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半角模型八個結論,你會幾個?一題吃透可抵十道題,初中生福利

2020-12-05 騰訊網

hello,大家好。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又見面了,我就是傳播知識傳播愛的吳老師。

在學習全等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有的同學老師重複的在一些原題上犯錯誤,好一點的可能是原題上不會出錯,但是題目稍微變形一下就會一臉懵逼。究其原因我覺得是學習沒有真正的發生,對於一道題目沒有真正的吃透!

有同學經常會問老師為什麼你做題如此之快?是做題都做的麻木了麼?

我想說的是大量的做題只是一個基礎,更重要的是老師做題的高度會更高一點,題目條件會分析的更透徹一點。會去揣摩出題人的意圖,會去預判題目的陷阱,會去總結題目的思路。其實有不少的優秀的同學能夠做到這幾點,所以做題不在多而在精,一通百通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那今天咱們就來剖析一下,在全等三角形裡面非常重要的夾半角模型。

夾半角模型:顧名思義,從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引出兩條射線,使兩條射線的夾角為等腰三角形頂角的一半,我們把這個模型稱為夾半角模型。

例如上圖就是最常見的也是最簡單的夾半角模型圖,正方形夾45°,當然常見的還有等腰三角形夾半角,正三角形夾半角等等。

接下來我們在由上圖來剖析一下夾半角模型的三個重要條件

1:大角夾半角(不一定非得90°夾45°,只需要夾半角即可)

2:大角兩邊相等(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其實都是委婉的告訴你大腳兩邊相等)

3:其中會出現互補角這個條件(比如上圖中的角B和角D為一組互補角)

解題思路:通過旋轉或者補短方式,構造出全等三角形,再通過二次全等證明線段之間的關係。

那我們接下來如何利用上面總結的方法去解題呢?咱們一起來繼續剖析!

小試牛刀: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點E,F分別在BC ,CD上,∠EAF=45度,求證:EF=BE+DF.

分析:90度夾45度,∠BAD兩邊相等,∠B和∠D互補。三個條件均滿足,典型的夾半角模型。

輔助線添加:如喪圖通過不斷法添加輔助線構造出三角形GAB和三角形FAD全等。

證明過程

∵AB=AD(大角兩邊相等條件用上)

∠GDA=∠FAD(通過互補角條件加上平角很容易推出)

GB=FD(輔助線)

∴GAB≌FAD(一次全等)

又∵AG=AF(已證)

∠GAE=∠FAE(夾半角條件可以用上,很容易推導)

AE=AE(公共邊)

∴GAE≌FAE(二次全等)

∴EF=GE=GB+BE=DF+BE(得證)

如果這一道題學生只滿足於解出來,那麼你還是太年輕了,其實這個模型圖裡面有很多的結論可以綜合記憶理解。

這道題的結論總結如下:

能夠將以上的8個結論全部證明出來的才算吃透這個夾半角模型,才算是真正的學霸級同學,學習才真正的發生了。歡迎大家嘗試全部證明出來。

那我們接下來再來看看其他形式的夾半角模型:

正三角形內夾半角:

這道題的分析思路和解題思路完全正方形那道題一致,大家可以驗證著去理解夾半角模型三個條件怎麼去應用,這裡我就不再一一贅述。

等腰直角三角形夾半角:

所以吃透題目本質才是學習的關鍵,無論題目怎麼變,考查的知識點永遠不會變,所以真正的把該掌握的東西掌握牢固,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最後留一道中考改編題給大家練練手。

(2010重慶改編)等邊

的兩邊AB、AC所在直線上分別有兩點M、N,D為

外一點,且

,

,BD=DC.探究:當M、N分別在直線AB、AC上移動時,BM、NC、MN之間的數量關係及

的周長Q與等邊

的周長L的關係.

(I)如圖1,當點M、N在邊AB、AC上,且DM=DN時,BM、NC、MN之間的數量關係是_____________;此時

___________;

(II)如圖2,點M、N在邊AB、AC上,且當DM

DN時,猜想(I)問的兩個結論還成立嗎?寫出你的猜想並加以證明;

(III)如圖3,當M、N分別在邊AB、CA的延長線上時,若AN=

,則Q=_________(用

、L表示).

