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終將逝去,但墓志銘會記下他們的風骨

2020-12-06 騰訊網

拾遺物語

從來沒有死亡。

星辰在此處隕落,卻在彼岸升起,

成為天堂裡皇冠上的寶石,永恆閃耀。

——電影《亡靈》

對於逝者而言,

墓志銘只是一段生平、一份註解;

對於活著的人,

墓志銘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這份來自前人的遺產,

通常是最具性情、思想和力量的語言,

它們如同啟明星,

照耀著滿是黑暗與崎嶇的路,

它們鼓舞著一代一代的人,

在各自路上頑強生長,

在各自領域勇敢向前,

去抒寫屬於自己的光輝詩篇。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 屈原

「大夫一生,憂國憂民。內舉賢能,外御強泰。大夫一生,正道直行。逸響偉辭,文苑豐碑。」

武將 陳湯

「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田園詩派創始人 陶淵明

「五柳種廬旁,東籬採菊香。溪行桃花源,名利皆可忘。」

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

「萬象奔走乎筆端,萬慮泯滅於樽前。吟風詠月,席地幕天。不曲權貴,詩酒三千。」

現實主義詩人 白居易

「其生也浮云然,其死也委蛻然。」

文學家 書法家 畫家 美食家 禮部尚書 蘇軾

「吾生無惡,死必不墜。」

女將軍 秦良玉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民族英雄 鄭成功

「敢向東南爭半壁,方知海外有孤忠。」

辛亥女傑 秋瑾

「一身不自保,千載有功名。」

學者 王國維

「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

文物鑑定家 國學大師 啟功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

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

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

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

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

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作曲家 聶耳

「我的耳朵宛如貝殼,思念著大海的濤聲。」

新文化運動領袖 胡適

「這個為學術和文化進步,為思想和言論自由,為民族的尊榮,為人類的幸福而苦苦焦思,敞精勞神以至身亡的人,現在在這裡安息了!我們相信,形骸終要化滅,陵谷也會變易,但現在墓中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

醫生 教師 作家 魯迅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人民藝術家 老舍

「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裡。」

文化史學家 沈從文

「不折不從,星鬥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

(藏尾墓志銘,連起來是「從文讓人」。)

北大校長 蔡元培

「孑民先生,學界泰鬥,人世楷模。」

教育家 陶行知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翻譯家 傅雷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科學家 鄧稼先

「他是一個比平凡人還平凡的人,卻為中國兩彈的研製作出了重大貢獻。」

黨員 書記 楊善洲

「耄耋長者,心如皎月,大街小巷拾果核,打造出一片綠蔭。」

武術技擊家 李小龍

「以無限為有限,以無法為有法。」

音樂創作人 黃家駒

「生命不在乎得到什麼,只在乎做過什麼;搖擺精神,永垂不朽。」

核物理學家 吳健雄

「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主持人 李詠

「今兒來送我,就別送花了,給我送話筒吧。我希望我身邊擺滿了話筒。人生幾十年,一晃就過,閉目在話筒叢中,我肯定特安詳。」

報業巨子 武俠大師 金庸

「這裡躺著一個人,在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他寫過幾十部武俠小說,這些小說為幾億人喜歡。」

企業家 褚時健

「褚時健,屬牛。」

斯巴達國王 列奧尼達

「異鄉人,你若到斯巴達,請轉告那裡的公民,我們陣亡於此地,至死猶恪守誓言。」

(公元前480年,列奧尼達和他的300勇士全部陣亡,合葬於一處,所以墓志銘裡用「我們」。)

馬克思主義締造者 卡爾·馬克思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美國總統 威爾遜

「我已經準備就緒。」

奧美廣告創始人 奧格威

「給我書本、水果和法國酒,以及好天氣。」

避雷針發明者 班傑明·富蘭克林

「印刷工富蘭克林。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

哲學家 康德

「有兩樣東西一直讓我心醉神迷,越琢磨就越是讚嘆不已,那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教育家 瑪麗亞·蒙特梭利

