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析報告:「騰訊相冊管家」,你的回憶,由我珍藏

2020-12-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相冊管家應該做到的是將控制權交還給用戶,在用戶的想法與智能結果起衝突的時候,充分尊重用戶的決定。

在一半的手機內存都貢獻給手機相冊的今天,騰訊相冊管家是否有潛力讓用戶安心地將自己的照片視頻都交付給它,又是否有實力做到貼心的備份歸類清理,一鍵釋放手機內存的同時也完美解決用戶的整理煩惱?本文將帶你一探究竟~

一、產品概述

1. 體驗環境

體驗機型:iPhone 6s

系統版本:iOS 11.4.1

app版本:1.11.1

體驗時間:2018.09.10

2. 產品簡介

產品名稱:騰訊相冊管家

產品類型:智能安全照片備份app

slogan:相冊管家,給你更貼心的相冊體驗!

產品介紹:相冊管家是騰訊專業打造的一款安全備份照片的應用。旅遊照、聚會照,幫你一鍵備份美圖&分享。自拍照、美食圖、風景照、統統為你自動歸類。輕鬆美化圖片並製作微信表情包,鬥圖必備。雲安全強力升級,確保照片在任何一個渠道的安全。

二、用戶分析

1. 用戶規模

根據易觀千帆的統計數據,作為相冊/圖片管理類app排名第一的應用,相冊管家的在2018年1月的活躍用戶達1583.9萬,遠超第二名近3倍之多,使用時長達281萬小時,行業獨佔率高達30.3%。

2. 用戶群體

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相冊管家的用戶的男女比例為7:3左右,說明男性更願意使用專業的應用程式管理相冊。

從年齡分布來看,相冊管家的用戶集中在24-30歲及31-35歲這兩個年齡層,且24-30歲的用戶為app的主力軍。

由此可以看出:相冊管家更加受到90後的青睞,原因可能是青年人更加熱愛拍照且更願意製作、整理和分享他們的照片。

從消費水平來看,中等及中高消費者佔較大比例,說明這部分人群更願意花時間記錄生活並整理照片視頻內容。

3. 用戶畫像

3.1 核心用戶分析

相冊管家的用戶群體可劃分為以下幾類:

  • 攝影愛好者:隨時隨地用手機相機記錄生活,並用相冊管家對照片進行及時的備份和整理。
  • 有整理習慣的年輕人:受不了照片雜亂無序地排列,需要用在相冊管家對照片進行分類以緩解強迫症。
  • 愛處理相片的後期達人:喜歡對照片進行二次加工,在相冊管家中對照片進行美化/編輯/製作照片電影/製作聊天表情包。

3.2 使用場景分析

場景一:小a,女,26歲,新晉寶媽,平常喜歡用手機相機記錄女兒的成長。閒來無事時,經常會打開相冊管家,找到分類相冊中的名為寶寶的一本,點開細細回味。偶爾還會利用照片電影功能製作出故事MV,分享到微信裡曬娃。

場景二:小b,男,32歲,職場精英,做事一絲不苟,手機裡的app永遠按類目歸放的整整齊齊,不能忍受表示未讀消息的小紅點出現在屏幕上。對待照片小b也是同樣有輕微強迫症,原生相冊裡雜亂無序的排列以及少得可憐的自動分類結果完全無法滿足其整理需求,因此小b平常只用相冊管家瀏覽照片,看著裡面整整齊齊的分類相簿,小b感到舒心了許多。

場景三:小c,女,24歲,社交達人,手機裡全是各種各樣的合照,小c非常喜歡相機管家中的人物識別功能,能夠將和不同人拍攝的照片分類歸檔,方便事後查看。還可以將抓拍的醜照製作成表情包,一鍵分享給微信或QQ好友,甚得其心。

場景四:小d,男,30歲,攝影達人,平常經常在各地旅遊拍照,風景美食人物都是他的拍攝對象,而相冊管家則會為其進行自動分類。為釋放手機內存,小d時不時就會打開相機管家將相片上傳至雲端並用手機瘦身功能清理,十分省心。且由於經常出遊,手機內存儲了大量的證件照片信息,小d將它們都鎖進了隱私空間,這樣即使手機丟失也不用擔心信息被盜了。

3.3 用戶需求分析

根據上文對核心用戶及使用場景的分析,結合相冊管家自身功能,我們可以利用KANO模型總結出以下的用戶需求:

基本型需求:

  • 視頻照片備份:大量的視頻照片消耗手機內存,且存在丟失誤刪等風險,相冊管家通過一鍵備份功能幫助用戶及時將照片傳至雲端,釋放存儲空間。
  • 照片安全保護:對於上傳至雲端的照片,用戶需要保證其沒有洩露或丟失的風險;而對於重要或者私密的照片,用戶存在將其隱藏保存的需求。相冊管家通過強大的雲安全防護功能以及隱私加密功能,為用戶帶來極致的安全體驗。

