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物理,壓軸題可以說是壓倒了一批人。很多同學,特別是物理基礎不太好的,見到壓軸題就打怵,有的同學甚至連看都不看,直接放棄了。
要知道,高考成績相差1分,排名就會相差千名,能拿到的分,一定不能丟。物理壓軸題儘管是難,但是掌握解題技巧,還是不難拿分的。
今天,就教同學們幾招,希望對大家的成績提升有幫助。
一、考點分析
同學們首先要清楚壓軸題都考什麼,下面是近三年高考物理壓軸題的考點分析,同學們先看一下:
從上表我們不難看出,物理壓軸題通常是集電學、力學、磁場、運動學為一體的綜合大題。接下來我們看看具體怎麼考?
1.力學。力學綜合題通常是與斜面、板塊、彈簧等模型結合,運動過程複雜,條件比較隱含。物體運動通常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圓周運動、拋體運動等典型的運動的結合。一般會涉及運動學、力學、功能關係等多個物理規律的綜合運用,有時也會與相關圖象聯繫在一起。
2.粒子運動。粒子運動的綜合題大致有兩類。一是粒子依次進入不同的有界場區,二是粒子進入複合場與組合場區。運動形式有勻變速直線運動、類拋體運動與勻速圓周運動。涉及受力分析與運動分析、臨界狀態分析、速度的合成與分解以及相關的數學知識等。
3.電磁感應。電磁感應綜合題,通常是與導軌、滑杆等模型結合,考查電磁感應與力的平衡、力與運動、動量與能量的關係上,有時也與電磁感應的圖象問題相結合,有時還會加入電路知識綜合成難度較大的試題,與現代科技結合密切,對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要求較高。
二、突破高分的方法
1、拆分
對於多物體、多運動的問題,事實上是由一些基礎知識拼合而成的,遇到這類題,大家不妨靜下心來,把這看似複雜的運動拆分成多個單一的運動,如此便可以化難為易,迎刃而解了。同學們看下面這幾種運動分析,仔細體會一下:
2、審題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環節,是把題中的物理信息內化的過程。別看這兩個字簡單,可是很多同學還是不會審題的。如何才是準確審題呢?
首先,要審條件,挖隱含。就是要弄清題目中涉及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找到已知條件,挖掘隱含條件並排除幹擾。
其次,審情景。需要我們在理解題目的基礎上建立物理情景,還原各種物理模型。
最後,審過程,選規律。這一步我們要認清物理過程的本質,選用相應的物理規律。(下面這本資料,同學們可以看一看,很有啟發)
3、列式「搶分」
如果物理壓軸題不能完整做下來,如何多得分?
同學們可以根據題目內容,判斷這個題大概是一種什麼類型的運動問題,寫出相關的一些表達式就可以搶到分了。
高考對物理計算題是「見式給分」,這裡「式」就是原始表達式或方程。物理方程分為基本方程與輔助方程,基本方程是物理基本概念與基本規律的具體體現,它來自物理現象中的狀態與過程。
基本方程在評分細則中的賦分值一般較低;輔助方程是題目中已知條件和隱含條件的具體表達,它在評分細則中的賦分值高,但要注意表達式要與具體的題目相聯繫,還要注意題目對物理量符號、物理量角標的規定等。給同學們舉個例子,看下面這道題:
可以這樣列式搶分:
最後補充一點,學好物理不僅僅是會做壓軸題,重要的是要學會構建模型,這樣才能融會貫通。理科學習要學會構建模型,這樣便可融會貫通。
我們需要認識到質點、光滑面、剛性球、單擺、彈簧振子、理想電流表、理想電壓表、薄透鏡等對象模型,還了解到勻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簡諧運動等規律模型。
下面這本書可以將上述模型與具體的解題模型聯繫起來,比如追及模型、斜面模型、彈簧模型、圓周運動模型、能級躍遷模型等。有了這些典型模型及案例,同學們在考試時就不會因模型的多樣而造成混亂。(特別提醒,下面這本書有粉絲福利活動20元券可領取)
高中物理,學了更要會用,題型分析、解題方法和提分技巧
高中物理,掌握學科特點,講究方法技巧,拿到高分不難
初高中銜接,高一新生如何搞定數學?
初中升高中,物理學科如何銜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