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白皮書發布!關於STEM教育的現狀和未來都在這裡……

2021-01-15 中國網

很高興今天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夠代表我們的研究團隊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STEM教育研究成果——中國STEM教育白皮書。

我會從三個方面向大家匯報:中國STEM教育的背景,中國STEM教育研究的現狀和中國STEM2029計劃。

 

時代國際背景之下,中國STEM教育勢在必行

第一部分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國STEM教育的背景,包括時代、國際、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以及產業人才背景。

1.時代對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從時代背景來看,目前我們處在一個技術高度變革的時代,從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到智能製造,所有這一切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生產方式,特別是對於未來的就業和產業所需要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這個過程中,未來的人才競爭主要是知識與技能的競爭,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但是各自採用的途徑和手段不同。從國際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出STEM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能力的載體,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開展STEM教育非常重要。

2.各國都在進行改革,人才是勝出的關鍵

第二,我們來分析一下國際背景中。全球目前各個國家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在新的產業升級的進程當中到底誰能夠勝出?在我們選取分析的幾個國家中,目前全球競爭力指數中美國排在第三位,英國排名第七,德國排名第五,芬蘭第十,以色列排名二十四,中國排在第二十八位。

我們再看一下全球創新指數的排名情況。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美國依然排第三位,英國第四位,芬蘭第八,德國第九,以色列第十,中國排在第二十二位。即使是目前在全球競爭中排在前列的國家,他們依然非常有危機意識,紛紛出臺了很多政策提高國家競爭力。很多國家都是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國家競爭力的角度來看待STEM人才的培養。

早在八十年代,美國就提出了STEM教育。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發表了《本科的科學、數學和工程教育》報告,被認為是美國STEM教育的開端。2017年《美國競爭力計劃》提出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具有STEM素養的人才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關鍵,並大力加強了對STEM教育的投入;最近美國又出臺了《STEM2026》,對於STEM教育在未來十年的發展提出了新的願景。

除了美國之外,英國在2002年的時候就已經把STEM教育正式寫入政府文件,今年1月又出臺了《建立我們的工業戰略綠皮書》,這份報告中提出了在英國的現代工業戰略中技術教育是核心,同時還將促進數學教育的發展和解決STEM技能短缺問題。

德國2008年制定了《德勒斯登決議》,將MINT教育列為教育發展重要目標。

芬蘭是一個創新性很強的國家,他們歷來非常重視做中學,早在90年代就出臺了LUMA計劃,LUMA是芬蘭語的STEM。這項計劃的目標是加強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實踐和加強學生對這些學科的學習興趣。

3.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更合理的人才結構

中國目前勞動力數量世界第一,經濟總量處於世界第二,而百萬人研發人員的數量在120多個國家中排46位其實是比較靠後的。我們的人才數量在逐步增長的,但是我們的人才結構是有缺陷的。而我們要實現社會經濟轉型,對人才結構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要想實現中國夢,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STEM教育就變得尤為重要。

中國在2015年的時候提出「中國製造2025」,即2025達到製造業的強國,在2035年達到世界製造陣營中的中等水平,到2049年,建國百年的時候進入綜合實力世界製造強國。在2016年頒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剛要》當中,也提出國家發展要三步走,在2020年要進入創新型國家,2030年要躋身創新型國家的前列,到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所有這些戰略的實現都需要人才的支撐。

從中國目前的人才情況來看,創新型人才、高水平技能的人才會成為我們經濟轉型的瓶頸。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到,到2025年,在我們未來發展比較重要的幾個領域當中,人才缺口是非常大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今天我們必須要加強理工科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在新興領域專業方面的人才數量與結構,更重要的是人才質量。

目前中國STEM教育是什麼現狀和定位?

第二個部分看一下中國STEM教育的現狀。

中國STEM教育雖然是新生事物,但也不是無本之源,STEM教育在中國的發展也有歷史的傳承,取得了很多成就,我們總結為開創了新局面,支撐了新發展,明確了新定位。

1.在實踐上取得了新局面

STEM教育在中國的實踐雖然剛剛興起,但是在幾個方面目前已經能夠看到成效。

首先各地正在積極探索STEM教育的推進方式,很多地方都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文件。第二,形成了一批教育機構,各類STEM教育機構在全國各地正在逐步的發展。第三是STEM作為一種教育的方法,在學校當中正在得到逐步的認同,學校也在積極的探索之中。第四,一些比較優秀的高中和高校相結合,落地了一批STEM主題實驗室。這些都是在基礎教育當中STEM取得的進展。

