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什麼房子最有保值升值潛力?
不是海景房,不是別墅,不是豪宅,也不是地鐵房,而是學區房!
的確,重視教育沒毛病,但中國人對學區房的爭奪,已病入膏肓,細思恐極,而且完全沒有半點緩和的餘地。
廈門小面積的一線學區房成交單價都紛紛突破10萬元/㎡,學區房溢價率直逼北京!
這種全民瘋狂追逐學區房的局面,也是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在中國做房產投資,最大的風險從來都是政策。
對於最炙手可熱的學區房,更是如此。
就在近日,作為集結了全廈門最多優質教育資源的思明區,有些公辦小學明年春季已經無法接收轉學生了!
1
島內部分公辦小學春季不接收轉學生
近日,思明區教育局發布關於2021年春季學期,區屬公辦小學轉學工作的通告。
通告說
部分思明區屬公辦小學部分年級學位已爆滿,明年春季學期無法接收轉學生(詳見下文附表)。
申請轉入這些學校相應年級的符合轉學條件的轉學生,將由思明區教育局統籌至區屬其他有空餘學位的公辦小學就學。
申請轉學至學校年級尚有空餘學位的轉學生(即附表1所列學校年級之外),若完全符合轉學條件(滿足「三一致」條件,即:父母與子女戶籍一致,戶籍與產權一致,產權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申請人數超過該年級剩餘學位數,學校將對該部分學生按落戶該校片區時長為序順位接收。
對未能順位接收的學生以及不完全符合該校轉學條件的學生,將由思明區教育局統籌至區屬其他有空餘學位的公辦小學就學。
區屬公辦小學2021年春季學期具體轉學受理時間及相關要求將於2021年1月發布,請家長屆時關注。
與此同時,公布的還有2021年春季學期思明區學位已爆滿的公辦小學相應年級一覽表,具體如下: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
據介紹,通告出臺的背景是近兩年戶籍遷入思明區的學生呈現大幅增長,造成部分學校生源爆滿。通告大體有幾個意思:
1、附表中的學校的年級,春季學期無法接收轉學生,因為已經沒有學位了!
所以,即使是房戶一致,也無法轉入片區小學,用大白話說,買房也沒有用了,如果家長搞不清楚政策盲目入手學區房,搞不好會出大亂子。
2、符合附表學校的招生對象,將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到其他有空位的小學就讀。
3、附表所列學校年級以外的,春季還可以接收轉學生,如果申請轉學至學校年級尚有空餘學位的轉學生(附表1所列學校年級之外),如果完全符合轉學條件(滿足「三一致」條件,即:父母與子女戶籍一致,戶籍與產權一致,產權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申請人數超過該年級剩餘學位數,學校將對該部分學生按落戶該校片區時長為序順位接收。對未能順位接收的學生以及不完全符合該校轉學條件的學生將由區教育局統籌至區屬其他有空餘學位的公辦小學就學。
4、集體戶轉學,全區統籌。
而除了思明區,島內的湖裡區也有最新消息。
湖裡區春季原則上不接收轉學,至於秋季入學和部分學校轉學,湖裡區早在8月份就發出招生預警。
有八所小學明年秋季招生附加條件,分別是——
湖裡中心小學、湖裡實驗小學、康樂小學、華昌小學、天安小學、金尚小學、火炬學校、湖裡第二實驗學校。
2
補齊教育民生短板,廈門在行動
推進「補短擴容」項目建設
去年,全市教育大會市委胡昌升書記擘畫了新時代廈門教育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全面解決「有學上」「上好學」問題的任務目標,制定「1731」補短擴容行動計劃,要求力爭到2022年,建成中小學項目210個左右,新增20.5萬個學位。
