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00多年前人們用太陽光治病,他發明紫外線燈獲諾貝爾獎

2021-01-07 帶上攝影去旅行

光療或光線治療(Light Therapy / Phototherapy)可以追溯到20世紀末,由丹麥研究人員Niels Ryberg Finsen發明,當時人們已知光可以激發免疫系統並能夠對抗感染,但是還未有一套系統性的治療法。

當中的光線指的是日光療法(自然光)和光療(人工光療法),本組照片就紀錄了當時的治療情況。

1800年代後期,光療成為某類結核病的主要治療法,特別是骨骼,關節和皮膚結核症,他們相信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可以殺死引起該病的細菌。

由於當時受感染的兒童大多來自貧民窟,黑暗骯髒的環境使他們沒機會接觸日光,因此們他在送院後會儘量被安排在戶外曬太陽,借著提高體內維他命D的含量,幫助他們抵抗細菌。

但由於太陽光並非無時無刻都能使用,模仿太陽光的人工替代品就因此誕生。由丹麥醫生Niels Ryberg Finsen 發明的Finsen Lamp(也就是現今常用的紫外線燈的原始版本)可以在任何時候治療患者,又解決了強光會燒傷皮膚的問題,其射線可以集中到患者身體最受影響的部位。

在當時治療狼瘡(皮膚結核)非常有效,Niels Ryberg Finsen也因此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獎,可惜Finsen獲得諾貝爾獎後隔年就因病逝世,年僅43歲。