2.在研究上支撐了新發展

在STEM教育研究方面,中國目前也在呈現出逐漸繁榮的趨勢。我們在知網上以STEM教育為主題詞搜索,對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從數據分析上可以看出,中國STEM教育研究在2016年有一個爆發時期。為什麼?因為2015年STEM與創客寫入了中國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文件中,此後,對STEM的研究也呈現爆發性增長。

從研究的層次來看,目前呈多樣化的態勢,從基礎研究到高等教育以及教育政策等方面都有涵蓋。從研究情況機構分布來看,華東師範大學的相關論文的數量最多的,論文數量遠遠超過了其他機構,特別是有些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對STEM教育進行了非常系統的研究,這對於中國的STEM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研究類別來看,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論、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

3.在政策上,明確了新定位

明確新定位,把STEM教育納入國家戰略發展政策。

第一,在國家戰略政策中雖然沒有直接寫明STEM,但是在內容上體現了STEM的內涵。2006年《國務院關於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中指出,「大力倡導啟發式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從小養成獨立思考、追求新知、敢於創新、敢於實踐的習慣。切實加強科技教育。」

第一,STEM教育雖然沒有明確寫入國家政策文件,但是政策是非常鼓勵STEM教育的。在2006年的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綱要當中,就提出要開發啟發式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其實這些也正是STEM教育所倡導的理念。在2016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當中,提出要完善科學體系,這些對於STEM教育的發展也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全民科學素養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在義務教育階段要基於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完善中小學科學課程體系,研究提出中小學科學學科素養,更新中小學科技教育內容,加強對探究性學習的指導;在高中階段要鼓勵探索開展科學創新與技術實踐的跨學科探究活動,同時規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第二,科學教育政策非常重視STEM教育。科學教育的政策分為兩個階段。從相關的政策文本來看,早期我國的STEM教育更多地體現在對綜合課程的倡導上,例如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要改變課程過分強調學科體系、脫離時代和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實際的狀況,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重視實驗課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從新時期的政策來看,我國STEM教育的實施則更多體現為科學課程。例如,按照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小學科學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四個領域,同時該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課程。

第三,教育信息化政策明確了STEM發展的任務。2015年,教育部在《關於「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首次提出要「探索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2016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進一步要求:「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著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養成數位化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信息化面向未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

中國STEM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和挑戰?

1.中國STEM教育的問題和挑戰

中國目前的STEM教育面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STEM教育雖然呈現一個非常繁榮的態勢,但是我們還缺少國家頂層的設計。

第二,我們的社會聯動機制不夠健全,各部門之間相對來說比較割裂的。如果僅從內容上看,STEM教育目前從幼兒園到高中,每一個階段都是存在的。但是目前各階段的內容不連貫,沒有完整打通的整體框架設計。因此,在知識和能力方面都缺乏遞進的連續性培養。

第三,標準和評估機制尚未建立。目前STEM教育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其實也是魚龍混雜。課程與產品缺少標準和認證,學校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因此在標準和評估機制方面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第四,師資隊伍方面我們目前並沒有做好準備。目前中國的大學沒有專門培養STEM教師的專業。我們的教師是按照分學科的模式培養的,但是STEM教育更加強調綜合性和跨學科,我們缺少能夠把學科整合,進行綜合教學的師資準備。

第五,我們缺乏國家示範項目的引領。STEM教育在中國還在起步階段,很多學校和教師都還處在迷茫狀態,不知道該如何做,國家示範項目對於希望開展STEM教育的學校會起到更好的引領作用。

2.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

面對STEM教育存在諸多問題與挑戰,我們制定了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

為什麼定在2029年?因為2049是建國百年,建國百年的時候中國要建成世界創新型國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人才的培養需要有提前度。我們希望從現在行動起來,在2029的時候我們已經能夠培養出一批創新型的人才。我們希望通過未來十幾年的努力,能夠讓中國湧現出更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STEM方面的創新人才。

在討論創新行動計劃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在中國背景下對STEM教育內涵的認識。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對於STEM的認知並不相同,而且是一個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我們認為STEM教育在中國當年的背景下的內涵有五個方面:

第一,我們認為中國的STEM教育應該納入國家創新人才培養戰略。

第二,我們認為在中國,STEM教育應該是一場國家終身學習運動。

第三,我們覺得STEM教育是跨學科、跨學段連貫的課程群。

第四,我們認為STEM教育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培養綜合素質的這樣一個載體,也是培養學生21世紀技能的載體。

第五,STEM教育應該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創新實踐。

在中國STEM2029創新行動計劃當中,我們認為應該遵循如下指導原則:

第一,協同。STEM教育是一項全社會都應該參與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建立充滿活力、合作、包容的新的STEM生態系統。