「我請求親愛的全能的孩子們與我聯合起來,一起去為人類和世界建設和平。」

革命家 赫爾岑

「他的母親和他的幼子乘船遇難淹死在海裡;他的夫人患結核去世;他17歲的女兒自殺死去,他的一對3歲的雙生兒子患白喉死亡。而他就只活了58歲!但是苦難不能把一個人白白毀掉。他留下30卷文集,留下許多至今像火一樣燃燒的文章,它們今天還鼓舞著人們前進。」

詩人 羅伯特·弗羅斯特

「我和世界有過情人般的爭執。」

音樂家 貝多芬

「他總是以他自己的一顆人類的善心對待所有的人。」

生物學家 巴斯德

「許多小雞、小羊、小狗,和被鮮花簇擁的孩子。」

(巴斯德一生致力於動物病菌和疫苗的研究。)

數學家 魯道夫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魯道夫在16世紀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35位,是當時最長、最精準的成就。)

物理學家 理察·費曼

「別鬧了,費曼先生!」

細菌學家 野口英世

「生於日本豬苗代,死於非洲哥爾多克斯,獻身科學,為科學而生,為科學而死。」

科學家 居裡夫人

「你是上帝的寵兒,卻掙脫了他的雙手,給人間帶來真正的美。」

作家 小仲馬

「吾寓於生,吾寓於死。吾固重生,尤重於死。生有時限,死無窮期。」

社會學家 馬克思·韋伯

「塵世一切皆寓言,自此吾輩再無君。」

偵探小說和恐怖小說開創者 愛倫·坡

「烏鴉說,此人不再來。」

(《烏鴉》是愛倫·坡的代表作。)

導演 希區柯克

「假如你不想做個乖孩子,總有一天你會遭報應的。」

卓別林的替身演員 斯坦·勞萊

「誰要是在我的葬禮上苦著一張臉,我就再也不理他了。」

劉慈欣的偶像 科幻巨匠 阿瑟·克拉克

「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不會停止成長。」

流行天王 麥可·傑克遜

「正祝福的時候,他就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他們就拜他,大大地歡喜,回耶路撒冷去了。」

(這是《聖經·路加福音》裡的段落,是關於耶穌升天的故事。)