其中,2019年建成48個,新增學位3.4萬個;2020年建成56個,新增學位4.3萬個;2021年建成48個,新增學位5萬個;2022年建成76個,新增學位7.9萬個。列入2019年年度計劃的48個補短擴容教育項目全部建成,實際新增學位3.41萬個,順利完成全年任務指標。其中,幼兒園項目竣工26個,新增學位0.94萬個;小學項目竣工11個,新增學位1.15萬個;初中項目竣工8個,新增初中學位1.11萬個;高中項目竣工3個,新增高中學位0.21萬個。
加快高中學校建設
2020年第一次規委會審議通過了《廈門市普通高中教育設施近期建設規劃(2019-2023年)》,要在全市範圍內再新建7所高中,且全部要求2023年竣工投入使用,確保普職比穩步提升。
鼓勵社會力量辦學
分別成立了國貿教育集團、翔安教育集團、集美教育集團等多個國企教育集團,積極推動國企、街道、學校等舉辦幼兒園,目前全市共有20所國企辦園,在園幼兒0.52萬;同步理順國企辦園的體制,新開辦的國企園登記為無人員編制的二類事業單位。
制定「1+10+10+100」教育招商目標任務,市委、市政府領導帶頭招商、親力親為,主動接洽杭州阿優、新加坡伊頓、東方劍橋等教育集團負責人,帶隊赴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考察,力爭引入優質學前教育資源。
推動閒置資產改造學校
積極推進閒置資產改造學校,在《廈門本島教育設施(幼兒園、中小學)近期建設規劃(2019-2023年)》中,將利用閒置資產改造為校舍也納入規劃。推動了安居公司辦公樓地塊建設禾祥東小學、車管所地塊建設湖裡實驗小學東校區、湖裡工業學校地塊建設南山學校等閒置資產建設學校項目。
同時,在島內大提升規劃中,提出「遷院換校」工程,推動海洋學院思明校區、理工學院思明校區、藝術學校等學校搬遷至島外,校舍改造為基礎教育學校。
3
在廈門買學區房的邏輯變了
但凡是跟島內、學區這兩個字掛鈎的消息,總能引發購房網友討論。
要知道一個學校甚至可以挽救一個區域的房價,說起來你可能不信。
以島外為例,今年年中,集美實驗小學秋季招生政策公布,片區內的中交和美新城這個小區的房價走勢可以說是「一路高歌」。
學區房這幾些年的保值增值以及抗跌性,大家看在心裡。
據相關媒體數據統計,學區房和非學區房在漲幅上差異,達到27%,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價值趨勢越來越明顯。
所以,一個城市的房價極值主要由學區房組成,這句話不過分。但在學區對房價的影響上,大鵬想談談自己的觀點。
首先,廈門推動「名校跨島」發展,努力縮小島內外學校之間的差距,除此之外,島內部分學校也迎來了結構上的調整。
其次,決定學區房質量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超強的師資,一個便是優秀的生源,在某種意義上,生源質量可以撬動整個學區價值,未來廈門或許會出現不少潛在「名校」。
再者,關於學區房的政策並非一成不變。現在,廈門小學的招生派位也開始發生變化,此前廈門實驗小學2020年秋季玉屏校區「多校劃片」招生派位便是一個實打實的例子。
如今在廈門,學區房的預期將變得不再穩定。
如果在政策沒變的情況下,為了孩子的教育,你也有足夠的財力,學區房依然可以買——哪怕未來你手裡的房子跌了,也無所謂,因為這本就是教育消費。
但如果你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首付都要東拼西湊,也要動用高槓桿買下自己無力承擔的高價學區房,以期待孩子幾年後入讀名校,再高價轉手賣出大賺一票,或許行不通了。
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以及學區房的改革大潮,會逐漸把本不屬於學區房的內在超額價值抽離,回歸到居住屬性,所以從現在起,這個妄念可以斷了:讓教育回歸教育,居住回歸居住,投資回歸投資吧。
部分內容來源:廈門教育局、廈門招考
————精彩服務————
如果大家對以上資訊有疑惑,或者有買房疑問需要諮詢,複製添加微信:xmhouse59,我們將為你答疑解惑、爭取更多的優惠。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