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聖言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若3:16-17)
在一次教友分享會上,我們談到一個話題: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其實,對於每個持有基督信仰的人來說 ,明認十字架上的耶穌是偉大救主是勿庸置疑的,這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所在,也是造物主的救贖奧跡。
這是從靈修層面而來的啟示,即便是信德非常深厚的教友,也曾有過同樣的疑問,隨著信仰體驗的逐步加深,情感和意識愈發強烈。可以說,我們對於主耶穌的所有情感,對於他復活生命的所有信念,都源於十字架上的基督。十字架的奧秘正是一個啟示與召叫的過程,是基督徒真正走向皈依與順服,真正獲享平安與喜樂的生命旅程!
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既然是尊威無比的神,是萬物的創造者和人類的主宰,他完全可以用各種輕鬆的方式完成任何計劃,然而,他為什麼一定要以這種悽苦的面容,以卑微而屈辱的代價,宣告他的救贖。這也曾是伴隨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疑問,在懵懂無知的時候,我面對十字架上那尊酷像是無感的, 然而當愚蒙褪去,我終於發現自己豁然開朗,完全明白了天主那不可超越的智慧與愛情,那不可動搖的盟約,讓我深深體會到天主的慈愛高及諸天,天主的信實上達雲霄。
01
伊甸園裡的原罪帶來死亡。
讓我們先了解人為什麼必須死亡。死亡是每個人繞不過去的坎,現代社會的經濟文明讓人們越來越懂得契約精神的意義與內涵,然而,契約最早來自於造物主的「創世論」,聖經以「舊約」和「新約」記載著創造者與人類所有的盟約,這盟約的威嚴在於不可更改,他讓一切受造物敬畏。聖經中伊甸園之約這樣記載:「上主天主給人下令說: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你都可吃,只有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那一天你吃了,必定要死」(創世記2:16-17)。」上主規定了生命和得救的條件。而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正是破壞這一盟約的後果,原罪給人類帶來死亡。
02
救恩史起源於盟約之愛。
主耶穌的降生是人類救恩史的開端。
我們知道「盟約」是透過「發誓」而建立的,是立約雙方的交換,以「我是你的,你是我的」的連接關係,創造出位際間的互融。
從聖經千絲萬縷的大事件中,從亞當、諾厄、亞巴郎、梅瑟、達味、耶穌基督身上,我們可以看見天父一直以盟約與子民建立起家庭式的關係:「我要做他們的天主,他們要做我的百姓……我要做你們的父親,你們要做我的子女。( 格後6:16-18) 」
天父愛人的心意未曾改變,誓言不曾落空,行動也從未停止。這位信守承諾的偉大父親,在人類墮落招致死亡後,依然開啟了一條新生的路,即讓人類在悔改中與天主和好,獲得永生,從而重享天國的美好!「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若3:16-17)」
這樣我們不難理解天主派遣天主子耶穌基督降生成人,傳道三年,並親嘗世間的一切疾苦,將聖言寄居於血肉之中,最後以在十字架上赴死來完成偉大救贖工程的良苦用心了,耶穌與我們同死,但於第三日復活,他戰勝死亡而凱旋迴歸天國,從此,人類有了耶穌基督為中保,才有了到達天國的階梯。「我給你們講了這一切,是要你們在我內得到平安。在世界上你們要受苦難;然而你們放心,我已戰勝了世界。」(若 16:33)
人類救恩史展現的正是天父如此神聖而完美的盟約之愛!
03
基督之死彰顯天主最大的愛情。
聖經中有這樣一段話:「人若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 若15:13) 。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天父思想中那完全的,純粹的愛的脈落,沒有比付出生命更大的代價了,所以主耶穌基督若不交付生命,何以展現他對天主子民最大的愛情?而耶穌所言所行的真實寫照,便是這句:「我是善牧,善牧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 (若10:11-15)。
十字架之愛從耶穌基督的山園祈禱開始,渴望天父免去這杯苦酒,卻願依照天父的旨意成就,這便是耶穌對天父,對世界,對人類的曠世之愛,唯他走過了加爾瓦略山的血染之路,並以他所受的一切凌辱, 洗滌世人的一切罪汙,方換回了人類靈魂的歸宿和永世的天堂。
04
十字架喚醒世人悔改,廣傳福音。
若沒有主耶穌的死,便沒有人類原罪的赦免,也就不存在人類今世的悔改和永生的盼望,這是天主的贖罪祭中巧妙的辯證關係。
沒有千年的國度,卻有千年的教會,在歷史的長河中,那生生不息的是人們思想與靈魂的轉變與升華。多少人在十字架前懺悔,翻轉了人生,多少人在十字架前尋覓,回歸了樂園;多少人,走上十字架的苦路,效仿了基督,多少人,扛起十字架的大旗,將福音廣傳。十字架的神奇,見證了基督之死的偉大愛情。
05
基督之死蘊含復活的奧跡
救贖的奧跡也是復活的奧跡。如果主耶穌沒有死而復活,那麼基督信仰便不會存在,人類就沒有永生的主題,而復活的奧跡從耶穌門徒的見證中傳播開來,他們原是追隨耶穌道的人,在親歷耶穌復活顯現的整個事件後,他們無一不走上了殉道的路。
初期教會,充滿著迫害,處處都是死亡的危險,而門徒們卻是那麼超乎尋常的堅定,毫不畏懼,他們以各種死亡的方式綻放出十字架的光芒,加入到天上諸聖的行列,詮釋了這穿越死亡標誌的十字架是光榮的十字架,救贖的十字架。
古往今來,無數次的教難湧現出無數的殉道者,用生命,用鮮血,用自己的選擇,明證主耶穌的復活,信賴主耶穌的許諾——「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16:25)
殉道者的血是基督徒的種子。復活的奧跡,是信仰傳承的基石,是聖教廣揚的指針,是生命的活水,是天國的明證。
教宗方濟各4月22日的福音講道中,有一段這樣的話:「十字架是最偉大的愛的書,表達了天主的愛。當我們靜默在十字架前,我們常領會更多,我們會意識到天主怎樣的愛了我們,這是信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