第二,合作。STEM教育研究者和內容資源的提供者是非常多樣化的,在實施國策過程中各部門機構間應該相互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夥伴關係。

第三,開放。我們將支持在各方同意的情況下,自願推動知識擴散和技術轉移。

第四,包容。

第五,創新。

中國STEM2029創新行動計劃中,我們有七個行動的主要內容,具體如下:

第一,STEM教育應該有國家的頂層設計。從國際經驗來看,STEM教育取得成效的國家均有頂層設計,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在國家層面上有了頂層設計,才能把STEM教育和國家戰略以及人才戰略密切結合起來,才能打通學段和社會資源的整合。

第二,實施人才培養暢通計劃。STEM教育應該是終身教育,是從小到大的學段貫通的。否則,就缺少連續性,在低年級沒有做好如果低端沒有做好興趣的培養和技能的貯備,那麼在高端開設的課程就會缺乏知識是和技能基礎。

第三,要建立資源整合和師資培養平臺。我們希望通過建立STEM教師發展平臺,在全國高校和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校中能夠建立開展STEM教師培訓的工作網絡。應該在統一的教師STEM專業發展框架的指導之下,開展STEM教師的分層培訓,以滿足現在STEM教師缺乏,以及技能不足的問題。

第四,STEM教育的標準和評價。標準是有序推動STEM教育的保證,無論是課程資源還是教師培訓,以及各類產品和服務,它都應該有相應的標準才能夠保證質量,推動中國STEM教育良性發展。

第五,打造一體化的STEM教育創新生態系統。因為STEM教育不是單一機構所能完成的,它一定是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各機構形成合力的創新協作的生態系統。

第六,打造服務經濟的教育人才戰略高地。這也是我們開展STEM教育最核心的目標,為國家人才培養戰略服務。

第七,推廣STEM教育的成功模式。STEM教育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進行長期的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先進的經驗和典型案例,具有很好示範作用,所以我們希望與大家共同努力探索各種有效的模式,能夠在中國更多的地區推廣和實施。

我們的願與各方一道,以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為宗旨,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一個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新企業、社區和學校相融合的STEM教育生態系統,打造若干理念先進、特色鮮明、質量領先的STEM教育示範基地,培養一批國家的創新人才。

(記者:王曉霞 編輯:祝穎麗)

