告要求,這可能會對投資者信心以及我們的美國存託股票的市場價格產生不利影響。

未來在補充資產、技術和業務方面的投資和收購可能會失敗,並可能會導致股權和收益攤薄,以及管理層注意力的重大轉移。

我們可能無法在需要時以有利條件或根本無法獲得額外的資金。

在我們日常經營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受到法律或其他訴訟的約束。若這些訴訟的結果對我們不利,則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已經授予並且未來可能會繼續授予股票期權和其他基於股票的獎勵,這可能會導致基於股票的薪酬費用增加。

未能遵守中國勞動法以及未能按照中國法規要求就各種員工福利計劃繳納充分款項,可能會導致我們受到處罰。

若我們無法有效控制勞動力成本,則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全球或中國經濟的嚴重或長期下滑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的經營保險範圍有限,這可能使我們面臨巨額成本和業務中斷。

我們承受與租賃物業有關的風險。

相關焦點

  • 悅刻母公司遞交赴美上市招股書 電子菸行業的未知因素還有哪些?
    2020年12月31日,國內電子菸品牌悅刻的母公司霧芯科技正式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擬在紐交所上市。其實,霧芯科技就算上市成功,也並非第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電子菸股。早在2020年7月10日,電子菸製造商思摩爾國際(06969,HK)就已登陸港股市場。
  • 成立僅3年!悅刻電子菸母公司擬赴美上市!源碼和紅杉身影浮現
    國內知名電子菸品牌悅刻的母公司霧芯科技(RELX)近日正式向美國證監會遞交F1形式的招股書,擬在紐交所上市,但公司並未披露融資金額。根據公司招股書披露的信息,公司於2018年1月在深圳成立,創始人包括現任董事長兼首席CEO汪瑩、蔣龍和WEN YILONG。
  • 電子菸巨頭悅刻赴美上市,監管重壓轉戰線下毛利下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雷達財經,作者丨梁春富,編輯丨深海又一家電子菸龍頭要赴美上市了。2020年12月31日,電子菸製造商霧芯科技(RLX Technology)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RLX」。此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於研發及科學研究、加強分銷及零售網絡、提升供應鏈能力及一般企業用途。
  • 好未來進入整體戰略性虧損;蛋殼公寓遞交赴美IPO招股書
    ,不像遊戲、音樂可能會被顛覆;好未來CEO張邦鑫:學而思網校今年放棄盈利,進入整體戰略性虧損;維珍銀河CEO:未來十年將有數百萬遊客想要飛往太空;阿里收購企業協作軟體Teambition,推進與阿里雲、釘釘產品共創;蛋殼公寓遞交赴美IPO招股書,3年間房間數增長166倍;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確認向蒂芙尼提出收購要約;Uber借UberMoney進軍金融,提供電子錢包與信用卡服務;美國電子菸企業Juul
  • 雲從科技遞交科創板招股書 年均增長率358.47%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4日訊(孔辰) 12月3日,人工智慧公司雲從科技遞交了科創板招股書。據相關文件顯示,此次公開募股的融資規模預計為37.50億元。對此,雲從科技表示,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以持續提升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實力及產品能力,包括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 境外IPO周報|2020年最後一周港股11家公司火爆招股,電子菸品牌悅刻...
    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瑞麗醫美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1.59億元、1.91億元、5873萬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1740.5萬元、1841.8萬元、1027.7萬元、-1177.7萬元。資本邦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曾收到過138宗客戶關於醫療美容服務的投訴,其中109筆以退款或支付和解金處理,賠付率達78.9%。
  • 聯想系正奇金融上市擱淺後:連續兩年業績下滑,2019年淨利潤同比降...
    3月26日,聯想控股(03396.HK)發布了2019年全年業績,聯想旗下金融服務板塊各公司2019年業績也隨之披露。聯想控股2019年實現營收3892.18億元,同比增加8%;實現股東應佔淨利潤36.07億元,同比減少17%。聯想控股表示,其營收增長主要受益於IT、金融服務、農業與食品板塊業務增長。
  • 燃石醫學赴美IPO
    近日,燃石醫學向美國證監委員會正式遞交F-1招股書。這是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首個遞交招股書的中概股。燃石醫學為啥非要在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餘波未平的情況下,赴美上市呢?所以說,燃石醫學是在做了大量赴美上市準備工作、「臨門一腳」的時候,遭遇了瑞幸黑天鵝事件。從燃石資料來看,2014年8月16日—2019年2月14日,完成了A、A+、B、C共4輪融資,每一輪融資都會給戰略投資者赴美上市預期。
  • 【國慶快報】諾貝爾獎得主公布;騰訊音樂遞交招股書;美菜網獲10億...
    範冰冰微博就逃稅問題道歉,完全接受監管部門超8億元罰款鬧得沸沸揚揚的範冰冰「陰陽合同」終於有了結果。根據調查,範冰冰在電影《大轟炸》劇組拍攝過程中實際取得片酬30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已經申報納稅,其餘2000萬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個人所得稅618萬元,少繳營業稅及附加112萬元,合計730萬元。
  • 八點一氪 | 找鋼網遞交IPO招股書;傳美團赴港融資目標超40億美元...
