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會連雲港保護地工作人員走進雲臺山,做生物多樣性調查和巡護

2020-08-27 中國綠髮會

2020年7月,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綠髮會震旦雅雀保護地·連雲港人員共同在雲臺山做生物多樣性調查和巡護。

雲臺山主要位於連雲港市區東北部的山嶺,在連雲港市區範圍內。主要由前雲臺山(南雲臺山)、中雲臺山、後雲臺山(北雲臺山)及鷹遊山、錦屏山等互不連續的斷塊山脈組成。

中國綠髮會震旦雅雀保護地·連雲港、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院協同開展這次活動


壽帶鳥在海上雲臺山


日本鷹鴞拍攝於海上雲臺山


首次在海州區發現中華攀雀


各種各樣的植物在這裡生長。


這是白畫眉在花果山魚彎被非法捕鳥人抓捕的,售價高達1.5萬-3萬元。


研究人員走進小沙漠!


這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雅鵑,在小沙漠生育後代,也是越王勾踐的所在地,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拍一張奇怪的植物。


花果山的東方小鴞。


在花果山救助的鷹隼!


白腹鷂。


雲臺山的藍翡翠鳥在這裡生兒育女。


志願者在巡護。


紅隼在花果山生兒育女,中國綠髮會志願者周翀拍攝!


仙八鶇在這裡飛過。發現者南京大學生態環境研究院楊老師發現。(在孔雀溝)


仙八鶇發現者是海州中學吳書記,市教育局董主任在海上雲臺山風景區拍到過,(本圖有天鷹老師在南京老山拍攝)


鳥語花香,迴蕩在深山老林裡。


小蟈蟈在鳴叫中!


各種蝴蝶在這裡飛舞,綠會志願者周翀拍攝!


各種植物是他們調研的目標。


花果山大聖湖羅紋鴨是全國最大的種群,每年來大聖湖越冬有五千隻左右。


護鳥是我們的責任。


鴛鴦近幾年來在大聖湖越冬有八百隻左右。


在海上雲臺山水庫中也有三四百隻!


達到山頂欣賞連雲港市的美景。


長尾銀喉在花果山也不多見


晨光。


這裡還沒有開發,大自然的美請你手下留情。


紅毛牛背鷺在全國也不多見,中國天鷹拍攝於小島山!


它是原生態牛背鷺!


大白鷺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在花果山拍攝。


我們巡迴在老林裡!


這裡是東方白鸛生活的地方,被人類開發了!


東方白鸛臨洪口溼地!


白臉琵鷺在連雲區溼地。


休息的鵜鶘。拍攝於連雲區溼地!


鵜鶘在這裡越冬!


火烈鳥在連雲區溼地。


感謝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為連雲港市生態環境調研作出的貢獻,為連雲港市動植物改寫新的編章!感謝中國綠髮會的大力支持,也感謝連雲港保護溼地誌願者付出的努力,感謝花果山風景區協助和支持!


愛心捐贈



(感謝綠會保護地主任天鷹等老師的巡護與調查)

