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將近酒》寫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所謂:「天才」自古就有之,往往和「神童」一起。這些人往往智商要比常人要高很多,在英國就有這麼一個才2歲的「神童」。
這個只有2歲「神童」的叫阿達姆,我們平常的智商為100,這個叫阿達姆的小男孩智測試高達141。而歐巴馬的智商才130。這個小男孩在九個月的時候,就能讀出多國的文字了。

和同齡的9個月的孩子相比較,正是剛剛學走路的時候咿呀學語的年級。我們中國「天才」也不勝枚舉,下面這位高中生叫範浩強,7年前,就進入了一家AI創業公司,用範浩強的話說:「就覺得挺酷的。」
小學和中學範浩強的成績就名列前茅,在奧數上範浩強也比賽領獎臺上的常客。2011年7月份,泰國舉辦的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第二名,這時的範浩強才讀高一,當時中國隊派出了4名參賽選手,範浩強就是其中的一位。

2011年10月份,範浩強被保送進了清華大學,這讓同學們羨慕不已,同樣是學習,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好學生往往是別人家的。範浩強在清華大學讀計算機科學實驗班。
範浩強在一邊學習的同時,一邊找工作,就這樣照樣還是全班第一名的成績。馬雲先生曾說過一句話:「有些人好像就是為讀書所生的,無論你怎麼努力也不可能逾越。」這句話放在範浩強身上也不為過。

2017年,範浩強順利的畢業了。如此優異的一位「天才」少年,自然是很多公司求之不得的。在範浩強看來,更想做的事情就是AI(人工智慧),他覺得人工智慧這個領域是未來的趨勢。
進入公司的範浩強踏實能幹,一心撲在工作上,當時的範浩強所在的公司在做人臉識別技術時,在業界被認為是一件「特別不靠譜的事情。」其難度和複雜度有極高的技術要求,範浩強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技術時沒有瓶頸的。
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做出來「人臉識別」,市場在哪,又要賣給誰。範浩強前期在沒有樣板情況下,只能一步一步探索者前進。範浩強工作時間特別嚴謹,每周需要公務特別繁忙。

現在面對的問題不是技術上,而是範浩強需要帶團隊,以前他只是做做技術產品。現在懂得越來越多時,工作量和壓力也是很大,角色轉變的過程也很難。早在2012年,範浩強公司就成立了研究院。
剛開始的時候,研究院只是「單兵作戰」,隨著研究所擴展,對團隊化有個更多的一些要求。範浩強把這個任務挺了下來,我已經做好了準備,什麼事情也難不倒我,範浩強這麼說道。
讓範浩強最有成就感的是,7年的時間裡,他的團隊在「人臉識別」比賽中,拿下了很多的獎項。範浩強所在的公司在這個領域也一戰成名。如今站在AI的塔尖,範浩強並不認為自己的成功完全因為所謂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