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樹屏:魂系海洋的一代科學先驅

2020-11-25 青島晚報電子報
朱樹屏:魂系海洋的一代科學先驅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4.10 星期一

    他發明了世界領先的「海帶自然光育苗法」,主持領導完成了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重大課題,主持完成了對蝦人工孵化育苗課題的研究,開創了中國對蝦人工養殖及產業化;領導主持了魚類、貝類的人工育苗與養殖技術重大課題,開創中國在該領域的人工養殖……
    世界著名的英國淡水生物研究所裡,至今仍存有一張他的照片,以此懷念這位中國科學家做出的傑出貢獻,稱讚他為「世界一流科學家」——
    4月1日,是我國著名海洋科學先驅朱樹屏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我爸這輩子都沒給自己過生日,他第一次 『過生日』,是2007年誕辰100周年時,黃海水產研究所幫他辦的紀念日。這次,就算是第二回過生日了。」朱樹屏的小兒子朱明曾是中學教師,退休後在黃海所資料研究中心整理父親生前的書信、札記、手稿等。
    在紀念日頭一天,朱樹屏遠在廈門80多歲的學生聶宗慶、王素萍夫婦專門趕來。黃海所職工時不時跑進朱明辦公室:「朱老師,明天會場幫我留個座吧!」一位去世41年的老人,在科學界同仁心目中,分量依然是沉甸甸的。
    世界海洋學和藻類學領域翹楚
    成長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之前,朱樹屏有著一段相當悽楚的童年歲月。1907年4月1日,他出生於山東省昌邑縣北孟鄉朱家莊一個貧苦家庭,自5歲起就要在黎明前背著糞筐外出拾糞。因年幼力不足,常常吃不飽,餓得臥在地上不能動。一個初秋的傍晚,6歲的他光著屁股逃走了,他在野外一直跑,最終被鄰村一個農民發現抱回了家,次日清晨把他送到了池子村的外祖父家裡。
    這個因飢餓而離家出走的男孩,從此開啟了一段新的人生。外祖父家境還算不錯,而且頗有學識,收留了朱樹屏後,就讓他陪著三舅去私塾上學,跟著旁聽。每晚回家備課後,外祖父繼續教他和三舅讀《四書》。後來,外祖父籌措路費,讓他赴益都考入了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外祖父是我的恩人,在思想及生活方面,曾是我的導師,直至現在我的思想意識仍受他的言行作風的影響……」在自傳中,朱樹屏說。
    讀書機會來之不易,朱樹屏勤奮努力: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1938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費留英,1941年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英國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英國淡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英國淡水生物學會水產化學部、浮遊生物部二部主任;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藻類研究室主任。其博士論文「朱氏培養液」是至今國際上仍廣泛應用的經典標準配方,「朱氏人工海水」為國際首創,是人工海水研究史上的裡程碑,至今在國際24種人工海水中列首位。在世界海洋學和藻類學領域,他是唯一一位以其姓命名成果的中國科學家。他多次獲國際權威的英國海洋生物學會「雷蘭克斯特研究獎位」,而且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
    趙太侔親赴上海商討「借聘」
    「父親是個非常注重個人素養的人,他對我們兄妹要求特別嚴格。」朱明回憶說,經歷過苦難的父親要求他們生活節儉,不能剩飯,碗裡的剩米粒都要衝點水一起喝下去;不僅襪子破了要補補繼續穿,就是皮鞋破了,也要用黑線連起來繼續穿。
    就是這樣一位生活上對自己和家人極為苛刻的人,在科學投入上卻大方得很。1946年,朱樹屏費盡周折獲得了回國艙位,出發前,得知國內大學無法支持湖泊調查,便將自己在英國的全部積蓄400多英鎊全部用來購買野外調查用的吉普車、帳篷、應用工具及各類圖書和實驗室器具,託運的行李達17箱之多。他的同事、曾任英國淡水生物研究所所長的隆德博士回憶說:「他搜集和購買了很多儀器,這些儀器都是當時的中國所沒有的,而他在實驗中又是必需的。這就是典型的朱樹屏。他一直抱定一個想法:當我回國以後,我能為我的人民做些什麼?」
    是年12月,朱樹屏回國,赴雲南大學任教。次年暑期,他在雲大聘期屆滿,原本要回中央研究院,卻在此前收到了國立山東大學的邀請函。據島城知名文史專家魯海、海大校史研究室主任楊洪勳等人介紹,當時國立山大復校沒多久,趙太侔校長在全國各地網羅人才,他拜託童第周、曾呈奎等人前去遊說朱樹屏來青執教,朱樹屏有些為難。最終,趙太侔想出一個「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辦法,親自赴滬與中研院動物所所長王家楫商討「借聘」一年。作為借聘的條件,朱樹屏在山大期間,還要為動物所進行海洋湖泊的研究工作。