希望本文能對您和初中同學有所幫助,知識需要分享,贈人玫瑰,收留餘香哦。當然歡迎批評指正,關注收藏,有學習上的問題或者需要數學學科針對性資料的同學都可以私信我,願大家中考都能金榜題名。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必刷好題019-經典常考正方形模型和結論(上)
    正方形是初中階段的高頻考點,特別是在八年級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裡基本是必考內容,所以掌握好正方形的基本模型和結論,對你準確高效解題非常有幫助。本文將重點介紹:正方形中的十字架模型,平行於正方形對角線+等腰模型,正方形45°角夾半角模型(有補充)。
  • 「半角模型」
    ,可能往往會與正方形結合起來,初二階段,對於半角模型的認識,主要還是停留在通過旋轉證得三角形全等,從而推導邊或角的關係。半角模型中最重要的九個字,莫過於「等線段,共端點,用旋轉」,而半角模型,也揭示出了旋轉的優越性,既可以使得不在同一條直線的三條線段移在同一個三角形中,也可以使得在不同位置的三條線段移在同一條直線上。
  • 《 這道題很難嗎?》(41)半角公式的威力原來這麼大!(解答一)
    【題後話】:這道題,我好像並沒有使用 「半角公式」 哦!不知道 「半角公式」 背景的讀者,可以點擊下面的 「連結文章」 進行學習:【數學袋鼠】(13)三角函數的「半角公式」的證明【下期預告】:明天,我將講解這道題:
  • 2020黑龍江中考數學T10,K字型三垂直,半角模型,經典壓軸
    這是2020年黑龍江中考數學的第10題,選擇題最後一道題,壓軸題。難住了很多同學。其實,這道題是十分經典的壓軸題,很多地區,期中,期末都考過。雖然是中考題,但是初二的學生就可以做。我們先來看一下試題:(2020黑龍江T10)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a,點E在邊AB上運動(不與點A,B重合),∠DAM=45°,點F在射線AM上,且AF=√2BE,CF與AD相交於點G,連接EC、EF、EG.則下列結論:①∠ECF=45°;②△AEG的周長為(1+√2 )a/2 ;③DG+EG=BE;④△EAF的面積的最大值是a/8;⑤當BE=a/3時,G是線段AD
  • 沒有一個初中生真正明白這道初中物理題!高中生卻輕而易舉!
    第二個明顯不同是:高中物理有很多非常「抽象化的理想模型」用來替代「研究對象」,比如力學中的「質點」、電學中的「點電荷」。而這些模型在初中是不涉及的。第三個明顯不同是:高中物理更注重"邏輯思維",必須具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思維才能解答出過程更加複雜的高中物理題。
  • 初中生做物理題時一頑疾!用此法可一次性、永久消滅在萌芽中!
    在初中生朋友們做物理題時,有一個在所有中學生朋友們看來都不是什麼問題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出錯率之高,出錯面之廣泛,以及出錯的頑固性,幾乎超出了任何其他物理問題!此問題不分哪一屆學生,也不分學習水平不同,可以說無論是誰,只要稍不留神就會導致失誤或者錯誤!
  • 初中數學必刷好題021-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和旁切圓經典模型+結論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內切圓和旁切圓經典模型+結論,可以幫助我們在遇到和此模型有關的題目時快速利用結論得出答案,大大提高解題效率。在學習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和旁切圓的模型和結論之前,先看看一個熱身題,看看你多少秒可以得出答案。熱身題:如下圖,圓O和圓P分別是直角三角形ABC的內切圓和旁切圓,AB=4,AC=5,求OP的長度。
  • 《 這道題很難嗎?》(42)一道超級難題!半角公式的威力原來這麼大!(解答二)
    【題後話】:這道題,我之前曾在另一個欄目裡講解過。這次為了配合 「半角公式」,又拿了出來,所以我今天的工作比較容易。如果你了解 「半角公式」 的話,這道題就會容易很多。所以,這個公式很有用!不知道 「半角公式」 背景的讀者,可以點擊下面的 「連結文章」 進行學習:【數學袋鼠】(13)三角函數的「半角公式」的證明
  • 幾個公式概括中考物理一類重點題!
    中考物理題中有一類重點題型,此類題總是讓很多初中生望而生畏!此類題看起來千變萬化,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變化都僅僅是形式,本質永遠就是那麼幾個公式而已。這類重點題型就是中考物理每年必考的各種「效率」問題!此類題可以在選擇題、填空題以及壓軸計算題中出現。
  • 高中老師坦言:化學最難的是實驗題!20個常考題型,吃透一分不丟
    而化學實驗題又是佔分比最大的!所以,吃透好高一到高三化學的實驗知識點是高中化學提高成績最大的關鍵!縱觀近三年高考化學的題型,其實最難得分的實驗題無非也就怎麼幾類!而且整個高中化學的實驗題並不多,也就20個常考題型!所以,吃透好基礎知識點,對於化學實驗的提分是最大的關鍵!
  • 初中數學必刷好題018一文學透 圓 內接等邊三角形重要模型和結論
    本文第一部分將先介紹圓內接等邊三角形的基本模型和結論,第二部分將通過題目展示基本模型和結論的妙用,利用模型和結論把難題分解成簡單題。一.圓與等邊三角形基本模型和結論:圓內接等邊三角形基本結論初中數學必刷好題016 一文學透圓中垂直弦的重要模型和結論
  • 八年級數學,全等三角形你不能錯過的精彩(超全基礎模型)考神附體
