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藍鶲、鷹鴞紛紛亮相 專家團隊進行麗水生物多樣性調查

2020-12-03 瀟湘晨報

浙江的好山好水,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才,也吸引了各種生物前來「定居」。在空氣品質能進全國十強的浙江麗水,生物物種資源豐富,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80餘種,有一批調查員正在此地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調查包括植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昆蟲、大型真菌等各門類,我們去年底最先啟動了鳥類調查。」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調查主要由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進行實施。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國的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我們就來看看這次麗水生物多樣性調查進行得如何。

銅藍鶲 謝偉 攝

渾身銅藍色的鳥兒你見過嗎

5月初,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科研團隊進入麗水市白雲山森林公園。

大家來到山頂古村。這裡非常熱鬧,一群全副武裝的人架著「長槍短炮」守在樹下,對著古樹頂上一隻藍色鳥兒不停拍攝。只見它時而昂首挺胸一展歌喉,時而銜著樹枝忙個不停。它就是讓觀鳥愛好者們驚豔的銅藍鶲。而這次拍攝,經查閱資料確定,是麗水市第一次銅藍鶲記錄。

銅藍鶲 ,一種體長約15cm的雀形目鳥類,雄鳥除額基和眼先黑色以外,通體銅藍色,主要棲息在海拔900-3700米的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捕食飛蟲為主。在浙江省較為罕見。

4月18日晚,麗水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鳥類調查小組隊員在龍泉市住龍鎮進行夜行性鳥類調查時,在一處居民區旁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根據經驗,判斷是一種貓頭鷹的叫聲。

鷹鴞

組員們壓住心中的興奮,循聲找去,終於找到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

小組裡的東斯老師趕緊端起長焦相機對準這隻夜精靈。隨著相機的咔咔聲,麗水終於有了自己的鷹鴞野外影像。

鷹鴞是鴞形目鴟鴞科的夜行性猛禽,體型中等,由於它的外形似鷹,故得名。鷹鴞喜歡棲息於山地闊葉林中,多在夜間和晨昏活動,飛行迅捷無聲,捕食昆蟲、小鼠和小鳥等。

蠶蛾也可以很美

像「蝴蝶」又像「風箏」,長長的粉色尾突飛舞起來像美麗的精靈,真是太漂亮了。麗水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組在住龍鎮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時,發現了珍稀物種長尾大蠶蛾。

仔細觀察,這隻長尾大蠶蛾的翅展有123毫米長,軀體杏黃色,前胸前緣有紫紅色橫條紋,前翅杏黃色,前緣紫紅色,基部粉紅色,並有較長絨毛;後翅與前翅色澤基本相同,后角細長,顏色十分豔麗,極具觀賞性。

