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如此寒冷,為什麼會成為全球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

2020-09-03 許派山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蚊子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動物之一,除了南極洲外,它們遍布世界各地,而在世界範圍內,你知道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是哪裡嗎?你可能不會想到是一提起來就讓人覺得冷的北極地區,確切的說是北極苔原地區。

那麼,為什麼北極苔原地區的蚊子會如此之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蚊子是「四害」之一,是人人喊打的存在。夏日已至,馬上又到了蚊子肆虐的季節了,蚊子不但會在夜裡叮咬人,讓人無法入眠,其身上還攜帶著大量的致病菌,被叮咬後可能有被傳染的風險,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被蚊子叮咬而感染死亡的人數接近百萬,位居動物殺人的榜首。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夏天看到的蚊子最多幾隻,但是,你可能不會想到,在北極苔原地區,一到夏天,成群的蚊子鋪天蓋地,甚至能把天空遮住。當然,它們不是普通的蚊子,而是個頭巨大的北極蚊子。

在我們的認知中,蚊子大都生活溫度較高的地方,這一點從它們在四季中最熱的季節泛濫就能看出來。但是,蚊子作為一種已經在地球上存活近一億年的物種,它們已經高度適應環境,而且在不同的環境中,它們有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北極蚊子的泛濫

每年的初夏開始,北極的蚊子與其他地區的蚊子一樣開始逐漸的復甦了。一般情況下,蚊子在低於10℃時就極容易死亡,但是北極蚊子則不同,它們能夠適應零下的環境,而當北極夏季時,氣溫處於全年最高,平均氣溫在-10℃-0℃之間,此時的溫度對於北極蚊子來說,就相當於我們這裡的30攝氏度了。

溫度的上升給了蚊子孵化的條件,而夏季苔原地區凍土表面的雪也開始融化,一些小水窪形成,植被開始復甦,也為蚊子的爆發提供了先決條件。

大量的蚊子由於溫度的變化開始爆發,其中雄性蚊子以苔原地區的植物的汁液為食,而交配後的雌性蚊子則急著吸收動物的血液。於是,苔原地區的動物遭殃了,首當其中的就是恆溫動物,比如鳥類、馴鹿、北極熊等等,數不清的雌性蚊子開始大口的吸食著這些動物的血液以發育自己的卵巢。

雌性蚊子產卵後,由於夏季的北極白晝時間長,陽光充足,為水窪中的蚊子卵的成長發育提供了條件,於是,越來越多的蚊子成型。

(上圖為夏季的北極苔原地區)

北極蚊子泛濫的「利與弊」

表面上看,蚊子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動物,但是,任何事物存在即有它的必要性。泛濫的北極蚊子也是如此,首先,數量眾多的北極蚊子給北極的許多鳥類和昆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食物。其次,由於雄性蚊子是不吸血以植物汁液為食的,所以,它們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蜜蜂的角色,可以為許多植物傳播花粉,有利於植物的繁殖。

以上就是北極蚊子的「利」。當然,北極蚊子泛濫的弊端也是很大的,首先就是對恆溫動物的威脅,由於數量眾多的雌性蚊子的泛濫需要吸血血液,所以像馴鹿這種大型動物就成為了蚊子的首要目標。根據調查顯示,當北極地區蚊子泛濫時,也是馴鹿等恆溫動物數量驟減的時候。

其次,由於北極能供雌性蚊子吸血的動物不多,所以人類自然也成為了目標,而且由於食物匱乏,北極蚊子一旦發現可以進食的動物,會成群結隊的發動瘋狂的攻擊,比如阿拉斯加人就深受其害。

而且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北極蚊子的泛濫呈遞增狀態,原因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稱:如果北極的溫度上升2℃,那麼,北極蚊子的幼蟲成活率就能上升53%。

總結

北極苔原地區之所以成為了世界上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夏季到來,光照時間長造成的積雪融化,給蚊子的繁殖提供了天然的場所,第二個就是北極動物較少,而能夠威脅到蚊子的天敵也比較少。