佚名 或者任何職業任何人

「埋入泥土的並不都是屍體,也有那裹著硬殼的種子。」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相關焦點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朱小北:縱使人生坎坷優秀的人遲早發光
    我們的一顆心,曾經火熱地揣在胸膛裡,滾燙得無處安放,急不可待地找人分享這溫度,從沒想過它也也有一天會冷卻,冷到我們只得自己環緊自己,小心翼翼,唯恐連這僅有的暖意也守不住。——《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二刷了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後,發現了一個片段,其中講述的是演員朱小北去超市買東西,被老闆娘惡意誣陷後強行搜身,學校裡也沒有為她做主,所以傷心又憤怒的她衝回小賣部,一通亂砸,而這,也改變了她的一生。
  • 4位數學家和他們的墓志銘趣聞,讓頑皮成為永恆
    墓志銘,刻在石碑上,紀念逝去的人。「志」記錄逝者生平,「銘」是對他的評價,一般都是後人鐫刻其上(畢竟本人已經離世了嘛)。但一些有趣的人,生前就為自己寫好了「段子」,讓本來莊重的墓志銘顯得不那麼嚴肅,甚至有些頑皮,被後人津津樂道。
  • 挽救我們終將逝去的膠原蛋白
    而隨著膠原蛋白的流失,皮膚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皺紋、乾燥、鬆弛。。。。。。就連天后王菲也曾經感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膠原蛋白」,所以,雖然小編一直覺得,既然不能不老,那就優雅地老去吧,但內心深處還是希望這個過程能慢一些,再慢一些,因此,今天就來給各位介紹一些補充膠原蛋白的食物吧。
  • 來看看幾位名家的墓志銘,這些發人深思的墓志銘讓你重新認識他們
    墓志銘這種東西呢,顧名思義是寫在墓碑上面的,有些是後人幫著寫上去的,為了表彰和紀念他們的卓越貢獻,而有些是遵照本人的遺願。新版100美元 他的墓志銘上面簡單地寫著「Printer Benjamin Franklin」(也就是印刷工人:班傑明·富蘭克林),因為他之前做過印刷工人,這個墓志銘表現了他崇高品質
  • 我們為什麼會夢見逝去的人|夢境雜談
    這是每個人都逃脫不了的人生四大環節,人生的終點,就是與世界的臨終告別。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都會經歷身邊人的逝去。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一般剛剛經歷親人的離世,那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裡,在夢裡見到已故之人的次數絕不會少。在之後的日子裡,也會偶爾夢見已故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夢見的次數就會慢慢變少,如果說前期是因為思念和不舍而時常夢見的話,那之後這種類型的夢,往往就代表另一番意義了。
  • 張南垣資料最新發現:喬萊《張處士墓志銘》考略
    喬萊《張處士墓志銘》的發現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它為張南垣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參照標杆,並至少從5個方面填補了此前研究的空白:1)首次揭示喬萊與張氏父子的關係;2)記出張南垣名璉及其妻葉氏,並完整介紹了張南垣的生平;3)補充了張南垣父輩的名號;4)首次完整記出張南垣四子二孫的姓名與輩次;5)首次記出張南垣與黃觀只、褚硯耘、呂天遺3人的交遊。筆者就這5個方面進行探討。
  • 臨死還要皮一下,盤點那些名人的奇葩墓志銘
    同時,他對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做了深刻的詮釋,而他的墓志銘也是著名的熵的計算公式:S=KlnΩ魯道夫·范·科伊倫,16世紀著名數學家。他一生之中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35位,為了標榜自己的功績,他於是叫人將這項功績寫在了自己的墓志銘上:「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 風骨 冰封池塘的時節
    其實冬天本不需要什麼喧譁和驚豔,冬天自有它簡潔明快的基調,在遠離春夏的嘈雜、謝去了秋天的盛裝之後,在這種淡淡的昏黃中一切都現出了它們原始的風骨。荷花並沒有像陌上的枯草泯沒消失,她們一直站立在冰雪之上,用她們貞潔、執著、堅毅的風骨彼此相扶迎著太陽,閃著溫暖的顏色,堅定地等待著冰消雪融的春天。
  • 逝去的人,其魂魄真的會附在最親的人身上,以保佑親人平安?
    兒子生母是他外公外婆最疼愛的女兒,兒子生母從鄉下考到省城念書,畢業後又被分配在政府機關當幹部,這麼有出息的女兒讓父母在鄉親們面前感覺非常自豪,兒子這個外孫當然也就成為他們二老疼愛不已的香餑餑了。命運多舛,兒子生母的過早離世讓二老的心受盡痛苦的折磨,好久不能從悲痛中走出來。每次見到外孫就會勾起他們痛苦的情緒。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志銘