圖片來源:中華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 王殿寶


整理/張明 審核/Littlejane 編/Angel

相關焦點

  • 連雲港生物多樣性調查春季植物近400種 鳥類13目
    日前,筆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了進一步摸清我市生物多樣性情況,我市委託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市區(包括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開展為期一年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調查的類群包括維管植物、兩棲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昆蟲、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
  • ...獵問題依然嚴重|綠會研究室同專家、志願者南苑溼地生物多樣性...
    10月25日,中國綠髮會研究室工作人員同讓候鳥飛團隊及生物多樣性專家,前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進行第四次調查活動。北京豐臺南苑大泡子區域在秋季9、10月份為遷徙南飛越冬的候鳥提供必要的停歇落腳空間。志願者在候鳥遷徙期對該區域野生鳥類數量進行初步觀測統計,近50種!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為動植物「摸家底」!江蘇省連雲港市生物多樣性...
    白腰杓鷸為全面了解我市生物多樣性家底,亮出我市生態環境的「顏值」,自2017年起,連雲港市按照《江蘇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及省政府要求,分批分區域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目前東海縣的調查工作已經完成,其調查成果已於2019年底通過了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的專家評審驗收;市區及灌雲、灌南縣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也已於2019年年底啟動,預計2021年將形成全市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成果
  • 綠會GBIF組更新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 | 昆蟲生物多樣性
    9月30日,綠會GBIF工作組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平臺更新並發布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這兩組數據是綠會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周翀先生的最新觀測記錄。昆蟲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現將相關訊息分享如下,供讀者參考。
  • 中華偽虎鯨保護地·連雲港開展集中護鳥活動|打擊違法犯罪
    被藥死的喜鵲和鵪鶉本次拆鳥棚活動是由中國綠髮會志願者、連雲港市環境監督員周翀、陳迪海、陳華、全鑫和中華鷺鳥保護地·小島山主任龔連5人自行組織的一次跨縣區集中護鳥活動。在有關部門的帶領支持下,這次護鳥集中活動大大提高了周邊群眾、農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積極推動沿海溼地的進一步保護,對下一步恢復、退養、保護溼地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活動結束後陳華主任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推進溼地保護,過去這裡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在有關部門的監督、志願者團隊的長期巡護下,已經改善許多,但我們仍不能驕傲自豪,我們必須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的推進各項保護工作。
  • 綠會Sophia與臺灣荒野保護協會交流荒野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日前,綠會代表參觀臺灣博物館時,無意間在館內看到了荒野快報,了解到荒野保護協會的相關工作,就馬上聯繫去拜訪。綠會代表在臺灣拜訪 荒野保護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接待了綠會代表Sophia,並介紹了他們正在開展的一些工作。據介紹,荒野保護協會已經成立21年,在社區倡導和公眾動員這方面做的非常好。
  • 五湖四海皆「戰友」-公民科學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故事|分論壇②...
    本次論壇是繼「『政府+民間+媒體』生態保護模式分享」分論壇之後的第二場線上分論壇,在騰訊會議、bilibili和百家號等平臺實時直播,邀請到4位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國內外優秀公民科學家,與5000餘位參會者進行了長達100分鐘的線上分享和問答互動。
  • 連雲港海上雲臺、花果山內藏著多個「蝴蝶山谷」
    昨日,筆者從連雲港市生態環境局獲悉,連雲港市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昆蟲類中期結果出爐,調查人員春夏兩季在連雲港發現了陸生昆蟲12目72科173種,其中蝶類7科25屬30種,其他昆蟲12目65科143種。海上雲臺、花果山內藏著多個「蝴蝶山谷」。
  • 綠會標準中心向ISO/TC331提交「制訂生物多樣性評估國際標準」提案...
    為推進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標準的國際化,綠會標準中心在發布實施《生物多樣性評估標準》的基礎上,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生物多樣性技術委員會
  • Sophia與臺灣荒野保護協會交流荒野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Sophia與臺灣荒野保護協會交流荒野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2018-11-23 0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生物多樣性|雲南怒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現(新華社)
    瀘水管護分局工作人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和片馬鎮護林員到高黎貢山瀘水段西坡片馬轄區進行野外監測,發現了怒江金絲猴群。「我在一個山嶺蹲守,看到猴子從那邊過來了。我邊拍邊數,最後數到有149隻。太高興了,以前沒有拍到過這麼多。」護林員周華益說。
  • 立足遙感數據共促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 | 中科院空天院專家到訪
    會上,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就《生態文明:生物多樣性與植被病蟲害》作精彩報告,進一步闡述了維護各物種之間的平衡對保障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至關重要。遙感技術能及時快速大面積監測生態系統狀況,全面科學地認知生物多樣性在病蟲害防控領域的貢獻,對科學決策保障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十分關鍵,也是重要的技術手段。專家學者對此高度認可。
  • 時隔12年,綠會偽虎鯨保護地·連雲港再現20頭左右偽虎鯨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9月4日下午16:00左右,中國綠髮會偽虎鯨保護地·連雲港陳華主任傳來消息,下午13:40分,保護地誌願者在江蘇省灌河口西壩頭發現了有20條左右,體重在100至400斤的偽虎鯨,正在戲水。
  • 綠會歷史研究資料將上網供開放獲取!為生物多樣性大數據做貢獻
    綠會歷史研究資料將上網供開放獲取!為生物多樣性大數據做貢獻 2021-01-13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位動物學碩士的來信:「關於#保護昆蟲多樣性#和#觀……
    ,表達了他在了解到綠會微信平臺有關保護昆蟲生物多樣性的活動與文章後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在此,我們將周同學的觀點與建議分享出來供大家了解交流、溝通討論,為更科學、有效的做好昆蟲多樣性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綠會也非常期待社會各界更多有識之士和社會公眾的參與和支持!郵件原文如下:尊敬的中國綠髮會觀蟲工作委員會:您好!首先請允許我冒昧介紹一下我自己。
  •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安全屏障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顏雅婷 通訊員劉傑斌)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期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各級林業主管部門通過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溼地保護和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管理高效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網絡,有效保護我市生物多樣性,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 ...地治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周晉峰會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我國鹽漬土面積約15億畝,根據其分布可分為濱海鹽漬區、黃淮海平原鹽漬區、荒漠及荒漠平原鹽漬區和草原鹽漬區等四大區域,科學合理的鹽鹼地治理和改良利用關乎18億畝耕地紅線,對保障14億人口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綠色發展意義重大。
  • 為什麼要做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十年調查與監測?周道生態文明(第49講)
    為什麼要做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十年調查與監測?2019年初,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聯合組成的卓乃湖科考隊來到卓乃湖,親眼見證了正在進行時的沙漠化。衛星數據顯示,從2011-2018年,衛星影像已經總共統計到了113次沙塵暴。考察當時周晉峰就提出來:卓乃湖未來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羅布泊?卓乃湖流域的荒漠化將對生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未來如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 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新聞發布
    建立了氣象和水文監測站各1處,建立固定監測樣地13個,大型監測大樣地1個,建立16條固定監測樣線,安放紅外自動監測相機120臺,對保護區內的動植物進行長期監測,了解動植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等綜合情況。同時,我們還與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湖北民族學院等科研院校長期合作,重點是調查摸清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資源的現狀、生態系統的演替情況和對環境的影響評價。
  • 城陽:植物多樣性調查「摸清家底」生態系統性保護「時時在線」
    據了解,今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主題重點強調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對經濟發展、消除環境隱患、水土保持和汙染控制都有助益。植物多樣性調查「摸清家底」21日當天,志願者還到城陽區白沙河入海口開展了護飛巡護,樹立了保護鳥類棲息地警示牌,乘舟登上生態島清除入侵植物,並做了潮間帶溼地的植物多樣性調查,為更好的保護摸清家底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