期望型需求:

  • 相片自動整理:原生相機基礎的分類功能不足以滿足用戶多方位的需求,且過於依賴手動整理大大增加了用戶的負擔。而相冊管家能夠通過對照片的智能分析自動整理,分類準確,類目豐富。
  • 相片智能搜索:用戶經常面臨在成千上萬的照片中大海撈針一般尋找某張照片的窘境,相冊管家通過對照片進行標記,方便用戶從多個維度進行查找。

興奮型需求:

  • 照片二次加工:許多用戶會有對照片進行再加工的需求,一般來說用戶需要專門下載照片美化類app才能完成此類操作。而相冊管家則貼心地提供了基礎的素材庫和照片編輯功能,例如濾鏡美化、添加水印、表情包製作等等。
  • 故事電影一鍵製作:視頻製作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都是一項門檻較高的工作。相冊管家通過提供豐富的模板和音樂,大大降低了製作難度和成本,讓普通用戶也能DIY出酷炫的故事電影。

三、產品分析

1. 產品結構圖

由上述導圖可以看出:相冊管家的共分為五個部分:個人中心、雲空間、照片、故事、分類,整體結構與原生相冊較為相似,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從功能上來看,相冊管家主打實用和易用,主要是將原生相冊、照片美化類app和雲盤存儲類app的基礎功能進行了一個整合,滿足用戶的高頻需求。

而亮點則在於:其依託於智能識別技術推出的自動分類功能,極大地解決了整理照片費時費力這個用戶痛點。

2. 核心功能使用流程圖

2.1 照片電影製作流程

體驗分析:

照片電影功能通過簡單的操作,讓普通用戶也可以製作出故事MV,趣味性和實用性兼具。然而在體驗過後筆者發現了幾點需要改進的地方:

  1. 選擇素材時無法搜索照片及跨相簿選擇。進入選擇素材界面後,app並沒有搜索框供用戶進行快速查找,且只提供按時間線或相簿選擇照片或視頻的功能,用戶不能在某一相簿選中一些照片後退出,然後再進入其他相簿選擇照片,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成本。
  2. 內置素材有限,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目前只有四個模板、六款濾鏡、兩種印章可供選擇,局限性過大,應嘗試提供更多的素材從而更全面地覆蓋用戶需求。
  3. 板式內容固定,用戶無法自行更改。例如文字只能添加在首尾頁,且無法移動位置和設置字體;又比如印章不可自行更改內容,且無法調整大小、位置和樣式;此外用戶也無法設置照片切換的速度,這導致10秒視頻經常不能裝下所有素材,失去了將該標籤單獨列出的意義。這些功能的缺失極大影響了用戶體驗,剝奪了用戶個性化創作的樂趣和權利。
  4. 製作完成後無法進行二次編輯。在完成了製作後,筆者又發現了幾點問題,首先照片電影的名字與封面名一致,無法重新修改;其次無法對其進行素材補充或再次修改,不夠友好。

2.2  表情包製作流程

在如今表情包橫飛的社交環境下,用自己拍的照片製作表情包成為了一大需求,而相冊管家將這個功能安置在自己的app中可謂是亮點。操作簡單、素材經典是該功能的優點,但與照片電影相同,存在一些共性的不足之處:

  1. 只能在時間流相簿中選擇素材,且無法搜索。表情包製作的提供的素材選擇方式單一,連相簿都不能進入了,只能按照時間順序一張張找圖,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成本。
  2. 內置素材有限,且無法自定義修改。雖然相較照片電影而言,製作表情包不太需要龐大的素材庫,但只提供三種類型的素材且無法進行調整、無法疊加使用,實在是太過於雞肋。建議在今後的更新中,對文字和氣泡素材添加調整大小、旋轉方向、更改顏色和選擇字體等實用的功能,並進一步豐富表情掛件,例如可以添加一些自拍app中的常用素材。
  3. 分享操作不便,且表情包質量下降。筆者嘗試了四種分享方式,微信和朋友圈分享都是以小程序為載體,然而在微信端打開後卻無法直接添加到表情,必須通過轉發給他人後,進入聊天界面再進行添加操作,更無語的是app在生成表情包的時候居然沒有進行壓縮,導致某些表情包提示質量過大無法添加。用戶體驗不佳。QQ分享是直接發送原圖,但若表情包是GIF動圖形式,則點擊添加到表情後會自動變為圖片。最後的壓縮分享選項默認跳轉到微信,且不走小程序的渠道,然而分享過去後依舊無法添加到表情,連轉發給他人都不管用了。此外通過點擊保存/分享渠道發出來的GIF動圖明顯變卡了,字體也和在app內設置的不一樣,並且作為一個分享保存二合一的按鈕,居然沒有將圖存在本地,只是存在了app裡。總之,這個分享功能用的筆者真是心累到無力吐槽。