    大公司 找鋼網遞交IPO招股書:2017年營收175億元 資料顯示鋼鐵電商平臺找鋼網已於近日向香港聯交所正式遞交招股書,申請赴港上市,成為第一批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AB股結構公司之一。據招股書公開信息顯示,找鋼網在2015、2016、2017年營收規模分別約為人民幣61億元、90億元、175億元;三年交易額分別約為人民幣182億元、363億元、63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7.5%。(騰訊一線) 美團赴港IPO,知情人士:公司融資目標超40億美元 美團點評已申請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據三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該公司融資目標超過40億美元。
  • 新三板+H首單落地,君實生物在港遞交招股書
    8月6日,新三板公司君實生物(833330.OC) 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擬發行H股。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作為新三板名副其實的「創新藥一哥」,首單「新三板+H」花落君實生物,也算是眾望所歸!一、君實生物:市值129億的新三板獨角獸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是一家以開發治療性抗體為主的研髮型高科技公司。2015年8月13日,君實生物掛牌新三板,目前交易方式為做市轉讓,市值128.76億元。
  • 悅刻電子菸3年38億背後:政策高壓 質量遭詬病假貨頻出
    繼思摩爾國際登陸港股創下7個月股價2.5倍的佳績之後,國內電子菸品牌悅刻的母公司霧芯科技也在2020年末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欲登陸美股。  有趣的是,就在2020年12月7日,霧芯科技還公開否認了將赴美上市的消息。
  • TMT投向標|螞蟻集團中籤數量為70.17萬個 完美日記赴美遞交上市...
    《科創板日報》(北京,記者 高小科)訊,本周TMT領域的大事件包括:螞蟻集團中籤號出爐,共70.17萬個;完美日記遞交赴美上市申請書完美日記遞交赴美上市申請書: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32億元10月31日訊,美國時間10月30日,新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赴美上市,高盛、摩根史坦利、中金公司為本次IPO的承銷商。
  • 中國抗體擬赴港IPO 有望摘下國內首個CD22單抗藥物
    SM17開發用於治療哮喘及罕見疾病特發性肺纖維化(IPF),該公司擬於2021年Q1進行人體臨床試驗。招股書指出,上述3款產品為患者形成了一個非競爭性、互為補充的治療方案組合。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另外3款處於不同階段的臨床候選藥物。研發投入方面,中國抗體2017年、2018年、2019年1-4月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260萬元、4730萬元及2020萬元。
  • 賽倫生物兩版招股書孰為真?多項數據打架、現重大會計差錯更正
    2016年2月,賽倫生物曾在新三板掛牌,後因自身經營發展需要和戰略規劃,公司於2017年8月在新三板摘牌。2019年5月9日,賽倫生物向上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科創板上市。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公司經歷了三輪問詢後,便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對此,風雲資本界詢問賽倫生物撤回原因,對方表示不方便回答。
  • 雲米科技Q3淨利潤7330萬元 同比扭虧為盈
    11月21日,雲米科技發布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雲米科技淨收入人民幣10.7億元(1.496億美元)同比增長89.2%;淨利潤7330萬元人民幣(1030萬美元),而上一季度第三季度的淨虧損為5980萬元人民幣,同比扭虧為盈。
  • 微美全息(WIMI.US)赴美上市調查:昔日A股神秘玩家,如今敲響美股大門
    美股 微美全息(WIMI.US)赴美上市調查:昔日A股神秘玩家,如今敲響美股大門 2019年7月24日 08:06:11
  • IPO觀察 柔宇科技持續虧損衝刺科創板,中車時代電氣擬募資近80億
    財務數據方面,2017年-2019年,巨一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08億元、8.78億元、8.79億元,2018年、2019年營收增幅分別為-3.30%、0.11%;淨利潤分別為1.53億元、2.34億元、1.05億元,2018年、2019年淨利增幅分別為52.94%、-55.13%。2020年上半年,巨一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86億元,淨利潤為4450.64萬元。
  • 康方生物,來自廣東中山的生物科技公司,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上市
    12月3日,總部位於廣東中山的生物科技公司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Akeso,Inc.(以下簡稱「康方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IPO上市。
  • 一文看懂貝殼招股書:第一大股東左暉持股28.9% 騰訊為二股東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見聞VIP" APP。作者|張超 編輯|羅麗娟屢次傳出赴美上市消息後,貝殼集團IPO一事終於塵埃落定。7月24日晚,貝殼集團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招股書,擬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BEKE」。與媒體此前報導的基本一致,高盛、摩根史坦利、華興資本、摩根大通等擔任貝殼集團IPO承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