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兩獲諾貝爾獎,全世界只有這四個人!

2020-12-06 科學雜貨店

迄今為止,全世界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只有四位,包括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各一次的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兩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和和平獎各一次的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以及兩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

他們既有光輝熠熠的成就,也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趣聞。

居裡夫人:元素釙(Po)和鐳(Ra)的發現者

法國籍波蘭裔科學家居裡夫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03年物理學獎:因為發現釙元素。瑪麗·居裡、皮埃爾·居裡(居裡夫人的丈夫)和亨利·貝克勒共同獲得193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居裡夫人

1911年化學獎:居裡夫婦從數噸殘渣中分離出十分之一克極純淨的氯化鐳RaCl2,並測得鐳原子量為225,後來得到的精確數為226。1911年,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獨自獲諾貝爾化學獎。

醫學研究發現,鐳射線對於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細胞,一經鐳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壞了。這個發現使鐳成為治療癌症的有力手段。鐳療術被稱為居裡療法。

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居裡夫人與好友愛因斯坦

萊納斯·鮑林:20世紀最偉大的化學家

萊納斯·鮑林自幼聰慧超群,被譽為科學奇才。是第一位以唯一獲得者身份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1954化學獎:1954年鮑林因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和分子結構的基本原理獲諾貝爾化學獎。把經典的化學理論與量子力學相結合,從而改寫了20世紀的化學。

1962和平獎:諾貝爾委員會把1962年和平獎授予了這位堅持不渝的反核鬥士。這是因為二戰結束後,他積極參與開展反戰活動。1958年,他還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了他起草的《科學家反對核武器試驗宣言》。

萊納斯·鮑林

約翰·巴丁:電晶體之父,讓手機,電腦成為現實

約翰·巴丁是第一位兩次在物理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他本該有張狂的底氣,但卻低調了一輩子。那麼他究竟能低調到什麼程度?著名作家張純如曾想為這位兩奪諾獎的傳奇人物著述立傳,但是卻遭到極力反對。

約翰巴丁
張純如曾給錢學森寫過傳記

1956物理學獎:約翰·巴丁因共同發明第一個半導體三極體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發明了電晶體,直接引發了一場電子工業革命,真正地改變了世界。若不是他,我們現在用的手機、電腦乃至一切電子產品,都仍是科幻小說的素材。

1972物理學獎:1957年因共同提出低溫超導理論,即通常所說的BCS理論獲獎。這也是發現超導現象以來的50年裡,人類首次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超導現象發現於1911年

弗雷德裡克·桑格:生命天書的解密者

弗雷德裡克·桑格是第一位兩次在化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基因組學之父,近代生物學的奠基人。他在訃告中把自己描述為「只是一個在實驗室裡搞亂的一個人」和「學術上不是很輝煌的一個人」。

1958化學獎:弗雷德裡克·桑格發明酶法測定人胰島素序列,從而確定胰島素的分子結構,開創了蛋白質測序的新領域。

1980化學獎:弗雷德裡克·桑格再次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的貢獻在於: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測定DNA的序列。

為了紀念桑格,人們將雙脫氧終止測序法稱為「桑格測序法」。桑格法後來成為主流,並用於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測序。

