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綠髮會震旦雅雀保護地·連雲港人員共同在雲臺山做生物多樣性調查和巡護。
雲臺山主要位於連雲港市區東北部的山嶺,在連雲港市區範圍內。主要由前雲臺山(南雲臺山)、中雲臺山、後雲臺山(北雲臺山)及鷹遊山、錦屏山等互不連續的斷塊山脈組成。
中國綠髮會震旦雅雀保護地·連雲港、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院協同開展這次活動
壽帶鳥在海上雲臺山
日本鷹鴞拍攝於海上雲臺山
首次在海州區發現中華攀雀
各種各樣的植物在這裡生長。
這是白畫眉在花果山魚彎被非法捕鳥人抓捕的,售價高達1.5萬-3萬元。
研究人員走進小沙漠!
這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雅鵑,在小沙漠生育後代,也是越王勾踐的所在地,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拍一張奇怪的植物。
花果山的東方小鴞。
在花果山救助的鷹隼!
白腹鷂。
雲臺山的藍翡翠鳥在這裡生兒育女。
志願者在巡護。
紅隼在花果山生兒育女,中國綠髮會志願者周翀拍攝!
仙八鶇在這裡飛過。發現者南京大學生態環境研究院楊老師發現。(在孔雀溝)
仙八鶇發現者是海州中學吳書記,市教育局董主任在海上雲臺山風景區拍到過,(本圖有天鷹老師在南京老山拍攝)
鳥語花香,迴蕩在深山老林裡。
小蟈蟈在鳴叫中!
各種蝴蝶在這裡飛舞,綠會志願者周翀拍攝!
各種植物是他們調研的目標。
花果山大聖湖羅紋鴨是全國最大的種群,每年來大聖湖越冬有五千隻左右。
護鳥是我們的責任。
鴛鴦近幾年來在大聖湖越冬有八百隻左右。
在海上雲臺山水庫中也有三四百隻!
達到山頂欣賞連雲港市的美景。
長尾銀喉在花果山也不多見
晨光。
這裡還沒有開發,大自然的美請你手下留情。
紅毛牛背鷺在全國也不多見,中國天鷹拍攝於小島山!
它是原生態牛背鷺!
大白鷺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在花果山拍攝。
我們巡迴在老林裡!
這裡是東方白鸛生活的地方,被人類開發了!
東方白鸛臨洪口溼地!
白臉琵鷺在連雲區溼地。
休息的鵜鶘。拍攝於連雲區溼地!
鵜鶘在這裡越冬!
火烈鳥在連雲區溼地。
感謝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為連雲港市生態環境調研作出的貢獻,為連雲港市動植物改寫新的編章!感謝中國綠髮會的大力支持,也感謝連雲港保護溼地誌願者付出的努力,感謝花果山風景區協助和支持!
愛心捐贈
(感謝綠會保護地主任天鷹等老師的巡護與調查)
圖片來源:中華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 王殿寶
整理/張明 審核/Littlejane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