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SO的近地天體的最近的一些數據讓許多關注的科學家感覺到有些奇怪。2020 SO是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數以萬計的太空巖石中的另一種,它們在我們的太空鄰居中。太陽系的大部分是無害的,但是科學家們會識別並跟蹤,萬一物體看起來好像與地球碰撞時所能做的一切。NASA近地物體研究中心的負責人,喬達斯每天都會評估這些物體的觀測情況。
對喬達斯而言,2020 SO看上去並不像小行星。取而代之的是,它看起來更加稀有:一個廢棄的火箭體,曾經將一艘太空飛行器運送到月球。如果真的如他分析,太空中早已有太外來客到訪過我們地球周邊乃至地球,這將是對我們最大的威脅。
喬達斯在九月下旬表示:「即使是在宣布的當晚,我仍然認為這是一個如此之快的火箭階段。這是我的猜測,所有間接證據都表明了這一點。」
現在,近一個月的持續觀測結果證實,2020 SO的移動更像是一個用完的火箭臺,而不是一塊太空石,只是受到嚴重的撞擊或衝擊。
他認為:「我們對這個物體的最新軌道計算清楚地表明它正在受到非引力的影響,可能是太陽輻射壓力。」他稱這些計算為「非常有力的證據」,表明該物體不是太空巖石。
喬達斯在最初的採訪中表示:「小行星不容易被推開。但是一個空的罐子,就像火箭臺一樣,將被推向周圍。」
但是他不需要持續的觀察就可以懷疑以前的太空巖石實際上是人的碎片,這是用過的半人馬座火箭的上半部,在1966年,它向月球發射了NASA任務,稱為勘測者2號。
喬達斯是十多年來為這種物體而睜眼的科學家之一。他說:「我們對是否何時會發生這種情況感到困惑。」「多年來,我一直在觀察小行星的軌道,以查看它們中是否有一個繞太陽軌道運行,而這可能與發射有關。」
2020 SO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匹配物體的行程特別突出兩個特徵:其緩慢的速度以及其圍繞太陽的軌跡與地球自身軌道的緊密程度。小行星的行為方式並不總是這樣,它們的飛行速度要快得多,而與地球自身繞太陽的路徑無關。
喬達斯說,取而代之的是,2020 SO的軌道是從執行月球任務開始的火箭。喬達斯說:「顯然,這並不是從火星,金星或其他任何物體發射而來的,因為它們將進入軌道,將它們帶向那些行星。」 他談到天體軌道時說:「它具有登月任務的所有特徵。」
尤其是2020 SO,看起來像是一個試圖將飛船輕輕地降落在月球上的物體,因此並不特別快。喬達斯說:「太空船必須減速,你要相當緩慢地接近月球。」 「因此,火箭剛好錯過了月球,就繞著太陽進入了軌道。」 (與此同時,勘測者2號太空飛行器本身撞壞了軟著陸並撞上了月球表面。)
這就是導致緩慢的近地軌道如此突出的原因。他說:「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就懷疑這可能是火箭的屍體,並且是出於登月任務。」
喬達斯可以倒轉軌道推算,以確定2020 SO何時離開地球月球系統。答案是1966年下半年,這個時間節點和勘測者2號太空飛行器幾乎一致。但是,上世紀60年代是月球太空競賽的最高峰,當年在美國和蘇聯之間,有10項任務於當月發射升空。
但是在稍後的發射日期,需要在軌道上而不是簡單地繞月軌道軟著陸的軌跡的詳細信息,以及可能運行的火箭的相對大小之間,喬達斯很快就確信2020 SO實際上是半人馬座高層曾於1966年9月20日發射NASA的勘測者2號任務。
2020 SO這種身份沒有得到確認,儘管「看起來越來越有可能」,喬達斯和他的同事們仍在分析過去半個世紀對物體施加的作用力。他說,初步數據是有力的間接證據。
喬達斯在最初的採訪中說:「這個軌道非常精確地知道,因此我可以確定火箭在1966年離開月球的能量以及方向和幾何形狀。」 「一切都適合勘測者2的任務速度,離月球的距離,日期等等一切都與該發射相匹配,而與其他發射均不匹配。」
小行星2020 QG介紹
小行星2020 QG直徑約10至20英尺(3至6米),以小行星的標準來看,它非常小:如果它真的在撞擊軌道上,它很可能會變成一個火球,因為它在地球大氣層中破裂,
據估計,2020年QG大小的小行星有數億顆,但在它們非常接近地球之前,極難被發現。絕大多數小行星安全地經過更遠的距離——通常比月球更遠。
像這樣的潛在威脅,科學家們還是在通過每日獲取數據進行分析,避免不必要的威脅,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保護人類的安全。對於太空垃圾,小編覺得還真的得管管了,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