    但它又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情感小說,很多人都說年少讀不懂《挪威的森林》,讀懂已是過來人,就是因為它有很深刻的內涵和宏大的主題。需要配合著一定的成長經歷來體味。所以,《挪威的森林》的讀者又不僅限於青年人。這裡有一個個迷失的自我,有許許多多的祭日。幾乎每個人包括渡邊、直子、木月、永澤、初美、玲子等,他們都在孤獨、迷惘中掙扎,卻又不想融入與自己格格不入的人群之中。
  • 人死後有靈魂存在?量子學告訴你真相:逝去的人將在這裡「活著」
    雖然明知死亡無法阻擋,但在身邊的親朋好友去世時,我們依然會十分難過。民間傳說人死後靈魂會轉世投胎或是在世間飄蕩,那麼,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靈魂的存在嗎?量子學告訴你真相:逝去的人將在這裡「活著」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對於是否有靈魂存在,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也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 經常用眼的人,請記下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存在用眼過度的情況,眼睛長期盯著手機電腦,這樣就會對眼睛造成很大的刺激,容易出現眼睛疲勞,視力下降的情況。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水果對於呵護眼睛具有非常好的幫助,對於那些長期用眼的人來說,在平時不妨把它列入飲食清單,會讓你的眼睛變得更加的炯炯有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吃哪些水果對眼睛好?
  • 封面評論|生命生生不息,相信世界終將治癒
    回顧2020,你會發現在絕大多數時刻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那些逝去的人,片段與影像,記憶交錯,不管有多麼不願,不忍,每一個個體都「被迫」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當21世紀第三個10年的開端如期而至,世界並沒有立即滿足人們某些對於「科幻未來」美好的幻想,卻以一種幾近殘忍的方式給予當頭一擊。科比墜機離世如噩夢一般,刺痛無數人的心,屬於一個時代的榮譽和青春就此猝不及防得遠去。
  • 逝去的人都去哪了?可能並沒有「另一個世界」,而是就在我們身邊
    逝去的人都去哪了?就是將幾個快要死去的人提前稱重,等他們死去的時候再次進行稱重(實驗者是自願的),通過兩次數據對比,科學家們發現實驗者的體重都減少了大概21克。通過這次試驗,科學家們認為靈魂是存在的,這21克就是靈魂的質量。而這次試驗的到的數據實在是太少,並不能證明靈魂的存在,也沒有說明人死後靈魂的去處。
  • 女人再美,不過紅粉骷髏,絢麗一時,終將枯槁
    GIF人總是要死的,所以會想像很多籍以不死的方法。有的想法很有詩意很斯文,像靈芝、仙丹、蟠桃、人參果等等有神器功能的休閒食品,專供已經得道的天仙神佛享用,雖然他們應該已經不需要了。智者多會有所感悟,女人再美,不過紅粉骷髏,絢麗一時,終將枯槁。一朝纏綿,永墮輪迴,如何持守戒律,修成正果,永駐高天之上,才是正道。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推到,沒有什麼懸念可言。有一天,一位貨真價實的白骨夫人幻化成人形來戲弄唐曾,他反而屢次三番看不破。然後,接二連三地來了蠍子精、蜘蛛精、耗子精、各種精來戲弄他,他還是看不破。
  • 《解府君墓誌》:事死如事生,墓志銘書法、紋飾竟如此精美
    該墓誌石呈正方形,長寬50cm,每行19字,共19行墓志銘,刻有2cm的界格,該墓誌屬於隋朝墓誌,根據習慣不著撰文者、書丹者和銘刻者姓名。今天的我們看到這件精美作品,也無從知道這方墓誌是何人書丹,為一大遺憾。(PS:本文配圖,是完整的字帖圖,按順序上傳編碼,方便有需要的同學臨摹學習)
  • 《我想和你好好的》影評:致我們終將逝去的作死愛情
    《我想和你好好的》講了一個平凡而瑣碎的愛情故事,一個不靠譜的男青年遭遇了一個不懂事兒的女青年,每個人大概都能從自己或三五好友的歷史裡拎出類似一段「談得好辛苦」卻又「端不上檯面講」的愛情,那種愛情無關物質、不理會現實、純情且失控,它往往最能印證男性、女性天生基因裡某種無法調和的矛盾。
  • 央視元宵晚會緬懷疫情逝去的人,有李文亮的照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從初一到十五,半個月過去了曾經想過要是能多放幾天假該多好可這樣的日子來了卻因為共赴時艱而顯得漫長在家中,人不動心動更看得到行動全國一盤棋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您在家不是休假而是參加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