在溫室效應的助力下,北極蚊子的成活率逐漸的提高,泛濫的情況愈發嚴重。

相關焦點

  • 北極如此寒冷,為什麼會成為全球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
    到了夏日蚊子又漸漸增多。它們會在夜裡嗡嗡的在耳邊飛來飛去,還會在你身體的任何地方叮咬,讓人無法安心入睡。它們身上帶著病毒和細菌,被咬的人很可能被傳染。其實蚊子的分布很廣泛,你可能想像不到,世界上蚊子分布最密度最大的地方其實是北極苔原地區。那麼為什麼這裡有這麼多蚊子呢?
  • 世界上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是哪裡?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蚊子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動物之一,除了南極洲外,它們遍布世界各地,而在世界範圍內,你知道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是哪裡嗎?你可能不會想到是一提起來就讓人覺得冷的北極地區,確切的說是北極苔原地區。
  • 北極地區極為寒冷,為何會成為蚊子的樂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北極地區極為寒冷,為何會成為蚊子的樂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夏天已經悄然而至,除了需要面對酷暑之外,還有一種生物在夏天的時候讓人感到非常的頭疼,那就是蚊子。當溫度在20攝氏度左右,這些文字有些也極為活躍,有的在補充能量繁殖和產卵,當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這些蚊子就開始變得精神不振,停止進食。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蚊子是在夏天才會出現的生物,只有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蚊子才會異常的活躍,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每一天這片極寒的土地竟然成為了蚊子的樂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冬天沒有蚊子,可在最寒冷地區之一的北極,為何蚊子卻很多?
    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情就是蚊子一般只會在夏天出現,冬天是很少會出現蚊子的,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普遍的觀念,不過各位可能有所不知,即便是世界上最冷地方之一的北極,這個地方確實世界上蚊子聚集最多的區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一群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什麼蚊子能在北極圈泛濫成災?
    在中國,越往南、越熱蚊子就越多,因為蚊子一般在溫度達到10℃以上才開始繁殖,而繁殖時,雌蚊子就要吸血為下一代提供營養,這是我們夏天被蚊子咬的原因。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遠在北極圈內最寒冷的地方,卻已經成為蚊子最肆虐的地區之一。這裡的蚊子被稱為北極圈內最兇猛的食肉動物。
  •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什麼蚊子在北極圈泛濫成災?
    在中國,越往南、越熱蚊子就越多,因為蚊子一般在溫度達到10℃以上才開始繁殖,而繁殖時,雌蚊子就要吸血為下一代提供營養,這是我們夏天被蚊子咬的原因。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遠在北極圈內最寒冷的地方,卻已經成為蚊子最肆虐的地區之一。這裡的蚊子被稱為北極圈內最兇猛的食肉動物。
  • 為什麼蚊子能在北極圈泛濫成災?竟然是氣候變暖惹的禍
    北極圈為什麼有很多蚊子? 目前,可以說北極部分地區的蚊子泛濫成災,因為只要北極的溫度上升到2°C,住在這裡的蚊子的生存率就可以提高53%!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北極圈並不等於北極的北冰洋和格陵蘭島。 此範圍還包括俄羅斯北部,北歐和加拿大北部。 許多人不知道其中大多數人位於北極圈內的北極苔原中。 實際上,北極的蚊子特別兇猛。
  •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泛濫成災?
    在中國,越往南、越熱蚊子就越多,因為蚊子一般在溫度達到10℃以上才開始繁殖,而繁殖時,雌蚊子就要吸血為下一代提供營養,這是我們夏天被蚊子咬的原因。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遠在北極圈內最寒冷的地方,卻已經成為蚊子最肆虐的地區之一。這裡的蚊子被稱為北極圈內最兇猛的食肉動物。
  • 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會不會成為北極航線上的最大贏家?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北極航線的開通對飛機飛行的影響並不大,繼而對俄羅斯的作用也是不大的。但我們不能以點概面,認為航空作用小,其他方面也不行了,其實在其他地方還是有很大優勢的,比如對於海運來說,北極航向可是太重要了。
