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國是名副其實幅員遼闊的國家,但領土面積大並不代表著地理位置優越,事實上,我國地理位置的劣勢幾乎和優勢一樣的多。
在靜夜史看來,我國地理位置的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雨熱同期的氣候環境
國土基本位於中低緯度是我國地理位置最大的優點,這使得我國大部分國土面積都處於一個相對適宜的氣候環境中。
而且,因為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斷了本應控制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副熱帶高壓帶,使得我國東部地區以秦嶺——淮河一線形成了亞熱帶季風區和溫帶季風區。而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極其適合農業生產,使得我國黃河和長江流域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文明。
不僅如此,因為我國東部緊靠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這使得我國也是西太平洋颱風和氣旋頻繁造訪的區域。雖然颱風過境會造成強烈的破壞,但也在客觀上帶來了強降水,為我國東部地區提供了大量的水資源。
2、相對封閉的地形特點
和其他三大文明古國相比,我國之所以能夠一枝獨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地形相對封閉。
除了西南方向隆起的青藏高原和難以逾越的橫斷山脈,北部廣袤的蒙古高原以及西域地區的高山和荒漠,是亞歐大陸西部侵略者東來的最大障礙,能夠溝通東西部的唯一通道,就是西北地區長達1000公裡的河西走廊。
因為地形相對封閉,所以歷史上的我國最大的敵人是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而在17世紀遊牧民族衰落且中原王朝取得決定性勝利後,遊牧民族問題不復存在。
而加上我國陸續鞏固了對西域和青藏高原等地的佔領,這使得我國在地形上更加安全。
3、面面俱到的地緣環境
國土面積相當廣闊,客觀上決定了與我國相鄰的地緣板塊也非常多。
比如我國作為東亞國家,和北亞、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東南亞都有接壤,這決定了我國有參與亞洲事務更加便利的條件。
因為直接面向太平洋,所以我國也能更加便利地參與國際事務,而且在東西方向有空前廣大的縱深,這保證了我國在戰爭環境下異常強大的生命力。
而且,在我國的廣闊國土之下,也蘊藏著數量巨大的資源,這使得我國有了構建完整工業體系且自力更生的條件。
不過,和優勢緊密對應的是,我國地理位置的劣勢也不遑多讓:
1、地狹人稠的生存環境
因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我國孕育了摧殘的中華文明,養活了大量的人口,但因為我國地形呈典型的三級階梯的特點,雖然意味著地形地貌多樣,成為世界上地形地貌最豐富的國家,但也意味著我國可供養人口的平原面積相對較少。
事實上,我國的可耕地面積數量還不如領土只有我國1/3的印度,與美國的中央大平原更是沒法相比,而這種地形也使得我國人口分布極端不平衡,東部人地矛盾非常尖銳。
而就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我國的可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房地產等行業對土地的圈佔成為我國人地矛盾加劇的重要推手。如果不加以遏制,我國將會更加危險。
2、處處掣肘的地緣缺陷
迄今為止,世界上共有7個公認的擁核國家,而我國及周邊就有四個,分別是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而朝鮮擁核國家地位雖不被承認,但擁核身份名副其實,這使得我國周邊的地緣環境空前險惡。
作為我國最大的侵略者,歷史上的俄國不僅僅奪走了我國數百萬平方公裡土地,還強行撕裂蒙古,嚴重威脅我國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並且也是唯一對我國進行核威脅的國家。雖然今日的中俄攜手並肩,但並不代表隱患不復存在。
而美國在我國周邊部署的軍事基地更是多如牛毛,數條島鏈的存在令我國窒息,這使得我國的周邊形勢異常嚴峻。
簡單說來,鄰國多且有實力的鄰國多,是我國地理位置最大的劣勢。
3、令人絕望的國土缺陷
雖然我國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地形地貌環境,但並不意味著我國可以高枕無憂。
作為大國的我們,因為令人恐懼的體量,註定不可能和其他小國一樣小富即安,即使我國奉行不稱霸戰略,也必須面對其他世界大國的打壓或者挑戰,這使得我國必須走出去,即使被動也要走向全球。
但我國除了鄰國多,更重要的是國土缺陷大。
一方面,我國雖然沿海,但只靠近太平洋,和美國、加拿大等瀕臨三大洋的國家相比,劣勢實在太大。而且,即便是太平洋,令人窒息的島鏈也一度鎖死了我們走向大洋的夢想。
為因為被鎖在東亞,美國可以輕易通過控制馬六甲海峽的方式遏制我國、日本及韓國,可以說這樣的地理位置對於走向世界非常不利。
所以,我國的地理位置雖然不算最差,但絕對稱不上優越。
不過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證明,所謂的好壞都是相對的,如果國力孱弱,再好的地理位置都是擺設,反之如果國力強大,再惡劣的位置也能順風順水。與其糾結於我國地理位置孰優孰劣,不如靜下心來埋頭苦幹,用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努力扭轉我國的不利因素。
相信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劣勢會全部被改變,進而證明我國先民高超的戰略眼光。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