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們一般將天上新出現的星星稱為新星。在1885年的時候,有天文學家在仙女星系中發現了一顆「新星」,在它最亮時,視星等為5.8等,這是能照亮整個仙女星系的亮度。
視星等是指觀測者用肉眼所看到的星體亮度。視星等的大小可以取負數,數值越小亮度越高,反之越暗。
1924年,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證明仙女星系是其實是位於銀河系以外的,而恍然想到1885年爆發的新星,與我們的距離遠比當時科學家猜測的要遠得多,所以它釋放的能量也比之前認為的要多得多。因此,人們就用「超新星」來描述此類天體。
想必你一定聽過超新星爆發吧?超新星是災難變星,它在宇宙中是最劇烈的天體活動現象之一。當超新星爆發時,其過程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可以照亮它所在的整個星系,而且可以連續幾周,甚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為不可見。因此,科學家認為,研究超新星對於了解天體演化有非常大的幫助。
要知道,宇宙中大部分的鈣,包括我們身體內的鈣,其實都是源自於恆星的死亡。所以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研究富含鈣的超新星,而這種超新星爆炸是非常罕見的,想要發現並研究它們,對於天體物理學家們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但在近日,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要漸漸揭開富含鈣的超新星的神秘面紗了。他們對一顆富含鈣的超新星,首次使用X射線成像技術進行研究。
科學家稱,X射線成像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空前未有的視角,進而來了解這顆恆星在其生命的最後一個月以及最終爆炸的過程。
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顆富含鈣的超新星是一顆緊湊的恆星,它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裡,脫落了外層氣體。所以當恆星爆炸時,物質與外殼中的鬆散物質就會發生碰撞,從而產生巨大的明亮X射線。
爆炸導致強烈的高溫和高壓,會促使核聚變產生鈣。由於這種類型的超新星非常罕見,科學家表示,他們一直不知道是什麼產生了富鈣超新星。但通過觀察這顆恆星爆炸前最後一個月的內部情況,他們能夠觀察到以前未曾探索過的領域,並在瞬態科學中開闢了新的研究途徑。
在使用X射線觀測之前,科學界對富含鈣質的超新星可能是或不是什麼只有間接的信息。科學家還表示,現在可以有信心地排除幾種可能性。該團隊研究的超新星是SN 2019ehk。它短暫的光度表明,這顆恆星在爆炸前就失去了極少量的物質,而這些物質還在附近。在爆炸之前,沒有人知道這顆恆星的存在,因為它太暗了,無法被觀測到。
但願在將來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對宇宙的規律能有更多的發現,而這些發現,將帶領人類走向宇宙文明。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