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從冥王星被降級成矮行星之後,海王星就成了太陽系中最遠離太陽的已知行星。在《星際探索》中,為了搜尋外星文明,人類把一艘探測飛船送到了環繞海王星的軌道上。那裡遠離太陽和地球的電磁幹擾,可以更好地探測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如果我們未來真的能夠乘坐宇宙飛船飛到海王星,我們能否登陸海王星呢?
人類目前對海王星的了解十分有限,因為這顆行星離我們非常遙遠,它是八大行星中唯一無法通過肉眼看到的行星(雖然天王星非常暗,但在衝日前後也能通過肉眼看到)。當年,人類通過數學物理方法計算預言了這顆行星的存在,隨後通過天文望遠鏡找到了海王星。
雖然通過天文望遠鏡能夠觀測到海王星,但想要看清表面細節十分困難,就連強大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也無能為力。為了看清海王星,需要口徑更大的天文望遠鏡,例如,口徑達到39米的歐洲極大望遠鏡,這架強大的天文望遠鏡計劃於2025年投入觀測。目前,人類對海王星的了解主要依賴於唯一造訪過海王星的旅行者2號。
根據觀測數據,海王星的質量為地球的17.1倍,半徑為地球的3.9倍,平均密度為地球的28.8%。之所以海王星的密度比地球小了很多,是因為它的組成與地球這樣的巖質行星非常不同。
海王星是一顆冰巨行星,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表面是固體冰凍的狀態。就像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一樣,海王星也沒有確切的表面,它的大氣層非常厚。海王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氣和氦氣組成,還有一小部分是讓海王星看起來呈現為藍色的甲烷。
如果太空人乘坐宇宙飛船降落海王星,結果將無法像在地球上那樣正常登陸,而是會在大氣層中不斷下沉。下沉到氣壓與地球大氣壓相等時,該處被視為海王星的表面,那裡的溫度只有零下200攝氏度,表面重力為1.14g。
宇宙飛船在穿越海王星大氣層時,還會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旅行者2號曾在海王星表面發現了一個「大黑斑」,那其實是在海王星上肆虐的超級風暴,範圍超過6600公裡(大於地球半徑),時速高達2400公裡,相當於666米/秒,這是地球上18級超強颱風風速的10倍,這在太陽系中絕無僅有。如果宇宙飛船穿過這樣的超級風暴,無疑將會遭受嚴重的破壞。
倘若宇宙飛船能夠避開海王星上的超級風暴,繼續下沉,它將會面臨越來越高的氣壓和溫度。穿過海王星的濃厚大氣層之後,將會到達海王星的地幔,那裡主要由水、氨和甲烷冰組成。不過,海王星地幔中的冰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冰,而是過熱流體,它們被巨大的壓力所高度壓縮,這種混合物可能是理論上的金屬銨。
穿過地幔之後,將會到達海王星的核心區域,那裡的主要成分為矽酸鹽巖石、鐵和鎳,總質量可達地球的1.2倍。海王星的內核溫度和壓力極高,溫度估計超過太陽表面溫度,達到了7000攝氏度,壓力則高達地球表面大氣壓的700萬倍。
據推測,海王星的核心可能是固態的。但在這種極端的溫度和壓力下,沒有任何已知的材料能夠承受住,宇宙飛船不可能會完好地著陸到海王星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