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魯迅光寫短篇是可疑的,被認為是雕蟲小技?

2021-01-19 歷史國學智慧

都說"文人相輕",在文學界中,有一人用"犀利的毒舌"評遍文壇,不管是誰都敢侃:

說中國作家"沒幾個及格的",說郭敬明是"小偷"、餘秋雨"冒頭裝大師"、餘華"無非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襲",甚至還出了本書,專門用來挑戰金庸:

初讀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體驗:情節重複,行文口囉嗦永遠是見面就打架,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偏不說清楚,而且誰也幹不掉誰一到要出人命的時候,就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擋橫兒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亂的深仇大恨,整個故事情節就靠這個推動著。

說到這,已經有人猜出來了,他就是"文壇惡評家"王朔。

有人說,王朔撕破了不少文壇虛浮的泡影,體現在哪?就拿魯迅來說:

今天的作家們看待魯迅,本身是後輩學生展望前輩大師的,隨著後人對魯迅的解讀,曾經叱吒文壇的魯迅,其"毛病"也被多次吐槽。

而隨著"去魯迅化"的推進,加之當代文人大咖的看法,魯迅也慢慢變成了"過去式"。前些年中小學教育推行語文課本應該"去魯迅化",原因就是魯迅太古老了,他的作品深奧難懂,思想陰森森如入古道,與當代社會教育脫節,所以魯迅的文章就紛紛從語文課本裡下架了。

難道魯迅真的沒用了?對此,王朔從另一個角度評論了他:

我堅持認為,一個正經作家,光寫短篇總是可疑,說起來不心虛還要有戳得住的長篇小說,這是煉真本事,憑小聰明雕蟲小技蒙不過去。

不得不承認,王朔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文人,同時也是一個直接的人。在人們眼裡,對於魯迅不寫長篇都有不同的看法,而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魯迅就擅長寫雜文、散文、短篇小說、以及翻譯外國經典、中國古代小說的鉤沉,因為這些是魯迅文筆工作的全部。

總之,魯迅沒有寫長篇,成了後人百般的詬病和疑惑的對象,就像王朔所說的,魯迅沒有寫長篇,作為作家多少有點"心虛"。

而除了這點之外,王朔實際上還是尊敬魯迅的,他曾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都是很好的散文,但是和比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可就不是一個量級了,但這無關才華,這是人生經歷之間的差距或者說不同。

《祝福》、《孔乙己》、《在酒樓上》和《藥》是魯迅小說中最好的,在當時就算是力透紙背的。他認為這些小說塑造的形象至今還驚醒著我們,這些小說不同於那些控訴壓迫者的文章,一味地控訴和指責是沒有太大用的,相反,像魯迅這樣對於弱者、可憐的人進行無情的剖析才是勇敢的。

這些確是極好的文章,但我卻更喜歡那些表現出魯迅先生個人內心世界的文章,都是魯迅內心最深層的東西表達出的產物。

這些文章中能讀出無限的孤獨、絕望以及恰好與這兩者相反的微博希望,你會看到他從未在絕望中停止掙扎。幾篇文章讀下來,展現在你眼前的實在是一個偉大不屈的靈魂。我愛魯迅,也就是因為這樣。

