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北區教體局在市北區小學入學服務平臺發布學位預警,其中提到市北區浮山後區域各中小學、青島53中、啟元學校等熱點區域學校2021年入學學位緊張,上述熱點區域學校將難以接收房戶不一致或租房居住的學生入學。自2021年起,在這些熱點區域學校學區範圍內,已購房入住未遷移戶口及期房未實際入住的適齡兒童,將統籌安排入學。
市北區義務教育學校學位預警
近年來,市北區義務教育學校入學學生數量持續快速增加,現在全區絕大部分學校實有規模已超出建設規模。市北區教體局根據學校辦學規模、在校學生數量、市北戶籍適齡兒童摸底人數、全區幼兒園大班和小學六年級畢業人數等數據預分析,市北區浮山後區域各中小學、青島53中、啟元學校等熱點區域學校2021年入學學位緊張,市北區教體局決定進行學位預警:
建議在上述熱點區域學校房戶不一致或租房居住的家長儘量到周邊學位相對寬裕的學校招生區域內租房居住,2021年上述熱點區域學校將難以接收房戶不一致或租房居住的學生入學。
自2021年起,浮山後區域各中小學、青島53中、啟元學校等熱點區域學校學區範圍內,已購房入住未遷移戶口及期房未實際入住的適齡兒童,由市北區教體局結合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對於申請轉學至上述熱點區域學校就讀的學生,將按照其轉學所依據的購房、落戶時間長短進行排序,根據學校相應年級學位情況進行安置,對於購房、落戶時間不足一年的,不在熱點區域學校安置。
新聞多一點
1、上半年青島市南中片也曾發布學位預警
今年上半年市南中片也曾發布學位預警,市南區教體局表示,青島萊蕪一路小學和市南區實驗小學學區,從2021年開始實行適齡戶籍兒童入學落戶時間限制。2020年7月1日前落戶滿1年以上的市南區戶籍適齡兒童,在2021年入學時,符合當年入學政策的兒童,由學區學校安置;在此時間後新遷入落戶的兒童,將根據學位情況進行區域統籌安置,未來持續實施「學位預警」制度,直至入學生源壓力趨於平穩。
2、全部開工!青島80所學校將提供3.94萬個學位,2020年市辦實事教育項目提前交卷
近年來,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城鎮化進程加快、外來人口流入等因素影響,適齡幼兒、青少年就學人數逐年大幅增加,在城區範圍,尤其是部分熱點區域,存在入學、入園壓力大的情況。2020年,「開工建設中小學和幼兒園」已經是第三年被列入市辦實事,目標80所。年初的承諾如今進展如何?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8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提前完成年度工作目標,其中20所進入工程收尾階段,26所完成主體建設、正推進裝飾裝修施工,22所正推進主體施工,12所正推進土石方和基礎施工。
80所學校提供3.94萬個學位
「開工建設中小學和幼兒園80所」包含市南區2所幼兒園、1所中小學,市北區2所幼兒園、1所中小學,李滄區6所幼兒園、5所中小學,嶗山區3所幼兒園、3所中小學,城陽區8所幼兒園、7所中小學,西海岸新區14所幼兒園、5所中小學,即墨區6所幼兒園、3所中小學,膠州市2所幼兒園、3所中小學,平度市5所幼兒園,萊西市2所幼兒園、2所中小學。8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項目總投資約81.32億元,總建築面積約95.91萬平方米,啟用後,可提供普惠性學前學位約1.27萬個、中小學學位約2.67萬個。
市南區鎮江路小學重建項目位於泰州一路1號,項目用地面積約6755.9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9000平方米。同時,配建室外運動場地,包括籃球場、5人制足球場及150米塑膠跑道。當前正在推進主體施工,計劃2021年完工。
李滄區虎山路第二小學項目建設規模36班,佔地2.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7.1萬平方米,包括教學樓、辦公樓、風雨操場、餐廳、地下車庫以及有關配套工程,總投資約7.5億元,現正推進地下室及主樓主體施工。
青島實驗初中李滄校區項目位於延川路以東、廣水路以南,總佔地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48萬平方米,建設規模54班,建設內容包括教學綜合樓、體育館、遊泳館、食堂、報告廳等,總投資約9.6億元。當前1號樓正在推進二次結構施工,2、3、4號樓正推進地下室及主體結構施工。
西海岸新區致遠中學改擴建工程,總建築面積10115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體育館一座、大門改擴建、配套室外綠化及管線,總投資約6741萬元,現已主體封頂。項目建成後,將改善致遠中學校園環境並為師生提供室內體育活動場所,兼具集會禮堂功能。
四年啟動376所學校建設工程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和城市化進程加快,青島前瞻布局,建立以市、區財政投入為主,社會資本為輔的多元投資機制,部分區市利用國有平臺公司作為學校建設主體,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民間資本投資教育設施建設,不斷拓展學校建設資金渠道,著力提升學校硬體建設水平。15個攻勢啟動以來,將全市學校建設納入城市品質提升攻勢,2019年至2022年全市計劃啟動新建改擴建基礎教育設施376所,包括中學94所,小學132所,幼兒園150所。2019年啟動全市169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總建築面積約21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35億元,建成後預計增加學位約12萬個;2020年啟動全市93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建設,總建築面積14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98億元。
針對熱點區域,市教育局採取「一校一案」,明確每所學校建成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督促相關區市部門加快建設進度。2019年開工建設浮山新區一小區初中、合肥路小學、澳門路小學,2020年開工建設同安二路小學、浮山後三小區配套中學、嶗山實驗學校初中部……這些學校投入使用後將極大解決部分熱點區域的就學壓力。
老城區學校「上天」「入地」要空間
部分老城區學校發展空間有限,校園建設用地緊張,為破解市區教育建設發展瓶頸,在用地面積無法擴大的前提下,市教育局通過「上天」「入地」「中綜合」等手段,深入挖掘建設資源,如在教學樓屋頂平臺設置植物種植園、空中操場;深入地下建設停車場、設備用房和學生活動室,地上建設集普通教室、多功能專用教室、風雨操場等多種集約式教學綜合體形式,增加學校多用途綜合空間,有效滿足周邊居民對高品質教育發展需求。
例如,市南區多年實施學校原址重建,先後完成青島五中、南京路小學、寧夏路第二小學等多所學校的重建(改擴建)工作,當前正在全面推進金門路小學、鎮江路小學等學校重建項目實施;李滄區學校建設打造「李滄樣板」,積極向地下要空間,近年來通過新建、改擴建形式建成並啟用公辦學校39所,新增校舍建築面積58.37萬平方米,新增學位3.5萬個,有效解決了周邊居民就近入學的難題。
來源 | 半島網官微、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青島日報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造成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