3. 關鍵界面交互分析

3.1 主頁面

界面:

  • app以白底藍標為主色調,界面簡潔清爽,不至於太過花哨影響照片瀏覽。
  • 進入app後首先顯示的是「全部」標籤下的內容,該頁面採用時間線順序展示。在該頁面照片全部以正方形的縮略圖形式展示。切換至app自動識別出的「精選」界面後,縮略圖為圓角矩形,照片之間的間隙也比「全部」界面中的寬一些,給人感覺照片更加獨立、邊界更加柔和清晰。

交互:

  • 在「全部」界面中每個日期旁邊都有一個備份按鈕,方便用戶按時間選擇照片組上傳備份。同時在上下滑動瀏覽照片時,右側會出現一個雙箭頭圖標,按住圖標滑動則可以在日期間跳轉,長按照片或點擊備份後可以進入選擇模式,用戶可勾選多張照片進行分享、上傳或刪除操作。
  • 右滑或點擊頂部標籤切換至精選頁面,長按照片跳出隱藏菜單,可選擇不喜歡將其移出精選。

優化建議:

  1. 全部頁面上為個人收藏的照片添加星標,方便用戶瀏覽和編輯。例如用戶在清理照片時,如果看不到哪些是被收藏了的照片,很有可能會誤刪,因此建議在照片縮略圖右下角添加標記。
  2. 精選頁面可用性不足,建議與其他功能合併。首先相簿裡已經存在與精選功能十分相似的個人收藏;其次用戶並不清楚精選裡的內容是如何篩選出來的,到底是否有價值不得而知;此外精選頁面不提供批量編輯功能,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最後用戶不能夠手動添加圖片到精選頁面,剝奪了用戶個性化設置的權利。因此建議可以將個人收藏與精選功能合併,在智能篩選的基礎上給予用戶一定的自主權。

3.2 故事頁面

界面:

  • 故事頁面以卡片式依次排列展示,置頂的固定模塊為我的足跡,其他為app自動生成的故事集。故事封面一段時間後會自動切換。
  • 故事集頁面頂部顯示自動生成的照片電影,封面圖上有自行生成的題目和拍攝時間。下半部分顯示自動裁剪排版後的照片縮略圖集,排列緊密。
  • 我的足跡頁面頂部顯示世界地圖,上面以圖標和曲線的形式展現了地點和足跡信息,下面顯示去過的國家、城市等統計信息。下滑可看到按照照片拍攝的地點和內容自動整理的圖集,點開後可以詳細瀏覽照片內容。

交互:

  • 故事主界面無導航,也不可搜索,只能以上下滑動的形式瀏覽,此外也沒有為用戶提供手動排序或星標置頂等自定義功能。
  • 在我的足跡界面,點擊地圖上的圖標可顯示具體拍攝的時間、地點、封面圖和照片張數。在故事集界面,點擊照片電影或縮略圖可進入編輯模式。

優化建議:

  1. 完善故事頁面的自定義功能。目前故事頁面主要以展示為主,用戶無法對其進行自定義修改。建議開放更多功能給用戶,例如手動排序或星標、刪除故事、為故事重命名、向故事集添加新照片等功能,讓用戶的交互感更強。
  2. 添加創建新故事按鈕。目前如果想創建新故事,用戶必須從個人主頁進入照片電影然後點擊創建,這不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因此建議在界面底部添加一個「+」號的浮標,上下滑動時浮標固定,作為創建新故事的入口,這樣既清晰直觀,也不會影響原有的卡片式排版。
  3. 為備份鍵添加Dialog對話框。在我的足跡頁面內,點擊每個子主題右上角的備份,並不會像在主界面一樣進入選擇頁面,而是直接開始備份,沒有給用戶二次確認的機會。建議向用戶確認內容後再進行備份,以免用戶誤操作。

3.3 分類頁面

界面:

  • 分類頁面上半部分為LivePhoto/相簿/GIF動圖/視頻四個固定模塊,其中相簿即為為原生相冊內的自建相簿。下半部分依次為類型圖集和地點圖集,其中個人收藏和人物為固定模塊,其他為app自動歸類生成的相簿。
  • 類型圖集內的相簿內按時間流排列,排版方式與app主界面一致;地點圖集類的相簿雖同樣按時間分割,但每個時間板塊內採用的是不規則排版方式,與故事圖集一致。

交互:

  • 除了LivePhoto、GIF動圖、視頻、以及個人收藏這四個圖集,其他圖集點開後在右上角均有抽屜式導航,類型圖集點擊圖標後從底部彈出隱藏菜單,可以選擇移出或添加照片,地點圖集點擊圖標後則只有修改常住地一個選項。所有照片長按均會進入選擇頁面,頁面設置了全選、分享、上傳和刪除功能。

優化建議:

  1. 為分類頁面增加編輯功能。與故事頁面一致,分類頁面也沒有給用戶提供自主操作的權力,所有的排版均是固定的,用戶無法個性化定製頁面內容。因此建議可以設計讓用戶長按相簿進入編輯界面,並提供排序、選擇、刪除和重命名等功能。
  2. 添加創建新相簿功能。目前分類中的相簿均為自動創建,用戶無法手動新建相簿,建議將類型和地點子分類下的第一個相簿都改為「+」號圖標,並註明「創建新相簿」,點擊跳出彈窗引導用戶輸入相簿名稱,完成後即跳轉至相簿內開始添加照片。
  3. 保證隱藏菜單的一致性。對於類型和地點相簿內的抽屜圖標,建議點擊後均彈出「添加/移出內容」兩個選項,刪除更改常住地這個使用頻率極低的選項。

3.4 個人頁面:

界面:

  • 主頁面由三塊內容組成,頂部是頭像、暱稱、雲空間容量等基本信息。中間是隱私空間、照片電影和手機瘦身三個功能圖標,下半部分以列表形式展示製作動畫表情、備份設置等五個標籤。
  • 隱私空間界面排版與主頁面基本一致。照片電影界面分為已製作的照片電影和智能生成以下故事兩大板塊。手機瘦身界面整體採用了與app主色調不同的橙色,營造一種躍躍欲試的催促感。頂部以大號字體顯示可釋放的手機內存,用戶可通過上下滑動瀏覽並進入不同的分類中進行編輯操作。

交互:

  • 個人主頁入口過於隱蔽,需要點擊主頁面左上角抽屜圖標進入。三個特色功能圖標醒目。點擊左上角「擴容」圖標後進入會員服務頁面,可選擇不同套餐購買。
  • 隱私空間首次進入時需要設置手勢密碼以及詢問是否開啟指紋解鎖,之後就可以通過此兩種方式驗證身份進入隱私空間。照片電影和手機瘦身界面沒有特別突出的互動設計,在此不多贅述。

優化建議:

  1. 亮點功能整合。照片電影和製作動畫表情兩個亮點功能應該移到照片編輯中,放在這裡太過隱蔽,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2. 優化個人主頁導航。為提升用戶體驗,建議將個人主頁改為側邊欄滑動導航模式,或將抽屜圖標改成更易理解的小人圖標,又或者可以直接置於底部tab欄中,降低用戶操作成本。
  3. 改善增值服務入口。擴容圖標不夠直接,用戶很難將其與會員聯想到一起,一定程度上阻礙了app的變現之路,建議可以採用小皇冠作為會員標示置於字前,或者將提示字改為會員擴容。

3.5 雲空間:

界面:

  • 雲空間頂端顯示空間容量信息,中間部分默認按時間順序顯示所有雲空間中照片,界面設計與主頁一致,人像頁面以圓形縮略圖排列展示,我的相簿採用了與分類頁面相同的界面布局。

交互:

  • 雲空間入口為主界面右上角雲朵圖標。進入頁面後,頂端擴容空間導航至會員服務頁面,中間三個標籤頁下分別顯示雲空間照片,自動生成的人像圖集,以及我的相簿,點擊可切換至不同頁面。

優化建議:

  1. 完善人像圖集的自定義功能。同之前所有智能生成的相簿問題一樣,用戶喪失了部分修改編輯的權利。因此建議為圖集增加文字命名、排序、刪除以及手動添加照片的功能。
  2. 將分類相冊同步至我的相簿。用戶在某一本地相冊內選擇照片上傳後,雲空間內卻沒有自動創建對應的相簿,而是得手動重新新建並添加內容,太不科學。因此建議雲空間在存儲照片的同時也將相對應的相簿信息一併存儲。

四、競品分析

1. 競品選擇

1.1 應用排名

根據AppStore 2018年9月20日的排行榜,在攝影與錄像榜單中排名最靠前的兩款相冊類應用為相冊管家和時光相冊,分別為第17名與第167名,這樣看來相冊管家的領先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

1.2  產品定位

相冊管家的產品定位主打照片存儲安全,立足於強大的雲端備份功能,滿足用戶的智能管理、隱私保護以及照片備份需求,同時也擁有好玩有趣的表情製作等編輯功能。

時光相冊的則主要強調其多功能性,是集人臉識別、照片瘦身、海量存儲、好友分享、照片電影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雲相冊。

