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本遠
圖:部分來自網絡
在中國璀璨瑰麗的畫壇,有這樣一位畫家,他擔任過中國書畫院到院長、畫藝委主任、國畫家協會秘書長等。在水墨畫中獨樹一幟。擅長寫意人物,作品入編《20世紀國際美術精品薈萃》,《世界美術集》等20多部大型畫冊,作品流傳東南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他就是中國當代傑出的畫家晏本立。
1956年,他出生在豐縣歡口鎮晏橋村,在晏氏家譜和相關資料上寫得一目了然,老祖宗是齊國大夫晏嬰,一世祖晏振山明朝末年橫槍立馬在山西大同城牆下,令清朝悍將多爾袞聞風喪膽。因此晏本立具有衣冠貴胄的血統。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他擁有這些耀眼的光環和驚世駭俗的成績是有哪些資本呢?
別談什麼家庭薰陶,他母親不識字,父親也只念過兩年私塾。也別說家庭富裕,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在上世紀5、60年代能吃上飯就是最大的奢望了。
在他小時侯就喜歡把看到的東西用手指和和村枝用圖形畫出來,那樣他內心才會有一種滿足一感。
上一年級時,他書本的空隙處被他用鉛筆畫滿了各種各樣的花鳥蟲魚,家裡的門上,吃飯的案板上,院子裡的地上都變成了他的畫板。母親想制止他,父親說,別管他,他想畫就叫他畫。
上初中時,與那場史無前例的」浩劫」不期而遇。他兩耳不聞窗外事,專心自已的學業,各科成績都名列前茅。
1973年上高一時,有幸跟隨畫家仇桂堂學習素描。他以具有的繪畫天資和勤奮博得了老師的青眯。悉心相授。並告訴他想要長足發展,必須得考取專業美術系深造。
1975年高中畢業前夕加入共青團,畢業後受當時人民公社制度的影響,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要到農村勞動鍛鍊,又發生了批林批孔運動,被迫中斷學業。在那年的10月份晏本立畫了一張反映弊端的漫畫,被打成了現行反革命……
1977年夏天平反,恢復了自由,在這年秋天的一天下午生產隊派他和幾個人去拾糞,他們幾個挎著ca子來到歡口南邊一個東西小路上坐在路邊休息,晏本立拿出隨身帶的畫夾子畫起了畫。正好他的一位高中同學路過這裡,伸手奪過他的畫夾子扔到了一邊說:你都下學了,還畫畫有啥用啊。
晏本立默默地站起身拾起他的畫夾子對他的那個同學說:現在沒用,將來一定有用。
在恢復高考後的198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濟寧師專美術系。
那天父親送他去濟寧師專報導,爺倆走在晏橋北面的小路上,父親肩膀上扛著他的行李走在前面,他覺得父親的肩膀是在扛著全家人的生計,晏本立有一哥哥和一個弟弟,他排行老二,整個家庭的重擔全壓在了父親的肩膀上了,父親的肩膀上扛著他太多太多的回憶。
要知道這條彎彎曲曲的鄉間土路,一頭連著普通的農家,一頭卻通往萬丈畫卷事業輝煌的畫壇。
在濟寧師專三年學習歲月裡,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繪畫理論,他的繪畫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我發揮。
1984一1993年在豐縣文化館工作,先是以精雕細琢的工筆畫為世人讚賞後又改成他最擅長的寫意畫風。他不是單純的研究畫畫,還研究老莊哲學,把哲學,他高尚的人品,和自己的胸襟,學養,溫文爾雅的風骨傾瀉在畫作中了。
他的畫有農村題材的兒童、老農、田園炊煙等。《孝道千秋》一畫被國家博物館收藏。為昆明長水機場創作了巨幅畫卷《春城無處不飛花》。雲南採風之際,他知作了56個民族大團結的《多彩中華》長118米,寬2.4米的經典力作。在美國紐約展出,並製作成國禮,贈送給100多名國家元首。
他在對南齊謝赫國畫六法理論的研究中,大膽提出了新六法並寫出了長篇論文。
他培養了2000多名學生,桃李滿天下,豐縣,山東,河北,廣東,深圳,包括中央電視臺高端訪談欄目對他進行了現場採訪道報。
晏本立的成功筆者認為有四方面他做到了:
一、熱愛繪畫。這一點是鐵的事實。
二、堅持不懈。晏本立身處逆境中仍堅持繪畫,他把繪畫當成了生命的支柱,他的一個酷愛寫作的族弟想寫寫他的文章,讓他提供點素材,晏本立無限傷感的說:兄弟啊,你二哥經受的苦難足以寫一部小說和拍一部電視劇。從他的言語中也能判斷出任何時侯他都沒放棄他心愛的繪畫事業。
三、知識淵博,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畫家,畫作中有文,理論中有畫.
四、敢於創新。單憑他提出的新六法,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2016年,已到花甲之年的晏本立退休了,但他人退心沒退,還在繼續著他心愛的事業。被國內外多家藝術機構聘為藝術顧問。
他是水墨畫的魔幻大師,他的作品是水墨飄香,是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