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文壇,郭沫若和魯迅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他們之間的互懟經常發生,1928年,47歲的魯迅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的氣量和年齡》的文章,結果郭沫若開始挑刺,也寫了一些文章來批評魯迅。
郭沫若說「氣量」是錯的,而且直言魯迅出生於晚清,那是「封建餘孽」,文章迂腐……魯迅一看,心想,這個人怎麼會這樣胡鬧,也是出生於晚清,難道還會自責嗎?何況每個人都拿著筆桿,誰怕誰?從此兩人雖不相見,但在報紙上常「相見」。
回顧郭沫若和魯迅的人生經歷,其實有一些相似之處,他們都曾留學日本,值得注意的是,1918年夏,郭沫若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此時的魯迅,已出版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以現代體式寫成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
此外,郭沫若與魯迅的婚姻都是父母包辦的,魯迅不情不願地與朱安結了婚,但在婚後的第三天,魯迅就去了日本;至於郭沫若,婚後的第五天就離開了家鄉,從此與他的妻子張瓊華在1927年沒有見面。
郭沫若雖不與張瓊華同住,但兩人亦未離婚,因此張瓊華在郭沫若的老家獨守空房68年,也沒有子女。而且魯迅從頭到尾也沒有跟朱安離婚,在買了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21號的房子之後,朱安和許廣平就住在一起了。魯迅看不上郭沫若的婚姻生活,他也諷刺魯迅,有一次朱安與許廣平一事,郭沫若寫了四個字:「衣冠禽獸」。
看到這,魯迅笑了笑,又加了一句,回了五句:才子加流氓。毋庸置疑,郭沫若文學造詣深厚,魯迅認同他,但郭沫若的感情生活卻一言不發。
郭沫若留學日本期間,在教會醫院結識了日本女子佐藤富子,並對她一見鍾情,展開了熱戀的追求,之後佐藤富子便選擇與她的家人斷絕關係,開始與郭沫若同居,改名「郭安娜」,為郭沫若生下3個兒子,2個女兒。
可是到了1937年,郭沫若不辭而別,離開了郭安娜及其子女,後來郭安娜尋訪中國,郭沫若對她也是閉門造車,這件事人盡皆知,但郭沫若卻說自己是為了國家大義,所以才如此對待郭安娜。僅僅是郭沫若回國後不久,就和比自己年輕24歲的於立群結了婚,但據了解,郭沫若曾經與五位女子有過婚戀關係,但正式結婚的是三位,即張瓊華、郭安娜和於立群。
從情感上來說,郭沫若看不出一個體面的人,所以大家也都說「才子加流氓」,來詮釋郭沫若的一生。然而,儘管郭沫若和魯迅經常拿起筆桿互相謾罵,成了大眾的一大「樂事」,但他去世時,郭沫若在日本為他寫輓聯時,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且郭沫若在魯迅死後還寫了一篇紀念魯迅的文章,說:「我有點兒遺憾,不該過分高傲,而這位值得大師請教的人,在他生前竟然失去了見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