    來到山大,朱樹屏創建和主持了我國第一個本科水產系,成立了漁撈、養殖、加工三個專業,為日後海洋生態和水產發展奠定了基礎。期間,他夜以繼日地親自編寫了浮遊生物學、海洋化學、應用湖沼學等多門專業教材。他從英國帶回的有關海洋、水產科研教學方面的書籍、資料及一些實驗設備,都贈送給了水產系,包括多套英國產的水質分析儀,及英國領事館贈予他的一套英國百科全書。
    一年中陪伴家人時間不足24小時
    作為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和中國水產學會主要發起、組織和創辦者之一,朱樹屏於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首次提出「種海、海洋農牧化、人工增殖、擴大資源」、「資源保護」和「設立禁漁期和禁漁區」等開創性的科學論述和建議。這些海洋科學實踐,大多都是在青島完成的。
    1951年,朱樹屏再度與青島續緣,他回青到中國科學院水生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同年3月調農業部水產實驗所(即今黃海水產研究所)任所長,兼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員、山東大學水產系教授。他後半生的心血,與這座海濱城市密不可分。
    他與童第周、張孝威共同主持、領導了中國首次海洋漁場綜合調查——煙臺、威海外海鮐魚漁場調查;作為主要領導者,參與了國家科委組織的中國首次全國海洋綜合調查;他還主持領導了中蘇合作進行的黃、東海綜合調查;發明了居世界領先的「海帶自然光育苗法」,為中國的海帶人工養殖事業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主持、領導完成了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重大課題,從而開創了中國紫菜養殖業;率先在中國主持了對蝦生活史的研究,並相繼領導、主持完成了對蝦人工孵化育苗課題的研究,從而開創了中國對蝦人工養殖及產業化;領導主持了魚類、貝類的人工育苗與養殖技術的重大課題,開創中國在該領域的人工養殖……
    「從我記事開始,父親每年和子女待在一起的時間絕對累計不超過24小時。」朱明告訴記者,父親的辦公桌旁就是一張行軍床,除了出差,基本吃住都在單位。除夕夜,他陪著母親去黃海所給父親送餃子,父親抬頭看了他們一眼,讓把餃子放下,就自顧自地忙去了。偶爾回家整理行裝,遇上是個周日,難得和孩子們見一面,妻子王致平就拉住他,在院子裡拍張合影。「我們想念父親的時候,就翻出來這些照片看看。」
    1972年,周總理獲悉朱樹屏病重,親自指示 「聽說樹屏同志病了,請認真治療」。在「文革」時期備受摧殘,暴病又延誤了治療的朱樹屏終於得到了認真對待,並迅速轉診上海。朱明至今仍清晰地記得:朱樹屏被抬上飛機後,稍微有點清醒,便虛弱地指示伏在身邊的妻子,「讓孩子們都下去吧。」作為一名把畢生心血傾注於科學事業的老科學家,朱樹屏從不肯沾公家半分便宜。於是,朱明和哥哥姐姐一起,自己買火車票去上海照顧病中的父親。
    給學生修改論文密密麻麻卻從不署名
    朱明記得,母親多次提起,父親的工資常常拿不回家,因為研究所圖書館需要充實新書,科學實驗需要儀器,所裡的資金不充足時,他就從自己的口袋裡往外掏。
    1995年7月,妻子王致平遵照朱樹屏遺囑,把他遺留的3000餘冊珍貴的外文科學書籍全部捐贈給了黃海所。
    女兒朱履冰在整理父親日記時,發現每天都記有給科研人員和學生們修改論文,而從未在他所修改的論文上署名。朱履冰曾看到過一篇論文鉛印稿——《黃魚的性腺研究》,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朱樹屏親筆修改的文字,甚至連標點符號都逐一進行了修改,但依然沒有署名。朱明以為這是父親的論文,拿著它去向時任黃海所科研處處長的莊志猛求證,莊志猛仔細看過後發現,那是他的導師劉孝舜(朱樹屏的學生)的論文。莊志猛抬起頭,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眼圈紅紅地看著朱明,告訴了他答案,兩人互相默視了足足有一分鐘。
    學生郭玉潔回憶說,當年朱樹屏曾帶領學生在膠州灣設站,逐月調查浮遊植物生長所需營養鹽類的組成特點和變化規律,並根據長期連續調查結果,首次提出預報海產生物資源及養殖業的豐歉進行「耕海」,合理開發利用海洋的戰略思想。「當時,老師對我們說:以後我年老行動不便時,你們出海也把我帶到船上,我不能具體做事,但可以提改進意見。」
    朱樹屏屬於青島,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如今,在他的家鄉,一條寬闊的公路被命名為「樹屏大道」。願他所代表的科學精神,也始終走在這樣一條寬闊的大道上。

-----------------------------------------------------------------------

相關焦點

  • 篳路藍縷,玉汝於成——海洋科學先驅朱樹屏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朱樹屏(1907年~1976年),昌邑北孟鄉人。1934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1938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費留英,1941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7年來青任國立山東大學教授兼水產系首任系主任,1951年回青,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山大教授等職。
