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獲諾貝爾獎的美國教授,一語道破中美心結,答案在《三體》裡

2020-12-04 虎略楊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是誰?他兩獲諾貝爾獎、締造柯林頓繁榮、也許是同代人中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他少年師從美國經濟學泰鬥保羅·薩繆爾森,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在英國劍橋大學精研學問。26歲就被耶魯大學聘為經濟學教授,後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 1988年開始在史丹福大學任教。1993年開始擔任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團的主要成員,並從1995年6月起任主席,是柯林頓總統顧問班子的關鍵成員。1997年起任世界銀行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他的重要貢獻使得IPCC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2001他因創立經濟學重要分支-信息經濟學作出重大貢獻又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林毅夫教授認為他早在1982年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獎,他也許是同代人中最偉大的經濟學家、特別是公共部門經濟學(經濟政策)領域最著名的專家,2011-2014年擔任國際經濟學協會主席,現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2014年12月,《名利場》雜誌刊登他的文章「中國世紀從2015年開始」,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和爭論。

他一語道破中美心結道破中美關係的心結:都不高興的老大和老二。

他說:「2015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但中美兩國都不高興,中國不高興是因為壓根不想當老大、怕槍打出頭鳥,美國不高興是因為不想當老二、也不允許任何人挑戰自己的老大位置,尤其是中國,因為中國的成功就驗證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失敗。」

這種關係非常類似大劉科幻經典《三體》裡的黑暗森林法則之猜疑鏈,即不管中國怎麼做都無法自清,美國也不會相信中國沒有做老大的野心,只要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事實存在。

這種關係,該如何破解呢?

作者簡介:從事管理諮詢行業超過15年,曾任麥肯光明&電揚高級顧問,正略鈞策合伙人,專注企業戰略與品牌諮詢,曾為中航工業、晨光文具、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雅客食品、特變電工、成飛集成、哈藥集團、開元旅業等企業與機構提供戰略、品牌、管理諮詢服務。曾在《當代經理人》、《環球企業家》、《國際公關》、《國企》、《第一財經日報》、《每日經濟新聞》等報刊發表多篇經營管理類專業文章。

