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州「地陷」所想到的

2020-12-06 寫吧一姐

12月4日,網上忽然又爆出「地陷」新聞。據羊城晚報報導,12月4日上午7時許,棠德業主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廣州天河棠德西路、棠安路交匯處發生地陷,各位鄰居經過時請注意安全。當天上午8時40分左右,廣州交通臺和DV現場官方微博先後發布相關信息,確認廣州天河區棠德西路(棠德花園西門)發生地陷。

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到,路面地陷形狀為長方形,一輛大型貌似工地上用的泥頭車深陷坑中。這不免讓人有些後怕,要是人突然被陷進坑中,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其實,近年來,「地陷」事件並不鮮見。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城市建設的加快,「地陷」事件時有發生。筆者在網上用關鍵詞「地陷」收索了一下,發現近年來發生的大大小小「地陷」事件還真不少。

2020年12月1日,廣州市廣州大道北與禺東西路交界處,地鐵沙河站施工區出現地面塌陷,3人被困:2019年12月12日,廈門島內呂厝交通大轉盤處發生路面塌陷,有兩輛私家車被困於塌陷區域,另有一輛計程車半懸於塌陷區域與路面交界處,有多人被困;2018年10月7日,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東環南路的人行道突然塌陷,所形成的地洞瞬間吞噬了4個人……

好好地走在路上莫名就遭「地陷」,這確實讓人覺得可怕。

那麼,什麼是「地陷」?「地陷」的專業名稱叫做地面沉降,又稱為地面下沉。它是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局部的下降運動(或工程地質現象)。

據統計,截至2011年12月,中國已有50餘個城市出現地面沉降,長三角地區、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災區。

可見,地面升降與經濟上升有關,但值得欣慰的是,早於2012年2月,中國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已獲得國務院批覆。相信,隨著國家對「地陷」事件的逐步重視,一定會在經濟活動與地質保護兩者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支點,以確保人類生存環境安全有序。