  • 昌邑樹屏學校朱樹屏事跡陳列館海洋科普館「一校兩館」在北孟鎮落成
    昌邑樹屏學校朱樹屏事跡陳列館海洋科普館「一校兩館」在北孟鎮落成 2020-10-23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洋所舉行「緬懷科研先驅 弘揚科學精神」主題活動
    為緬懷老一輩科學家為祖國海洋事業奉獻一生的崇高科學精神,弘揚「耕海探洋、唯實求真,博學創新、厚德致遠」的所訓所風,4月4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開展「緬懷科研先驅 弘揚科學精神」主題活動。海洋所相關負責人、管理部門全體職工、科研人員及研究生代表等參加活動。
  • 我市一小學被授牌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青島同安路小學東營市東營區科達小學長島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泉城海洋極地世界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小學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經略海洋展廳
  • 山東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擬授牌名單公示 濱州入選2個
    根據《山東省海洋局關於印發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魯海函〔2019〕154號)要求,經工作評審,山東省海洋局現對擬授牌的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進行公示
  • 我市一小學擬被授牌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根據《山東省海洋局關於印發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魯海函〔2019〕154號)要求,經工作評審,山東省海洋局現對擬授牌的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進行公示,名單如下: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
  • 山東省海洋局關於擬授牌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的公示
    根據《山東省海洋局關於印發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魯海函〔2019〕154號)要求,經工作評審,山東省海洋局現對擬授牌的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進行公示,名單如下: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
  • 省海洋局命名授牌25家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青島同安路小學東營市東營區科達小學長島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泉城海洋極地世界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小學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經略海洋展廳
  • 微積分先驅|承前啟後的一代大師伽利略
    伽利略認為:「當科學家們為權勢所嚇倒,科學就會變成一個軟骨病人。」因此在監禁期間、他仍堅持科學著述,於1638年寫成了《關於力學和局部運動兩種新科學的對話和數學證據》,總結了自己一生在力學上的研究成果。晚年,他雙目失明。1642年死於幽禁之中。當他逝世時,保守分子拒絕將他埋在聖地。
  • 深海秘境——「科學」號帶你駛向海洋世界
    人類的起源離不開水,而世界上最大的水聚集地就是海洋。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在大海深處的某個角落,盤踞著人類從未見過的奇怪生物。在8月24日的科學營活動中,科學家帶領廣大營員們登上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去一探究竟。
  • 新一代海洋水色衛星星地對接試驗成功
    日前,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在海南陵水海洋衛星地面接收站組織開展了新一代海洋水色衛星數傳系統-陵水地面接收系統對接試驗。參加試驗的單位有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航天五院西安分院、陝西航天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 海洋科學:探索海洋的奧秘
