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一項手術獲諾貝爾獎,卻被認為給全人類帶來了災難
說到諾貝爾獎,那肯定是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發明,才可以獲得。但是,在1949年時,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發明了一種讓人變傻的醫術,還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真是讓人難以費解。在當時,他不僅沒有受到人們的譴責,反而被追捧。
-
他的一項發明將上萬人變傻,卻獲得諾獎,遭世人痛罵仍流行全世界
他的一項發明將成千上萬的人變傻,卻獲得了諾貝爾獎,被世人痛罵,至今仍風靡全球。一般來說,只有造福全人類的偉人才會獲得諾貝爾獎,尤其是在醫學領域,一項新技術的突破往往能挽救成千上萬的患者,可謂功德無量。1911年,莫尼茲成為裡斯本大學的第一位神經學教授,在那裡他研究腦血管造影技術。所謂造影,就是將一種X射線無法穿透的物質注入患者腦部的血液中,以拍攝X射線照片來確認具體的損傷部位。取得突破後,莫尼茲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大腦的前部——前額葉皮層。前額葉可以被認為是大腦的協調中心,存儲著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思想。
-
他的一項發明讓萬人變成痴呆,卻獲諾獎,飽受爭議卻仍然流行世界
最關鍵的是,在1949年,諾貝爾基金會將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一位名叫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的人,以表彰他在治療精神疾病方面的工作。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醫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但人體最神秘、最複雜的器官:大腦,仍處於大量的空白和摸索領域。
-
2020年度諾貝爾獎給人類帶來曙光
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黑洞研究的物理學家,醫學獎給了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領域所做出的貢獻的醫學家,文學獎給了曾經持續接受心理治療持續7年的文學家,他們從精神到物質,用自己的精神財富,燭照世界從心理到物質的黑暗,給人類帶來了光明。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當杜德娜面對越來越多的實驗成果和外界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關注後,她認為自己不能不站出來開始對這項技術所引發後果進行公開的討論,諸如基因編輯工程會對人類的健康、農業和自然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也必須要面對能否對人類的卵細胞、精子和胚胎等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討論。而這些問題不止是杜德娜在關心,這也成為整個學術界都要回答的問題。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當杜德娜面對越來越多的實驗成果和外界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關注後,她認為自己不能不站出來開始對這項技術所引發後果進行公開的討論,諸如基因編輯工程會對人類的健康、農業和自然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也必須要面對能否對人類的卵細胞、精子和胚胎等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討論。而這些問題不止是杜德娜在關心,這也成為整個學術界都要回答的問題。
-
諾貝爾獎的恥辱:1949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給30萬人帶來了噩夢
不過我們今天要來說說諾貝爾獎的黑歷史,那就是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說它是恥辱也不為過!獲得者是葡萄牙醫學家莫尼茲,理由是發現了前額葉切除術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價值。簡單說就是為了表彰他對治療精神病的貢獻,那時候人們還以為他的發現會給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帶來福音,可事實是帶來了噩夢。
-
他因手術治療精神病獲得諾貝爾獎,卻又被譴責!
諾貝爾獎是國際上最為大家所認同的獎項,它包含了幾乎科學的所有領域。並且得獎的人大多都是世界上某一領域最為頂尖的,直到現在我國得到諾貝爾獎的才僅僅兩人,可見這個獎項是多麼的難拿。今天小狐要講的是一位奪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人,他叫莫尼茲,來自歐洲的一個小國家葡萄牙,本來得到獎應該受到很大的讚揚,但是他一直以來卻被人們所指責,說他沒有人性,也被很多醫學界的大佬指責違反了醫生的職業道德!莫尼茲可以說在20世紀很有名的腦科專家,由於腦部是人類最重要、功能最為複雜且神經最多的器官。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當杜德娜面對越來越多的實驗成果和外界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關注後,她認為自己不能不站出來開始對這項技術所引發後果進行公開的討論,諸如基因編輯工程會對人類的健康、農業和自然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也必須要面對能否對人類的卵細胞、精子和胚胎等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討論。而這些問題不止是杜德娜在關心,這也成為整個學術界都要回答的問題。
-
此人發明了一種小手術,剝奪數萬人靈魂,卻還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不過跟他在醫學上的名氣相比,外交官這個名頭反倒顯得沒那麼出名了。在莫尼茲那個時代,現代醫學剛剛起步,很多常識都沒形成。比如在中世紀,很多精神病人會被認為是魔鬼附身。患者的家人會將其關在地窖,甚至極端者會執行火刑。到了近現代,也僅僅局限在病毒感染的認知上,並沒有方法去治療。
-
一項發明將上萬人變傻,卻因此獲諾獎,遭人痛罵,依舊世界流行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他一生有355項專利發明,開設了100家公司和工廠,累積了巨額財富,但他卻沒有子嗣,在他離世的前一年,諾貝爾留下了920萬美元設立了諾貝爾獎。
-
諾貝爾獎史上最大恥辱,他把無數人變傻,結果成了萬人追捧的英雄
歷史上,精神病人往往是一個十分悲慘的團體,他們的特立獨行,和社會徹底脫鉤,在生產力落後的年代,給家人也帶來了沉重的傷害。長期以來,醫生們都在琢磨大腦這個人體最為複雜的器官,他們藉此找到疾病的根源所在,注1874年出生於葡萄牙的莫尼茲,也是其中之一,他從學校畢業後,在1911年就任裡斯本大學第一位神經學教授,研究血管造影。
-
諾貝爾獎醫學連載(十一):他是第一個發現人類眼睛散光的大秘密,更發明裂隙燈,牛氣的兩次婉拒諾貝爾獎!