作為一個時代的經典,筆者還是建議多讀讀魯迅的作品

因為讀了魯迅的作品,練的不僅僅是文學功底,更是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

讀讀魯迅的散文吧,阿Q正傳、朝花夕拾、吶喊,孩子看增加作文素材、文學功底,大人看增加文學修養,思想深度。

所以我給大家推薦這套書:《魯迅作品集套裝10冊》,裡面記載了魯迅最經典的故事、小說、散文。

99元錢,就能買到魯迅經典10冊,10塊錢一本書,卻能武裝自己的知識,強大自己的靈魂。不管是閒暇時還是睡前讀一讀,都是極好的。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魯迅寫不出長篇小說的原因是什麼?
    魯迅生前被稱之為「中國的高爾基」,但高爾基寫了多部影響世界的長篇,魯迅卻一部都沒有。是魯迅寫不了長篇嗎?答案是否定的。魯迅一生曾有過三次寫長篇小說的打算,而且已經構思成熟,有的甚至已經動了筆。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是沒能寫出來。
  • 天才隱秘的苦悶與叛逆:魯迅為什麼熱愛寫"雜感"?
    古之文章,以合乎道德者為上,但魯迅認為,超越道德的思想者,可能寫出更好的作品。所以他以拜倫為例,創造了異樣的書寫方式: 「其文章無不函剛健抗拒破壞挑戰之聲」。魯迅閱讀拜倫,一方面從德文、日文得其理趣,一方面在蘇曼殊那裡獲得漢譯文本的啟發。那在灰暗裡突圍的精神之 旅,在魯迅眼裡,已經非屈原式的傾訴可比,其偉岸之意,恰是中國文人最為缺少的遺存。魯迅那時候推崇的精神界之戰士,是精英層面的超人。
  • 魯迅寫了平生唯一一篇愛情小說,其弟說,寫的並非男女之間的愛情
    當然,可能她也是這麼認為的,對此我們沒有深入探討過。有一天,她青梅竹馬名校畢業的髮小從國外留學歸來,我們就分手了,一切水到渠成。後來從我們一個共同的朋友處得知,她為此大病一場,在醫院住了小半年,發小一直在身邊陪著她,給她放梵歌,陪她度過最艱難的歲月。現在過得很好,起碼比跟著我過得好一百倍。我聽了如釋重負。涓生之所以放棄子君,歸根結底一句話,便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將成為我國文學的新代表,網友:魯迅呢
    在世界文學的舞臺上,莫言成了代表中國的文學者,於國內,更是無數的人認為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舉彌補了中國文學在世界範圍的漏洞。讀者在恭賀的同時,也將莫言搬到了中國文壇的頂尖位置。成為我國文學的新代表,當然網友們也發出了疑問;莫言是中國文學的代表,那麼魯迅先生呢?
  • 王朔問母親:如果我是殺人犯你還會愛我嗎?母親回答的三觀太正
    對中國現代文學影響最大的人,王朔無疑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中總是會瀰漫著市井氣與諷刺的意味,直白的話語對當時陳舊的文學風氣進行了批判,並開創了中國新時代文學的先河。很多人評判他是「痞子文學,地攤文學」,甚至有人認為他是"文壇惡評論家",但是這似乎說的並不是他,你怎麼說是你的事情,我怎麼做跟你沒有關係。我們只能說是他的經歷成就了這樣的一個王朔。
  • 吶喊被稱為經典,不在於他是魯迅所寫,而在於他寫的是「我們」
    由於時局的變換,或許我們看不到魯迅先生所經歷過的,聽說過的某些東西,也沒有魯迅的那個文採和筆力,去將這個時代的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想,去描繪出來。但單就吶喊而言,可能我們的心裡都住著一個魯迅吧!《吶喊》一書收錄了魯迅早期所寫的十四篇小說,是魯迅早期所寫的一些短篇小說的集合體。
  • 豆瓣9.0《棋王》:莫言把他當偶像,王朔稱他為人精,阿城是誰?
    王朔在一篇談阿城的文章裡寫道:「阿城,我的天,這可不是一般人,史鐵生拿我和他並列,真是高抬我了。我以為北京這地方每幾十年就要有一個人成精,這幾十年養成精的就是阿城。這個人,我是極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國每人都必須追星,我就追阿城。」令王朔崇拜的作家不多,想必阿城其人其文自有其魅力。阿城的作品算不上高產,但非常經典,一本能頂有些作家多本,這是我個人的感受。
  • 王朔懟侯耀華:擱以前都是要飯的,裝什麼豪門?
    王雅蘭的養父母對她很好,為人也很開明,在養女出嫁前,把她的身世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她,並將寫著王雅蘭生辰八字的紙條和當年穿的小衣服也都一併交給了她,讓她知道自己是誰,打哪來的,人生無論何去何從,也算是得到個明白。
  • 同為回憶百草園的文章,魯迅只寫2000字,周作人竟寫了7萬字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收錄在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是因為它曾作為課文,長期出現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裡。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魯迅的胞弟周作人先生,寫了更多關於百草園的文字。
  • 夜讀經典 | 魯迅授課
