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15批中組部青年千人的評選。由於青年千人每年的入選人數僅為600人左右,而評選率低至15%左右。如今激烈的競爭,能夠從其中脫穎而出的無一不是在各個領域中表現出類拔萃的。為了增加入選率,一些高校將青年千人的申報條件提高到了教授級別。今年是第15批青千的評選,雖然各所高校的最終入選數據還沒有公布,小編對其中排名靠前的部分重點高校申報人數和上會人數進行了統計,最新結果如下:
以上是上會人數靠前的12所大學名單,清華大學依舊是最多,不管是最終的上會人數還是上會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終入選人數清華依舊會是第一。上會人數緊隨其後的是浙江大學,中科大、復旦和北大位居3-5位。前10高校中出現了一所新面孔,那就是剛剛成立的西湖大學。西湖大學作為一所頂尖民辦大學,高精尖確實名不虛傳。從上會率表現來看,清華大學、西湖大學和北京大學表現都不錯。而中山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最終上會率不足20%,這和上一批的高校表現基本一致。
高校的上會率和最終入選公示人數還會有一定的差別,以第14批的入選數據為例,上次上會後最終入選率超過90%的大學有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所;80%左右的高校有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3所;70%左右的僅有中科大1所;超過60%的高校有1所中山大學。如果按上次的入選比例計算的話,第15批排名前五位的高校依舊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基本與第14批的高校排名基本相同。從前14批高校青年千人入選總數來看,高校已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小編對前14批各所高校入選總數進行了排名,結果如下:
排名前20的高校中,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在上一批的評選表現都不佳。而從當前的趨勢來看,高校間的差距也出現了拉大的趨勢。排名靠前的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等高校人數逐年上漲,而其餘高校基本都處於下降趨勢。以往表現非常搶眼的蘇州大學,近幾年都是個位數當選。唯一的例外就是西湖大學,這所高校雖然剛剛建立,但由於建校層次較高,在這些頂級人才的評選方面確實表現搶眼。
不知道對於青年千人評選,你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