  • 被100隻蚊子咬是啥感覺?北極圈那麼冷,蚊子為何還泛濫成災?
    可能很多人覺得北極圈的生存條件惡劣,並不是適合蚊子的生存與繁殖,可你不知道的是,北極圈最寒冷的地方,已經成為蚊子肆虐的地區之一。,除了寒冷,北極圈算得上是一個適合蚊蟲生存的地方,由於北極圈的地勢平坦,存在著大量的死水,而恰好是這些積累了動植物殘骸的死水,成為了蚊蟲的幼蟲最好的養分!
  • 蚊子在冬天為什麼會消失?蚊子是怎樣過冬的?可能蚊子早已換了好幾批
    ,那蚊子在冬天為什麼會消失?,雌蚊體內的體內的卵巢才能發育、產卵、成熟等,而在蚊子吸血過程中獲得病原體而成為傳播媒介。蚊子成蟲也是減少活動的,它們會躲避在比較御冷的場所,在野外的蚊子會躲藏在地下洞穴中,或藏在動物的洞穴,或空心的木頭內等等,有些蚊子也會像昆蟲一樣,停止發育,這就是滯育,有助蚊子減少能量消耗,減慢體內的新陳代謝,而在室內的蚊子,由於人類居住的場所比較溫暖,藏身地方就有很多,甚至若室內溫度比較高,蚊子就一直活動。
  • 專家:北極融冰致全球三月寒冷
    對此,專家表示,席捲英國和歐洲、北美大部分地區的暴風雪和倒春寒,與北極海冰大面積融化有關,全球變暖在製造著「一個個極端天氣」。當時,英國降雪是30年來最大規模的,造成全國範圍內的大面積混亂。在雪災最為嚴重的地方,積雪厚度達40釐米。另外,法國戴高樂機場、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以及奧地利的機場,許多航班因大雪無法起飛。在法國北部,數千輛汽車在積雪道路上緩慢前行。美國也是3月忽見雪花飄飄。
  • 寒冷北極 緣何頻頻「高燒」
    調侃的同時,有人注意到,前不久,北極附近氣溫驟然上升了27℃。「這場雪不會是北極『發燒』引起的吧?」有網友驚呼。人們會有此質疑不難理解,因為此前,在2015年底的一天夜裡,北極突然升溫36℃。那次升溫,讓全球很多國家開啟了「速凍」模式。在人們的印象中,北極是苦寒之地。為何如此寒冷的北極,會頻頻「高燒」呢?   北極為啥驟然升溫幾十攝氏度?
  • 雌蚊子都是以吸食血液為生的嗎?野外的蚊子如何生存?
    蚊子是我們最討厭的動物之一,因為它除了吸食人血外,還能傳播一些疾病,所以蚊子也被稱為「四害」之一。蚊子吸血一直以來都是個沒有爭議的認知,在人類生活的區域內,蚊子是最為猖獗的,因為,人類的血液為蚊子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營養。那麼,問題來了,在野外沒有人類居住的地方,蚊子靠什麼生存呢?
  • 北極氣候如此寒冷,為何因紐特人還住冰屋?看完漲知識了
    不二姑娘說到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北極,那裡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零下20攝氏度到零下40攝氏度之間,即使在最溫暖的8月,溫度也依然是在零下幾度,一眼望去都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晶瑩剔透十分漂亮。
  • 北極那麼寒冷,為什麼因紐特人常年住在冰屋內,卻不會覺得寒冷呢?
    眾所周知,一到了冬天天氣變得寒冷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家裡打開暖氣,躲在溫暖的家裡看電視玩耍,但是在北極卻有一群叫伊紐特的人類。他們常年都居住在冰屋裡,但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會覺得寒冷,因此人們也很好奇,這到底是為什麼。
  • 深度科普:消滅地球上所有蚊子會有啥後果
    如果沒有蚊子,這些疾病將不會存在……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需要殺死所有蚊子嗎?不,因為並不是所有蚊子都是有害的。蚊子屬於昆蟲綱雙翅目之下的蚊科(Culicidae),包括了超過3500個物種!雌性通常會在平靜水體中產卵,從淺水池塘到花盆積水,從供鳥嬉戲的水盆到地上的積水,都是它們孕育後代的地方。
  • 北極海冰「復甦」!「極地渦旋」使寒冷被困住,會持續多久?
    1月份,從美國到歐亞大陸,大部分中緯度北部地區的氣候都異常溫和,而阿拉斯加則在持續的嚴寒中瑟縮,北極的海冰面積也略有反彈,迎來了「復甦」。這種模式的核心是一個強大而緊湊的極地渦旋,它位於同溫層,距北極幾公裡。今年冬天到目前為止,「渦旋」還沒有發現任何擾亂大尺度、低水平極地環流、讓大量冷空氣流入中緯度地區的那種大擾動。
  • 如果蚊子死絕了,會發生什麼後果?
    孵化後的蚊子幼蟲叫做孑孓,一般情況下孑孓都是尾部朝上突出水面,這是因為孑孓直接通過腹部近尾端的呼吸管呼吸,在孑孓狀態的蚊子幼蟲,有時候也會成為其他蚊子幼蟲的食物,但更多的是成為魚類捕獵的對象因此很多朋友認為蚊子滅絕後,食蚊魚的可能也會跟著滅絕!孑孓經過四次蛻皮後會發育成蛹,兩者都非常活躍但蛹不再攝食,幼蟲則在蛹的保護下繼續發育,兩三天後蛹皮開裂,一隻成蚊飛離水面,成為到處嗡嗡的噁心對象。
  • 廣州這家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釋放上千萬隻蚊子!
    在廣州黃埔,有這樣一家神奇的工廠,TA專門生產令人抓狂又厭惡的蚊子,並且每周會向外界釋放上千萬隻蚊子!這些蚊子究竟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