相關焦點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國內首部《智能聯接指數白皮書》權威發布,新華三助力企業搶佔數字...
    白皮書由新華三聯合中國權威ICT研究諮詢機構計世資訊(CCW Research)1共同發布,系統展示了一套科學有效的智能聯接指數評估體系,幫助行業用戶提升智能聯接應用水平。智能聯接指數體系的建立,將有助於統一認識,進一步明晰智能聯接的涵義和標準,深化行業用戶對於智能聯接定位和內涵的理解。
  • UFO.WORK共享辦公盤點雙創現狀 發布《2018雙創白皮書》
    2017年,天明雙創研究院聯合UFO.WORK共享辦公率先發布了《2017年雙創白皮書》,引起社會各界熱議。歷時一年的觀察和研究,UFO.WORK共享辦公再次發布《2018雙創白皮書》。通過盤點本年度雙創領域的現狀、變化及趨勢,期望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據,為創業者與投資者提供參考。
  • 《2020年教育行業在線數位化轉型白皮書》發布
    2020 年 12 月 15 日,由一起銷售發起,朗培教育集團、藍色光標等教育行業巨頭及數字營銷公司聯合發布《2020 年教育行業在線數位化轉型白皮書》,共同探討教育行業在線數位化轉型新趨勢。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教育行業更是深受影響,近半數線下教培機構認為營收預計比去年減少 50% 以上。
  •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  據悉,《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共4個章節,分別介紹了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概念、發展現狀、總體架構和關鍵技術以及加快發展我國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建議。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表示:「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未來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
  • 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發布數字繳費發展正當時
    中國光大銀行雲繳費攜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共同發布了《繳出新生活——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經過多年打造,光大雲繳費搭建了一個普惠便民金融服務體系,將中國各類繳費服務、各種繳費渠道、支付結算功能整合,讓用戶隨時隨地通過任何渠道,都可輕鬆繳費。
  • 《2016中國電線電纜市場質量白皮書》正式發布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3月6日,為了反映2016年度中國電線電纜產品市場質量狀況,在中國質量報、中國質量新聞網、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信用記錄中心等機構大力支持與指導下,中纜在線和企信在線聯合編制完成的《2016中國電線電纜市場質量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
  • 北京大學秦春華:創造教育未來第一步,就是要打破現狀
    今年,網易教育以「守正破局·創贏未來」為主題,再度搭建「金翼獎」這一廣闊合作平臺,旨在凝聚教育各界力量,共謀教育新未來。活動現場,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先生發表了主題為《關於未來教育的思考》的精彩演講。
  • MLB發布《2019中國棒球人口白皮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梁璇)「截至2019年,中國棒球人群整體規模約4100萬,活躍人群2100萬,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華北、華東、華南地區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 16歲青兒童STEAM教育品牌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是國內唯一一家集課程評價、教學區運營、比賽舉行、師資培訓與驗證於一體,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STEAM文化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青少年兒童自主創新服務平臺。不論是只做樂高教育,還是致力於智慧機器人現代化的技術性文化教育,又或者綜合性的STEAM教育雲平臺,都是有分別的生存環境。非原創內容會有明確作者及來源標註。
  • 白皮書、藍皮書、紅皮書、黃皮書所代表的含義你都知道嗎?
    「皮書」這種「官方解說」的性質,也使它常常和「權威」相聯繫。這些「皮書」出自專家學者或科研院校專業人員,發表對現實或未來政治、經濟、社會某一方面理解和認知,其看法和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對「皮書」的顏色並沒有特別的規定,可以沒有任何含義,也可以和書的內容結合起來。除此之外,市場上也有一些圖書在書名中使用「皮書」,只是借用了這個概念。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如何以STEM教育引領教育未來?
    在未來10年中,學校學習的各個階段都將有意識地引入特別設計的遊戲和探險類活動,如引入最新的科學理念和技術並將科學競技類的比賽活動整合到課堂活動中。此類活動門檻低,容易掌握,適合包括殘疾學生、雙語學習者等所有類型的學習者。
  • 日本發布防衛白皮書 中方:名為白皮書,實為黑材料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14日,日本政府發布2020年版《防衛白皮書》,稱中方憑藉武力在東海、南海「單方面改變現狀」,通過「一帶一路」合作攫取軍事基地,以抗疫援助為抓手謀求自身政治經濟利益。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中方此前已就此闡明嚴正立場。
  • CIIS 2020丨CAAI系列AI白皮書打造行業風向標
    發布會由CAAI副理事長孫富春教授擔任主持,發布了1本藍皮書、4本白皮書,集中展示了我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成果,給出了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和研判。參與編寫的專家現場解讀,以第一視角闡釋行業關切的熱點與難點。《中國人工智慧系列白皮書——智慧醫療助力抗擊疫情》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在智慧醫療領域的發展,通過調研在抗擊疫情中的實際應用案例,以期總結智慧醫療助力抗擊疫情的技術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智慧醫療技術的發展提供重要科學支撐。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中國金融標準檢測認證白皮書(2020)》正式發布
    近日,《中國金融標準檢測認證白皮書(2020)》(下稱《白皮書》)正式發布。這是中國金融標準領域首次正式發布的涵蓋標準、檢測、認證等全方面的年度綜合性白皮書。  《白皮書》對金融行業基於金融標準(含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開展檢測認證工作的發展現狀、良好實踐及對金融標準的應用成效等都做出了詳細的說明與介紹。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近幾年「STEAM教育」、「STEM教育」很火爆,各個家長群、學校門口的傳單等地方都在宣傳著這個,然而還是有很多家長搞不懂「STEAM教育」是什麼、「STEM教育」又是什麼?簡單來說,steam教育與stem教育都是一種教育理念,都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steam教育多了一個「藝術」教育,屬於「文理」綜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而stem是「理科」,偏思維邏輯、知識應用及現實問題的解決!
  • 把握當下洞悉未來 好孕媽媽發布《2021母嬰服務消費白皮書》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專業的母嬰護理平臺好孕媽媽重磅發布了《2021母嬰服務消費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據《白皮書》顯示,消費者心目中的好阿姨首先要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隨後才是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衛生習慣、服務意識和社交性格,而阿姨的綜合素質以及阿姨資源儲備的充足度,也成為判斷一個垂直平臺是否值得用戶青睞的首要因素。比如,月嫂在傳統的新生兒護理之外,還增加了更多新的技能需求。相對於更關心寶寶的傳統模式,新時代孕育形成了媽媽和寶寶的"雙中心"模式,媽媽和寶寶處在同等地位。
  • 5G廣播技術兩份白皮書發布,廣電總局廣科院張宇重磅解讀未來新場景
    11月27日,時值2020世界5G大會召開期間,在2020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及戰略國際研討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5G廣播技術首席科學家張宇博士代表5G廣播與視頻工作組就今日正式發布的《5G廣播技術方案》及《5G廣播技術應用》兩份白皮書作了解讀。本文為DVBCN依據張宇現場發言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