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德州市衛生健康委、德州市醫學會主辦,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德州市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魯北婦科微創高峰論壇舉辦。
由於疫情影響,論壇採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以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且直播面向全國;線下以現場授課的方式進行,德州市直醫療衛生單位,各縣市區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分管院長、婦科主任、婦科業務骨幹參加論壇。
論壇雲集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王永軍教授、北京裕和中西醫結合醫院鄭傑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孫智晶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榮風年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王國雲教授、德州市婦幼保健院楊貴霞主任等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分別圍繞婦科腫瘤微創領域、宮腔鏡手術領域、腹腔鏡手術領域、腹腔鏡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盆底器官脫垂網片修補與自體組織修補手術等領域的熱難點問題,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展示與交流。
「淋巴結的轉移與腫瘤的性質、期別和分化程度等有關,對於一些晚期、低分化、巨塊型腫瘤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這種情況下通常建議手術處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王永軍教授是山東人,他此次講解內容是《腹腔鏡下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及轉移淋巴結切除的體會》,他說,醫者在實際手術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找淋巴結與組織、血管的間隙,在間隙內進行手術,做到「挑撥離間」,這樣發生併發症的機率才會大大減少。
在論壇現場,專家們講技術、談進展、道困境、聊爭議,學術氛圍既接地氣,又不失前沿性,讓所有與會者都獲益良多。 來自寧津縣人民醫院的婦科主任劉進說,通過參加此次論壇,聆聽了國內知名專家授講的前沿婦科腔鏡理論知識與手術要點,進一步規範了手術操作過程,讓與會婦科專業醫生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在家門口就能學到國際前沿技術,為患者造福。
在德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王魯原看來,本次高峰論壇內容豐富,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穎形式,擴大了學術交流會議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既拉近了德州與全國各醫療單位之間的時空距離,又提升了德州各醫療單位之間的專業水平。」
婦科腔鏡微創診療技術具有高效、便捷、經濟等顯著優勢,已逐漸成為廣大婦科醫師的必備技能。王魯原表示,專家們秉承著務實、專注的風格,分享了婦科微創領域新技術、新療法、新理念,內容均圍繞婦科臨床醫師最關心的問題展開。「希望我市醫療單位相關人員放眼學術發展前沿,錘鍊高超醫術,不斷提高婦科微創領域專業水平。」
聚焦熱點難點、擘畫嶄新藍圖、開啟未來合作、惠及民生福祉。德州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李衛東介紹,德州市婦幼保健院作為我市婦幼保健機構的領軍者,婦科腔鏡微創技術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在全省佔有一席之地,婦科業務骨幹多次在國家級、省級競賽中獲得殊榮。「通過舉辦此次論壇,旨在為廣大婦產科醫師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推廣婦科微創診療理念與技術的普及與發展,規範微創技術在婦科臨床的應用,全面促進婦產科學發展。」李衛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