這些用作醫學用途的燈光治療,在現代變成人們用來追求健康膚色的的設備。

1930年代末的歐洲非常流行日光療法,Auguste Rollier博士於瑞士的日光診所正成功治療了各種患者。

美國的Emmitt Knott 還開發一種設備,先幫患者抽出50±100cc 的血液,照射殺菌後再輸血給患者,對治療膿毒症,腹膜炎,腦炎,小兒麻痺症等有顯著效果。直到1947 年,已經治療了80000名患者,成功率達50-80%。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已經發了100多年,至今還沒有花完,諾貝爾留下了多少錢
    選在12月10日這一天頒獎,是因為諾貝爾是在1896年12月10日去世,在這一天頒發諾貝爾獎成了對諾貝爾的一種紀念方式。每年的諾貝爾獎不僅要向各獎項的獲獎者頒發獎章、證書,還要給獲獎者發放一筆可觀的獎金。獎金來自於諾貝爾的私人遺產,諾貝爾獎已經發了100多年,獎金的發放還能不能持續呢? 諾貝爾留下了多少遺產?
  •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物理諾貝爾獎中村修二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物理諾貝爾獎赤崎勇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原標題:發明藍光LED燈 3人獲物理諾獎    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日本科學家赤崎勇、
  • 100多年前特斯拉預言:太陽系被球體包圍,人類如今找到線索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特斯拉是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同時還是機械工程師和電氣工程師。他於1895年為美國尼亞加拉發電站發明了發電機組,該發電站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發電站。之後他還發明了無線電遙控船、收音機、傳真機、霓虹燈管等產品。
  • 愛迪生的宿命之敵,十一次拒領諾貝爾獎,他的發明現在還在用
    隨便在校園裡找一個學生,問一問他心目中偉大的科學家有誰,愛迪生的名字出現的頻率可能會一直高居榜首。確實,這位被譽為『『發明大王』』的科學巨匠擁有著數不勝數的科研成果。他的發明專利多達一千多項,且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今天生活的必需品電燈與娛樂的電影都是他的發明。關於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失敗一千多次卻一直堅持不懈,屢敗屢戰的故事更是早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在我們心目中早已不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科學家,更像是一個勵志堅持,努力拼搏的生活強者。 1931年10月18日凌晨3點24分,愛迪生逝世,享年84歲。
  • 德國溫度計 100多年了還能用
    德國溫度計   100多年了還能用  記者 吳侃    《快報時間》最近搞了個「曬曬你家的老物件」活動,你家裡有什麼老電器、老家具、老照片等等,都可以撥打熱線85100000,《快報時間》幫你家的老物件拍電視,還有機會在今年4月舉行的第五屆杭州電子信息博覽會上露臉。
  • 他把實驗室變成諾貝爾獎搖籃
    他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年,他的學生Pyotr Kapitsa(1894-1984)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外,和盧瑟福有過重要合作的諾貝爾獎得主還有幾位同事:Francis Aston (1922年化學獎),George Thomson (1937年物理學獎),Edward Appleton (1947年物理學獎)。
  • 他把實驗室變成諾貝爾獎搖籃
    他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 撰文 |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 歷史上有許多出色的科學家,按媒體喜歡的說法,都不幸地「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但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偉大科學家,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
  • 100年前的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老照片
    此言立刻遭到埃及的一個官員反駁,她說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結晶,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文明繁榮的標誌,並且還邀請馬斯克到埃及親自看一看,再發表言論。當人們面對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時,總是會搬出外星人加以解釋。
  • 他的一項手術獲諾貝爾獎,卻被認為給全人類帶來了災難
    說到諾貝爾獎,那肯定是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發明,才可以獲得。但是,在1949年時,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發明了一種讓人變傻的醫術,還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真是讓人難以費解。在當時,他不僅沒有受到人們的譴責,反而被追捧。
  • 他的一項手術獲諾貝爾獎,卻被認為給全人類帶來了災難
    說到諾貝爾獎,那肯定是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發明,才可以獲得。但是,在1949年時,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發明了一種讓人變傻的醫術,還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真是讓人難以費解。在當時,他不僅沒有受到人們的譴責,反而被追捧。
  • 美女子在湖邊用紫外線燈發現螢光石
    視頻中,一名女子在美國密西根州蘇必利爾湖岸上用紫外線燈發現了一塊流光溢彩的石頭,她歡呼雀躍,在場的人也興奮不已。據悉,這種石頭最早是在2017年6月由埃裡克·林塔邁基(Erik Rintamaki)發現的。他以密西根州當地居民的名字為該石頭命名,取名叫「yooperlite」。而這種石頭的神奇之處也讓埃裡克嗅到了商機。
  • 一生中兩獲諾貝爾獎,全世界只有這四個人!
    迄今為止,全世界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只有四位,包括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各一次的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兩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和和平獎各一次的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以及兩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
  • 他把實驗室變成諾貝爾獎搖籃|歷史上的今天
    他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撰文 |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歷史上有許多出色的科學家,按媒體喜歡的說法,都不幸地「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但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偉大科學家,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當然,這個人是歷史上的唯一: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 他是古代真正的「發明家」,他發明的這個東西,人們至今還在用!
    你在人們在做事的時候,往往會強調,你一定要有著自己的主見呀,你一定要有著一定的發明創新的意思呀,可以說在如今的社會上,很多人都把發明成為了一個比較常見的詞彙,認為這個詞彙應該貫穿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其實這種理念並不是新興的,早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畢竟我們可以想像的到,歷史既然能夠發展幾千年幾萬年的時間
  • 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齊名愛因斯坦,同獲諾貝爾獎的男人
    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齊名愛因斯坦,同獲諾貝爾獎的男人我們都知道科技發展到今天,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尤其是在二戰之後,為了快速的恢復到之前國家發展的高水平,出現了很多令人景仰的大神級人物。比如說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等。
  • 他把實驗室變成諾貝爾獎搖籃|歷史上的今天
    他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撰文 |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歷史上有許多出色的科學家,按媒體喜歡的說法,都不幸地「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但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偉大科學家,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當然,這個人是歷史上的唯一: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 帶你了解紫外線燈
    自1904年紫外線燈管面世以來,他已經陪伴我們走過115年了。在過去的日子裡,紫外線燈管在殺菌消毒的道路上所向披靡,無人不知。但作為醫務人員的我們,您對紫外線燈管的殺菌原理及要求真的了解嗎?下面感控小編就帶您走進紫外線燈管的世界,一起了解下他的生活和工作狀態。1.
  • 諾貝爾獎「開獎周」啟幕,因疫情60多年來首次取消頒獎晚宴
    誕生記:一份差點無效的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100多年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雖然在今天,人們認同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權威獎項,但在百年之前,它卻遭受非議,差點夭折。
  • 諾貝爾獎「開獎周」啟幕,因疫情60多年來首次取消頒獎晚宴
    誕生記:一份差點無效的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100多年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資料圖:瑞典諾貝爾博物館展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手稿。
  • 他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但他一生未獲得諾貝爾獎
    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和改進的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但他一生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獎。,因此愛迪生決定再也不創造人們不需要的發明。,恰巧碰到那裡的一臺電報機壞了,愛迪生很快就修好了那臺電報機,受到了總經理的賞識,結果他成為了總電報技師,有了安定的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為他以後的發明提供了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