從產品定位可以看出:兩者雖然slogan不同,但在功能上有極大的重疊性,是十分相似的兩款產品。

2. 用戶比較

2.1 用戶規模

根據活躍用戶數據可知,相冊類app的整體用戶數約為千萬量級,這表明市場規模還是十分可觀的。

比較來看,騰訊相冊管家的活躍用戶一直比時光相冊高出一倍左右,且數量穩步上漲,而時光相冊則表現平平,用戶數甚至還略有下滑。

2.2 用戶粘性

從圖中可知,時光相冊的人均啟動次數和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略高於騰訊相冊管家,原因可能是由於時光相冊發布較早,如今留下的大多都是忠實用戶,使用頻率較高。

而從次月留存率來看,騰訊相冊管家的表現更佳,這表明用戶對相冊管家的滿意程度較高,其在未來還可能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2.3 用戶結構

從圖中可知:雖然整體來看,使用相冊類app的男性用戶居多,但時光相冊的女性用戶比例遠高於相冊管家,原因可能與產品定位有一定關係。

因為時光相冊主打照片編輯功能,這一點更加符合女性用戶的需求,而相冊管家更強調安全存儲,契合男性用戶對此類產品的關注點。

從年齡、地域、消費能力等其他結構特徵來看,兩者並沒有顯著差別。說明相冊管家和時光相冊的用戶群體層次大致相同。

3. 功能分析

根據表格,我們可以看出騰訊相冊管家和時光相冊均包含照片整理、存儲和加工等相冊類工具的基本功能,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

騰訊相冊管家更加注重對智能識別技術的應用,幫助用戶減輕整理負擔,例如自動生成故事圖集、照片電影,我的足跡等內容;

而時光管家更加注重與照片相關功能的完整性,例如可以照片美化功能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可以與好友創建共享相冊,提供回收站功能方便用戶撤銷刪除。

此外,兩者也同時在一些功能上有所缺失,例如無法進行視頻的剪輯和美化,無法對已生成的內容進行二次編輯等。

4. 交互分析

4.1 主頁面

從界面設計來看,兩者均採用了網格式排布,其中騰訊相冊管家為每行三張,時光相冊為每行四張。同時兩者也均採用了底部tab欄的導航布局。

不同的是:時光相冊多了一個探索板塊,而相冊管家則將其中對應的內容放入了個人主頁中。相較而言時光相冊的入口更淺,方便用戶尋找自己想要的功能。

二者頂欄的左上角均對為個人主頁的入口,其中時光相冊採用了頭像作為入口標誌,比起相冊管家的抽屜符號更加直觀。

相冊管家的頂欄中部為「精選」和「全部」兩個頁面標籤,而時光相冊的精選功能則隱藏在每個相冊中。

時光相冊的右上角為搜索和更多功能,其中更多裡提供了新建不同類型相冊的選項,十分貼心;而相冊管家的右上角為雲空間,在時光相冊裡該部分被放置在個人主頁中。

小結:

對於用戶來說,app自動識別的精選照片並不比自己挑選出的個人收藏照片更有意義,最多也只是起到了輔助篩選的作用,因此沒必要將精選照片專門作為一版放在首頁,反而是放在相冊中更符合用戶使用習慣。

而對於右上角功能鍵的設計,時光相冊的隱藏菜單更能滿足用戶需求,畢竟進入雲空間並不會是用戶在瀏覽照片時經常會想要進行的操作。

4.2 分類/相冊頁面

從界面設計來看,相冊管家按照內容、類型和地點分為三個板塊,板塊內容從上到下依次排列,用戶通過上下滑動瀏覽內容;時光相冊按照常用相冊、智能相冊、分類相冊和個人相冊分為四個板塊,板塊內內容可以通過左右滑動瀏覽。

二者頂部都設置了搜索欄或按鈕,供用戶進行內容查找。

小結:

相較而言,時光相冊左右滑動的互動設計更為人性化,也能夠展現出更多的板塊內容。

而搜索頁面中,相冊管家則以較多的搜索建議和語音識別能力更勝一籌。

但兩者都存在無法手動調整相冊排序的問題,建議後期進行優化。

4.3 個人主頁

從界面設計來看,二者的頂部都是個人信息及容量顯示,其中時光相冊的免費容量大大高於相冊管家,是一大亮點。

主體部分都採用了列表式導航欄,其中相冊管家還對自己的特色功能採用了彩色圖標標示,更加具有層次感。

對於變現入口,相冊管家採用標有「擴容」二字的紅色圖標表示,但用戶較難將擴容與會員服務直接聯繫起來;而時光相冊則在列表中直接加入了購買會員一欄作為導航,沒有任何的突出顯示,二者各有利弊。

