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上,橫著看臺灣省的地圖,你會發現像極了一個大蝸牛,也像一片樹葉,飄蕩在祖國大陸的東南邊上。
臺灣省,簡稱「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目前通常被稱作臺灣地區,主要原因是尚未被統一,且與世界上極少部分國家有邦交關係(目前僅剩17個小國),省會臺北。它位於大陸東南方,東面臨太平洋,西面隔臺灣海峽與大陸福建省相望,南面以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對,包括臺灣島、臨近屬島等80多個島嶼,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 是我國第一大島,人口約2351萬,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五大都會區。
如果把臺灣島橫過來看,像一隻巨大蝸牛
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會統一。原住 民族(主要指高山族)在17世紀是由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的福建省南部一代和廣東省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管轄; 元、明時期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朝末年分別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朝廷派鄭成功收復; 1684年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直接管轄,1885年建省;1895年清政府懦弱無能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中國抗戰人民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臺灣省的行政管轄;1949年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當局戰敗退據臺灣;1954年美國同臺灣當局籤訂條約,造成臺灣同祖國分離的狀況。 臺灣文化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