    今天的夜讀經典,我們與您分享魯迅授課的故事。魯迅「作事常從遠處著眼,可是也以認真的態度從小處下手」。如在兩級師範學堂任教時,「他提倡種樹,別人都笑他傻;因為樹要十年才長成,那些人卻主張『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魯迅先生提起這件事時,卻說,只要給我當一天和尚,鍾我總要撞,而且用力地撞,認真地撞」。
  • 讓你震驚的那些短篇科幻小說
    當時國內創作環境是追求設定硬度,一些讀者認為女性作家作品偏「軟」——後來趙海虹有意加強設定硬度,但在我看來有「點歪科技樹」之嫌。凌晨更偏重寫作技巧,「故事是什麼不重要,怎樣寫故事最重要」,現在看來頗符合幻想文學發展趨勢。韓建國,《淚灑鄱陽湖》,銀河獎一等獎。以侵華戰爭為背景的時間旅行故事。韓建國作品很少,這是他最好的作品。
  • 王朔:看完三本書 解開所有事
    原標題:王朔:看完三本書解開所有事王朔(資料圖)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陳苑)作家王朔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有三本書給過自己很大幫助,「對我而言,這三本看完,看明白以後,可以解開所有的事了。」
  • 郭沫若寫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懟,世人笑稱:這便是老郭的一生
    在我們的文壇,郭沫若和魯迅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他們之間的互懟經常發生,1928年,47歲的魯迅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的氣量和年齡》的文章,結果郭沫若開始挑刺,也寫了一些文章來批評魯迅。回顧郭沫若和魯迅的人生經歷,其實有一些相似之處,他們都曾留學日本,值得注意的是,1918年夏,郭沫若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此時的魯迅,已出版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以現代體式寫成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
  • 自詡「中國白話第一人」,臺灣著名評論家李敖,竟說魯迅都比不上他
    批判魯迅文學,片面評價魯迅李敖對魯迅先生的評價,更多體現在他直接對魯迅先生文學作品的風格以及用詞上的評論。他甚至認為一些將魯迅文學作品作為文學界的榜樣的行為是完全不可取的錯誤行為,自詡"中國白話文第一人",對魯迅先生在文壇的地位直接發起挑戰。
  • 王朔炮轟餘華:他的作品優秀,無非就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襲
    新京派代表作家王朔,自出現在大眾視野以來,一直以敢說,能說,咄咄逼人且肆無忌憚的姿態,表露自身的思想動態,尤其是體現在對於其他文化名人的評價上。他習慣公開批評眾多文化名人,言辭激烈,因而被稱作「文壇惡評家」。那些年確實得罪了不少人,比如他就曾公開言辭激烈地批評過著名作家餘華。
  • 魯迅19歲寫的一首七律,通篇句句有水平,沒有深厚的功底寫不出來
    世人皆詠蓮,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蓮花開盡後煢煢獨立於荷塘中的蓮蓬,直到100多年前19歲的魯迅寫了一首名為《蓮蓬人》的詩向《愛蓮說》致敬,讓世人見識了不起眼的蓮蓬之美,本期就和大家一起說一說這首詩。這是一首七言律詩,1900年還在學堂念書的魯迅,目睹了當時清王朝的無能,也見證了一群有識之士的赤膽,便寫下了這首詩來詠志。
  • 王朔:整個電影圈都是我的後花園!卻沒勇氣出席女兒的婚禮!
    文//做自己的女王tomorrow王朔,58年生,從小生活在部隊大院,他曾口出豪言:「整個電影圈都是我的後花園!」90年代初,他名聲大噪,寫的書都成了暢銷書,電影拍一部火一部。他的文學作品被更多的大導演改編成電影搬上螢屏。姜文感謝他,從一個籍籍無名的青年成了炙手可熱的一線導演,馮小剛更是他的忠實小弟和跟班。
  • 痞子一樣的王朔:懟天又懟地,卻在女兒婚禮上慫的躲在家餵貓
    有人說他這是張揚個性,有人說他這是年少輕狂,但是對於王朔而言,為人就是圖個痛快,他也絲毫不介意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痞子。但是,鐵漢也有柔情時。王朔將自己的溫柔都給予了自己的女兒王咪,還因為自己與妻子離婚而對女兒心生愧疚。
  • 《動物兇猛》:王朔,那個夏天的陽光,屬於高幹子弟,不屬於你我
    《動物兇猛》:王朔,那個夏天的陽光,屬於高幹子弟,不屬於你我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味道,一個時代的人,總有一個時代的故事,《動物兇猛》的時代,就是一個旺盛精力的青年時代,經濟蕭條,生活乏味,這批青年人是活在夾縫中的一群人,下鄉,回城,安排不了工作
  • JUMP超級聯動漫威開啟短篇漫畫!高橋和希版小蜘蛛光閃閃
    JUMP超級聯動漫威開啟短篇漫畫!高橋和希版小蜘蛛光閃閃 時間:2019-09-03 10: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