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網上忽然又爆出「地陷」新聞。據羊城晚報報導,12月4日上午7時許,棠德業主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廣州天河棠德西路、棠安路交匯處發生地陷,各位鄰居經過時請注意安全。當天上午8時40分左右,廣州交通臺和DV現場官方微博先後發布相關信息,確認廣州天河區棠德西路(棠德花園西門)發生地陷。
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到,路面地陷形狀為長方形,一輛大型貌似工地上用的泥頭車深陷坑中。這不免讓人有些後怕,要是人突然被陷進坑中,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其實,近年來,「地陷」事件並不鮮見。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城市建設的加快,「地陷」事件時有發生。筆者在網上用關鍵詞「地陷」收索了一下,發現近年來發生的大大小小「地陷」事件還真不少。
2020年12月1日,廣州市廣州大道北與禺東西路交界處,地鐵沙河站施工區出現地面塌陷,3人被困:2019年12月12日,廈門島內呂厝交通大轉盤處發生路面塌陷,有兩輛私家車被困於塌陷區域,另有一輛計程車半懸於塌陷區域與路面交界處,有多人被困;2018年10月7日,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東環南路的人行道突然塌陷,所形成的地洞瞬間吞噬了4個人……
好好地走在路上莫名就遭「地陷」,這確實讓人覺得可怕。
那麼,什麼是「地陷」?「地陷」的專業名稱叫做地面沉降,又稱為地面下沉。它是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局部的下降運動(或工程地質現象)。
據統計,截至2011年12月,中國已有50餘個城市出現地面沉降,長三角地區、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災區。
可見,地面升降與經濟上升有關,但值得欣慰的是,早於2012年2月,中國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已獲得國務院批覆。相信,隨著國家對「地陷」事件的逐步重視,一定會在經濟活動與地質保護兩者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支點,以確保人類生存環境安全有序。
(本文由「寫吧一姐」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轉載請註明;圖片由百度正版圖庫提供,非常感謝,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