相關焦點

  • 《三體》獲雨果獎 為亞洲首次獲獎
    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劉慈欣並未親自前往美國領獎,作為譯者的劉宇昆代表上臺領獎。本次獲雨果獎的是該系列的第一部《三體》(英文版)。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所頒發的獎項,為紀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命名為雨果獎。
  • 揭秘黑洞 UCLA女教授獲諾貝爾獎
    揭秘黑洞 UCLA女教授獲諾貝爾獎【美國新聞速遞】楊平俊 綜合報導2020諾貝爾獎於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來自美國、英國和德國的三名科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領域的貢獻,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110萬美元)。
  • 一生中兩獲諾貝爾獎,全世界只有這四個人!
    迄今為止,全世界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只有四位,包括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各一次的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兩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和和平獎各一次的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以及兩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
  •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劉慈欣說:「我並不期待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諾獎的話,生活就毀了(笑聲),莫言家的牆皮都被扒了,後院的蘿蔔都被人挖走做紀念,那樣太可怕了。雨果獎沒有很多人聽說過,但是在科幻界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果兩者選,我肯定選雨果獎。
  • 2018年諾貝爾獎收官,經濟學獎花落兩名美國教授,他們有何貢獻?
    而事實上,在正式宣布獲獎名單前,諾貝爾獎的評委慣例上會給獲獎者打個電話……事情的發展正如之前有人分析的那樣,「如果獎項被頒給美國學者,那麼可能因為美國時間過早,而出現一些『聯繫上的問題』」。   保羅·羅默是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與他同獲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還有耶魯大學教授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 劉慈欣:創作《三體》榮獲科幻界諾貝爾獎的首位亞洲人
    劉慈欣1963年6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是信陽市羅山,在山西陽泉長大,畢業後在山西省陽泉市的娘子關發電廠擔任計算機工程師,他利用工作中的點滴時間及業餘時間,寫科幻類型的小說,2015年8月,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
  • 《三體》廣受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三體》獲得各界好評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是《三體》的忠實粉絲。他還評論說,《三體》的世界與美國總統要處理的事情相比,想像力太豐富了。他說:「看了《三體》,覺得當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太小了。」據說,當時歐巴馬還委託總統辦公室督促他給劉慈欣發郵件,希望劉慈欣找人把《三體》的最後兩份翻譯成英文,希望可以儘快閱讀到。
  • 機器學習模擬1億原子:中美團隊獲2020「超算諾貝爾獎」戈登貝爾獎
    有超算界諾貝爾獎美稱的「戈登貝爾獎」今年頒給了一個中美合作研究團隊,他們的研究被認為是當今計算科學中最令人興奮領域的重大進展。 11 月 19 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國際超算大會 SC 2020 上,美國計算機協會 ACM 公布了 2020 年戈登貝爾獎(Gordon Bell Prize)的頒獎結果。
  • 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卻受到許多人的誤解
    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領獎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省合肥市,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臺北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名譽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美國華人教授張首晟獲尤裡基礎物理學獎前沿獎
    美國華人教授張首晟獲尤裡基礎物理學獎前沿獎     當地時間3月20日晚,瑞士日內瓦,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右)獲尤裡基礎物理學前沿獎。
  • 先後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都有哪些?
    她也是唯一同時獲得普立茲獎和諾貝爾獎的女作家,是作品流傳語種最多的美國作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以寫中國題材的作品而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賽珍珠生前曾加入中國國籍,1934年中國政局陷入了混亂,賽珍珠被迫離開中國、回到了美國。
  • 拍賣「新形式」獲 2020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兩美國學者獲此殊榮
    華輿訊 據北歐時報報導,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史丹福大學兩位經濟學教授,理由是這兩名經濟學家在拍賣理論研究領域的傑出成就。本報記者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報導,常務秘書悅然教授公布這一消息,至此,2020諾貝爾獎所有獎項公布完畢,所有獲獎者將在本國瑞典使館舉行簡單儀式,而諾貝爾委員會將邀請所有獲獎者和嘉賓2021年再來斯德哥爾摩吃大餐,2020年的獎金是1000萬克朗(折合人民幣700萬)。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烏普薩拉大學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 《三體》獲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提名
    至此,《三體》三部曲各個語種的譯作已累計19次獲得國際科幻文學獎項提名、獲獎或入選國際知名媒體/書店評選出的年度好書。國際科幻文學獎項提名/獲獎情況Ÿ   2017年5月,《三體》德文版獲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提名。
  • 北師大教授談《三體》獲獎:不可能只是一個偶然
    北師大教授談《三體》獲獎:不可能只是一個偶然 2015-08-25 10:11:35當天下午收到美國來的消息,由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的劉慈欣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三體問題》獲得第七十三屆科幻小說雨果獎。我一直在思考這兩件事情之間的聯繫。它們是偶然的巧合被安排在一天,還是一種冥冥中的必然?  《三體》第一部獲獎之後,有關中國科幻、中國文學、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發展的許多問題,正在逐步清晰。
  • 《三體》獲得各界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三體》獲得各界好評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是《三體》的忠實粉絲,他還評價,比起美國總統要處理的事,《三體》的世界太有想像力了。他說:「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
  • 楊振寧談《三體》:我曾買來看過,但看不下去,原因有2個
    2015年,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I》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翻譯作品,這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而言,都是前無古人的。雨果獎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是全球科幻作家的終極夢想,劉慈欣能夠獲得這個獎,足以說明《三體》這部小說的水平之高。
  • 《三體》中的奇妙物理學(圖)
    河北日報資料片    ■閱讀提示    8月23日,我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獲得科幻文壇大獎雨果獎。雨果獎被譽為科幻小說界的諾貝爾獎,《盜夢空間》、《復仇者聯盟》、《權力的遊戲》等諸多科幻名著都曾獲此殊榮,劉慈欣是獲得該獎的首位亞洲人。
  • 人大教授:諾貝爾獎為何權威?
    文/人大教授陳傳席 諾貝爾獎為何最權威 1986年至1987年,我在美國一所大學任研究員,在一次華人聚會上,忽然有幾個人跑到我面前,熱烈地向我祝賀。 我吃了一驚,他們也馬上停下來,「你是……」原來他們弄錯了。
  • 和楊振寧一起放棄美國國籍的教授 曾獲計算機界諾獎(1)
    摯友熊秉明曾經說:「你的父親雖已過去,你的身體裡還循環著他的血液。」我說:「是的,我的身體裡循環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姚期智表示:「我於2004年辭去美國普林斯頓教職,回歸祖國,在清華大學投入中國建設科技強國的劃時代壯舉。多年來,得以培養我們的青年才俊,促進高端科研的開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義的工作。此次感謝中科院特別立法,讓我由外籍院士轉為本國院士。
  • 資料: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圖)
    西南聯大畢業  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  歷任美國普林斯頓研究所研究教授  現任美國石溪大學理論研究所所長  一、生平簡介  楊振寧,安徽省合肥縣人,民國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擔任教授至今。他認為是自己「走出象牙塔」,重新出發,科學界人士對他再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性,抱持期待與樂觀。楊夫人杜致禮女士,出生名門,為杜聿明將軍掌珠,專攻文學,中英文造詣均佳,曾在臺灣教過英文,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中文,言談舉止富書卷氣,育子女三人,老大楊光諾電腦工程師,老二楊光宇,化學家,楊又禮,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