他研究了眼睛屈光系統。並因此獲得191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他是至今唯一因眼科學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獎的醫學科學家,他被人尊稱為提燈先生,更有「人類之眼」之稱。但提起他總繞不開愛因斯坦,因為他的狹隘、保守和頑固,差點讓諾貝爾錯過愛因斯坦這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就是1911年因研究了眼睛屈光系統,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瑞典眼科專家阿爾瓦▪古爾斯特蘭德。
-
基因編輯技術讓人類變造物主 帶來的是美好,災難,還是不平等?
022018年11月26日,有著「科學狂人」之稱的賀建奎宣布「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他利用一項簡稱為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對嬰兒的基因進行改造,使其獲得可遺傳的愛滋病免疫力。這一消息在科學界引起巨大爭議,科學家表示,在人體上進行基因編輯實驗有著極大的風險,這種對人類遺傳物質進行不可逆轉的改造,一旦混入人類的基因池,後果不堪設想。03簡單來說,基因編輯技術就是對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進行插入、修改、刪除或替換。
-
蚊子引出的6個諾貝爾獎
蚊子傳播的疾病中,最嚴重是瘧疾,歷史上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全球有20億人口在瘧疾高發的地區生活,每年有3億宗病例發生,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在非洲,每30秒就會有一名兒童死於瘧疾。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蚊子可以引出6個諾貝爾獎。
-
他的一項發明將無數人變傻,卻獲諾獎,被人恨罵不絕卻仍流行世界
從古至今出現過很多發明,這些發明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科技也得以進步,經濟快速發展,醫療技術的提高也令人們實現了長壽,但在歷史上,他的一項發明將無數人變傻,卻獲諾獎,被人恨罵不絕卻仍流行世界。即使他們原本可能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但因為戰後心理創傷,他們易怒,脾氣變得異常暴躁,具有攻擊性,且不受控制,當時很多人並沒有聯想到,這是戰爭所帶來的影響,家人親屬等以為他們被「惡魔」佔據了身體。然後這些患有戰後心理創傷的人被送進了精神病院,精神病院可不是人待的地方,當時精神病院也該不夠規範,情況可想而知。
-
還獲了「諾貝爾獎...
在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兩周前,「乍看發笑,過後深思」的第27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也正式揭曉, 讓世界各地有趣的研究再次相聚美國哈佛大學。頒發「搞笑諾貝爾獎「獎盃。今年,這個堪稱科學界的「綜藝大秀」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捧起爆米花,一起嚴肅開獎。今年「研究成果」有啥?
-
科學也有謬誤:諾貝爾獎的紕漏
選錯了獎勵項目的諾貝爾獎愛因斯坦發現光電效應1921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公告中說,由於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所以決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學獎授予他。許多科學家認為,光電效應的科學意義無法和相對論相提並論。
-
研究外賣路線 山東中學生獲「華人青少年諾貝爾獎」
山東一中學生獲「華人青少年諾貝爾獎」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2月23日訊(記者 陳洋洋)「外賣路線咋規劃能送得更快?」這樣一個「接地氣」的話題研究讓一位山東小夥在全球比賽中脫穎而出。近日,山東省實驗中學學生王雨舟在一項全球中學科學獎總決賽中獲獎,該科學獎被譽為「華人青少年的諾貝爾獎」。
-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評獎委員會在聲明中稱,「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為世界帶來了明亮、節能的白色光源。 諾爾馬克表示,今年的諾貝爾獲獎者們發明了一種新型的節能環保型光源,即藍色發光二極體(LED)。「隨著LED燈的問世,我們現在有了更持久和更高效的替代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