1958年弗雷迪裡克在諾貝爾獲獎慶典上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創立以來,這個家庭一家5人均獲該獎,全世界沒有第二家
    諾貝爾獎創立以來,這個家庭一家5人均獲該獎,全世界沒有第二家對於科學家來說,如果能夠在有生之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話,那麼毫無疑問是對這個科學家研究成果最大的肯定。但是,諾貝爾獎獲得的條件也是十分苛刻的,必須要在規定行業內做出突出貢獻才可以,因此,很多國家甚至舉國都難易培育出一位諾獎科學家。但是,大家知道嗎?有這麼一個家庭,光諾貝爾獎這個家庭領到的就多達5人,領過6次獎項,大家知道是哪位名人嗎?其實,這個家庭中的「靈魂人物」就是大家在中學教材中熟知的「居裡夫人」。
  • 諾貝爾獎第一彈:諾貝爾獎之「最」
    2 .一個人只能在一個諾貝爾獎類別中被提名嗎?3. 諾貝爾獎能不能被撤銷?4. 四個人可以同時獲得一項諾貝爾獎?5. 諾貝爾獎可以追授給予?6.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不是由諾貝爾所創?上述6小問題你知道多少呢!答案可以寫在評論區哦!下期小編可以可以公布答案。
  • 索末菲:一生獲81次諾貝爾獎提名卻終生未獲獎的悲情人生
    他的一些學生成為原子時代的著名理論家,如漢斯·貝特、彼特·德拜、沃爾夫岡·泡利和維爾納·海森伯,他們都獲得了諾貝爾獎。在納粹上臺後,他被稱為「猶太理論的主要代言人」。索末菲一生獲81次諾貝爾獎提名,但最終未能獲獎。他的曲折人生,可以看成是物理學乃至科學在這個多事之秋的發展歷程的縮影。
  • 兩獲諾貝爾獎的美國教授,一語道破中美心結,答案在《三體》裡
    他兩獲諾貝爾獎、締造柯林頓繁榮、也許是同代人中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他少年師從美國經濟學泰鬥保羅·薩繆爾森,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在英國劍橋大學精研學問。26歲就被耶魯大學聘為經濟學教授,後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 1988年開始在史丹福大學任教。
  • 德國人口只有八千萬,卻包攬了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諾貝爾獎
    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裡,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93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致辭感動世界!
    尊敬的主席先生,親愛的使用過青蒿素的人們: 今天我極為榮幸能在卡羅林斯卡學院講演,我報告的題目是:感謝青蒿,感謝四個人。 我不是中國本土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我只是中國科學家群體中第一個獲獎的女性科學家。我相信未來中國將有許多的項呦呦、齊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夠獲得這一殊榮。
  • 愛因斯坦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
    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物理年鑑》雜誌上發表了四篇劃時代的論文——其中包括狹義相對論的《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還有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獎的《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光電效應)。這一年也被稱作了愛因斯坦奇蹟年。
  • 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
    01  中國著名科幻作家,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在他的著名科幻長篇小說《三體》裡說過這樣一段話: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其實,做人也一樣,一個人,如果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過多的暴露自己,那麼,自己也可能因此給自己招災惹禍。所以,在我們身邊,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這樣的人,是一個真正聰明的,厲害的人物啊。
  •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原標題:發明藍光LED燈 3人獲物理諾獎    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俗稱LED,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新書速遞丨她一生兩度榮獲諾貝爾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女性科學家
    「她最討厭的事就是對個人的宣傳或報導,她無法想像還有比這更令人厭惡的事情了。她的思想非常準確,邏輯非常強,如科學本身一樣。對於報紙雜誌過分注重科學家而不是科學,她完全不能理解。她所關心的事,除了工作,就是她的家。
  • 諾貝爾獎簡介
    諾貝爾在遺囑中還寫道:「把獎金分為5份:一、獎給在物理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二、獎給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三、獎給在生理學和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四、獎給在文學方面表現出了理想主義的傾向並有最優秀作品的人;五、獎給為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廢除使用武力與貢獻的人。」為此,諾貝爾分設了5個獎。1969年,諾貝爾獎新設了5個獎。1969年,諾貝爾新設了第6個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 中微子研究四獲諾貝爾獎,日本科學家「無心插柳」獲重要發現
    中微子研究四獲諾貝爾獎,日本科學家「無心插柳」獲重要發現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5-10-07 14:23 來源
  • 「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出爐,這四位中國姑娘拿到了!
    有四位中國本科學生拿下這一獎項,而且獲獎者全是女孩! 獎學金中的「諾貝爾」 許多人可能對羅德獎學金並不熟悉,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史上最難申請的獎學金之一,其往年錄取率甚至低到只有
  • 《三體》: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其實,做人也一樣,一個人,如果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過多地暴露自己,那麼,自己也可能因此給自己招災惹禍。所以,在我們身邊,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這樣的人,是一個真正聰明的,厲害的人物啊。
  • 這4位中國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留下遺憾
    對於無數優秀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人才,都希望能獲得含金量高的獎項,這不僅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而且還是一項榮譽,是對自己成就的認可。提到世界上含金量高的獎項,就一定會想到諾貝爾獎。我國目前獲得諾獎的人並不多,其實還有一些優秀的人才因為種種原因錯失獲了獎項。
  • 諾貝爾獎之外的「諾貝爾獎」,在數學、醫學、環境等多領域
    現在這一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負盛名的環境科學獎之一,每年都會頒發給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內做出卓越貢獻的科研工作者。二、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要求設立的國際性數學獎項,於1936年首次頒發。因諾貝爾獎未設置數學獎,菲爾茲獎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霍金:一生最佩服這三個中國人,其中一個是全世界的偶像!
    霍金:一生最佩服這三個中國人,其中一個是全世界的偶像!2018年3月14日,對於全世界人民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偉大的科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因為長期的病症,霍金的科學研究比旁人更加艱難,不過,他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一直堅持在科學領域之眾拓展創新,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觀點,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是在他被盧伽雷氏症禁錮在輪椅上20年之久的情況下做出的,這是真正的空前絕後。
  • 論中國與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給創新和發明的個人或團體的一種鼓勵方式;是促進世界和平共存文明發展的一種動力;是世界價值觀的一種體現。來自英、美、法等11個國家,34位醫學代表參加大會,這是近代中國在本土舉辦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學術會議,各國一致推薦伍連德為會議主席。伍連德得到大清朝庭的肯定,並出資10萬兩白銀,建立醫學院所。
  • 諾貝爾獎已創立125年,初始獎金只有3100萬,為何現在還沒發完?
    諾貝爾獎,是全世界的最高獎項,它曾明確表示,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它唯一的評價標準就是獲得成就的大小,亦或是對人類社會做出的貢獻。
  • 這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厲害了!
    這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厲害了!1953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似乎有點意思,比如某位二戰時期盟軍的最高領袖之一,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這期有幾個獲此殊榮。澤爾尼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澤爾尼克於1915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