(本文由「寫吧一姐」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轉載請註明;圖片由百度正版圖庫提供,非常感謝,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用探地雷達車對道路進行探測 廣州高科技治理地陷隱患
    在7月下旬的一晚,羊城晚報記者跟隨一批物探工程師,在廣州街頭進行地陷隱患探測工作。通過採訪,記者獲悉一項先進的科學技術,能以極快速度發現地陷隱患——道路做了「CT」後,藏在深處的隱患就會暴露無遺。據悉,廣州已在近期頻頻出招整治地陷隱患。
  • 廣州天河區一路段突發地陷 司機已脫困
    中新網廣州12月4日電(王堅)4日7時左右,廣州市天河區棠德西路突發地陷,一輛泥頭車陷在坑裡,周圍交通受阻。目前,該車司機已脫困,警方已在事發現場周圍設置警戒線處置。事發現場 齊露露 攝市民蘇先生住在事發地點附近,他告訴記者,地陷發生時,周圍並無其他車輛,司機已被救出。市民齊女士表示,她在上班途中路過此事發現場時,看到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正在疏導,周邊部分道路已可以正常通行。
  • 廣州黃埔試驗雷達探地預測地陷 事後搶救變事前防禦
    廣州黃埔試驗雷達探地預測地陷 事後搶救變事前防禦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07-16 15日,記者從廣州市黃埔區獲悉,該區在驗證雷達探地技術期間
  • 廣州天河區棠德西路突發地陷,附近人流量大幸無人員傷亡
    廣州天河區棠德西路突發地陷,附近人流量大幸無人員傷亡金羊網  作者:徐振天  2020-12-04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12月4日早,廣州天河區棠安路與棠德西路的交叉路口突發地陷
  • 全球離奇的地陷與坑洞都有哪些?
    2010年5月,中美洲瓜地馬拉城,一個直徑20米,深度達到30米的巨型地陷坑洞突然出現,將一座3層高的樓房整個吞下。當局認為是連綿不斷的降雨導致的惡果。    2011年4月,北京豐臺區發生地陷。
  • 火星上沒有城市也會發生地陷!塌方形成50米直徑坑洞卻是避難所
    編者按:美國宇航局火星偵察軌道器(MRO)的最新觀測照片顯示,火星上出現了多個地陷,直徑超過50米,火星上沒有城市為什麼也會發生地陷?地陷發生於熔巖管道上方,塌方形成的坑洞將來有可能成為人類的避難所。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714期地陷事件主要在城市出現,隨著人類幹預自然、建造工程數量的增加,地下結構出現了鬆散,導致地面下沉或者發生地陷。一般認為,人類活動引發的地陷涉及到工程地質問題、大量開採地下水、挖沙等。現在,這一情況也在火星上出現,有趣的是火星上並沒有城市和人類活動,也發生了地陷!
  • 廣州:天河區棠德西路突發地陷,目前該路段交通受阻,請市民提前安排...
    12月4日早,據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官方微博消息,天河區棠德西路(棠德花園西門)突發地陷,目前該路段交通受阻,初步受影響的公共汽車496、813路繞行,不停棠安路站、泰安北路站、地鐵棠東站、泰安花園站、家家樂醫院站、科韻路站、棠德南路站,請市民關注相關信息,提前安排出行。
  • 廣州天河區棠德西路發生地陷
    12月4日早上,廣州市天河區棠德西路發生地陷,一輛泥頭車陷在坑裡,周圍交通受阻。事發後,泥頭車司機安全脫困,交管部門在周圍設置警戒線進行交通管制,大型救援機械也已經趕到現場,對受困泥頭車進行救援,當前,救援正在進行當中。
  • 廣州天河區棠德西路被陷泥罐車司機:遇險後自行跳出車外
    廣州天河區棠德西路被陷泥罐車司機:遇險後自行跳出車外金羊網  作者:徐振天  2020-12-04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振天 梁喻12月4日早,廣州天河區棠安路與棠德西路的交叉路口突發地陷
  • 饑荒蟻獅獻祭與地陷頻率完整解析
    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饑荒聯機版蟻獅獻祭與地陷頻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蟻獅類似於船難DLC裡的火山,只在夏天出現,給他獻祭會延長下一次地陷到來的時間。 蟻獅夏天開始時刷新,刷新時會有一個默認為4.2天的計時器,計時器天數也就是下次地陷的時間,就是說默認情況下4.2天後會地陷。 蟻獅在下雨天或者夏季結束後消失,雨結束後或者下一個夏天開始時重新刷新,重新刷新依然是默認4.2天計時器。
  • 廣東韶關一民居一天發生兩次地陷 深度達1米
    南方日報訊 前日傍晚18時30分左右,一名群眾跑進韶關一派出所,稱壯志街一民居剛剛發生地陷。值班民警立即趕往,現場為壯志街20號,地處壯志街通向步行街方向的轉彎位,是一處約為20平方米大小的平房,當時地板約下陷30公分的深度,範圍約有1平方左右,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但現場瀰漫著刺鼻的煤氣味,旁邊與該士多相連的一棟兩層建築已明顯有向地陷處傾斜的跡象。昨日凌晨2時30分左右,地陷處再次下陷,下陷深度已達1米,而範圍則未有擴大。
  • 由「貪婪」所想到的
    我想到了幾天前看的陝西衛視的《開壇》欄目一期節目「貪婪之惑」,也就借用這個題目作為個人心得思考的主旨。我在文章中也引用了《開壇》中王東嶽的觀點,貪婪是動物、生物乃至一切物質的本源動力,也是物質演化的必然進程。比如,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從1號元素往後,為達到穩定狀態所需要的電子越來越多。單細胞生物只需要曬曬太陽就可以產生能量,自我即可生存。
  • 中國城市地陷災害頻發 地下空間管理立法缺失
    所謂「地陷」,實際上是一種地質災害現象,與地質結構、降雨和人類活動有密切關係。權威地質專家向本刊記者指出,未來城市「地陷」將逐漸呈現多發態勢,這使大城市將空間拓展、交通體系建設和公共設施完善的著眼點轉入地下的發展戰略,面臨新的考驗。「幕後推手」本刊記者近期分赴太原、武漢兩地採訪,兩座城市竟在同一天先後發生「地陷」。
  • 由「殭屍服務」想到的
    由「殭屍服務」想到的 ——辛亥遺產地考察筆記之一 裴鈺         廣州黃花崗公園,規劃不當,遊客在烈士墓碑前打撲克 以辛亥百年為主題,各地將展開一系列學術研討、大型慶典、會展博覽、觀光瞻仰等活動,特別是武漢、中山、廣州和南京,紛紛舉區域之力,迎接辛亥百年紀念。近期,筆者實地考察了這四個地方辛亥時期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情況。     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地,是國內主要的辛亥文化遺存地之一,以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和伏虎山辛亥名人陵墓群為代表。
  • 旅遊:廣州動物園,沒想到這麼實惠,來了不後悔!
    廣州動物園,沒想到這麼實惠,來了不後悔!之前還沒有來廣州動物園之前我就覺得門票一定會很貴。而且我身邊大多數朋友也覺得動物的門票肯定很貴的。但是當有一次一個朋友說要帶我去動物園的時候,我沒有想到原來的門票是這麼的便宜。
  • 四川廣元地陷區有地下溶洞 天坑為巖溶塌陷所致
    12月12日凌晨0:40許,朝天區平溪鄉毛壩村三組屋基壪突發地陷,形成直徑40米,深度23米的「天坑」。涉及受災農戶4戶14人,未造成人員傷亡,致使王加順等村民的6間舊房屋、5間圈舍沉陷,4間新住房嚴重受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40餘萬元。
  • 「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乾州蕞娃看這部電影是為了完成部編七年級語文教材第5單元第18課《狼》的教學設計。很多時候,誰家丟了豬崽,有一段時間總是懷疑是狼所為。最嚇人的那個就是有一個老頭奮勇鬥狼的故事。說是有天晚上,一個老頭回家晚了,一個人在路上抽著旱菸,邊走邊唱,自己給自己壯膽。忽然發現有人把手臂搭在他的肩膀上,他正準備回頭,卻想起剛才一路走來就他一個人,並沒有人跟在後邊,這個人是從哪裡突然冒出來的?
  • 廣州天河路面塌陷路段預計12月11日恢復通車
    地陷現場 齊露露 攝中新網廣州12月4日電 (王堅)4日早上7時許,廣州市天河區棠德花園西門附近路面發生塌陷事件,致使一輛泥頭車的一半陷入坑內。據天河區政府最新消息,預計12月11日事發現場圍蔽部位可全面恢復正常通車。
  • 韓國未來能源技術考察團訪問廣州能源所
    座談會現場11月8日,由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責任研究員金淵濟教授,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先任研究員金光武教授以及漢陽大學尚炳仁副教授組成的韓國「未來能源技術」考察團,在廣東省科技廳國際合作交流協會鍾薇部長的陪同下訪問了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 廣州地化所積極參與「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
    11月1日,「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廣州主會場啟動儀式在華南植物園舉行。本屆科學節由中科院主辦,院屬單位參加,以「嗨,科學!」為主題,10月31日至11月6日科學節期間在全國各院屬單位舉辦400餘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