    馬上十一黃金周就來了,這個時候匯總一下八年級所學的概念,不用思維導圖,不用專門的改錯本,儘可能用我在一線的視角,幫助各位做個簡單的梳理。全等三角形:六大基礎模型一線三垂直.這個在單純的全等三角形章節會比較基礎和簡單,但實際上它的應用非常廣泛,特別是在後期學完勾股定理後,結合一次函數,三角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幾代綜合大題會更加深入,趁著現在還不算緊張的學習階段,抓緊集中匯總.
  • 每天分享中考數學大題,19年煙臺23題,題型新穎的三角函數題
    對初中數學來說,解答題一直是丟分的重災區,初中生也把大題當作是考試的必爭之地。數學大題究竟如何思考,如何解析?九筒每天分享一道中考數學大題,與大家共同提高。2019年煙臺市中考數學的一道幾何大題,巧妙地將三角函數、勾股定理、科學計算器的使用原理與實際模型結合起來,題型新穎,難度較大,題目質量上乘。這道題究竟妙在哪呢?九筒帶你一起了解這道題吧。
  • 高考物理,分析壓軸題考點,再教你三個得分技巧
    今天,就教同學們幾招,希望對大家的成績提升有幫助。一、考點分析同學們首先要清楚壓軸題都考什麼,下面是近三年高考物理壓軸題的考點分析,同學們先看一下:從上表我們不難看出,物理壓軸題通常是集電學、力學、磁場、運動學為一體的綜合大題。
  • 只要此類中考物理題一出現,多數初中生就直接懵了!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至關重要的結論,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隻與接觸面之間壓力(正壓力)大小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而與二者之間的相對速度、接觸面積都無關!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也就是說以後我們再遇到摩擦力時,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區分此摩擦力到底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然後如果是靜摩擦力,則其大小與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無關,那麼怎麼求出靜摩擦力大小呢?方法是「根據受力平衡」來求,初中階段除此別無他法,也就是說靜摩擦力的大小會隨著外力大小的改變而改變。
  • 一年級下數學孩子不能考滿分?這份各單元易錯題,吃透根本沒問題
    一年級下數學孩子不能考滿分?這份各單元易錯題,吃透根本沒問題縱觀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材,我們可以發現這一學期孩子們一共需要學習7個單元的知識,分別是: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已經找規律。通過這7個單元的題目,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一學期的內容並不難。
  • 八年級數學,一次函數和三角形壓軸題,你能夠hold得住嗎?試試看
    共勉北師大版本教材的孩子們學習了三角形全等,也學了一次函數,咱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些代幾綜合的小題。首先,向外角兩邊做垂線段,然後垂線段的長度相等之後,我們就可以發現三角形CHA全等於三角形CNO,SAS,其實就是之前說的手拉手模型的運用;然後我們可以發現對應角度相等,緊接著外角與我們要求的角度之間是一種互補的關係,所以綜上,就可以得到結論。
  • 明天就2021國家公務員筆試了,這個八個蒙題小技巧一定知道!
    眾所周知,行測主要考查常識判斷、資料分析、邏輯判斷等幾大部分。能夠在短短的2個小時內,做完120道題是十分不易的。這就要求各位小夥伴在做題時要嚴格把握時間,注意做題的速度,遇到難題時不要過多糾結。適當捨棄較難的題目,對後續題目的得分十分重要!那遇到較難的題目隨便蒙一個嗎?怎麼蒙題勝算更大?
  • 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解題思路及常用原理梳理,吃透輕鬆上140!
    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解題思路及常用原理梳理,吃透輕鬆上140!初中階段數學的學習至關重要,初中數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相比小學數學難度有很大的提升,相對高中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並且數學是最拉分差的一個學科,初中三年後想要考入理想的高中,數學一定不能拉下。
  • 第二道初中物理競賽題幾乎全軍覆沒!過半初中生做錯第一道!
    一般情況下競賽題並不會超出中考物理大綱的範圍,可以肯定的是,總的來說,競賽題要比平時訓練的題目更綜合一些,更考察各種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導致多數初中生感覺物理競賽題難。我們今天就來見識一下初中物理競賽題的真面目吧,這是兩道電學競賽題,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兩道題比中考物理電學題難,而且幾乎所有初中生會倒在第二道電學題上,超過半數學生會做錯第一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