小結:

存儲功能作為相冊類app的剛需,是用戶最為看重的功能之一,因此時光相冊更容易憑藉其大容量贏得用戶青睞。

而對於互動設計,相冊管家圖標+列表的排版更容易突出焦點,具備視覺層次感。

5. 商業模式分析

目前相冊管家和時光相冊都將增值服務作為變現模式,兩者的會員界面設計十分相似。

相較而言,騰訊相冊管家的會員門檻較高,但提供的權益卻不夠有競爭力。

小結:

作為工具類app,增值服務的確是相冊管家和時光相冊最容易入手、且不會引起用戶反感的變現方式。

然而這種商業模式的弊端也比較明顯:

一是依靠增值服務盈利,需要大量的用戶基礎以及較高的轉化率,而相冊類app的用戶規模並非十分可觀,且目前提供的權益也沒有足夠的誘惑力;

二是隨著手機本身容量的擴大和越來越多免費的大容量網盤app發布,用戶為照片存儲付費擴容的可能性將逐漸走低,因此這並非穩定而長遠的商業模式。

五、總結

1. SWOT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內容,筆者利用SWOT框架進行了以下總結:

優勢:頭部優勢明顯。目前相冊工具類app數量較少,相冊管家無論是下載量還是用戶數都遙遙領先;且其背靠騰訊,擁有過硬的智能技術,安全的隱私保障和強大的品牌效應,因此能夠保證產品持續優化成長。

劣勢:功能尚待完善。作為一個剛剛發布一年多的app,相冊管家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其對於AI的過度依賴使用戶喪失了自主選擇權,又如其編輯功能裡的素材庫太過匱乏等,此外與同類產品相比差異化較弱,無法形成競爭壁壘。

機會:拓展變現模式,設計新穎玩法。相冊管家可以嘗試的變現途徑絕不止增值服務一種,可以借鑑騰訊系其他工具類app的變現手段,進行更多嘗試。此外目前相冊管家的玩法僅僅複製了拍攝美化類app的功能,還有許多可能性尚待挖掘。

威脅:市場門檻低,容易形成競爭局面。拍攝美化類app和雲存儲類app都可以基於自身已有的技術,推出類似的相冊工具產品。且其已經在行業內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用戶,很有可能對相冊管家的地位造成威脅。

2.優化建議總結

  • 功能完善整合:對於功能完善方面,建議可以添加照片和視頻的編輯功能、新建相簿功能、對於已創作的內容提供二次編輯功能,此外還建議產品能夠擴展素材素材庫內容,提供給用戶更加豐富的選擇等等;對於功能整合方面,建議可以將表情包製作功能與「魔術棒」功能整合,照片電影功能則可以併入相冊底部tab欄,精選頁面內容可以和用戶手動添加的個人收藏合併展現等,從而更加契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 交互過程優化:產品的某些導航入口過深,例如個人主頁的入口過於隱蔽,可以選擇改為側邊欄滑動導航,或者直接將其併入頁面底部的tab導航欄中;此外,分享的操作路徑過於複雜,效果也不夠理想。雖然可以理解團隊想要推廣小程序的心情,但太過繁瑣的分享和查看流程反而會引起用戶反感,尤其是在小程序目前依舊槽點多多的情況下,因此建議優化分享流程,並添加一次分享多張內容的功能。
  • 增加自定義選項:雖然相冊管家的智能識別技術較為準確,但也並非與用戶心理預期完全吻合,因此建議還是應該為用戶提供一些自主修改的權利,例如可以手動添加照片到智能生成的故事集和我的足跡中,又如提供手動為照片添加標籤的功能,讓用戶進行備註以在後期方便查找。
  • 提高用戶活躍度:目前的相冊管家更像是一個工具類app,如何讓產品變得有趣,讓用戶互動起來,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或許相冊管家可以進入社交場景,例如對於同樣使用相冊管家的好友之間可以免流量分享照片、共建相冊、一起創造表情包或照片電影,這樣可以通過社交關係拉新留存,大大增強用戶粘性;又或許相冊管家可以增加玩法,例如在分享至朋友圈時可以選擇模糊模式,只有進入小程序答對問題才能夠查看照片。
  • 擴展商業模式:想要尋求長期健康的發展,相冊管家還需尋求更多的變現模式。目前的增值服務主要在於提供擴容權益,然而並沒有產生很大的用戶轉化率,原因在於市面上同類產品的免費容量就已經夠用,在功能差異性不大的情況下,很多用戶可能就會轉而使用其他產品。因此相冊管家應嘗試其他的變現途徑,例如添加開屏廣告、為照片或視頻分享類app導流等,都是值得探索的機會。

