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物】
光明日報記者 姚曉丹
92歲的西南財經大學名譽校長劉詩白謙虛地稱自己為「90後」,「寄希望於年輕的經濟學同志」,「自己努力發揮餘力,有一分熱發一分光」。樸素的獲獎感言讓他像是一位來交流思想的學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邁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經濟改革一馬當先,我和許多同志跑工廠,跑農村,參加討論會,提建議,寫文章,為中國改革開放造勢。我沒有多少學術的成就,只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理論進行了一些粗淺的探索。」
劉詩白 梅可攝/光明圖片
多少成就過往,他略去不提,在頒獎會這個「榮耀加身」的時刻,他想的是經濟學那些未解的問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堅持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不是照搬西方的市場經濟,更不是美式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發揮了市場基礎調節作用,又有效發揮了政府的職能,既重視效率又承認差別。基於我國實踐的經驗,完善社會主義的市場機制,這是今後的重要任務。」劉詩白說。
他的學生表示,他就是這樣,一刻都不能停止思考。
70年杏壇執鞭,70年辛苦育人,所獲成績悉數記入歷史,他的學生說:「想要了解老師,就讀他的書吧。」我們只能從這些著作中,看到一些劉詩白的思想軌跡:《論體制創新》《產權新論》……
頒獎詞這樣評價他的貢獻,「從他卷帙浩繁的著作裡,可以觸摸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起步、發展、繁榮的歷史脈絡。」實際上,劉詩白還有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經濟學獎——「劉詩白經濟學獎」,2012年設立,以表彰「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著作」。
《光明日報》( 2017年09月29日 10版)
[責任編輯:孫宗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