黑翅長腳鷸

4月12日,國家5A級仙都景區還發現了黑翅長腳鷸(yù)。據資料顯示,黑翅長腳鷸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這次的鳥類調查採用樣線法、樣點法和紅外相機自動拍攝法進行冬季鳥類多樣性調查,共記錄到鳥類14目35科117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0種,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中易危(VU)等級鳥類1種,近危(NT)等級鳥類7種,浙江省重點保護鳥類15種,另外本次調查還記錄到冕雀、斑背燕尾等麗水地區罕見鳥類。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銅藍鶲、鷹鴞紛紛亮相
    浙江在線5月22日訊 浙江的好山好水,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才,也吸引了各種生物前來「定居」。在空氣品質能進全國十強的浙江麗水,生物物種資源豐富,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80餘種,有一批調查員正在此地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  「調查包括植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昆蟲、大型真菌等各門類,我們去年底最先啟動了鳥類調查。」
  • 萌萌的小臉分不清是鷹還是鴞?其實人家叫「鷹鴞」
    18:31:22 /a/20200421/dd5430a8229b429787d5d6b62d81f659.shtml   近日,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的工作人員在浙江麗水進行夜間生物多樣性調查的時候
  • 麗水出現:神秘動物!就在……
    硫黃鵐, 有在麗水僅有一次記錄的朱雀, 都在這裡紛紛亮相。攝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 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 麗水白雲山發現了一隻鳥,你肯定沒見過~
    ——銅藍鶲!銅藍鶲麗水鳥類新記錄5月初,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科研團隊開展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隊員們進入白雲山森林公園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銅藍鶲1隻,經查閱相關資料,確定這是麗水市第一筆銅藍鶲記錄!
  • 麗水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蓮都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百姓中國周刊》浙江訊(記者 洪旭朝 通訊員 張麗)近日,浙江省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鳥類組於蓮都區碧湖鎮發現麗水市鳥類新記錄——黑臉琵鷺。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EU)等級。黑臉琵鷺多沿海遷徙,此前在浙江僅分布於溫州,本次於碧湖鎮記錄到1隻黑臉琵鷺實屬罕見。該調查成果被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浙江衛視等數家媒體報導,獲得廣泛關注,充分展示了蓮都的「生態金名片」,也極大提高了社會各界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
  • 連雲港生物多樣性調查春季植物近400種 鳥類13目
    日前,筆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了進一步摸清我市生物多樣性情況,我市委託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市區(包括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開展為期一年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調查的類群包括維管植物、兩棲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昆蟲、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
  • 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現身浙江麗水
    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之一、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日前現身浙江麗水住龍鎮。這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調查團隊在住龍鎮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時發現的。凌晨的潘床生態溝,調查隊和住龍鎮委書記李宣以及鎮政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夜間野外調研。
  • 綠會連雲港保護地工作人員走進雲臺山,做生物多樣性調查和巡護
    2020年7月,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綠髮會震旦雅雀保護地·連雲港人員共同在雲臺山做生物多樣性調查和巡護。雲臺山主要位於連雲港市區東北部的山嶺,在連雲港市區範圍內。主要由前雲臺山(南雲臺山)、中雲臺山、後雲臺山(北雲臺山)及鷹遊山、錦屏山等互不連續的斷塊山脈組成。
  • 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研討會召開
    12月17日,在自然資源部辦公大樓會議室,來自政界、學界、基金會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主題展開研討,旨在深化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為相關管理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 紐西蘭鴞鸚鵡瀕臨滅絕 所有125隻個體將進行基因測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月3日報導,紐西蘭鴞鸚鵡瀕臨滅絕,全球只剩125個個體。專家將對鴞鸚鵡的所有個體進行基因測序,以期提高該鳥類基因多樣性。據紐西蘭國際廣播電臺報導,鴞鸚鵡現僅存125隻,紐西蘭專家們將逐個分析它們的基因組成,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為一種動物的所有個體進行基因測序。
  • 生物多樣性 | 新物種亮相!
    生物多樣性 | 新物種亮相!近日據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消息近年來德宏在植物和動物方面新發現了一批新記錄物種植物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加強與各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保護區植物資源調查
  • 研學|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是什麼?
    那麼,彭建生老師、董磊老師、左凌仁老師所從事的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是什麼?他們又是怎樣工作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課程分享裡,那就是「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夏季研學營課堂上彭建生老師的分享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是一種生物多樣性調查方法,主要用拍攝帶有科學數據的野生動植物數碼照片和視頻來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
  • 麗水有野生動植物4347種,快看你認識哪些?
    「根據調查監測,我市野生動物資源再創歷史新高,其中物種多樣性、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數量、新記錄物種數量均高居全省之冠。」今日,《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公報》在本報八版向社會大眾公布。野生動植物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多樣性的主體,更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主要指標。
  • 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珍稀鳥類黃嘴角鴞
    2020年7月16日,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植物組隊員在仙居括蒼山保護區植物調查時
  • 【救助鷹鴞】這隻鷹鴞真傲嬌,只吃「飼養媽媽」餵的食
    鷹鴞(Ninox scutulata Raffles, 1822)屬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今鳥亞綱、鴞形目、鴟鴞科、鷹鴞屬的一種鳥類,該種有11個亞種。形態特徵:鷹鴞屬中型猛禽。體長22-32釐米,體重212-230克。無明顯的臉盤和領翎,上體為暗棕褐色。
  • ...獵問題依然嚴重|綠會研究室同專家、志願者南苑溼地生物多樣性...
    10月25日,中國綠髮會研究室工作人員同讓候鳥飛團隊及生物多樣性專家,前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進行第四次調查活動。北京豐臺南苑大泡子區域在秋季9、10月份為遷徙南飛越冬的候鳥提供必要的停歇落腳空間。志願者在候鳥遷徙期對該區域野生鳥類數量進行初步觀測統計,近50種!
  • 林草科普|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瀕危植物調查-湖北篇
    ,對湖北省生物多樣性重點區域神農架和三峽庫區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景觀多樣性,以及人與生物多樣性和諧典型案例進行了深入調研。,且在中國 35 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內,同時還屬於 19 個特有植物多樣性熱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