六、思考

在經過了一周的體驗,筆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款app太過於依賴其智能整理結果,以至剝奪了用戶的一部分自主權。例如用戶無法為智能生成的相簿排序及重命名、無法刪除自動生成的故事MV,無法添加內容至我的足跡中等等。

雖然用戶想要使用相冊類app的主要原因,的確是希望其能夠替代自己完成繁重的照片分類工作,而相冊管家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出色地完成了它的表現,但這並不代表人工智慧的權力和決策就可以凌駕於用戶的意願之上。

相冊管家應該做到的是將控制權交還給用戶,在用戶的想法與智能結果起衝突的時候,充分尊重用戶的決定——畢竟在面對一張照片時,相冊管家能做到的只是不帶感情色彩地分析內容,而用戶感受到的卻是照片背後的滿滿的愛與故事。

 

本文由 @元氣少女琪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知乎產品分析報告
    原標題:知乎產品分析報告 本文試以一個產品新人的角度,從市場情況、產品定位、用戶分析、功能優化、盈利分析五個方面,對知乎APP進行淺析。 究其原因,我認為可以從用戶對產品的認知角度來分析: 「得到」作為一個專業提供精品知識的獨立平臺,其產品類型豐富,內容專業,內容提供方多為權威人士,這些因素會提高用戶的認同度和付費意願。
  • 又一視頻社交產品落地,「騰訊新聞極速版」變身為「有味」App
    從2013年第一款短視頻微視誕生,到如今視頻號開始內測,在這七年時間裡,騰訊的短視頻火焰從未熄滅。近日,據媒體消息,騰訊將「騰訊新聞極速版」App升級改造為一款名叫「有味」的產品,後者的定位是「美好生活分享平臺」。
  • 歐盟「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法 GDPR 生效;騰訊上線「下飯視頻」;中...
    (來源:新浪科技、新智元)騰訊再加短視頻籌碼:上線橫屏產品「下飯視頻」在復活微視之後,近日,騰訊再上線了一款短視頻產品「下飯視頻」,產品形態為橫屏短視頻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橫屏短視頻的產品有今日頭條系的西瓜視頻、一下科技旗下的波波視頻、百度旗下的好看視頻等。一年前,投資快手後,騰訊的另一款短視頻產品 QIM 傳來在內測的消息,這款產品被定位類似於「美拍」、「快手」,主打拍照、短視頻分享,在廣場可以看到附近的人分享的視頻照片。
  • 相冊的意義與含義
    一、相冊的意義相冊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把照片做成視頻的形式,以照片為主,同時穿插一些視頻片段。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很高,但是大家手機裡最多的素材還是照片,把這些素材做成視頻類似於電子相冊,也習慣把這種視頻叫相冊視頻。
  • 「旋風管家」與「魔法老師」劇場版將在8月同期上映
    「旋風管家」與「魔法老師」劇場版將在8月同期上映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1-05-16 10:38:47
  • 騰訊新聞極速版變身為「有味」APP,你還敢說騰訊沒有夢想嗎?
    近日騰訊新聞極速版重大升級,搖身一變成了「有味」APP,該APP主打社交+視頻內容,這是騰訊在視頻社交上的又一次嘗試。騰訊如今是網際網路的社交霸主,雖然地位一直被挑戰,但從未撼動過。光去年就有快播王欣的「馬桶MT」、字節跳動的「多閃」、羅永浩的「聊天寶」、阿里巴巴的「real如我」、以及復活的「人人網」等眾多網際網路社交產品挑戰微信,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可能如今騰訊社交就算拿著望遠鏡可能都找不到對手,就算如此,騰訊的社交產品不斷的優化著自己,嘗試著各種可能,近期微信上線拍一拍就是很好的證明。
  • 「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
    本文將對競品分析的「道、法、術、器」(即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做系統性介紹,可以為你解答以下關鍵問題:競品分析與市場分析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2,競品分析與市場分析其實是有區別的。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產品分析、產品體驗分析在「分析目的」、「產品數量」、「分析維度」三個方面都是有所區別的,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過程。
  • 年收入翻倍,騰訊安全的兩大利器是啥?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版塊,騰訊重點提到一句:尤其是與安全相關的PaaS需求不斷增長。 「中國軟體網」看到,這是騰訊為數不多的在財報中談到其網絡安全業務。而仔細了解後會發現,低調的騰訊安全,已經成為騰訊To B、產業網際網路的重要力量。
  • 「國產狗」勝「日本狗」,圍棋龍星戰騰訊絕藝報「一箭之仇」
