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派代表作家王朔,自出現在大眾視野以來,一直以敢說,能說,咄咄逼人且肆無忌憚的姿態,表露自身的思想動態,尤其是體現在對於其他文化名人的評價上。
他習慣公開批評眾多文化名人,言辭激烈,因而被稱作「文壇惡評家」。那些年確實得罪了不少人,比如他就曾公開言辭激烈地批評過著名作家餘華。
王朔炮轟餘華:他的作品優秀,無非就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襲
在一次採訪的過程中,王朔針對餘華的為人以及他的作品曾作出如下的評價:「餘華,他要沉不下來,就沒戲……關鍵是他看不得別人好……躺在屋子裡打不開自己的內心世界……那點假淚無非就是看完別人的東西留下的一點聯想而已……前者寫不過《活鬼》,後者寫苦難,也寫不過閻連科、劉震雲……餘華是跪得最狠的,都跪出膝蓋印……無非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襲,就這點區別。」
對於這樣的評價,有的人認為他評價的很到位,有的人認為他這樣的評價不太恰當。雖然各人有個人的看法,也不能一下就否定別人的努力,況且餘華的實力和才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餘華大家應該即便是沒有讀過他的作品,對於他這個名字也絕不會陌生。
代表作《活著》一書自1993年出版以來就暢銷不衰,2019年登頂京東圖書暢銷榜榜首,豆瓣上給出了9.4分好評,1994年的同名電影也獲得了9.2的高分。
到今天,已被譯介至英、法、德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橫掃國內外10項大獎,作者餘華也憑藉這部作品於2004年獲得法蘭西藝術和騎士文化勳章。
《活著》主要講述了福貴由一位吊兒郎當的地主少爺,變成家裡一貧如洗的普通佃農,後來又被隊伍抓去當了壯丁,最終回到家經歷妻子、兒子、女兒、女婿等一系列人離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的故事。
這本書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說。餘華通過一位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如何對生加以崇敬,如何對死敬而遠之,如何去理解活著的意義。
很多讀者在閱讀的時候,都會被書中的苦虐情節所感染,其實苦難才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人生不是處處稱心如意,充滿了苦難和挫折,但生活又會常常給予驚喜,苦難和快樂並存。
小說雖然只有12萬字,卻將其歷史性和文學性表達得淋漓盡致!用最樸實無華、最平鋪直述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真諦。
這是一本不需要書籤的書,因為當你翻開這本書以後,就會被裡面的內容所感染,直到看完。
《活著》通俗易懂,幾乎沒有任何閱讀門檻,識字就都能讀。它的篇幅非常簡短,三四個小時就可以讀完。
但讀完之後,帶來的心理衝擊和震撼,不僅是讓你流下熱淚,更讓人若有所思、難以釋懷。
每天見慣了車水馬龍、紅燈酒綠,有誰真正的去思考過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我想只有在讀過《活著》後,我們才能真正地去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
既然要活著,那就好好地去活著,去真正地讀懂活著的意義。
在這裡給朋友們推薦這一本《活著》,正版書籍現在只要28元!僅僅一頓飯錢,讓我們不再深陷泥潭,去體會活著的真實的含義,去擴寬自己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