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試驗雷達探地預測地陷 事後搶救變事前防禦
金羊網 2020-07-16
15日,記者從廣州市黃埔區獲悉,該區在驗證雷達探地技術期間,發現一宗地陷隱患。
用於探測地下環境的探地雷達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利用科技手段,此前不知何時何地發生的地陷事故將可防可控了。15日,記者從廣州市黃埔區獲悉,該區在驗證雷達探地技術期間,發現一宗地陷隱患。目前當地各職能部門已出手對隱患進行整治,避免地陷事故發生。
隱患道段已被圍蔽 探地雷達在場待命
14日上午,不少路經黃埔東路和豐樂中路交界的市民發現靠近豐樂市場一側的馬路被有關部門圍蔽起來,有維修人員在進行檢測。
羊城晚報記者當晚10時許在現場看到,圍蔽現場停著住建、應急、水務等多個部門的車輛。有吊車吊裝汙水管組件,為之後的維修工程作準備。一臺挖掘機停在圍蔽範圍內待命。至15日下午,圍蔽範圍仍未解封。從14日晚至15日,記者在圍蔽現場均看到一臺橙色的探地雷達在待命。
「被圍蔽的地方,據說下面有空洞,處理不好會地陷。」豐樂市場一名安保人員告訴記者。
探地雷達驗證期間 發現地下空洞隱患
被圍蔽的地方,到底有什麼隱患?15日,記者從黃埔區相關職能部門獲悉,該區通過科技手段,探測出圍蔽範圍有地陷隱患,所以要提前採取措施治理。
「每年的雨季是廣州地陷事故的高發期。」廣州市黃埔區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將地陷事故的處理方式由事後搶救變為事前防禦,該區邀請一批探地技術運營單位到黃埔開展驗證工作,為日後正式引進該技術作準備。該驗證工作目前已開展一個多月,區內不少道路已接受探地雷達掃描。
「通過驗證工作,我們發現黃埔東路和豐樂中路目前圍蔽的地方,存在地下空洞。」黃埔住建局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路段在使用三維探地雷達探測期間,雷達顯示地下有空洞;通過改用二維探地雷達進一步探測並對地下進行抽芯檢測,進一步證實目前圍蔽的地方存在地下空洞。考慮到該範圍地下存在汙水管道,區住建部門已聯繫區水務部門到場,並對現場實施圍蔽防止事故發生。
多區引進探地技術 期望地陷可防可控
「初步判斷是圍蔽範圍內地下汙水管出現坍塌,疊加前期雨水較多造成水土流失,造成地下空洞現象。」黃埔區水務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7月14日緊急處置後,空洞影響已被控制。水務部門目前先將坍塌汙水管的汙水導流至周邊其他汙水管道,再對現場路面開挖維修破損的汙水管,最後將坑洞填實,徹底處置這一地陷隱患。
「如果地下真的有隱患,沒及時處理很危險。」豐樂市場一名安保人員表示,被圍蔽的地方位於市場停車場出入口附近,所有進出市場的機動車都會經過圍蔽搶修路段。如果真有地陷事故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記者從廣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像黃埔區這種將地陷隱患由事後搶救變事前防禦的案例,2020年以來已在廣州多區實操。今年4月9日,廣州市白雲區廣花一路平沙路段發生地陷事故,包括羊城晚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對地陷事故進行報導。廣州市相關職能部門事後已對地陷周邊道路進行探地雷達檢測,發現多宗地下空洞隱患並及時處置,避免類似4月9日的地陷事故再次重演。此前科韻路天河區段常發地陷事故,天河區道路主管單位今年也邀請第三方單位對科韻路進行隱患排查。針對不少地陷事故伴隨在建或建設已久的地下工程而發生,廣州市南沙區和海珠區今年也分別邀請第三方對地鐵施工和老舊地下工程進行探地雷達檢測,處理了一批地下傷病害;加上此前羊城晚報曾報導的越秀和番禺兩區採購探地雷達技術,一張防控地陷隱患的安全網,正在全市拉開。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