    ,「國產狗」絕藝戰勝「日本狗」DeepZenGo(深禪),奪得冠軍,報了今年 8 月份的「一箭之仇」。據雷鋒網了解,本次共有 21 支參賽隊伍,其中前 16 強分別為:(不要枉費心機去找哪位是 AlphaGo 的化身了,告訴你:沒有)1、DeepZenGo(日本,DeepZenGo Project)2、絕藝(中國,騰訊)3、石子旋風(韓國,Lim Jaebum)4、天壤(中國,天壤智能)
  • 見證中國安全實力,騰訊電腦管家全年領跑世界級權威安全認證
    以騰訊為代表的中國安全廠商,通過連續參加國際權威機構安全軟體評測並獲得認證,持續檢驗、提升自身安全產品實力,為推動我國網絡安全環境的進一步完善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連勝記錄」屢屢刷新騰訊電腦管家實力彰顯國產殺軟風採日前,國際權威殺毒評測機構Virus Bulletin公布了2017年10月VB100評測成績。
  • 產品分析|你的第二大腦——印象筆記
    本文將通過調研探尋用戶產生「知識囤積」問題背後的真正問題所在,確認了核心問題後從目的出發」掌握知識」,最後以終為始,挖掘新需求:「結構化功能」為用戶解決知識囤積問題。身為一名激進的年輕人、一個熱衷於認知升級、自我迭代的終生學習者,在進行「知識管理」的旅途中,發現自己開始出現」知識囤積「的問題,遂思考:是否只有我一個人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 產品分析報告:有道背單詞,給你一片記憶麵包
    百詞斬的圖解記憶、滬江開心詞場的衝關式學習、扇貝單詞的小組打卡,哪個更吸引你?在一眼望去滿是藍綠色調的背單詞app中,一片亮黃色的麵包形象異常顯眼,脫胎於網易有道詞典的單詞本功能,有道背單詞又會給用戶帶來什麼樣的驚喜?本文將從產品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了解有道背單詞的產品特點與未來發展趨勢。
  • 騰訊AI 王者「絕悟」升級了
    騰訊 AI 王者「絕悟」升級了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0-12-02 10:29:06 AI 王者「絕悟」升級了,能達到精通金庸武俠裡所有武功的那種水平。
  • 70kg暢談CF三周歲 我一輩子珍藏的回憶
    導讀:70kg暢談CF三周歲,我一輩子珍藏的回憶。 70kg暢談CF三周歲 一輩子珍藏的回憶 回憶CF70kg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我們製造出一種計算機電子旁路,將採集到的腦電信號繞過損傷部位,以數字形式傳輸至一個可穿戴式的全新機械身體中,」米格爾說,「2012年,FIFA宣布由巴西主辦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當時我意識到,可以在開幕式上做些嘗試 。」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那個癱瘓的男孩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開出了奇蹟般的一球。
  • 火絨稱QQ推廣產品類似病毒 騰訊電腦管家發致歉聲明
    12月26日,針對火絨發布的《關於火絨攔截騰訊產品的說明》一文,騰訊方面承認對騰訊電腦管家和QQ瀏覽器的推薦中,出現了不合理甚至傷害用戶體驗之處,並且已於第一時間全部進行下線處理。據媒體報導,馬化騰也在朋友圈回應此問題,承認是騰訊團隊違規,已要求整改和道歉。
  • 夸克瀏覽器產品體驗分析報告:由簡至極,向未來而生
    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夸克瀏覽器使用的搜尋引擎叫做「AI引擎」,光看這個名字是無時無刻不在乎強調產品的矚目特點呢。好奇去了解了一下「AI引擎」,這個AI引擎實際上還是神馬搜索,不過是加了個夸克的殼子,更加適配夸克。註:https://quark.sm.cn/s?
  • 「UFO」的科學研究報告
    「UFO」的科學研究報告「藍皮書計劃」越來越多的UFO報導也引起了軍方的注意,從1951年開始,美國空軍組織了一項「藍皮書計劃」,對所有報導過的「UFO事件」進行篩查,最後經過確認,曾經所有被報導的「UFO事件」都不是外星人的飛船。
  • 如何將 Google 相冊的照片和視頻轉移?
    2015年,谷歌正式推出了 Google 相冊服務。每位擁有谷歌帳號的用戶都能夠以「高畫質」格式上傳無限容量的照片和視頻 —— 即稍降低照片本身的畫質以換取無限的容量。如果採用原畫質上傳,則需要佔用谷歌帳號原本的容量。 Google 相冊一經推出便迎來了大量用戶。
  • 「行業研究專題」如何應用MECE原則來分析問題
    所以這條原則翻譯過來,可以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也可以翻譯成「不重複,無遺漏」。講到這裡,你肯定會說,好,我知道MECE是什麼意思了。那具體怎麼用呢?接下來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詳細闡述。02案例一:公司用戶研究組接到一個任務:分析公司的消費人群的特徵。在分析之前,要先對人群進行拆分,並擬定調研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