    目前人類對於海洋的了解甚至少於對於太空的了解。 海洋科學是地球科學領域中的8個主要學科之一。海洋科學是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科學。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樓章華教授說:「海洋科學,顧名思義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
  • 「雲上科學營」帶領營員走近「大洋移動實驗室」探索海洋科學奧秘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 8月24-26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的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順利舉辦。活動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帶領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
  • 新一代高解析度全球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正式業務化運行
    新一代高解析度全球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正式業務化運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0-01-11 12:10:18 經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批覆
  • 海洋科學國際舞臺的建設者——中科院海洋所科技報國70年系列報導之十一
    「科學」號科考船靠泊波納佩港補給期間,海洋所所長王凡向密聯邦外交部長、教育部長等介紹海洋科學考察情況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所」)自成立以來始終將目光投向世界,一直致力於國際合作力度和層次的提升。回望建所70年來以海洋為媒介、努力拓展國際合作的奮鬥史,海洋所一直是海洋科學國際合作的積極踐行者,先後同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等30餘個國家的120餘個科研和教學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海洋科學合作研究。
  • 原創連載|《進軍三大洋—— 中國「大洋一號」船大洋科考20年》(5):承載民族海洋夢想的科學之舟
    1991 年,聯合國批准中國大洋協會登記註冊為國際海底開發先驅投資者,在國際海底區域分配到 15 萬平方公裡的開闢區。1999 年我國在金屬結核礦區獲得 7.5 萬平方公裡具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商業開採權。在 30 餘年的時間裡,我國先後有 6 艘遠洋科學調查船,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裡進行了大量深海資源勘查和勘探。
  • 五感新體驗海昌海洋公園新一代「未來水母館」亮相天津
    春節前夕,海昌海洋公園新一代「未來水母館」結束試運營,正式亮相天津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五感新體驗 海昌海洋公園新一代「未來水母館」亮相天津五感新體驗 海昌海洋公園新一代「未來水母館」亮相天津主題化奇幻意境展示,虛實創新交融將超大展缸中真實水母與主題情境多媒體投影結合,在星夜空、桃花境、雪竹林三大炫美虛幻場景中,將藝術化處理的水母、鯨魚、海豚等生物與真實的水母交融相應,結合LED地板的互動體驗及情境化背景音樂
  • 照明技術先驅奧迪推出下一代OLED技術
    早在2016年,奧迪就開始運用有機發光二極體(即OLED),可謂OLED技術領域的先驅。隨著數位化新時代的到來,這項技術定能改善道路安全,成為首個實現尾燈效果個性化的技術。儘管尾燈設計有所不同,奧迪作為先驅,引領了數位化OLED的發展,使奧迪Q5獲得法規認證成為可能。正因為此,奧迪的照明技術將進一步提升道路安全。該領域未來發展如何?展望未來,每個尾燈都將會分出更多區段,燈光效果也會更加個性化。例如,在道路溼滑或者交通擁堵的情況下,車輛或將顯示預先設置好的符號,對其它道路使用者發出危險預警。
  • 海洋科學就是研究「海水」的科學嗎?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 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空間。海洋科學是地球系統科學的知識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託,是海洋強國戰略的有效保障。海洋科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海洋科技已經成為各國爭相投入的前沿領域和創新熱點,海洋學科已成為地球科學中最強勁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