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羊城書叟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
【島上 書人書事】「故人」魯迅題記:文字和所選的音樂,都託付給似水年華的曰子…會遇見你嗎?【背景音樂】梅林的魔法《Qi Gong Mediation, Pt. 2 (Tao)》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4agJatW @QQ音樂我去北京,那天下著小雨,我特地去看了一回魯迅博物館,我不明白為什麼不叫紀念館。還有魯迅與二弟周作人分居後,搬到另一個四合院,魯迅與母親、朱安住的地方,現在成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我去魯迅博物館的時候,接待我的是外交學院的一女學生,她是到博物館做志願者的,她先是給我作了一些簡單的介紹,介紹魯迅生平,多是她背下來的資料。我問她別的一些關於魯迅的問題,她不好意思顯得尷尬地說:我對魯迅知道真的不多,剛才給你講的東西,都是把館裡給的資料背下來的。我對於「講解員」的講解,真有點不習慣。我對她說:我要當講解員我不那麼講,因為你是一對一給我講解魯迅;而我會像對來北京的熟人、朋友一樣地給你說說魯迅,是陪你參觀,你知道的,不用我說;你問的,我告訴你…
我說:現在的紀念館、博物館的講解的形式,不應該是「千人一面」的,能有一些「差異性」的、個性化的方式。另外,既然你來當志願者,你就得熟悉魯迅、研究魯迅。雖然一些專門研究魯迅的專家也未必能回答所有有關魯迅的問題;但提出問題,往往能有助於你的學習。一些外地來京人士,可能他就是研究魯迅的,或者對魯迅研究有興趣的。你就贏得很好的學習機會和交流的機遇。女學生聽了挺認真的,但挺拘謹的,我為了緩和一下氣氛,我告訴她說:我和魯迅還算是「沾親帶故」的。女學生聽了,驚訝地笑道問:是嗎?你是浙江還是上海來的?我說:魯迅後來的夫人是誰?女學生說:是許廣平女士,魯迅原來的學生…魯迅寫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文中就提到當年許廣平和女子師大的事…我說:你知道許廣平是哪的人?女學生說:廣州的。我說:我是從廣州來的,魯迅是廣州的姑爺吧,這跟我這個廣州人算不算沾點親、帶點故…女學生樂呵地笑了,我又說:魯迅1927年1月18日到了廣州,九月底離開廣州,與許廣平一道去了上海。我研究魯迅,魯迅的幸福生活是從廣州開始的,他在北京(當時的北平)與許廣平開始了師生戀,這亊情受到北京一些人冷嘲熱諷,他們決定一道南下,魯迅到了廈大,許廣平回到廣州,這就有了後來兩人書信合集的《兩地書》.。女學生認真地聽我說,我說:魯迅與許廣平分居兩地,他們兩人經常是書信往來,有時候一天就收到對方兩三封信,上午回信,下午又收一信,回信寫好,可校門已經關了,魯迅也像學生一樣翻牆而出,把信塞到郵筒,就是為了許廣平早點看到他的回信。我喜歡這樣的魯迅——人間魯迅。女學生笑了,像花一樣綻放。我說:魯迅在廣州,原來住在中大的大鐘樓,魯迅後來離開中大,租住在白雲樓的二樓。我也住過白雲樓,也住二樓,跟魯迅住的房間很近,就是鄰居,只是跨越時空的「鄰居」。這幢房子樓層比較高,花階磚的地板,當時是民國時期郵局高級職員住宅,我住的時候,已經是老房子,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不能拆建,我以為這整幢樓建成魯迅紀念館就合適了。現在廣州的魯迅紀念館與國民黨一大舊址、廣東中山大學舊址重疊在一起,廣東的文博部門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女學生高興地說:今天,我成為了參觀者,聽了你講魯迅,收穫不少。老師,您是研究魯迅先生的吧?我說:我也沒什麼研究魯迅,我喜歡稱魯迅叫「故人魯迅」,和他有點「熟」。從前,魯迅研究太熱了,我不大想談魯迅;現在,魯迅從「神」回到人間,聊聊魯迅,這既是歷史、文學,也是人生。
告別女學生、告別了魯迅紀念館,冒著小雨走在北京的人行道上,邊走邊想:儘可能還原一個真實的魯迅,能實事求是地認識一下魯迅,這會明白些什麼叫文學、社會、人生和歷史。再到北京,除了去看看琉璃廠,也會再去看看魯迅,該用歷史的眼光來看魯迅。最近,我又買了幾本關於魯迅的舊書。
2021-01-12 02-26島上