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生於瑞典(1833年一1896年)。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5年諾貝爾立囑,將此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為了紀念諾貝爾做出的貢獻以諾貝爾命名。
清朝末年
(武連德)
武連德,(1879年一1960年)祖藉廣東廣州府,今廣東臺山市人。
1910年10月,東北爆發特大鼠疫病毒。隨後蔓延開來,危及人類存亡。清朝政府委派武連德掛帥前往抗疫一線……
1911年4月3日至28日,「萬國鼠疫研究會」在奉天(瀋陽)召開。來自英、美、法等11個國家,34位醫學代表參加大會,這是近代中國在本土舉辦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學術會議,各國一致推薦伍連德為會議主席。伍連德得到大清朝庭的肯定,並出資10萬兩白銀,建立醫學院所。武連德被提名為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國內動蕩不安,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中華民國
(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上海,祖籍江蘇蘇州人。
1943年抗戰時期,由江西聯合中學考入遷入貴州的浙江大學物理系,後轉入昆明國立西南聯大。
1946年經吳大猷教授推薦赴美留學。
1957年李政道與楊振寧合作發現: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是中華民國國籍。
1962年加入美國國籍。
1972年李政道回國,現年92歲。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肥西縣三河鎮人。
1942年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5年赴美留學。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發現: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是中華民國國籍。
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
1971年楊振寧回國,現年98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
莫言(管謨業)
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高密市大欄鄉。
2012年,莫言的長篇小說《蛙》,講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以從事鄉村婦產科醫生萬心為題材。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
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2015年,因她發現青蒿素 ,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獲得諾貝爾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